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珠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hé shì zhī bì,suí hóu zhī zhū和氏之璧,隋侯之珠 | 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隋侯:周代姬姓诸侯。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 西汉·刘安《淮南子·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zhū yù zài páng珠玉在傍 | 珠玉:比喻美好的姿容。比喻有容态、德才都超过自己的人在身边。 | 宋·秦观《与李德叟简》:“其弊帚、焦尾两编文章,高古邈然,有二汉之风。今时交游中以文墨自业者未见其比,所谓珠玉在傍觉人形秽,信此言也。” |
huán zhū hé pǔ还珠合浦 | 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唐 骆宾王《上兖州刺史启》:“还珠合浦,波含远近之星。” |
zhǎng shàng zhēn zhū掌上珍珠 | 比喻极受父母疼爱的子女。 | 清·吴璿《飞龙全传》第四回:“那隐帝顿足捶胸,伤悼不止,就像真的失了无价至宝,掌上珍珠。” |
hé pǔ zhū huán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
wǔ xīng lián zhū五星联珠 | 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 | 清·薛福成《庸庵笔记·咸丰季年三奸伏诛》:“八月朔旦,日月合璧,五星联珠,登极之日,久阴忽霁,八表镜清。” |
pāo zhū gǔn yù抛珠滚玉 | 抛:抛掷。形容眼泪如同珠玉般滚落。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4回:“抛珠滚玉只偷潸,镇日无心镇日闲;枕上袖边难拂拭,任他点点与斑斑。” |
zhū yuán yù jié珠圆玉洁 | 比喻诗文圆熟明洁。 | 明·宋濂《送天渊禅师濬公还四明序》:“因征其近制数篇读之,皆珠圆玉洁而法度谨严。” |
zì zì zhū yù字字珠玉 | 每一个字都像珍珠、宝玉那样珍贵值钱。形容文章作的好,声价高。 | 明 汤显祖《邯郸记 赠试》:“听的黄榜招贤,尽把所赠资金,引动朝贵,则小生之文字字珠玉矣。” |
jīn kuài zhū lì金块珠砾 | 黄金被当成土块,珍珠被当成砂砾。 | 唐·杜牧《阿房宫赋》:“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 |
zhuì yù lián zhū缀玉联珠 | 缀:连接。比喻撰写美好的诗文。 | 唐·唐宣宗《吊白居易》诗:“缀玉联珠六十年,谁教冥路作诗仙。” |
dài jià cáng zhū待价藏珠 | 待:等待;待价:等待高价出售。珍藏明珠,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有才学者等待被人赏识。 | 春秋·鲁·孔丘《论语·子罕》:“子贡曰:‘有美玉于斯,韫椟而藏诸,求善贾而沽诸?’子曰:‘沽之哉!沽之哉,我待贾者也。’” |
miào yǔ lián zhū妙语连珠 | 连珠:串珠;像珠子一样一个接一个串接着。巧妙风趣的话一个接一个。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二卷第54章:“他出口成章,妙语连珠,常常使众人大饱耳福。” |
zhū huán hé pǔ珠还合浦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一》:“殊不知珠还合浦,乃后汉孟尝,不可以孟尝君迁就也。” |
zhū liú bì zhuǎn珠流璧转 | 喻时光之流逝。 | |
zhū yù zhī lùn珠玉之论 | 形容精辟的言论,卓越的见解。 | 《书言故事·谈论类》:“不聆珠玉之论。” |
