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身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péi shēn xià qì赔身下气 | 谦躬屈节,低声下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九回:“宝玉又是天生成惯能作小服低,赔身下气,情性体贴,话语绵缠。” |
shēn míng jù miè身名俱灭 | 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 晋·桓玄《与刘宰之书》:“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 |
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传身教 | 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
lì shēn yáng míng立身扬名 | 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布。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 | 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潜精坟籍,立身扬名。” |
xián shēn guì tǐ贤身贵体 | 指身分高贵。 | 《管子 立政》:“虽有贤身贵体,毋其爵不敢服其服;虽有富家多资,毋其禄有敢用其财。” |
mài shēn tóu kào卖身投靠 | 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 | 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
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 | 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 | 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
yī shēn ér èr rèn一身而二任 | 一个人承担两种任务。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诸侯骨肉,莫亲大王,大王于属则子也,于位则臣也,一身而二任之责加焉。” |
cháng shēn yù lì长身玉立 | 玉立:比喻体态修美。形容女子身材苗条、肤色洁白。 | 曾朴《孽海花》第31回:“前一个长身玉立,浓眉大眼……,后一个丰容鬋,光彩照人。” |
shēn xiān cháo lù身先朝露 | 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 | 《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
xiū shēn jié xíng修身洁行 | 修养品性,保持洁白的德行。 | 《史记·魏公子列传》:“臣修身洁行数十年,终不以监门困故而受公子财。” |
chí lù yǎng shēn持禄养身 | 禄:薪俸。保住职位以养自身。形容庸碌无为。 | 《清史稿·熊赐履传》:“部院臣工大率缄默瞻顾,外托考成慎重之名,内怀持禄养身之念。” |
ān bù lí mǎ bèi,jiǎ bù lí jiàng shēn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甲:铠甲。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敦煌变文集 卷一 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zǒu shēn wú lù走身无路 | 无路可走。比喻身陷绝境。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2卷:“公子道:‘今走身无路,只得所天命,早晚是死,不得见你了。’” |
zhù fā wén shēn祝发文身 | 削短头发,刻画其身。指中原以外地区异族的风俗服制。 | 《毂梁传·哀公十三年》:“吴,夷狄之国也,祝发文身。”晋·孙绰《喻道论》:“周之泰伯远弃骨肉,托迹异域,祝发文身,存之不反,而论称至德,书著大贤。” |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dú shàn yī shēn独善一身 | 同“独善其身”。 | 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
tǐng shēn dú chū挺身独出 | 挺:撑直。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 | 《北齐书·綦连猛传》:“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 |
qū shēn rǔ zhì屈身辱志 | 屈:降低。降低自己的人格,改变自己的心志。 | 《新刊大宋宣和遗事》:“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日草莽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 |
fèn bù gù shēn愤不顾身 | 奋勇直前,不顾自身安危。 |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tǐng shēn ér chū挺身而出 | 形容遇到危难时;勇敢地站出来;担当其任。挺:挺起身来;勇敢刚毅的样子。 | 《旧五代史 周 唐景思传》:“后数日城陷,景思挺身而出,使人告于邻郡,得援军数百,逐其草冠,复有其城,毫民赖是以济。” |
zhe shù děng shēn着述等身 | 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着书等身”、“著作等身”。 | |
qīng shēn zhòng yì轻身重义 | 谓轻视生命而重视正义事业。 | 晋·葛洪《抱朴子·明本》:“攻守进趣之术,轻身重义之节。” |
