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束缊还妇束缊还妇的故事

束缊还妇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ù yūn hái fù

基本解释同“束缊请火”。

出处宋·秦观《谢馆职启》:“束缊还妇,虽蒙假借之和;惩羹吹虀,尚虑谴诃之及。”


暂未找到成语束缊还妇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束缊还妇)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解铃还须系铃人宋 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束手无策宋 王柏《鲁斋集》:“士大夫念虑不及此,一旦事变之来,莫不束手无策。”
合浦珠还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妇人醇酒语出《史记·魏公子列传》:“秦数使反閒……公子(无忌)自知再以毁废,乃谢病不朝,与宾客为长夜饮,饮醇酒,多近妇女,日夜为乐者四岁,竟病酒卒。”
夫唱妇随《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反老还童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清·张岱《与祁世培》:“丑媳妇免不得见公姑,缅焉呈面,公姑具眼,是妍是丑,其必有以区别之也。”
倦鸟知还晋·陶潜《归去来辞》:“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
衣锦还乡《南史 刘之遴传》:“武帝谓曰:‘卿母年德并高,故会卿衣锦还乡,尽荣养之理。’”
讨价还价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蒋兴哥重会珍珠衫》:“三巧问了他讨价还价,便道:‘真个亏你些儿。’”
便还就孤
珠还合浦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
束身受命
奸夫淫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黄卷幼妇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语》:“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
还淳反素《周书·苏绰传》:“先王之所以移风易俗,还淳反素,垂拱而治天下以至太平者,莫不由此。”
夫倡妇随语出《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倡”。
返老还童《云笈七签》第60卷:“日服千咽,不足为多,返老还童,渐从此矣。”
以牙还牙《旧约全书 申命记》:“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以手还手,以脚还脚。”
无拘无束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44回:“出家人无拘无束,自由自在,有甚公干?”
少女嫩妇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九回:“他少女嫩妇的,又没养赡过日子,胡乱守了百日孝。”
欲说还休宋·辛弃疾《丑奴儿》词:“如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妇姑勃溪庄周《庄子 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溪。”
杀人偿命,欠债还钱元·马致远《任风子》第二折:“可知道杀人偿命,欠债还钱,你这般说才是。”
糟糠之妇元·高则诚《琵琶记·一门旌奖》:“允备贞洁韦柔之德,糟糠之妇,今始见之。”
断还归宗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二卷:“如今认定我是你失去的妹子,我认定你是哥哥,两口同声当官去告理,一定断还归宗。”
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