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黄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uáng fā tái bèi黄发台背 | 指长寿的老人。后亦泛指老年人。黄发,指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台背,指老年人背上生斑如鲐鱼背。台,通“鲐”。 | 《诗经·鲁颂》:“黄发台背,寿胥与诚。” |
nán ér liǎng xī yǒu huáng jīn男儿两膝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 《西游补》第六回:“行者微露不忍之态,用手扶起道:‘常言道:男儿两膝有黄金。你今后不可乱跪!’” |
tòng yǐn huáng lóng fǔ痛饮黄龙府 | 痛饮:尽情地喝酒;黄龙:府名,金国的都城,在吉林农安县。指攻克敌京,置酒高会以祝捷。后泛指为打垮敌人而开怀畅饮。 | 李大钊《口占一绝》诗:“何当痛饮黄龙府,高筑神州风雨楼。” |
bái máo huáng yuè白旄黄钺 | 比喻有关征战的事。 | 《尚书 牧誓》:“王左仗黄钺,右秉白旄以麾。” |
dùn jì huáng guàn遁迹黄冠 | 谓避开尘世而做道士。 | 刘复《奉答王敬先生》:“原来先生是个留学日本速成法政的学生,又是个‘遁迹黄冠’的遗老,失敬失敬。” |
lóng zhàn xuán huáng龙战玄黄 | 见“龙血玄黄”。 | 茅盾《回忆之类》:“不过,当那一声焦雷打到我们面前时,童稚之心也曾欢喜而鼓舞,也曾睁大了惊异的眼睛,痴望着‘龙战玄黄’的天地,好像这一切本在意中,要来的总归要来,而现在是终于来了而已。” |
huáng liáng měi mèng黄梁美梦 | 黄米饭尚未蒸熟,一场好梦已经做醒。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唐·李泌《枕中记》:“卢生欠伸而寤,见方偃于邸中,顾吕翁在旁,主人蒸黄梁尚未熟,触类如故,蹶然而兴曰:岂其梦寐耶?” |
táng láng bǔ chán,huáng què zài hòu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目光短浅,只想到算计别人,没想到别人在算计他。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园中有树,其上有蝉,蝉高居悲鸣饮露,不知螳螂在其后也;螳螂委身曲附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 |
míng rì huáng huā明日黄花 | 黄花:菊花。原指重阳节过后逐渐萎谢的菊花。后多比喻过时的事物或消息。 | 宋 苏轼《九日次韵王巩》诗:“相逢不用忙归去,明日黄花蝶也愁。” |
huáng má zǐ shū黄麻紫书 | 见“黄麻紫泥”。 | 清·钱谦益《福建道监察御史赠通议大夫大仆寺卿谥忠毅李公墓志铭》:“黄麻紫书,照耀夜壑。” |
shǔ bái lùn huáng数白论黄 | 白:白银;黄:黄金。比喻计较金钱。 |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有家兄打圆就方,非奴家数白论黄。” |
huáng zhōng wǎ fǔ黄钟瓦釜 | 瓦釜:泥土烧成的大锅,用作乐器,音调最为低。比喻高雅优秀的或庸俗低劣的;贤才和庸才。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dān huáng jiǎ yǐ丹黄甲乙 | 点校书籍,评定次第。 | 清·钱谦益《葛端调编次诸家文集序》:“句读之有析,文理之不通,而俨然丹黄甲乙,衡加于经传,不已傎乎!” |
huáng jī dàn fàn黄齑淡饭 | 见“黄齑白饭”。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房德日常不过黄齑淡饭,尚且自不全,间或觅得些酒肉,也不能够趁心醉饱。” |
