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蠹啄剖梁柱蠹啄剖梁柱的故事

蠹啄剖梁柱的成语故事


拼音dù zhuó pōu liáng zhù

基本解释比喻事故或灾害刚一发生就立刻防止。

出处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故蠹啄剖梁柱,蚊虻走牛羊,此之谓也。”


暂未找到成语蠹啄剖梁柱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蠹啄剖梁柱)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梁孟相敬《后汉书·梁鸿传》:“每归,妻为具食,不敢于鸿前仰视,举案齐眉。伯通察而异之,曰:‘彼佣能使其妻敬之如此,非凡人也。’”
栋梁之材南朝 梁 刘义庆《世说新语 赏誉》:“庾子嵩目和峤,森森如千丈松,虽磊砢有节目,施之大厦,有栋梁之用。”
雕梁画栋元 郑廷玉《看钱奴》第三折:“这的是雕梁画栋圣祠堂。”
蠹众木折《商君子·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泰山梁木《礼记·檀弓上》:“孔子蚤作,负手曳杖,消摇于门,歌曰:‘泰山其颓乎!染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
破柱求奸《后汉书·党锢传·李膺》:“时张让弟朔为野王令,贪残无道,至乃杀孕妇,闻膺厉威严,惧罪逃还京师,因匿兄让弟舍,藏于合柱中。膺知其状,率将吏卒破柱取朔,付洛阳狱。受辞毕,即杀之。”
竖起脊梁宋·陈亮《癸卯秋答朱元晦秘书书》:“伯恭钦夫敏妙固未易及,然正大之体,挺特之气,竖起脊梁,当时轻重有无,独于门下归心而已。”
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战国·郑·列御寇《列子·汤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上梁不正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跳梁小丑先秦 庄周《庄子 逍遥游》:“子独不见狸牲乎,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
中流砥柱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尾生抱柱《庄子 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柱石之臣东汉·班固《汉书·元后传》:“位历将相,国家柱石臣也。”
剖肝泣血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绍传》:“臣出身为国,破家立事,至乃怀忠获衅,抱信见疑,昼夜长吟,剖肝泣血。”
遏云绕梁明·程登吉《幼学琼林·文事》:“惊神泣鬼,皆言词赋之雄豪;遏云绕梁,原是歌耷之嘹亮。”
输肝剖胆唐·李白《行路难》:“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篲折腰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
画梁雕栋元·王子一《误入桃源》第二折:“光闪闪贝阙珠宫,齐臻臻碧瓦朱甍,宽绰绰罗帏绣成栊,郁巍巍画梁雕栋。”
披沙剖璞唐·刘禹锡《唐尚书吏部侍郎奚公神道碑铭序》:“一入中禁考策词,三在天官第章句,披沙剖璞,由我而显者落落然居多。”
架海金梁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30回:“一个是擎天玉柱,一个是架海金梁。”
绕梁三日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昔韩娥东之齐,匮粮,过雍门,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俪,三日不绝,左右以其人弗去。”
蠹众木折,隙大墙坏战国·卫·商鞅《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胶柱调瑟《文子·五·道德》:“老子曰:‘执一世之法籍,以非传代之俗,譬犹胶柱调瑟。’”
逼上梁山毛泽东《做革命的促进派》:“而且要有一种相当的压力,就是公开号召,开许多会,将起军来,‘逼上梁山’。”
朝梁暮周明 李东阳《王凝妻》诗:“君不见中原将相夸男儿,朝梁暮周皆逆旅。”
一饮一啄先秦 庄周《庄子 养生主》:“泽雉十步一啄,百步一饮,不蕲畜乎樊中。”
瓜剖豆分南朝 宋 鲍照《芜城赋》:“出入三代,五百余载,竟瓜剖而豆分。”
剖蚌求珠《三国志 蜀书 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