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桑榆晚景桑榆晚景的故事

桑榆晚景的成语故事


拼音sāng yú wǎn jǐng

基本解释桑榆;夕阳余光所在的地方。夕阳斜照桑榆树的黄昏景象,指傍晚。比喻垂老之年。

出处宋·苏轼《罢登州谢杜宿州启》:“桑榆晚景,忽蒙收录之恩。”


暂未找到成语桑榆晚景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桑榆晚景)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万流景仰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事过景迁马南邨《燕山夜话·“放下即实地”》:“到了事实完全弄清楚的时候,有些问题又事过景迁了,心里感到十分懊恼。”
云合景从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集景从语出汉·贾谊《过秦论》:“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云集景附汪东《正明夷〈法国革命史论〉》:“中国若革命必行蜂起之策,一省倡仪,各方响应,云集景附,势必大强于法。”
人世沧桑
人间重晚晴唐·李商隐《晚晴》诗:“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晴。”
借景生情魏巍《东方》第四部第二章:“郭祥抱着卡宾枪,食指不离扳机,不断地借景生情地喊着鼓动口号。”
即景生情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碧沚诗》:“此诗流丽畅逸,而第七句关锁处,即景生情,警拔深契。”
后生晚学宋·陆九渊《与傅全美书》:“仙里年来向学者甚众,风习可尚,正赖长者不惮告教,使后生晚学得知前辈风采,谦冲就实,无徒长虚诞。”
君子报仇,十年不晚《儿女风尘记》:“孩子,君子报仇,十年不晚!你把这笔账牢牢地记在心里!”
吞符翕景
咏桑寓柳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每日一入学中,四处各坐,却八目勾留,或设言托意,或咏桑寓柳,遥以心照,却外面自为避人眼目。”
响和景从明·张居正《光禄大夫柱国少傅……吕公墓志铭》:“稽古盛际,同寅协恭,百僚师之,以洽时雍,譬伯与仲,响和景从。”
大器晚成先秦 李耳《老子》:“大器晚成,大音希声。”
大杀风景唐·李商隐《杂纂》把“花间喝道”、“月下把火”等列为“杀风景”的事情。
大煞风景唐 李商隐《杂纂》:“其一曰杀风景,谓清泉濯足,花上晒禈,背山起楼,烧琴煮鹤,对花啜茶,松下喝道。”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好景不常宋·晁补之《梁州令叠韵》:“好景难常在,过眼韶华如箭。”
好景不长浩然《艳阳天》第六章:“可惜好景不长。”
宫车晚出《宋书·徐羡之传》:“高祖宫车晏驾,与中书令傅亮、领军将军谢晦、镇北将军檀道济同被顾命。”
寒花晚节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寓情于景《山水田园诗传·前言》:“进入写景入情、寓情于景的艺术境界方面,做出了新的贡献。”
对景伤情元 无名氏《集贤宾 逍遥乐》散曲:“我从来眼硬,不由人对景伤情一哭一个放声。”
对景挂画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2回:“黄昏二字,虽是对景挂画,就只可惜是个俗语。”
屑榆为粥《新唐书·阳城传》:“岁饥,屏迹不过邻里,屑榆为粥,讲论不辍。”
应时对景清·曾朴《孽海花》第八回:“应时对景,我们各贺一杯,你再说飞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