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miào yán yào dào妙言要道妙:神妙,深微;要:重要,中肯。中肯的名言,深微的道理。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八篇:“宫室之疾,食色之害,宜听妙言要道,以疏神导体。”
lóng yán fèng yǔ龙言凤语喻轻松悠扬的音乐之声。
yóu zhōng zhī yán由中之言出自内心的话。指说话诚恳。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yóu zhōng zhī yán由衷之言衷:指内心;本心。出自内心的话。引申为向交谈的对方真心实意地敞开心扉;以求得对方的理解、谅解或同情。清·恽敬《辨微论》:“曹操之令,皆由中之言也。”
yǒu yán zài xiān有言在先把话说在前头。指事前打过招呼。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张淑儿巧脱杨生》:“他有言在先,你今日不须惊怕。”
yǒu yán zài qián有言在前已以有话说在前头。指事先打了招呼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卷:“只是有言在前,一字也不敢开口。”
yù yán wú shēng欲言无声形容想说又说不出来。冰心《最后的安息》:“猛然看是惠姑,眉眼动了几动,只显出欲言无声欲哭无泪的样子。”
qiǎo yán lìng sè巧言令色令色:讨好的表情。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态度讨好于人。《尚书 皋陶谟》:“何迁乎有苗,何畏乎巧言令色孔壬?”
jí yán lì sè疾言厉色疾:急速;厉:严厉。说话急躁;脸色严厉。常用来形容人发怒时说话的表情态度。元 刘壎《隐居通议 文章四》:“平居于人无忤,睦亲族以礼,抚臧获以恩,未尝疾言厉色。”
rén yán jí jí人言藉藉籍籍:纷乱的样子。人们指责、攻击的话哪里都流传着。多用在说有关人家名誉的事。《汉书·江都易王非传》:“国中口语籍籍,慎无复至江都。”
yán yán shàn guǒ言言善果
yán yuē zhǐ yuǎn言约旨远言辞简练,含意深远。《太平御览》卷六一七引晋·郭澄之《郭子》:“言各有隔而不通处,张忽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便足以畅彼我之怀。”
zhí yán dǎng yì直言谠议谠:正直。指正直的言论。宋·钱易《南部新书》甲:“每侍臣赐对,则左右悉去,故直言谠议,尽得上达。”
sī yán qiè yǔ私言切语私:秘密;切:贴近。私下里的情话《乐府诗集·近代曲辞·双带子》:“私言切语谁人念,海燕双飞绕画梁。”
yán xíng xiāng fù言行相副见“言行相符”。《论语·宪问》“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宋·邢昺疏:“此章勉人使言行相副也。”
bù gǒu yán xiào不苟言笑苟:苟且;随便。不随便说笑。指态度庄重、严肃。西汉 戴圣《礼记 曲礼上》:“不登高,不临深,不苟訾,不苟笑。”
yán ér wú xìn言而无信信:信用。说话不算数;没有信用。原作“言而不信”。《穀梁传 僖公二十二年》:“言之所以为言者,信也;言而不信,何以为言?”
xià bǐ qiān yán,lí tí wàn lǐ下笔千言,离题万里写了一大篇文章,但没有接触到主题。毛泽东《反对党八股》:“其结果,往往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仿佛像个才子,实则到处害人。”
zhèng yán lì yán正言厉颜见“正言厉色”。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二回:“钱典史听了这话,便正言厉颜的对他说道:‘世兄!用到这样管家,你做主人的总要有点主人的威势才好。’”
fū shòu zhī yán肤受之言肤:肤浅;受:感受。指肤浅的,使人感受不深的言论。也指不切合实际的言辞。《后汉书·杨璇传论》:“风景之赏未甄,肤受之言互及。”
qīng yán sì kǒu轻言肆口说话轻率、放肆。《旧唐书·张玄素传》:“近代宋孝武轻言肆口,侮弄朝臣,攻其门户,乃至狼狈。”
cí yán yì zhèng词言义正词:言词,语言。义:道理。言辞严厉,义理正大。宋 张孝祥《明守赵敷文》:“欧公书岂惟翰墨之妙,而辞严义正,千载之下,见者兴起,某何足以辱公此赐也哉。
jiāo qiǎn yán shēn交浅言深跟交情浅的人谈心里话。西汉 刘向《战国策 赵策四》:“夫望人而笑,是和也;言而不称师,是庸说也;交浅而言深,是忠也。”
qián yán bù dā hòu yǔ前言不搭后语说得话前后连接不上。多形容思想混乱,不能自圆其说。杜鹏程《保卫延安》第六章:“四科长急得前言不搭后语地说:‘701,不是我!’”