qiāng shēn fá mìng戕身伐命 | 伤害身体。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夫人君欲寿,非事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谨,必得长生。” |
qián shēn suō shǒu潜身缩首 | 潜:深藏;首:头。隐居不出头露面。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92回:“汝既为谄谀之臣,只可潜身缩首,苟图衣食。” |
kǒu wú zé yán,shēn wú zé xíng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言行都合乎礼法,没有什么可挑剔的。 | 《孝经·卿大夫》:“是故非法不言,非道不行,口无择言,身无择行。” |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身后识方干 | 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 | 清·袁枚《随园诗话》:“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识后识方干。” |
láo shēn jiāo sī劳身焦思 | 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 | 《史记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suǒ死无葬身之所 | 葬:埋葬。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 | 鲁迅《而已集·答有桓先生》:“社会没有知道我在攻击,倘一知道,我早已死无葬身之所了。” |
kē bān chū shēn科班出身 | 科班:指旧时招收儿童;培养为戏曲演员的组织。比喻具有受过正规教育或训练的资格。 | 茅盾《升学与就业》:“中外古今有不少伟大的事业家都不是‘学校’‘科班’出身,甚至科学家也有从没进过什么理工大学的!” |
yǐ shēn shì xiǎn以身试险 | 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 《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
shèn shēn xiū yǒng慎身修永 | 为长治久安而真诚修身。 | 《尚书 皋陶谟》:“慎厥身修思永。” |
bǎi shēn hé shú百身何赎 | 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 | 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
jìn shēn zhī jiē进身之阶 | 进身:上升;阶:台阶。使身体能够上升的阶梯。旧指借以提拔升迁的门路。 | 元 胡柢遹《紫山大全集 礼论》:“殊不察自即位以来,所闻之言无大利害,适足以为口舌者进身之阶,虚失待大臣之体,渎上下之分。” |
xùn yì wàng shēn殉义忘身 | 殉:献出生命。为追求正义而献身。 | 《陈书·鲁广达传论》:“鲁广达全忠守道,殉义忘身,盖亦陈代之良臣也。” |
yǐ shēn xùn guó以身殉国 | 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 | 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
shēn fēi mù shí身非木石 | 谓自身并不是毫无感情的人。 | 西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身非木石,独与法吏为伍,深幽囹圄之中,谁可告愬者?” |
wén shēn jiǎn fā文身剪发 | 见“文身断发”。 | 《韩诗外传》第八卷:“夫越亦周室之列封也……文身剪发而后处焉。” |
shēn jì hǔ wěn身寄虎吻 | 谓把身子置于老虎嘴边。比喻处境极其危险。 | 晋·桓彝《荐谯无彦表》:“凶命屡招,奸威乃逼,身寄虎吻,危同朝露。” |
shě shēn tú bào舍身图报 | 舍:放弃;报:报答。接受了别人的大恩惠,牺牲生命也要报答。 | 明·无名氏《鸣凤记·物公劾奸》:“剩此微躯,皆赖天恩庇;舍身图报,如何敢埈巡回避。” |
miǎo rán yī shēn渺然一身 | 渺然:微小的样子。孤孤单单一个人。形容力量微小。 | 宋·陈亮《与石应之》:“古之君子以渺然一身而能与天地并立者,岂周旋上下委曲弥缝之所能办哉!” |
chèn shēn cái yī称身裁衣 | 称:适合。按照身材来裁剪衣服。比喻按照实际情况办事。 | 《南齐书·张融传》:“今送一通故衣,意谓虽故,乃胜新也。是吾所著,已令裁减称卿之体。” |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牵一发而动全身 | 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 | 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
wén shēn jiǎn fā文身翦发 | 见“文身断发”。 | |
fēn shēn jiǎn kǒu分身减口 | 见“分房减口”。 | 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 |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suì gǔ fěn shēn碎骨粉身 | 见“碎身粉骨”。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三回:“崇黑虎大怒骂曰:‘好匹夫!苏护违犯天条,有碎骨粉身之祸;你皆是反贼逆党,敢如此大胆,妄出狂言。’” |
xiū shēn qí jiā修身齐家 | 提高自身修养,理好家政。 |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父亲,有甚么修身齐家的事,训教你儿者。” |
