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八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八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zá qī suì bā杂七碎八形容十分混杂冯志《敌后武工队》第六章:“有时还背诵一遍杂七烂八的事。”
qī chuān bā làn七穿八烂形容破烂不堪。
bā tái dà jiào八抬大轿大官坐的由八个人抬着走的大轿子,是身分重要的标志。清·贪梦道人《彭公案》第44回:“大人这一次出京,坐的八抬大轿,比先前更显荣耀。”
qī niǔ bā wāi七扭八歪形容不端正。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三卷:“正面是一排七扭八歪、表泥剥落的土房。”
qī lǎo bā shí七老八十形容年纪很大。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zhū bā jiè chī rén shēn guǒ,quán bù zhī zī wèi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比喻吃东西狼吞虎咽,来不及细尝。也比喻看书做事贪多务得,实则无所收获。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你这奴才,‘猪八戒吃人参果,全不知滋味’!”
qī zú bā shǒu七足八手见“七脚八手”。沙汀《替身》:“这时候,那个可怜的盐客,已经在七足八手下打扮好了。”
qī shé bā zuǐ七舌八嘴同“七嘴八舌”。丁玲《奔》:“茶馆里又围了许多人,都把他们当做谈话的中心,七舌八嘴,然而没有一句话可以暂时使他们宽心一下。”
qī gǒng bā qiào七拱八翘形容关系不和谐或心情不舒畅。沙汀《选灾》:“么大爷又不依了!说:‘要乱来我们大家乱来!’就这样七拱八翘。”
bā miàn yíng chè八面莹澈比喻精明练达,洞察一切。清 昭槤《啸亭杂录 尹文端公》:“年三十馀即任封疆,遇事镜烛犀刻,八面莹澈。”
wǔ háng bā zuò五行八作泛指各行各业。老舍《龙须沟》第一幕:“五行八作,就没你这一行。”
sān tái bā zuò三台八座泛指高官重臣。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0回:“这叫做‘狮象捍门’,三台八座都是有分的。”
bā miàn shòu dí八面受敌①谓功力深厚,能应付各种情况。②砚名。五代 王保定《唐摭言海叙不遇》:“子华(吴融)才力浩大,八面受敌,以八韵着称。”
qī zhé bā kòu七折八扣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
bā bǎi yīn jiāo八百姻娇姻娇:美女。指美女众多。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他双瞎,便宜的八百姻娇比并他,也未必强如俺娘娘带破赚丹青画。”
huī chì bā jí麾斥八极麾斥:奔放。形容人气概非凡,不可一世。明·宋濂《国朝名臣序颂·张献武王宏范》:“麾斥八极,群雄云从。”
shí bā céng dì yù十八层地狱层:重。地狱:佛教、基督教等指死后灵魂受苦的地方。迷信认为人在生时为非作恶,死后进入十八层地狱,不得翻身。比喻悲惨的报应。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五:“我赖了你的,我堕十八层地狱。”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第九卷:“分明是十八层地狱的苦鬼,直升到三十三天去了。”
xí juǎn bā huāng席卷八荒席卷:像卷席子一样把东西卷起;八荒:八方荒远的地方。形容力量强大,控制整个天下。汉 贾谊《过秦论》:“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
qī huāng bā luàn七慌八乱形容非常慌张混乱。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章:“虽然养娘奶子伏侍,到底像小鸡失了母鸡,七慌八乱,啼啼哭哭。”
bā yīn dié zòu八音迭奏八音:古代对乐器的统称;迭:交互,轮流。八类乐器轮番演奏。表示器乐齐全,演奏场面盛大。《晋书 乐志下》:“八音迭奏,雅乐并作。”
qī bìng bā dǎo七病八倒形容体弱多病。
bā nàn sān zāi八难三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元 无名氏《小张屠》第三折:“但有些八难三灾,一心斋戒。”
qī dǎo bā wāi七倒八歪指十分凌乱不整齐。
bā fāng zhī yuán八方支援形容各方面都支持、援助。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12章:“我又不会撒豆成兵,还不是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yǎn guān liù lù,ěr tīng bā fāng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六路:指上、下、四方;八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西北、东北。形容人机智灵活,遇事能多方观察分析。清·石玉昆《续小五义》第三回:“魏真道爷可算得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正与雷英动手。”
shí wǔ gè diào tǒng dǎ shuǐ,qī shàng bā xià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比喻心情不安。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6回:“那胡正卿心头十五个吊桶打水,七上八下,暗暗地寻思道:‘既是好意请我们吃酒,如何这般相待,不许人动身?’”
