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独夫民贼独夫民贼的故事

独夫民贼的成语故事


拼音dú fū mín zéi

基本解释独夫:残暴无道、众叛亲离的暴君;民贼:祸害人民的人。残暴无道、祸害人民的反动统治头子。

出处《尚书 泰誓下》:“独夫受,洪惟作威,乃汝世仇。”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今之所谓良臣,古之所谓民贼也。”


暂未找到成语独夫民贼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独夫民贼)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往上一瞧,正是那日晚上地藏庵遇着的一群俊俏后生,心中欢喜不尽,暗说道:‘踏破芒鞋没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49回:“忠臣不事二君,烈女不更二夫。我为隋臣,不能匡救君恶,致被逆贼所弑,不能报仇,而事别主,何面目立于世乎?”
物阜民安《后汉书·刘陶传》:“夫欲民殷财阜,要在止役禁夺。”
为民请命西汉 司马迁《史记 淮阴侯列传》:“因民之欲,西向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自嘲》:“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节用裕民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劳民伤财《元史 李元礼传》:“而又劳民伤财,以奉土木。”
夫唱妇随《关尹子 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
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西汉·司马迁《史记·田单列传》:“忠臣不事二君,贞女不更二夫。齐王不听吾谏,故退而耕子野。”
民不畏死《老子》第七十四章:“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祸国误民邓小平《党在组织战线和思想战线上的迫切任务》:“精神污染的危害很大,足以祸国误民。”
作贼心虚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重显禅师》:“却顾侍者云:‘适来有人看方丈么?’侍者云:‘有。’师云:‘作贼人心虚。’”
国泰民安宋 吴自牧《梦梁录 山川神》:“每岁海潮太溢,冲激州城,春秋醮祭,诏命学士院撰青词以祈国泰民安。”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宋 祝穆《方舆胜览 眉州 磨针溪》:“过是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太白感其意,还卒业”。
凡夫俗子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09回:“瞧我这凡夫俗子,不能交通神明,所以梦都没有一个。”
认贼作父清 华伟生《开国奇冤 追悼》:“但是偶一念及那一班贪官污吏,人面兽心,处处为虎作伥,人人认贼作父,……”
奸夫淫妇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7回:“奸夫淫妇,虽该重罪,已死勿论。其余一干人犯,释放宁家。”
独占鳌头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夫荣妻贵《仪礼 丧服》:“夫尊于朝,妻贵于室矣。”
得天独厚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夫倡妇随语出《关尹子·三极》:“天下之理,夫者唱,妇者随。”唱,一本作“倡”。
化外之民《唐律疏义·名例》:“诸化外之人同类自相犯者,各依本俗法。”
独到之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民生国计《荀子 富国》:“如是则上下俱富,交无所藏之,是国计之极也。《左传 宣公十二年》:“民生在勤,勤则不匮。”
独一无二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民情物理清·钱泳《履园丛话·廿一经》:“民情物理之隐微,无不了如指掌。”
官偪民反
赔了夫人又折兵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55回:“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