zhí yán wù huì直言勿讳直率地说话,无所隐讳。同“直言无讳”。清 张廷玉《明史 弋谦传》:“尔群臣勿以前事为戒,于国家利弊、政令未当者,直言勿讳。”
yán jiǎn yì gāi言简意该见“言简意赅”。清·崔述《读风偶识》卷一:“夫《论语》所载孔子论诗之言多矣,若《关雎》、《思无邪》章,诵《诗三百》以及《兴观群怨》、《周南》等章,莫不言简意该,义深词洁。”
yán jiǎn yì gāi言简意赅简:简洁;简练;赅:完备。语言简练;意思完备而透彻。也作“意简言赅”。宋 张端义《贵耳集》上卷:“言简理尽,遂成王言。”
yào yán bù fá要言不烦要:简要;烦:烦琐。形容说话或写文章简明扼要;一点不罗嗦。三国 魏 管辰《管辂别传》:“可谓要言不烦也。”
yán tīng móu jué言听谋决谓说的话听从照办,出的主意决定实行。清·昭槤《啸亭杂录·朱白泉狱中上百朱二公书》:“绎堂制府以为能,言听谋决。”
gān yán hòu lǐ甘言厚礼甜美的言辞,厚重的礼品。亦作“甘言厚币”。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公孙度传》:“悉斩送弥晏等首”裴松之注引《魏略》:“臣前遣校尉宿舒、郎中令孙综,甘言厚礼,以诱吴贼。”
gān yán hòu bì甘言厚币甘:甜;币:礼物,金钱。甜蜜的言辞,厚重的礼品《梁书·侯景传》:“不顾社稷之安危,惟恐私门之不植。甘言厚币,规灭忠梗。”
yán xíng jì cóng言行计从同“言听计从”。《宋史·司马光传》:“光自见言行计从,欲以身徇社稷。”
zhí yán zhèng sè直言正色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xíng zhuó yán qīng行浊言清说得好听而行为卑劣狠毒。形容言行不一。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yán zhī yǒu gù言之有故所说的话有根据。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六》:“其言之有故,其持之成理,上傅会乎经义,使人主中其腊毒而不自知,君子所深恶也。”
piàn yán zhī yǔ片言只语片言:简单短少的几句话;只语:单个的字、词。短而小的几句话或指零碎的文字材料。明 袁宗道《李卓吾》:“读翁片言只语,辄精神百倍。”
fàng yán qiǎn cí放言遣辞放言:敞开说;遣辞:用词造句。指无拘无束地说话或写文章。晋·陆机《文赋》:“放言遣辞,良多变矣。”
xíng bù fù yán行不副言谓言行不一。金·王若虚《论语辨惑》:“天下之人行不副言者多矣,使夫子随听而遽信之,所失者岂特宰予邪!”
xíng bù gù yán行不顾言顾言:顾及自己所说的话。为人处事不守信用。战国·邹·孟轲《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则曰:古之人,古之人。”
chū yán yǒu zhāng出言有章说话有条理。《诗经·小雅·都人士》:“彼都人士,狐裘黄黄,其容不改,出言有章。行归于周,万民所望。”
chū yán chéng zhāng出言成章本意是出言便成为规范,后多用以形容文思敏捷。西汉 刘安《淮南子 修务训》:“舜二瞳子,是谓重明,作事成法,出言成章。”
sān yán liǎng jù三言两句见“三言两语”。元·关汉卿《救风尘》第二折:“我到那里,三言两句,肯写休书,万事俱休。”元·武汉臣《生金阁》第二折:“哥哥你放心者,老身到那里,不消三言两句,管教他随顺哥哥便了。”
jìng yán yōng huí靖言庸回同“靖言庸违”。《尚书·尧典》:“静言庸违。”
yán xíng xiāng bèi言行相悖说话和行动不一致,互相矛盾。
xuān zhī shǐ yán宣之使言宣:疏通,宣导。宣导人民,使他们敢于发表议论。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bù kě yán xuān不可言宣言:言语;宣:发表,表达。指不是言语所能表达的(用在说事物的奥妙、味道)。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天占山德韶国师》:“诸法寂灭相,不可以宣言,和尚如何为人?”