huáng juàn qīng dēng黄卷青灯 | 黄卷:古代书籍用黄低缮写,因指书籍;青灯:油灯发青色的灯光,指油灯。灯光映照着书籍。形容深夜苦读,或修行学佛的孤寂生活。 | 宋·陆游《剑南诗篇·客愁》:“苍颜白发人衰境,黄卷青灯空心。” |
fēi huáng téng dá蜚黄腾达 | 腾达:上升。形容骏马的飞驰。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 曾朴《孽海花》第二回:“恭喜世兄一举成名,蜚黄腾达。” |
huáng zhōng wǎ fǒu黄锺瓦缶 | 比喻艺术性较高和较低的文艺作品。 | |
bái sǒu huáng tóng白叟黄童 | 白头发的老人和黄头发的孩子。泛指老老少少。 | 明 无名氏《衣锦还乡》第四折:“仰赖圣德仁慈,白叟黄童,焚香顶礼,俺永享快乐也。” |
tiào zài huáng hé xǐ bù qīng跳在黄河洗不清 | 比喻很难摆脱干系,避免嫌疑。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二回:“我何玉凤这个心迹,大约说破了嘴也没人信,跳在黄河也洗不清,可就完了我何玉凤的身分了!” |
dié fěn fēng huáng蝶粉蜂黄 | 指古代妇女粉面额黄,妆扮美容。 | 唐·李商隐《酬崔八早梅有赠兼示之作》:“何处拂胸资蝶粉,几时涂额藉蜂黄。” |
huáng zhōng huǐ qì,wǎ fǔ léi míng黄钟毁弃,瓦釜雷鸣 | 黄钟被砸烂并被抛置一边,而把泥制的锅敲得很响。比喻有才德的人被弃置不用,而无才德的平庸之辈却居于高位。 | 战国·楚·屈原《楚辞·卜居》:“世溷浊而不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gǎo xiàng huáng xù槁项黄馘 | 杭:枯干;项:颈项;馘:脸。颈项枯瘦,面色苍黄。形容不健康的容貌。 | 庄周《庄子 列御寇》:“夫处穷闾阨巷,困窘织屦,槁项黄馘者,商之所短也。” |
cāng huáng fān fù苍黄翻覆 | 苍:青色;苍黄:青色和黄色;反覆:反复无常。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春秋 鲁 墨翟《墨子 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yī póu huáng tǔ一抔黄土 | 一抔:一捧。一捧黄土。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 司马迁《史记 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huí huáng zhuǎn lǜ回黄转绿 | 树叶由绿变黄,由黄变绿。原指时令的变迁,后比喻世事的反复。 | 晋 无名氏《休洗红》诗:“回黄转绿无定期,世事返复君所知。” |
miàn huáng jī shòu面黄肌瘦 | 面:脸;肌:肌肉;代指身体。面色发黄;身体消瘦。形容人久病体衰或营养不良的样子。 | 元 杨梓《霍光鬼谏》:“眼欺缩腮模样,面黄肌瘦形相。” |
huáng zhōng huǐ qì黄锺毁弃 | 比喻贤才不用。 | |
wǎn jié huáng huā晚节黄花 | 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 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huáng pí guǎ shòu黄皮寡瘦 | 形容面黄肌瘦的样子。 | 李晓明《平原枪声》:“一个个黄皮寡瘦,这使他蓦然想起在平汉线上遇到的那一伙散兵……” |
kǒu zhōng cí huáng口中雌黄 | 雌黄:即鸡冠石,过去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沫后重写。随口更改说得不恰当的话。比喻言论前后矛盾,没有一定见解。 | 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
huáng fā tái bèi黄发鲐背 | 黄发:老年人头发由白转黄,后常指老年人。鲐背;鲐鱼背上有黑斑,老人背上也有,因常借指老人。指长寿老人,也泛指老年人。亦作“黄发台背”、“黄耈台背”、“鲐背苍耈”。 | 南朝·宋·宗炳《明佛论》:“虽复黄发鲐背,犹自觉所经俄顷,况其短者乎?” |
