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鹿皮苍璧鹿皮苍璧的故事

鹿皮苍璧的成语故事


拼音lù pí cāng bì

基本解释形容本末不相称。

出处《汉书 食货志下》:“上(汉武帝)与汤(张汤)既造白鹿皮币,问异(颜异)。异曰:‘今王侯朝贺以仓璧,直数千,而其皮荐反四十万,本末不相称。’”


暂未找到成语鹿皮苍璧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鹿皮苍璧)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与狐谋皮《太平御览》卷二○八引《符子》:“[周人]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故周人十年不制一裘,五年不具一牢。”
与虎谋皮《太平御览》第208卷引《符子》:“欲为千金之裘,而与狐谋其皮,欲具少牢之珍而与羊谋其羞。言未卒,狐相率逃于重丘之下,羊相呼藏于深林之中。”
中原逐鹿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
中外合璧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中西合璧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
人心隔肚皮清 钱彩《说岳全传》第四回:“虎豹不堪骑,人心隔肚皮。休将心腹事,说与结交知!”
以鹿为马汉·陆贾《新语·辨惑》:“秦二世之时,赵高驾鹿而从行,王曰:‘丞相何为驾鹿?’高曰:‘马也。’王曰:‘丞相误邪,以鹿为马也。’高曰:‘乃马也。陛下以臣之言为不然,愿问群臣。’于是乃问群臣,群臣半言马半言鹿。”
体无完皮晋·郭讼《魏晋世语》:“纂性急少恩,死之日体无完皮。”
全璧归赵南朝·梁·王僧孺《与何炯书》:“动一议可以固邦兴国,全璧归赵,飞矢救燕。”
共挽鹿车《后汉书·鲍宣妻传》:“妻乃悉归侍御服饰,更著短布裳,与宣共挽鹿车归乡里。”
凿空指鹿西汉·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本纪》:“赵高欲为乱,恐群臣不听,乃先设验,持鹿献于二世,曰:‘马也。’二世笑曰:‘丞相误耶?指鹿为马。’”
刮地皮《新唐书·程日华传》:“马瘠士饥死,刺史不弃毫发恤吾急,今刮地以去,吾等何望。”
刳形去皮
剥皮抽筋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2回:“梅山猴头,焉敢弄术!拿住你定要剥皮抽筋!”
匹夫怀璧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少资利薄多资累,匹夫怀璧将为罪。”
匹夫无罪,怀璧其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桓公十年》:“匹夫无罪,怀璧其罪。”
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西汉·司马迁《史记·赵世家》:“大夫无罪,吾闻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诸大夫朝,徒闻唯唯,不闻周舍之谔谔,是以忧也。”
华发苍颜宋·辛弃疾《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平生塞北江南,归来华发苍颜。”
卖狗皮膏药刘复《<半农杂文>自序》:“再往下说,那就是信口开河,不如到庙会上卖狗皮膏药去!”
即鹿无虞《周易 屯》:“即鹿无虞,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卷地皮唐 卢仝《萧宅二三子赠答诗(客谢井)》:“扬州恶百姓,疑我卷地皮。”
厚皮老脸钱钟书《围城》:“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学得这样厚皮老脸,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
原璧归赵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反裘伤皮《晋书·张轨传》:“今详欲因人之饥,以要三倍,反裘伤皮,未足喻之。”
吹牛皮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我就不相信,那是吹牛皮。”
和氏之璧,夜光之珠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随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