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盱衡厉色盱衡厉色的故事

盱衡厉色的成语故事


拼音xū héng lì sè

基本解释盱衡:举眉扬目;厉:严厉;色:面色。横眉怒目,面色严厉。

出处《汉书·王莽传》:“当此之时,公运独见之明,奋亡前之威,盱衡厉色,振扬武怒。”


暂未找到成语盱衡厉色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盱衡厉色)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目迷五色先秦 李耳《老子》:“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
不动声色宋 欧阳修《相州昼锦堂记》:“垂绅正笏,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可谓社稷之臣矣。”
色飞眉舞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秣马厉兵先秦 左丘明《左传 成公十六年》:“搜乘补卒,秣马利兵,修陈固列。”
古色古香宋 陆游《小室》:“窗几穷幽致,图书发古香。”
色中饿鬼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5回:“一个字便是僧,两个字是和尚,三个字鬼乐官,四字色中饿鬼。”
满园春色宋·叶绍翁《游小园不值》诗:“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面有难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5回:“贾大少爷因为奎官之事,面有难色,尚未回答得出。”
湖光山色宋 吴自牧《梦梁录》:“杭城湖光山色之美,钟为人物,所以清奇杰特,为天下冠。”
散带衡门《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色厉内荏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色厉而内荏,譬诸小人,其犹穿窬之盗也与?”
形形色色元 戴表元《剡源集》:“如造化之于万物,大而大容之,小而小养之,形形色色,无所弃遗。”
面如土色《敦煌变文集 捉季布传文》:“归到壁前看季布,面如土色结眉额。”
声色狗马唐 白居易《悲哉行》:“平封还酒债,堆金选蛾眉。声色狗马外,其余一无知。”
合从连衡《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面有菜色《礼记 王制》:“虽有凶旱水溢,民无菜色。《荀子 富国》:“故禹十年水,汤七年旱,而天下无菜色者。”
春色撩人宋·陆游《剑南诗稿·山园杂咏五首》:“桃花烂漫杏花稀,春色撩人不忍为。”
有声有色宋 汪藻《浮溪集 翠微堂记》:“其意从谓世之有声有色者,未有不争而得,亦未有不终磨灭者。”
声色犬马宋 苏辙《龙川别志》上卷:“不然,血气方刚,若不留意声色犬马,则土木、甲兵、祷祠之事作矣。”
春色满园宋 叶绍翁《游园不值》诗:“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雷厉风行宋 曾巩《亳州谢到任表》:“运独断之明,则天清水止;昭不杀之戒,则雷厉风行。”
白色恐怖鲁迅《且介亭杂文·关于新文字》:“然而他们却深知道新文字对于劳苦大众有利,所以在弥漫着白色恐怖的地方,这新文字是一定要受摧残的。”
蹈厉之志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敦风厉俗《魏书 郭祚传》:“是以先王沿物之情,为之轨法,故八刑备于昔典,奸律炳于来制,皆所以谋其始迹,访厥成罪,敦风厉俗,永资世范者也。”
大惊失色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忽见曹操带剑入宫,面有怒色,帝大惊失色。”
怒形于色宋 洪迈《夷坚决》:“夫子赐之酒五尊。子夏怒形于色,举足蹴其二。”
变本加厉南朝 梁 萧统《<文选>序》:“盖踵其事而增华,变其本而加厉,物既有之,文亦宜然。”
形于言色《晋书·何无忌传》:“少有大志,忠亮任气,人有不称其心者,辄形于言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