fěn gǔ mí shēn粉骨糜身 | 犹言粉骨碎身。 | 宋 岳飞《奏乞解军务札子》:“苟非木石,宁不自知?每誓粉骨糜身,以图报称。” |
zhōng shēn zhī è终身之恶 | 终身:人的一生;恶:丑。终身的丑陋行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孙林父违穆子之戒,故陷终身之恶。” |
zhù shù děng shēn著述等身 | 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 | 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
tú shēn wàng guó图身忘国 | 图:谋取。只谋取个人的利益而不顾国家的安危。 | 唐·白居易《有木诗序》:“余读汉书列传,见佞顺媕婀,图身忘国,如张禹辈者。” |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身强力壮 | 身体强健;精力旺盛。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
fǎn zhì qí shēn反治其身 | 治:整治;身:身体;其身:自身。反而整治自身。指自己反被自己整治的别人的方法所治服。 | |
sān shěng wú shēn三省吾身 | 省:检查,反省。身:自身。原指每日从三个方面来检查自己。一说一日反省三次。后指多次自觉地检查自己。亦作“吾日三省”。 | 《论语·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 |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 | 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
gǎn kǎi shā shēn感慨杀身 | 感慨:因有感触而愤慨或慨叹;杀身:舍弃性命。因愤慨而舍弃生命。 | 宋·朱熹《近思录·政事》:“感慨杀身者易,从容就义者难。” |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
zhī shēn gū yǐng只身孤影 | 只:单独的。指孤单一人。亦作“只影孤形”、“只影单形”。 | 宋·葛长庚《水龙吟》词:“人间天上,喟然俯仰,只身孤影。” |
yǐ shēn zuò zé以身作则 | 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
yǐ yǎng shāng shēn以养伤身 | 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 | 《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
shēn jiāng jiù mù身将就木 | 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
shēn jià bèi zēng身价倍增 | 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 |
shēn wú wán fū身无完肤 | ①《三国志 魏书 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后以“身无完肤”指被打得遍体鳞伤。②比喻遭到攻击或破坏后难以自存的局面。 | 《三国志·魏书·邓艾传》“子忠与艾俱死”裴松之注引《世语》:“师纂亦与艾俱死……死之日体无完皮。” |
shēn tuì gōng chéng身退功成 | 谓功业成就,退隐家园。 | 春秋·楚·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
huǐ bù wēi shēn毁不危身 | 见“毁不灭性”。 | 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
yǎng hǔ shāng shēn养虎伤身 | 饲养老虎,自伤其身。比喻纵敌留患。 | 明·沈采《千金记·入关》:“大王,你只宜乘早击之,若迟便有养虎伤身之害矣。” |
shā shēn chéng míng杀身成名 | 为正义捐弃生命而赢得美名。 | 西汉·司马迁《史记·范雎蔡泽列传》:“士固有杀身以成名,唯义之所在,虽死无所恨。” |
qīng shēn xùn yì轻身殉义 | 谓轻视生命而为正义事业牺牲。 | 晋·杜预《女记》:“当时闻之,人无勇怯,莫不强胆增气,轻身殉义,攮袂高谈称羡。” |
rě huǒ shàng shēn惹火上身 | 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 | 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
bàn shēn bù suí半身不遂 | 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 | 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
shēn dān lì báo身单力薄 | 人少力量不大。 | 柯云路《衰与荣》:“嗳,年轻人,你们怎幺瞎挤?夏平站在后面护他,身单力薄,也护不住。” |
zhī mìng ān shēn知命安身 | 命:命运。服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 | 元·无名氏《滓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
gè xiǎn shēn shǒu各显身手 | 各:各自;显:表现,显露;身手:本领。各自显示某人的智慧或技巧。 | 曾朴《孽海花》第25回:“到了现在,可已到了炉火纯青的气候,正是弟兄们各显身手的时期。” |
ān bù lí mǎ,jiǎ bù lí shēn鞍不离马,甲不离身 | 甲:铠甲,古人打仗时穿的护身衣。马不卸鞍,人不解甲。处于高度警惕状态。 | 唐《敦煌变文集·卷一·汉将王陵变》:“鞍不离马背,甲不离将身。” |
shù shēn jiù fù束身就缚 | 束:捆。束身:自缚。缚:捆绑。比喻不加抵抗,甘愿被人擒捉。 | 《晋书·段灼传》:“艾被诏书,即遣强兵,束身就缚,不敢顾望。” |
