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散发抽簪散发抽簪的故事

散发抽簪的成语故事


拼音sàn fà chōu zān

基本解释簪:绾头发的首饰。抽掉簪子,散开头发。指弃官隐居,过逍遥自在的生活。

出处三国·魏·钟会《遗荣赋》:“散发抽簪,永纵一壑。”


暂未找到成语散发抽簪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散发抽簪)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妻离子散先秦 孟轲《孟子 梁惠王上》:“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
举例发凡晋 杜预《<春秋经传集解>序》:“其发凡以言例,皆经国之常制。”
雨零星散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一百九回:“[张清、王英]杀散左哨军兵,如摧枯拉朽的直冲进来,杀得贼兵四分五裂,七断八续,雨零星散,乱窜奔逃。”
抽薪止沸北齐 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发综指示《史记·萧相国世家》:“夫猎,追杀兽兔者狗也,而发踪指示兽处者人也。”
暴发户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城里的大官大府,翰林、尚书,咱伺候过多少,没瞧过他这囚攘的暴发户,在咱面上混充老爷!”
骨肉离散《诗经 唐风 杕杜序》:“《杕杜》,刺时也。君不能亲其宗族,骨肉离散,独居而无兄弟,将为沃所并尔。”
意气风发三国 魏 曹植《魏德论》:“武皇之兴也,以道凌残,义气风发。”
胆寒发竖五代·王定保《唐摭言·好及第恶登科》:“李少卿又曰操空弮,冒白刃,闻者靡不胆寒发竖,永为子孙之戒。”
雨散风流清·方文《送钱而介归携李》诗:“余年二十游嘉禾,禾中好友良独多……可怜一别十三载,雨散风流竟安在。”
白发苍苍唐 韩愈《祭十二郎文》:“吾年未四十,而视茫茫,白发苍苍,而齿牙摇动。”
发号施令《尚书 冏命》:“发号施令,罔有不臧。”
升官发财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总而言之,我不曾提挈侄儿子升官发财,是我的错处。”
散带衡门《诗经·阵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
散言碎语明·吴承恩《西游记》第80回:“今被他一篇散言碎语带去,却又不是劳而无功?”
发人深思京夫《手杖》:“虽平平淡淡,却颇发人深思,让人牵肠动情。”
烟消云散元 张养浩《天净沙》曲:“烟消云散,一杯谁共歌欢。”
振聋发聩清 袁枚《随园诗话补遗》第一卷:“此数言,振聋发聩,想当时必有迂儒曲士以经学谈诗者。”
诗书发冢先秦 庄周《庄子 外物》:“儒以诗礼发冢。”
发指眦裂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云涌飙发清·吴敏树《〈欧阳功甫遗集〉序》:“伯鲁之文,云涌飙发而骤进于古,若春木之落其华而将实矣。”
一言不发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令人发指庄周《庄子 盗跖》:“谒者入通,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一哄而散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看的人见没得买了,一哄而散。”
拉闲散闷明·吴承恩《西游记》第九十五回:“拉闲散闷耍子而已。”
发上指冠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盗跖闻之,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发人深省唐 杜甫《游龙门奉先寺》诗:“欲觉闻晨钟,令人发深省。”
魂飞魄散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魂魄去之,何以能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