huáng què xián huán黄雀衔环 | 黄雀衔着银环以报答恩人。指报恩。 | 南朝·梁·吴均《续齐谐记》:“吾西王母使者,蒙君拯救,实感仁恩。今赠白环四枚,令君子孙洁白,位登三公,一如此环。” |
lóng xuě xuán huáng龙血玄黄 | 比喻战争激烈,血流成河。 | 《周易 坤》:“龙战于野,其血玄黄。” |
cāng huáng fān fù苍黄翻复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南朝齐·孔稚珪《北山移文》:“岂期终始参差,苍黄翻复。泪翟子之悲,恸朱公之哭。” |
huáng yī shǐ zhě黄衣使者 | 指出使宫市的太监。 | 唐·白居易《卖炭翁》:“黄衣使者白衫儿。” |
qīng huáng wèi jiē青黄未接 | 见“青黄不接”。 | 宋·叶適《上宁宗皇帝札子》之二:“城市之民,青黄未接,食于常平者十家而九。” |
huáng gōng hào qiān黄公好谦 | 指人过分谦虚。 | 《尹文子·大道上》:“齐有黄公者,好谦卑。有二女,皆国色。” |
fēi huáng téng tà飞黄腾踏 | 形容马的飞驰。后多比喻官职地位升得很快。 | 唐·韩愈《符读书城南》诗:“飞黄腾踏去,不能顾蟾蜍。” |
mìng rǎn huáng shā命染黄沙 | 染:沾上。身体挨上黄沙。指死亡。 | 明·洪楩《清平山堂话本·张子房慕道记》:“倘若大限来到,身归泉世,命染黄沙,如何留得?” |
zhōu yú dǎ huáng gài周瑜打黄盖 | 两相情愿。 | 老舍《柳屯的》:“周瑜打黄盖,愿打愿挨。” |
huáng fā dài bèi黄发骀背 | 见“黄发台背”。 | 唐·李德裕《上尊号玉册文(会昌二年奉敕撰)》:“于是服冕之士,戴鹖之伦,暨藩侯邦伯,黄发骀背,不谋而进曰……” |
huáng zhōng huǐ qì黄钟毁弃 | 毁:毁坏;弃:抛弃;黄钟:古乐器;音调最为洪亮。黄钟被毁坏被抛弃。比喻贤才得不到重用。 | 战国 楚 屈原《楚辞 卜居》:“蝉翼为重,千钧为轻,黄钟毁弃,瓦釜雷鸣;谗人高张,贤士无名。” |
huáng quán zhī xià黄泉之下 | 黄泉:指地下之泉,人死埋于地下。指人死后埋葬的地方。 | 《左传 隐公元年》:“誓之曰: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 |
huáng lú zhī tòng黄垆之痛 | 垆:放酒瓮的土墩子;黄垆:黄公酒垆;痛:悲痛。收集亡友的话。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伤逝》:“乘轺车经黄公酒垆下过,顾谓后车客曰:‘吾昔与稽叔夜、阮嗣宗共酣饮于此垆,……自稽生夭,阮公亡以来,便为时所羁绁。今日视此虽近,邈若山河。’” |
chéng huáng jú lǜ橙黄桔绿 | 橙子黄熟,桔子还绿。指秋天宜人的景色。 | 宋 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桔绿时。” |
huáng liáng měi mèng黄粱美梦 | 黄粱:小米。煮一锅小米饭的时间;做了一场好梦。比喻虚幻的梦想。 | 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huáng mén fù mǎ黄门驸马 | 黄门:宫庭禁门,后成为官署名;驸马:转指皇帝女婿。汉代掌管皇帝出行车马的官。指依靠婚姻而上的人。 | 东汉·班固《汉书·李广苏建传》:“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 |
bàn qīng bàn huáng半青半黄 | 农作物还没有长好,青黄相接。比喻时机还没有成熟。 | 宋 朱熹《朱子全书》第一卷:“只为明得不尽,若明得尽,私意自然留不得。若半青半黄,未能透彻,便是尚有渣滓,非所谓真知也。” |
fēi huáng téng dá飞黄腾达 | 飞黄:传说中的神马名。腾达:本作“腾踏”;形容神马腾空飞驰。像飞黄神马似的腾空飞驰。比喻升迁很快。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三折:“李春郎飞黄腾达,赖长者恩荣德化。” |