chì shēn luǒ tǐ赤身裸体 |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4回:“耀武扬威,辱骂不绝;多有解衣卸甲,赤身裸体,或谁或坐。” |
ān shēn zhī chù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
jǐn shēn jié yòng谨身节用 | 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 《孝经·庶人章》:“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
ní pú sà luò shuǐ,zì shēn nán bǎo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 | 泥塑的泥菩萨在水中会被浸坏。比喻连自己都保护不了,更顾不上帮助别人。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40卷:“我想江西不沉却好,若沉了时节,正是‘泥菩萨落水,自身难保’,还保得别人?” |
zǎo shēn yù dé澡身浴德 | 修养身心,使纯洁清白。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儒有澡身而浴德。” |
shè shēn chǔ dì设身处地 |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 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
zhōng shēn ràng lù,bù wǎng bǎi bù终身让路,不枉百步 | 枉:白白地,冤枉。一辈子给人让路,也不会多走一百步冤枉路。比喻对人谦让不会有什么损失。 | 《新唐书·朱敬则传》:“敬则兄仁轨……尝诲子弟曰:‘终身让路,不枉百步;终身让畔,不失一段。’” |
jié shēn zì ài洁身自爱 | 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 | 《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
yàn míng zhèng shēn验明正身 | 验清楚确是其本人,而非冒名顶替者。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下册:“只要‘验明正身’,不是冒充,他们陈家族长来不来,倒也不生关系。” |
shēn sǐ míng rǔ身死名辱 | 辱:玷辱。人死了声誉还受到了玷辱。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76回:“但当以郑忽标题,专写三折,而未折证以鲁桓公之求援,而反致身死名辱。” |
jī shēn fěn gǔ齑身粉骨 | 齑:碎。指粉身碎骨。 | 明 王守仁《辞封爵普恩赏以彰国典疏》:“臣世受国恩,齑身粉骨,亦无以报。” |
shēn zài jiāng hǎi,xīn chí wèi què身在江海,心驰魏阙 | 江海: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驰:心神向往;魏阙:指朝廷。指虽不为官,仍关怀朝政。 | 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海,而心驰魏阙 。” |
yī shēn dōu shì dǎn一身都是胆 | 极言胆大勇敢。 | 《三国志·蜀志·赵云传》裴松之注引《云别传》:“子龙一身都是胆也。” |
yǔn shēn bù xù殒身不恤 | 殒:死亡;恤:顾虑。牺牲生命也不顾惜。 | 鲁迅《记念刘和珍君》:“至于这一回在弹雨中互相救助,虽殒身不恤的事实,则更足为中国女子的勇敢,虽遭阴谋诡计,压抑至数千年,而终于没有消亡的证明了。” |
shā shēn jiù guó杀身救国 | 不惜牺牲生命以报答国家。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44回:“夫料事能中,智也;尽心谋国,忠也;临难不避,勇也;杀身救国,仁也。” |
shēn zì wéi zhī身自为之 | 身:亲自。亲自去做到它。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乱道诽谤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为之。” |
fěn shēn huī gǔ粉身灰骨 | 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 | 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
ān shēn wéi lè安身为乐 |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 《三国志·蜀书·秦宓传》:“安身为乐,无忧为福。” |
zhōng shēn bù chǐ终身不齿 | 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 | 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
shēn wú cùn lǚ身无寸缕 | 谓身上没有一寸线。形容极其穷困。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43出:“大雪下身无寸缕,投古庙泪珠涟涟。” |
hù shēn fú护身符 | 一种小巧的装饰品(如珠宝、玉石或纪念品),上面刻有符咒、咒文或符号,戴上这个护身宝贝可以防止灾祸(如疾病或魔力),或者帮助佩戴者。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四折:“是咱前者护身符,今日有权术。” |
jiè shēn bào chóu借身报仇 | 见“借交报仇”。 | 明·高启《结交少年场行》:“结交须结游侠儿,借身报仇心不疑。” |
shēn qīng tǐ jiàn身轻体健 | 身:躯体;健:健壮。身体健壮,行动灵活。 | 元·无名氏《货郎旦》第三折:“沿路上身轻体健,这搭儿筋乏力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