qī le bā dāng七了八当形容十分妥帖。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6卷:“将昨夜剩下的米煮的早饭,拂拭净了桌椅。忙忙碌碌做了一朝,七了八当。”
qī kāi bā dé七开八得形容反反复复,十分周备。老舍《龙须沟》第三幕:“我找二嘎子去啦,找了七开八得,也找不着他!”
sān ní bā zū三臡八菹泛指精美的肴馔。亦借喻精美的诗文。
jiā qī jiā bā夹七夹八指说话东拉西扯,混杂不清。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朱世远原有怕婆之病,凭他夹七夹八,自骂自止,并不敢开言。”
sì tōng bā dá四通八达通、达:畅通无阻。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子华子 晏子问党》:“其涂之所出,四通而八达,游士之所凑也。”
qī zuǐ bā shé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嘴杂;议论纷纷。也比喻让别人充分发表意见。《好逑传》第五回:“众人正跑得有兴头上,忽被铁公子拦住,便七嘴八舌地乱嚷。”
bái huà bā gǔ白话八股用白话写的类似旧时八股式的文章。比喻指应命而写的刻板文章。鲁迅《南腔北调 “论语一年”》:“ 说是《论语》办到一年了,语堂先生命令我做文章。这实在好像出了‘《学而》一章’的题目,叫我做一篇白话八股一样。”
gā qī mǎ bā嘎七马八指毫无条理,乱七八糟老舍《骆驼祥子》:“他就嘎七马八的买回一大堆食物,给他们俩吃。”
yī shí bā céng dì yù一十八层地狱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判官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
qī gāo bā dī七高八低形容道路不平坦。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三回:“独自一个,在这七高八低的小路上,一脚绊一脚的望前走去。”
sān tóu bā bì三头八臂见“三头六臂”。《法苑珠林》卷九:“[修罗道者]体貌粗鄙,每怀瞋毒,棱层可畏,拥耸惊人,并出三头,重安八臂,跨山蹋海,把日擎云。”
hú shuō bā dào胡说八道指没有根据;不负责任的乱说一气。也作“胡说乱道”。宋 宗杲《大慧普觉禅师语录》:“手指东画西,口中乱说乱道。”
qī qīng bā huáng七青八黄指钱财。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
shí bā bān bīng qì十八般兵器本指刀枪剑戟等十八种古式兵器。后泛指多种武器。亦比喻多种技能。清 郭小亭《济公全传》第六十回:“马静一瞧,大殿前摆着家伙,十八般兵器,一应俱全。”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若论十八般兵器,我[十三妹]都算拿得起。”
líng qī suì bā零七碎八指零零碎碎的东西。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30章:“两个新人的衣服被褥和零七碎八下来,三五十块钱根本不顶事。”
qī sǐ bā huó七死八活如同多次死去活来一般。形容受尽痛苦。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三本第二折:“你哄着谁哩,你把这个饿鬼弄的七死八活,却要怎么?”
qī píng bā wěn七平八稳十分稳定,物体处于平衡状态
sì qú bā jiē四衢八街指大城市街道非常多。
sì lín bā shè四邻八舍指左右邻居。明·伏雌教主《醋葫芦》第六回:“那成家一般也动了诸亲百眷、四邻八舍,送人情,斗分子,虽然娶妾,倒也四司六局,一毫不苟。”
bā xiān guò hǎi,gè xiǎn qí néng八仙过海,各显其能八仙:传说的仙人,即汉钟离、张果老、吕洞宾、铁拐李、曹国舅、韩湘子、蓝采和、何仙姑。比喻做事各有各自的办法。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81回:“正是八仙过海,独自显神通。”
cái gāo bā dǒu才高八斗才:文才。形容人文才很高。明 陈汝元《金莲记 偕计》:“不佞姓苏,名轼,字子瞻,眉州眉山人也。学富五车,才高八斗。”
dé pī bā fāng德被八方品德高尚,满布天下。明·郭勋《英烈传》第29回:“不可,不可!主公德被八方,名高天下,岂可称臣逆贼!”
