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更姓改物更姓改物的故事

更姓改物的成语故事


拼音gēng xìng gǎi wù

基本解释指王朝更迭,改正朔,易服色。

出处《国语 周语中》:“叔父若能光裕大德,更姓改物,以创制天下,自显庸也。”韦昭注:“更姓,易姓也。改物,改正朔、易服色也。”


暂未找到成语更姓改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更姓改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切万物《无量寿经》卷上:“设我得佛,自地上以至于虚空,宫殿楼观池流华树,国土所有一切万物,皆以无量杂宝百千种香而共合成,严饰奇妙,超诸人天。”
一改故辙
一无长物《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一物一主元·无名氏《衣袄车》第一折:“这披挂一物一主,看有什么人来。”
一物一制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46回:“法空这等铜筋铁骨,偏遇着文忠臣,更狠似他,真个一物一制。”
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2回:“和你往日无冤,近日无仇。一物不成,两物见在,没来由杀你做甚么!”
一物不知汉·扬雄《法言·君子》:“圣人之于天下,耻一物之不知。”
一物克一物茅盾《霜叶红似二月花》:“然而赵守翁竟无奈她何,此谓人生万物,一物克一物。”
一物降一物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51回:“常言道,\'一物降一物\'哩。你好违了旨意?”
一表人物元·郑光祖《倩女离魂》第一折:“(梅香云)姐姐,那王秀才生的一表人物,聪明浪子,论姐姐这个模样,正和王秀才是一对儿。”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一折:“夫人,放着你这一表人物,怕没有中意的丈夫?”
万物之灵
万象更新清 曹雪芹《红楼梦》:“如今正是初春时节,万物更新,正该鼓舞另立起来才好。”
三更半夜《宋史 赵昌言传》:“四人者(陈象舆、胡旦、董俨、梁灝)日夕会昌言第。京师为之语曰:‘陈三更,董半夜’。”
三老五更《礼记·文王世子》:“遂设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乐记》:“食三老五更于大学。”
不失旧物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哀公元年》:“祀夏配天,不失旧物。”
不改其乐《论语·雍也》:“一箪食,一飘饮,在陋巷,人不堪其扰,回出不改其乐。”
不轨不物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五年》:“君将纳民于轨物者也,故讲事以度轨量谓之轨,取材以章物采谓之物。不轨不物,谓之乱政。”
与民更始东汉 班固《汉书 武帝纪》:“朕嘉唐虞而乐殷周,据旧以鉴新。其赦天下,与民更始。”
与物无忤《周书·苏亮传》:“宝夤作乱,以亮为黄门侍郎。亮善处人间,与物无忤。及宝夤败,从之者遇祸,唯亮获全。”
与物无竞《北史·薛辩传》:“湖少有节操,笃志于学,专精讲习,不干时务,与物无竞,好以德义服人。”
丑类恶物《左传·文公十八年》:“丑类恶物,顽嚣不友。”
乔妆改扮清·无名氏《刘公案》第12回:“我今要到十里堡,乔妆改扮访民情。”
乔装改扮郭澄清《大刀记》第八章:“继而又道:‘来个乔装改扮,分散突围。’”
九流人物唐·薛逢《送西川杜司空赴镇》诗:“莫遣洪炉旷真宰,九流人物待陶甄。”
二姓之好《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人亡物在明 胡文焕《犀珮记 势逼改嫁》:“问何方得来,教我好疑猜,人亡物犹在。”
人稠物穰元·胡用和《粉蝶儿·题金陵景》套曲:“人稠物穰景非常,真乃是鱼龙变化之乡。”
人非物是清·洪昇《长生殿·寄情》:“蓬莱院月悴花憔,昭阳殿人非物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