wò shǒu yán huān握手言欢握手谈笑。多形容发生不和,以后又和好。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李通传》:“及相见,共语移日,握手极欢。”
jiā yán xié xué家言邪学家言:一家之言,指偏见;邪:不正当;邪学:邪说。指偏见邪说。战国·赵·荀况《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此家言邪学所以恶儒者也。”
yīng wǔ néng yán鹦鹉能言鹦鹉能学人说话。比喻要小心学舌的人,谨防走漏消息。宋·柳永《玉楼春》:“乌龙未睡定惊猜,鹦鹉能言防漏泄。”
zhōng yán jiā mó忠言嘉谟谟:谋略。忠诚的进盲,出众的谋略。宋·陈亮《谢何正言启》:“举一世之端人正士,莫之或先;合二百年之忠言嘉谟,于斯并建。”
zhōng yán qí móu忠言奇谋谋:计谋。忠诚的进盲,出众的谋略。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王良传》:“友人不肯见,曰‘不有忠言奇谋而取大位,何其往来屑屑不惮烦也。’”
yán zhōng wú wù言中无物
zuò yán qǐ xíng坐言起行坐能言,起能行。原指言论必须切实可行,后比喻说了就做。先秦 荀况《荀子 性恶》:“故坐而言之,起而可设,张而可施行。”
mián yán xì yǔ绵言细语绵:柔软。绵言:柔和的语言。细语:低细的语句。指说话时声音柔和细微,使人容易接受。
wú kě huì yán无可讳言讳言:不敢说或不愿说。没有什么不可以直说的。指可以坦率地说。瞿秋白《饿乡纪程》:“一步一步前进的现象却不能否认,而思想紊乱摇荡不定,也无可讳言。”
bì kǒu wú yán闭口无言闭住嘴巴不言语。形容对事不置可否或事情弄僵,自己觉得理亏而无话可讲时的情态。参见“闭口不言”。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四回:“关胜连忙答礼,闭口无言,手脚无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一百五回:“一席话说得朱博如闭口无言,只得别去。”
jīn kǒu yù yán金口玉言旧时俗指皇帝说的话。现在指说出口不能改变的话(用在讽刺)。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三孝廉让产立高名》:“朝见天子,拜舞已毕,天子金口玉言。”
néng yán shàn biàn能言善辩善:擅长;辩:辩论。形容很会说话;善于辩论;口才好。元 尚仲贤《气英布》:“若得能言巧辩之士,说他归降。”
yán bù yóu zhōng言不由衷由:从;衷:内心。话不是从内心发出来的;即说的话不是出于真心实意;指心口不一。先秦 左丘明《左传 隐公三年》: 信不由中,质无益也。杨伯峻注:“人言为信,中同衷。”
yán tán jǔ zhǐ言谈举止人的言语、举动、行为。清 黄宗羲《陈母沉孺人墓志铭》:“其言谈举止,不问可知胡先生弟子也。”
liú yán zhǐ yú zhì zhě流言止于智者没有根据的话,传到有头脑的人那里就不能再流传了。形容谣言经不起分析。《荀子 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智者。”
hóng yán gāo lùn闳言高论见“闳言崇议”。宋·欧阳修《代人上王枢密求先集序书》:“故其间钜人硕德闳言高论流铄前后者,恃其所载之在文也。”
dǎng yán jiā lùn谠言嘉论公正、正直而有说服力的言论。《元史 张孔孙传》:“孔孙素以文学名,且善琴,工画山水竹石,而骑射尤精,及其立朝,谠言嘉论,有可观者,士论服之。”
yào ér yán zhī要而言之概括地说,简单地说。晋 陆机《五等诸侯论》:“且要而言之,五等之君,为己思治。”
zhōng yán dǎng lùn忠言谠论谠:正直。出言忠诚,立论正直。宋·宋孝宗《经进东坡文集序》:“故赠太师谥文忠苏轼,忠言谠论,立朝大节,一时廷臣无出其右。”
kǎn kǎn ér yán侃侃而言理直气壮、从容不迫地说话。《论语 乡党》:“朝,与下大夫言,侃侃如也。”
yán fāng xíng yuán言方行圆谓言论正直而行为圆滑。汉·王符《潜夫论·交际》:“凡今之人,言方行圆,口正心邪。”
dǔ lùn gāo yán笃论高言确切高明的言论。清 王悔生《祭海峰先生文》:“笃论高言,谆谆训诫,沃我心灵,开我眉瞆。”
yán zhī yǒu wù言之有物物:指内容。说话或写文章内容具体。《周易 家人》:“君子以言有物,而行有恒。”
zhān yán qǔ shuō詹言曲说烦琐、片面的言论。清·徐芳《〈书影〉序》:“其他詹言曲说戋戋琐琐,又无讥焉。”
gān yán mì yǔ甘言蜜语甘:甜,甜言蜜语。指甜美动听的阿谀奉承话《塞上行·百灵庙战后行》:“你们不该听他们的甘言蜜语……更不该受他们的驱使。”
yán zhī bù wén,xíng zhī bù yuǎn言之不文,行之不远文章没有文采,就不能流传很远。同“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宋 陆游《严州到任谢王丞相启》:“黼黻圣猷,谓言之不文则行之不远;甄陶士类,每舍其所短而取其所长。“
yán duō shī shí言多失实所说的话多数不符合事实。《新编五代史平话·周史平话》下卷:“宋齐丘不欲唐主割地,谓李德明轻佻,言多失实。”
