首页成语词典鸱目虎吻鸱目虎吻的意思
chīwěn

鸱目虎吻



成语分析

基本解释鸱:鹞鹰,一种猛禽;吻:嘴唇边。形容人相貌阴险凶恶。

出处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中》:“莽所谓鸱目虎吻豺狼之声者也,故能食人,亦当为人所食。”

例子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王莽非直鸱目虎吻,亦紫色蛙声。”


基础信息

拼音chī mù hǔ wěn

注音ㄔ ㄇㄨˋ ㄏㄨˇ ㄨㄣˇ

繁体鴟目虎肳

感情鸱目虎吻是贬义词。

用法联合式;作定语;形容奸狠凶恶的样子。

英语owl\'s eyes and tiger\'s lips--very fierce and cunning


字义分解


更多成语的意思解释


※ 鸱目虎吻的意思解释、鸱目虎吻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提供。

成语接龙(顺接)


    相关成语


    成语解释
    目迷五色迷:迷乱;五色:指各种颜色。眼睛被五彩缤纷的事物所迷惑。形容色彩纷呈;使人眼花缭乱;也形容事物错综复杂;辨不清本质所在。
    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指别人已有进步,当另眼相看。
    初生之犊不畏虎比喻阅世不深的青年人敢说敢干,无所畏惧。
    纸老虎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目光短浅缺乏远见卓识的、只顾眼前利益的性质或状态
    一指蔽目,不见泰山蔽:遮盖;泰山:山名。一根手指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生龙活虎比喻像很有生气的蛟龙和富有活力的猛虎。形容活泼矫健;富有生气。
    拭目以待擦亮眼睛等着瞧。形容期望很迫切。也表示确信某件事情一定会出现。
    龙腾虎跃腾、跃:跳起;跳跃。像龙那样飞腾;像虎那样跳跃。形容非常活跃的姿态。也作“龙跳虎跃。”
    目不转睛睛:眼珠。眼睛不眨;眼珠不转地盯着看。形容注意力高度集中;看得出神。
    拉大旗作虎皮比喻打着革命的旗号来吓唬人、蒙骗人。
    饿虎吞羊饥饿的老虎活吞一只羊羔。比喻迅猛贪婪。
    目不忍见形容景象极其悲惨。同“目不忍视”。
    触目皆是触目:目光所及;皆:都。眼睛所见到的都是。
    化鸱为凤比喻能以德化民,变恶为善。鸱,猫头鹰,古人以为凶鸟。语本《后汉书·循吏传·仇览》:“时考城令河内王涣,政尚严猛,闻览以德化人,署为主簿。谓览曰:‘主簿闻陈元之过,不罪而化之,得少鹰鹯之志邪?’览曰:‘以为鹰鹯不若鸾凤。’”
    目不斜视眼睛不往旁边看。形容目光庄重;神情严肃。
    春冰虎尾踩着老虎尾巴,走在春天将解冻的冰上。比喻处境非常危险。
    目眩心花眩:眼花;花:模糊不清。眼花缭乱,心神迷乱。
    有目共睹睹:看见。大家的眼睛都能看得见。形容极其明显。
    龙争虎斗龙与虎之间的争斗。形容斗争或竞赛十分激烈紧张。
    风虎云龙虎啸生风,龙起生云。指同类事物相互感应。旧时也比喻圣主得贤臣,贤臣遇明君。
    羊质虎皮质:本性。羊虽然披上虎皮,还是见到草就喜欢,碰到豺狼就怕得发抖,它的本性没有变。比喻外表装作强大而实际上很胆小。
    目无全牛比喻技艺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界。
    狼吞虎咽像狼虎一样吞咽东西。形容吃东西又猛又急的样子。
    刮目相看去掉旧的看法;用新眼光看待。
    耳聪目明聪:听觉灵敏。形容听觉和视觉非常机敏明利。
    为虎作伥被老虎咬死的人变成鬼;又去引诱别人来让老虎吃;这种鬼叫作“伥”。比喻充当恶人的帮凶。
    举目无亲举目:抬头看。抬头张望;没有一个亲人。形容人生地疏、孤独无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