qī shǒu bā jiǎo七手八脚原指比一般人多好几个手脚。形容人多手杂;动作忙乱。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20卷:“上尚七手八脚,三头两面,耳听不闻,眼觑不见,苦乐逆顺,打成一片。”
shí zhī bā jiǔ十之八九比喻有极大的可能性。《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今天下之势,归韦温的十之八九。”
bǎi bā guà zhèn摆八卦阵比喻布置疑阵,故弄玄虚。
qī héng bā shù七横八竖有的横,有的竖,杂乱无章。形容纵横杂乱。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三十四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人,不计其数。”
bù rú yì shì cháng bā jiǔ不如意事常八九不顺心的事情经常会发生《白雪遗音·南词·十二时》:“不如意事常八九,可语人言无二三。”
bā dǒu zhī cái八斗之才八斗:指量多;才:才华。旧时比喻人才学丰富;诗文多而华美。唐 李商隐《可叹》诗:“宓妃愁坐芝田馆,用尽陈王八斗才。”
wāi qī niǔ bā歪七扭八歪歪扭扭,不直。老舍《小人物自述》:“那些古钱已然都歪七扭八的,在钱眼里探出些不十分绿的草叶来。”
qī chuāng bā kǒng七疮八孔窟窿多。比喻经济上负债累累。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6回:“俗话说‘好账不如无。’在我身上一天,就在我心里一天,恨不得一剪剪齐,争乃近日手窘,七疮八孔的,难以骤完。”
bā miàn zhāng luó八面张罗形容各方面都应酬得好。茅盾《手的故事》:“黄二姐虽则已过中年,却还是个八面张罗人人喜欢的角色。”
qī yán bā yǔ七言八语形容人多语杂。清·李汝珍《镜花缘》第八十三回:“妹子一心想笑话,你们七言八语,那里还敢理会,实实不曾听得。”
chǒu bā guài丑八怪相貌丑陋的人。老舍《我这一辈子》:“一个漂亮小伙子所最怕的恐怕就是娶个丑八怪似的老婆吧。”
zá qī zá bā杂七杂八形容东西非常混杂,或事情非常杂乱。赵树理《三里湾》:“里面杂七杂八堆得满满的,实在找不下个腾的地方!”
qiān ér bā bǎi千儿八百一千左右。胡天培《山村新人》:“一春天,保管能赚他个千儿八百的。”
qī shì bā shì七事八事形容事情多而杂乱。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91回:“家中正七事八事,听见薛嫂来说此话,唬得慌了手脚。”
luàn qī bā zāo乱七八糟形容乱糟糟的样子;毫无条理或秩序。清 曾朴《孽海花》第五回:“你看屋里的图书字画,家伙器皿,布置得清雅整洁,不像公坊以前乱七八糟的样子了。”
qī shàng bā xià七上八下形容心神不安的惊惶样子。宋 宗杲说《大慧普觉禅师语录》第21卷:“方寸里七上八下,如咬生铁橛,没滋味时,切莫退志。”
zhèng jīng bā bǎn正经八板见“正经八百”。陆星儿《北大荒人物速写》:“铁娃把孩子塞给了秀娟,披着的棉衣也甩到了炕上,正经八板地坐了起来。”
qī wāi bā niǔ七歪八扭形容歪斜不正。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八十四回:“一路冲浸之处,不可胜数,慢说房屋四分五落,连树木也是七歪八扭。”
bàn jīn bā liǎng半斤八两八两:即半斤;旧制一斤为十六两。半斤和八两轻重相等。比喻彼此相同。宋 无名氏《张协状元》戏文第28出:“两个半斤八两,各家归去不须嗔。”
yòu chuán zhī bā zhāng右传之八章打了一顿巴掌。清·李绿园《歧路灯》第64回:“左右照管贻安骄傲之脸,放肆之嘴,打了十个‘右传之八章’。”
shí yǒu bā jiǔ十有八九指绝大多数,大致不差,差不离。唐 杜甫《负薪行》:“土风坐男使女立,男当门户女出入。十有八九负薪归,卖薪得钱应供给。”
qī qiè bā shǒu七郄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zhèng ér bā jīng正儿八经正经,严肃而认真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我才当了四年骑兵,正儿八经地参加战斗也才十四五次。”
bā fǔ xún àn八府巡按巡按之名,起于明代,非固定职官,临时由朝廷委派监察御史担任,分别巡视各省,考核吏治。“八府巡按”常见于戏曲、小说,民间多视为清廉而有权势的大官。
kuài ér bā máo块儿八毛一元钱或不足一元钱。指小钱。老舍《我这一辈子》:“假如从马粮钱里能弄出块儿八毛的来,孩子至少也可以去私塾了。”
bā huāng zhī wài八荒之外八面荒远的地方以外。形容极其旷远。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仲尼》:“虽远在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内,来干我者,我必知之。”
sì zhì bā dào四至八道旧时标志土地界域的用语。表示四面八方所到之处及通往的道路。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5回:“安营既毕,便画四至八道地理形状图本来我看。”