yán duō shāng xìng言多伤倖话多易出问题,以致言行不一,使品行受损害。同“言多伤行”。
yán zhě zhūn zhūn,tīng zhě miǎo miǎo言者谆谆,听者藐藐谆谆:教诲不倦的样子;藐藐:疏远的样子。说的人很诚恳,听的人却不放在心上。形容徒费口舌。《诗经 大雅 抑》:“诲尔谆谆,听我藐藐。”
tīng qí yán ér guān qí xíng听其言而观其行听了他的话,还要看他的行动。指不要只听言论,还要看实际行动。先秦 孔子《论语 公冶长》:“始吾于人也,听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听其言而观其行。”
yán tīng jì xíng言听计行同“言听计从”。《新唐书·魏知古卢怀慎传赞》:“观玄宗开元时,厉精求治,元老魁旧,动所尊惮,故姚元崇、宋璟言听计行,力不难而功已成。”
jiān yán lěng yǔ尖言冷语谓言语尖刻。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廷秀见丈人声势凶狠,赵昂又从旁尖言冷语帮扶,心中明白是他撺掇。”
fā yán yíng tíng发言盈庭形容好多人聚在一起议论,意见纷纷,得不出一致的结论。《诗经 小雅 小旻》:“发言盈庭,谁敢执其咎。”
yán chā yǔ cuò言差语错言语冲撞或口舌之争。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91回:“二则与狄希陈朝夕坐在船上,相厮相守,易于言差语错,动辄将狄希陈打骂。”
yán zhī bù yù言之不预没有预先说明。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七:“这是我们共产党人的衷心劝告,‘勿谓言之不预也’。”
dà yán xiāng hài大言相骇大言:夸大的言辞;骇:惊扰。说大话吓唬人。明·孙仁孺《东郭记·吾将瞷良人之所也》:“他觑见俺似婴孩,大言相骇。”
tào yán bù xù套言不叙套言:客套话。套话不多说了。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8回:“敬启者:彼此至好,套言不叙。”
zhèng yán zhí jiàn正言直谏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yán bù gù xíng言不顾行说话与行事不相符合。《孟子·尽心下》:“言不顾行,行不顾言。”
yán jiǎn yì míng言简意明简:简练。言辞简练,意思完备。王亚平《神圣的使命》:“王公伯言简意明地说:‘他的刑判得不合理,而且他没认罪。’”
xiāng gù wú yán相顾无言顾:看。彼此对看说不出话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jǐn yán shèn xíng谨言慎行谨:小心;慎:谨慎。小心谨慎地说话、做事。西汉 戴圣《礼记 缁衣》:“君子道人以言而禁人以行,故言必虑其所终,而行必稽其所敝,则民谨于言而慎于行。”
yán qīng xíng zhuó言清行浊言辞高洁,行为卑污。唐·李虚中《命书》卷中:“言轻行浊,执不通变。”
nì ěr liáng yán逆耳良言虽然使人听起来感到刺耳,但却是有益的好话。逆:抵触,不顺从。《史记 留侯世家》:“忠言逆耳利于行。”
sàng yán bù wén丧言不文文:文体,辞采。指居丧其间言辞要质朴。《孝经·丧亲篇》:“子曰:‘孝子之丧亲也……礼无容,言不文。’”
gū wàng yán zhī姑妄言之姑:姑且;妄:随便。姑且随便说说;不一定有什么道理。多用做自谦之辞。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以妄听之。”
wàng yán wàng tīng妄言妄听妄:不实。说得人随便说,听的人随便听,都不认真看待。先秦 庄周《庄子 齐物论》:“予尝为女妄言之,女亦以妄听之。”
míng bù zhèng,yán bù shùn名不正,言不顺指名分不正或名实不符。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jiǎo yán wěi xíng矫言伪行指言论、行为虚伪不实。宋·秦观《论议下》:“矫言伪行之人,弊车羸马窜伏岩冗,以幸上之爵禄。”
jí ér yán zhī极而言之从最极端的情况来说。指把话说到头。明 袁宏道《与仙人论性书》:“极而言之,亦是心形炼极所现之象。”
kōng yán xū yǔ空言虚语虚:虚假。指不实在的话语。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吾闻帝贤者有也,空言虚语,非所守也,吾不敢当帝位。”
yán duō bì shī言多必失言:话;失:失误;错误。话说得多了;一定有失误的地方。《鬼谷子 本经符》:“言多必有数短之处。”
xiàng jī ér yán相机而言相机:观察当时情况。观察适当的情况说话明·汤显祖《南柯记·象谴》:“倘若吾王问及,不免相机而言。”
chū yán tǔ yǔ出言吐语见“出言吐气”。《平山冷燕》第六回:“宋信见冷绛雪出言吐语伶牙利齿,先有三分惧怯,不敢多言,只喏喏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