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遐迩著闻遐迩著闻的故事

遐迩著闻的成语故事


拼音xiá ěr zhù wén

基本解释远近闻名。形容名声很大。

出处唐·玄奘《大唐西域记·尼波罗国》:“近代有王,号鸯输代摩,自制《声明论》,重学敬德,遐迩著闻。”


暂未找到成语遐迩著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遐迩著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口不能著两匙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一无所闻
一闻千悟《景德传灯录·汾州大达无业国师》:“得大总持,一闻千悟。”
一鞭先著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 刘琨传》。
不可乡迩《左传·庄公十四年》:“君子曰:‘《商书》所谓“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者,其如蔡哀侯乎。’”
不可向迩《尚书 盘庚上》:“若火之燎于原,不可向迩,其犹可扑灭。”
不求闻达三国 蜀 诸葛亮《前出师表》:“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候。”
不相问闻
不相闻问东汉 班固《汉书 严助传》:“于是拜为会稽太守。数年,不闻问。
不问不闻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所以这李纨虽青春丧偶,且居处于膏粱锦绣之中,竟如‘槁木死灰’一般,一概不问不闻,惟知侍亲养子。”
不闻不问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首回:“(唐明皇)除了选色征歌之外,一概付之不闻不问。”
举世闻名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卷七 杂艺》:“王逸少风流才士,萧散名人。举世但知其书,翻以能自蔽也。”
久闻大名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1回:“朱仝道:‘久闻大名。’连忙下拜。”
了然无闻
亘古奇闻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一:“从来稀有,亘古奇闻。”
亘古新闻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从来稀有,亘古新闻。”
亘古未闻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9卷:“真个是亘古未闻,于今罕有!”
仁心仁闻《孟子·离娄上》:“今有仁心仁闻,而民不被其泽,不可法于后世者,不行先王之道也。”
以微知著苏洵《辨奸论》:“惟天下之静者乃能见微而知著。”
仰屋著书《梁书·南平元襄王伟传》:“下官历观世人,多有不好欢乐,乃仰眠床上,看屋梁而著书。千秋万岁,谁传此者。”
传闻不如亲见《后汉书 马援传》:“臣愚以为传闻不如亲见,视景(影)不如察形。”
传闻失实《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水经注>》:“故于滦河之正源,三藏水之次序,白檀要阳之建置,俱不免附会乖错,甚至以浙江妄合姚江,尤为传闻失实。”
传闻异辞《公羊传·隐公元年》:“所见异辞,所闻异辞,所传闻异辞。”
佛头著粪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崔相公入寺,见鸟雀于佛头上放粪,乃问师曰:‘鸟雀还有佛性也无?’师云:‘有。’崔云:‘为什么向佛头上放粪?’师云:‘是伊为什么不向鹞子头上放?’”
信誉卓著
僾见忾闻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僾然必有见乎其位,出户而听,忾然必有闻乎其叹息之声。”
充耳不闻清 李渔《奈何天 闹封》:“边陲告急,司转运者,充耳不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