fēi cāng zǒu huáng飞苍走黄 | 指打猎。苍,苍鹰。黄,黄狗。 | 晋·葛洪《抱朴子·金丹》:“其所营也,非荣即利,或飞苍走黄于中原,或留连杯觞以羹沸。” |
táng láng huáng què螳螂黄雀 | 比喻目光短浅,只见眼前利益而不顾后患。“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略语。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四十三回:“打虎功思悬赏,杀人身被官拿,试看螳螂黄雀,劝君得意休夸。” |
shuō huáng dào hēi说黄道黑 | 比喻对人对事任意评论。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41回:“你这厮在蔡九知府后堂,且会说黄道黑,拨置害人,无中生有撺掇他。” |
yǎ zǐ màn cháng huáng bǎi wèi,zì jiā yǒu kǔ zì jiā zhī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哑子:哑巴;黄柏:黄檗,味苦。哑子尝到黄柏的苦味,知苦说不出。比喻有苦难言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文姜深闺寂寞,怀念诸儿,病势愈加,却是胸中展转,难以出口。正是‘哑子漫尝黄柏味,自家有苦自家知。’” |
huáng huā nǚ ér黄花女儿 | 指未婚的青年女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况且我看这人也是个黄花女儿,岂有远路深更,和位公子同行之理?” |
huáng juàn yòu fù黄卷幼妇 | “绝妙”二字的隐语。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语》:“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 |
huáng liáng yī mèng黄粱一梦 |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唐 沈既济《枕中记》:“怪曰:‘岂其梦寐耶?’翁笑曰:‘人世之事亦犹是矣。’” |
bì luò huáng quán碧落黄泉 | 碧落:天上、天界。黄泉:地下。天上和地下。泛指宇宙的各个角落。 | 唐 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
xìn kǒu cí huáng信口雌黄 | 古时写字用黄纸;写错了就用雌黄涂了重写。比喻不顾事实;随口乱说。雌黄:鸡冠石;黄赤色。 | 南北朝 刘孝标《广绝交论》:“雌黄出其唇吻,朱紫由其月旦。”李善注引晋 孙盛《晋阳秋》:“王衍,字夷甫,能言,于意有不安者,辄更易之,时号口中雌黄。” |
lǜ yī huáng lǐ绿衣黄里 | 绿、黄:古时以黄色为正色,绿为闲色。以绿色为衣,用黄色为里。旧喻尊卑反置,贵贱颠倒。 | 《诗·邶风·绿衣》:“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矣,曷维其已。” |
huáng mián ǎo zǐ黄绵袄子 | 比喻冬天的太阳。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一:“壬寅正月,雨雪连旬,忽尔开霁。闾里翁媪相呼贺曰:‘黄绵袄子出矣。’” |
huáng tiān jiāo rì黄天焦日 | 犹大天白日。指白天。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下一:“如今的时新,黄天焦日,男的女的在一起,嘻嘻哈哈,像个什么?” |
yáo huáng wèi pǐn姚黄魏品 | 见“姚黄魏紫”。 | 宋·梅尧臣《次答公度》:“姚黄魏品若尽有,春色定应天下空。” |
niú huáng gǒu bǎo牛黄狗宝 | 牛黄,牛胆囊中的结石;狗宝,狗脏器中的凝结物。两者都是内脏病变的产物,因以喻坏透了的心肠。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五回:“若大家好取和便罢,倘若有一点叫人过不去,我有本事先把你两个的牛黄狗宝掏了出来,再和那泼妇拼了这命,也不算是尤三姑奶奶!” |
