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殊勋异绩殊勋异绩的故事

殊勋异绩的成语故事


拼音shū xūn yì jì

基本解释殊:突出。勋:功勋。异:不同。指功勋业绩卓越。亦作“殊勋茂绩”。

出处南朝·宋·何尚之《又答问庾炳之事》:“且自非殊勋异绩,亦何足塞今日之尤。”


暂未找到成语殊勋异绩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殊勋异绩)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别财异居《宋史 太祖纪二》:“癸亥,诏:荆蜀民祖父母、父母在者,子孙不得别财异居。”
殊途同归《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奇花异草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0回:“命周贾于绛州城内,起一座花园,遍求奇花异草,种植其中。”
奇才异能唐 吴兢《贞观政要 择宫》:“臣愚岂敢不尽情,但今未见有奇才异能。”
异途同归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异宝奇珍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 东坡四》:“嗟呼,世不乏奇珍异宝,乏识者耳。”
丰功伟绩宋 周行己《上宰相书》:“逮事三主,始终一心,丰功伟绩,昭焕今古。”
异军突起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少年欲立婴便为王,异军苍头特起。”
言人人殊西汉 司马迁《史记 曹相国世家》:“参尽召长老诸生,问所以安集百姓,如齐故诸儒以百数,言人人殊,参未知所定。”
异端邪说宋 赵与时《宾退录》第二卷:“异端邪说日交驰,圣哲攻之心费辞。”
开国元勋明·周楫《西湖二集·吴山顶上神仙》:“那时第一个开国元勋青田刘伯温先生与冷启敬相好,时常以道术互相参证。”
异想天开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刑部书吏得了他的贿赂,便异想天开的设出一个法来。”
云泥异路宋·陈亮《与辛幼安殿撰书》:“亮空闲没可做时,每念临安相聚之适,而一别遽如许,云泥异路又如许。
异口同音南朝·梁·沈约《宋书·庾炳之传》:“伏复深思,只有愚滞,今之事迹,异口同音,便是彰著,政未测得物之数耳。”
异口同声晋 葛洪《抱朴子 道意》:“左右小人,并云不可,阻之者众,本无至心,而谏怖者,异口同声。”
源殊派异宋·吴自牧《梦粱录·浙江》:“源殊派异,无所适从,索隐探微,宜伸确论。”
标新竖异清 钱谦益《<外制集>序》:“近代之流而失正者有二:抽黄对白,肥皮厚肉,其失也靡;标新竖异,牛鬼蛇神,其失也纤。”
标新立异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异乎寻常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0回:“耽误了点年纪,还没有甚么要紧,还把他的脾气惯得异乎寻常的出奇。”
身首异地《天安门诗抄·警告丑类》:“丑类敢越雷池,小心身首异地。”
手足异处西汉·司马迁《史记·孔子世家》:“有司加法焉,手足异处。”
大同小异庄周《庄子 天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赏同罚异战国·韩·韩非《韩非子·八经》:“故赏贤罚暴,举善之至者也;赏暴罚贤,举恶之至者也;是谓赏同罚异。”
日新月异宋 林景熙《霁山集》:“金碧嵯峨,日新月异,则亦不独师能之也。”
同归殊途《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途,一致而百虑。”
绩学之士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华阳博议下》:“古今绩学之士,靡弗以勤致者。”
因人而异鲁迅《准风月谈·难得糊涂》:“然而风格和情绪、倾向之类,不但因人而异,而且因事而异,因时而异。”
本同末异晋 卢湛《赠刘琨书》:“盖本同末异,杨朱兴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