zhèng jīng bā bǎi正经八百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bā huā jiǔ liè八花九裂裂:分裂。形容漏洞百出,缝隙很多。宋·释普济《五灯会元》:“僧问慧颙禅师曰:‘如何是无缝塔?’师曰:‘八花九裂。’”
jiǔ háng bā yè九行八业指各种行业。顾笑言《你在想什么》:“矿山是除了神话中的仙境之外,最令人神往的去处,而三教九流,九行八业之中,矿工是最崇高的职业。”
qī wān bā guǎi七湾八拐亦作“七弯八拐”。①多处弯曲,不断转变方向。②形容做事不直截了当。郭沫若《孔雀胆》第四幕第一场:“好啦,好啦,不要太自负了,被你七湾八拐的几下子,连我都拿不定主意来了。”
bā suǒ jiǔ qiū八索九丘古书名。汉·孔安国《尚书序》:“八卦之说,谓之八索;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
qī xì bā shǒu七郤八手亦作“七足八手”。形容动作忙乱,许多人一齐动手。
bā gān zǐ dǎ bù zháo八竿子打不着比喻远得不沾边。母国政《飘飞的大雪》:“现在有些人,千方百计地寻找在国外八竿子打不着的亲友,想方设法要出去。”
qī lāo bā rǎng七捞八攘到处捞摸扰攘。形容思绪纷乱不宁。宋·朱熹《朱子语类》第59卷:“若存得此心,则气常时清……睡梦里亦七捞八攘,如井水不打便清,只管去打便浊了。”
qī dān bā nuó七担八挪一再耽搁拖延。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14回:“因与众人在吴道官房里算帐,七担八挪缠到这咱晚。”
héng qī shù bā横七竖八有的横着;有的竖着。形容杂乱无章;没有条理。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4回:“一片瓦砾场上,横七竖八,杀死的男子妇女,不计其数。”
qī zuǐ bā zhāng七嘴八张形容人多语杂。《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众官员一拥而前,七嘴八张的,都问道:‘世子何在?’”
qī lǎo bā xiǎo七老八小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qī bù bā chā七步八叉相传曹植七步成诗,温庭筠凡八叉手而赋成八韵,后因以“七步八叉”形容才思敏捷。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7回:“七步八叉,具有成例;古人击钵催诗,我要击钵了。”
èr bā jiā rén二八佳人二八:指十六岁:佳人:美女。十五六岁的美女。宋·苏轼《李铃辖座上分题戴花》诗:“二八佳人细马驮,十千美酒渭城歌。”
bā jiǔ bù lí shí八九不离十指与实际情况很接近。老舍《柳屯的》:“我不敢说是明白他,不过讲猜测的话,我或者能猜个八九不离十。”
qī sǔn bā shāng七损八伤形容损伤惨重。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后面伏兵齐起,这索超便有三头六臂,也须七损八伤。”又第一百九回:“降者三万人,除那逃走脱的,其余都是十死九活,七损八伤,颠翻在地,被人马践踏,骨肉如泥的,不计其数。”
qī shǒu bā jiǎo七首八脚形容慌张乱闯。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二回:“他本来不会走城里的路,这时着了急,七首八脚的乱跑,眼睛又不看着前面,跑了一箭多路,一头撞到一顶轿子上。”
cháng qī duǎn bā长七短八指事情的头绪。马烽《吕梁英雄传》第16回:“康顺风一边点头,一边结结巴巴的央求,喉咙里像塞了一团棉花,半天也没说下个长七短八。”
sān zāi bā nàn三灾八难比喻小孩生来多病。也形容经常遭遇不幸。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1回:“况且自己又三灾八难的,好容易怀了一个哥儿,到了六七个月还掉了。”
qī dā bā dā七搭八搭①形容说话漫无边际,没有中心。②纠缠;乱搭腔。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七回:“这里人瑞却躺到烟炕上去烧烟,嘴里七搭八搭的同老残说话。”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四回:“老爷今天七搭八搭,不知道说些什么。”
shuō qī shuō bā说七说八总之,不管怎么说。
bā miàn shǐ fēng八面驶风驶:驾驭。形容善于见风使舵,各方面都兜得转,吃得开老舍《神拳》第三幕:“八面驶风,左右逢源,真乃诸葛亮也。”
qī mǎn bā píng七满八平形容没有空馀的地方。清·赵翼《锦州刺史刘荫萱驻藏回蜀远寄藏佛一尊赋谢》诗:“刺瑞刻猴地几多,七满八平何处可施巧?”
qī chuān bā dòng七穿八洞形容破旧不堪。
qī duàn bā xù七断八续①形容散乱,不相照应。②断接之处甚多。形容十分破烂。《秦并六国平话》卷中:“应荣圣刀头引举三军喊杀,秦兵败走,东砍西伐,七断八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