huáng zhōng dà lǚ黄钟大吕 | 黄钟:我国古代音乐分十二律;阴、阳各六律。其为六种阳律的第一律;声调最洪大、响亮;大吕:十二律中六种阳律的第四律。旧时形容音乐或文辞正大、庄严、高妙。 | 《陆九渊集 语录下》:“先生之文如黄钟大吕,发达九地,真启洙泗邹鲁之秘,其可不传耶?” |
huáng tóng bái sǒu黄童白叟 | 黄发儿童,白发老人。泛指老人与孩子。 | 唐 韩愈《元和圣德》诗:“卿士庶人,黄童白叟,踊跃欢呀。” |
huáng què sì chán黄雀伺蝉 | 螳螂正要捉蝉,不知黄雀在它后面正要吃它。比喻祸事临头还不知道。 | 汉 刘向《说苑 正谏》:“螳螂委身曲跗欲取蝉,而不知黄雀在其傍也。黄雀延颈欲啄螳螂,而不知弹丸在其下也。” |
lí huáng pìn mǔ骊黄牝牡 | 犹言牝牡骊黄。喻指事物的表面现象。 | 明·文徵明《跋采临帖》:“观者当求之骊黄牝牡之外也。” |
lùn huáng shù bái论黄数白 | ①谓任意评论是非好坏。②点了黄金又数白银。极言财富之多。 | 明·丘濬《投笔记·投笔空回》:“笑弩骀言不逊,论黄数白不堪听。” |
yān huáng liáo dǎo淹黄潦倒 | ||
huáng fēng wù zhào黄风雾罩 | 犹言不守本分,胡乱行事。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十七章:“他决不容让生宝这样黄风雾罩地闹腾。” |
yī zhěn huáng liáng一枕黄梁 | 原比喻人生虚幻。后比喻不能实现的梦想。 | 宋 李曾伯《送乔宾王》:“一枕黄梁,满头白发,屈指旧游能几人。” |
tiào zài huáng hé yě xǐ bù qīng跳在黄河也洗不清 | ||
qīng huáng bù jiāo青黄不交 | 青:未成熟的庄稼;黄:已成熟的庄稼。旧粮已经吃完,新粮尚未接上。比喻新旧失去衔接。 | 宋·苏轼《奏浙西灾伤第一状》:“来年青黄不交之际,常平有钱无米。” |
pìn mǔ lí huáng牝牡骊黄 | 骊:黑色。原意是观察事物要注重本质,不在乎外表怎样,后比喻事物的表面现象。 | 宋 陈亮《祭潘叔度文》:“叔度独略其牝牡骊黄而友其人,关其休戚,悯其不自容于世。” |
shù huáng dào bái数黄道白 | 见“数黄道黑”。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4卷:“第一件一张花嘴,数黄道白,指东话西,专一在官宦人家打蜇,那女眷们没一个不被他哄得投机的。” |
téng dá fēi huáng腾达飞黄 | 同“飞黄腾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
huáng yún bái cǎo黄云白草 | 形容边塞荒漠凄凉的景象。 | 唐·权德舆《赠老将》诗:“白草黄云塞上秋,曾随骠骑出并州。” |
huái huáng pèi zǐ怀黄佩紫 | 指怀里揣着金印,腰间佩着紫绶。指身居高官显位。同“佩紫怀黄”。 | 《梁书 陈伯之传》:“,赞帷幄之谋;乘轺建节,奉疆埸之任。” |
huáng fà ér chǐ黄发儿齿 | 比喻人长寿。 | |
rǎn cāng rǎn huáng染苍染黄 | 苍:青色。比喻变化不定,反复无常。 | 《墨子·所染》:“见染丝者而叹曰:‘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 |
huáng tóng bái diān黄童白颠 | 见“黄童白叟”。 | 明·袁宏道《邑钱侯直指疏荐序》:“夫今之黄童白颠,犹昔氓也。” |
huáng jī bái fàn黄齑白饭 | 指粗恶的饭食。 | 明·陈汝元《金莲记·焚券》:“风雨萧条,衡门暂留,黄齑白饭度春秋。” |
yáo huáng wèi zǐ姚黄魏紫 | 姚黄:千叶黄花牡丹,出于姚氏民家;魏紫:千叶肉红牡丹,出于魏仁溥家。原指宋代洛阳两种名贵的牡丹品种。后泛指名贵的花卉。 | 宋·欧阳修《绿竹堂独饮》诗:“姚黄魏紫开次第,不觉成恨俱零凋。” |
