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金钗细合金钗细合的故事

金钗细合的成语故事


拼音jīn chāi xì hé

基本解释金钗和钿合。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的信物。

出处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又命戴步摇,垂金璫。”


暂未找到成语金钗细合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金钗细合)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刻千金宋 苏轼《春夜》诗:“春宵一刻值千金,花有清香月有阴。”
一匡九合《旧唐书·郑畋传》:“臣始仕从戎,爰承指顾,禀三令五申之戒,预一匡九合之谋。”
一壶千金《鹖冠子 学问》:“中河失船,一壶千金。贵贱无常,时物使然。”
一壸千金
一字值千金宋·戴复古《望江南》词:“结屋三间藏万卷,挥毫一字值千金。”
一字兼金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
一字千金南朝 梁 钟嵘《诗品 古诗》:“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
一寸光阴一寸金唐 王贞白《白鹿洞》:“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一拍即合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一掷千金唐 吴象之《少年行》:“一掷千金浑是胆,家无四壁不知贫。”
一笑千金汉·崔骃《七依》:“回顾百万,一笑千金。”
一纸千金宋·陈师道《题明发高轩过图》诗:“滕王蛱蝶江都马,一纸千金不当价。”
一言为重,百金为轻宋·王安石《商鞅》:“自古驱民在信诚,一言为重百金轻。今人未可非商鞅,商鞅能令政必行。”
一言千金汉·袁康《越绝书·外传纪策考》:“故无往不复,何德不报,渔者一言千金归焉。”
一言既出,金玉不移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我家小姐贞心定识不减古媛,今日一言既出,金玉不移。”
一诺千金西汉 司马迁《史记 季布栾布列传》:“得黄金百斤,不如得季布一诺。”
一迎一合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二折:“也是你不合去杀人处,一迎一合。”
一顾千金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一饭千金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万金油钱钟书《围城》:“谁有万金油?慎明,你随身带药的,有没有万金油?”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三寸金莲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九回:“只说那三寸金莲上那一双大红鞋,一看了便也要浑了。”
不合实际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凡是主观主义的,不合实际的,都是错误的。”
不合时宜东汉 班固《汉书 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不吝金玉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八回:“兄如不吝金玉,即求小小做一套,待小弟步韵和将去,便无差失了。”
不护细行语出《书 旅獒》:“不矜细行,终累大德。” 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观古今文人,类不护细行,鲜能以名节自主。”
不拘细节《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不拘细行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任诞》“庚即送直,然后得还,经此数四”刘孝标注引《中兴书》:“峤有俊朗之目而不拘细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