mèng shú huáng liáng梦熟黄粱 | 黄粱:粟米。比喻美好的愿望如同梦幻一样。 | 明·无名氏《鸣凤记·林公避兵》:“只见他一似宰予昼寝,孟轲隐几,梦熟黄粱,庄周梦蝶正颠狂,周公事业成何望!” |
zhēng zhǎng huáng chí争长黄池 | 长:年高,盟长;黄池:春秋地名,今河南省封丘西南。春秋时,吴王夫差会晋定公于黄池,吴、晋争为盟长。指比较高低,力争占据上风。 | 晋·左思《吴都赋》:“胜强楚于柏举,栖劲越于会稽。阙沟乎商鲁,争长于黄池。” |
qī qīng bā huáng七青八黄 | 指钱财。 | 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二折:“量着穷秀才人情只是纸半张,又没甚七青八黄。” |
nán ér xī xià yǒu huáng jīn男儿膝下有黄金 | 指男子汉不可轻易向人下跪。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21卷:“林上舍道:‘男儿膝下有黄金,如何拜人?’” |
huáng liáng mèng黄粱梦 | 黄粱:小米。比喻虚幻不能实现的梦想。 | 金·元好问《过邯郸四绝》:“死去生来不一身,定知谁妄复谁真?邯郸今日题诗客,犹是黄粱梦里人。” |
shǔ hēi lùn huáng数黑论黄 | 数:数落,批评。背后乱加评论,肆意诽谤别人。 | 元 杨梓《霍光鬼谏》第一折:“倒把我迎头阻,劈面抢,到咱行数黑论黄,卖弄他血气方刚。” |
huáng pái jǐng gào黄牌警告 | 指足球比赛中裁判员对有较严重犯规行为的运动员出示黄牌以示警告,也借指对人的提醒、警告。 | 孙力《都市风流》第11章:“戴维发出了黄牌警告,那是威严不可侵犯、不可动摇的警告。” |
huáng kǒu rú zǐ黄口孺子 |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3回:“朕用兵老矣,岂反不如一黄口孺子耶!” |
zhí dǎo huáng lóng直捣黄龙 | 直接捣毁敌人的巢穴。捣:捣毁;黄龙:黄龙府;金人腹地。现泛指敌人腹地。 | 元 脱脱等《宋史 岳飞传》:“飞大喜,语其下曰:‘今番直抵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 |
huáng juàn yòu fù黄绢幼妇 | “绝妙”二字的隐语。 | 宋·金盈之《醉翁谈录·约朋友结果檄书》:“文妙黄绢幼妇,赋高乌有子虚。” |
rén lǎo zhū huáng人老珠黄 | 旧时比喻女子老了被轻视,就象因年代久远而失去光泽的珍珠一样不值钱。 | 清 张贵胜《遣愁集》:“人老珠黄,春残花谢。” |
chéng huáng jú lǜ橙黄橘绿 | 指秋季景物。 | 宋·苏轼《赠刘景文》诗:“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
liǎn huáng jī shòu脸黄肌瘦 | 脸色黄,肌体瘦。形容营养不良或有病的样子。 | 王西彦《隔膜》:“在这乡下孩子的观念里,难民应该都是一些脸黄肌瘦、衣著褴褛的人。” |
yī zǐ yāo huáng衣紫腰黄 | 身穿紫袍,腰佩金银鱼袋。大官装束,亦指做大官。 | 明 谢谠《四喜记 帝阙辞荣》:“谁不愿衣紫腰黄,还须虑同袍中伤。” |
huáng páo jiā tǐ黄袍加体 | 见“黄袍加身”。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自从陈桥兵变,黄袍加体,即位以来,称为真龙天子。” |
bào hèn huáng quán抱恨黄泉 | 黄泉:人死埋葬的地下,指阴间。心怀遗憾离开人世,死有遗恨。 | 唐·李贤等引注《邕别传》:“臣所在孤危,悬命锋镝,湮灭土灰,呼吸无期。诚恐所怀随躯腐朽,抱恨黄泉。” |
cuì zhú huáng huā翠竹黄花 | 指眼前境物。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慧海禅师》:“迷人不知法身无象,应物现形,遂唤青青翠竹,总是法身;郁郁黄华,无非般若。黄华若是般若,般若即同无情;翠竹若是法身,法身即同草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