lǎo bàng zhū tāi老蚌珠胎 | 指老妇人得子。 | 清 姚鼐《香亭得雄于其去岁所失小郎有再生之征一诗为贺兼以识异》:“金环乘穴真堪信,老蚌珠胎倍可欣。” |
lián zhū pào连珠炮 | 连续的火炮。比喻说话很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4回:“高廉引了人马,急去追赶,忽听得山坡后连珠炮响,心中疑惑,便收转人马回来。” |
hé pǔ hái zhū合浦还珠 | 见“合浦珠还”。 |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 |
suí zhū hé bì随珠和璧 | 随侯珠与和氏璧的并称。泛指珍宝或珍宝中的上品。 | 传说古代随国姬姓诸侯见一大蛇伤断,以药敷之而愈;后蛇于江中衔明月珠以报德,因曰随侯珠,又称灵蛇珠。楚人卞和于荆山得一璞玉,先后献给武王、文王,均以为石,和以欺君罪被砍断两足;成王登位,使人剖璞,果得夜光宝玉,因命之曰和氏璧。 |
zhì zhū zài wò智珠在握 | 智珠:佛教指本性的智慧。比喻人有很高的智慧。 | 清·袁枚《与刘介石太守》:“阁下智珠在握,或小试其使贪使诈之才,而仍有毅然不惑之见,恐非香亭之所能知也。” |
xián yù mò zhū涎玉沫珠 | 流出美玉,吐出珍珠。比喻水花四溅的美丽景象。 | 唐·樊宗师《绛守居园池记》:“木腔瀑三丈余,涎玉沫珠。” |
suí zhū hé bì隋珠和璧 | 隋侯之珠与和氏之璧。泛指珍宝。 | 元·吴亮《劝忍百箴》:“隋珠和璧,蒟酱筇竹,寒不可衣,饥不可食。” |
tàn lí huò zhū探骊获珠 | 骊:黑龙。《庄子·列御寇》记载:有个靠编织蒿草帘为生的人潜入深水,得一颗价值千金的珠。比喻诗文写作抓住了关键。 | 《古今诗话·探骊获珠》:“四人探骊,子先获珠,所余麟角,何用!” |
bàng bìng shēng zhū蚌病生珠 |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同“蚌病成珠”。 | 高燮《题蔡哲夫所绘沈孝则〈冰雪庐图〉即步哲夫韵》:“嗟哉蚌病乃生珠,诗渐可读消雄图。” |
ké zhū tuò yù咳珠唾玉 | 比喻为文措辞优美。 | 林学衡《新猛近稍习词章》诗:“俪白妃青从检点,咳珠唾玉定纷纶。” |
lǜ zhū zhuì lóu绿珠坠楼 | 绿珠:古代人名,歌女。歌女绿珠跳楼自杀保节 | 宋·乐史《绿珠传》:“盖一婢子,不知书而能感主恩,愤不顾身。其志烈懔懔,诚足使后人仰慕歌咏也。” |
yī chuàn lí zhū一串骊珠 | 骊珠:一种珍贵的珠,传说出自骊龙颔下。比喻歌声宛转就象成串的骊珠一样。 | 明·陶宗仪《辍耕录》:“有字多声少,有声少字多,所谓一串骊珠也。” |
yì yǐ míng zhū薏苡明珠 | 薏苡:多年生草本植物,果实可供食用酿酒,并入药。薏米被进谗的人说成了明珠。比喻被人诬蔑,蒙受冤屈。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 |
mǎn fù zhū jī满腹珠玑 | 形容人富于文才。 | 唐·杜牧《樊川文集》三:“一杯宽幕席,五字弄珠玑。”宋·吴处厚《表箱杂记》卷八:“只知外貌之粉泽,谁料满腹填珠玑。” |
tǔ zhū yú zé,shuí néng bù hán吐珠于泽,谁能不含 | 含:衔在嘴里。明珠出于水泽,则人人都会取来衔在嘴里。比喻君权旁落,则人人都要谋夺。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
zhǎng shàng míng zhū掌上明珠 | 手掌中的夜明珠。比喻极受钟爱的子女。 | 晋 傅玄《短歌行》:“昔君视我,如掌中珠;何意一朝,弃我沟渠。” |
yú mù hùn zhū鱼目混珠 | 鱼目:鱼眼睛;混:混同;冒充。用鱼眼来假冒珍珠。形容以假乱真;以次充好。 | 汉 魏伯阳《参同契》上卷:“鱼目岂为珠?蓬蒿不成槚。” |
mù ruò xuán zhū目若悬珠 | 眼睛象一对悬挂的珠子。形容眼睛明亮有光彩。 | 《汉书 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
lěi lěi rú zhū累累如珠 | 累累:连接成串。一个紧接一个,就像一串珠子。 | 《礼记·乐记》:“累累乎端如贯珠。”刘师培《文说》:“师乙论音,累如贯珠。” |
kǒu tǔ zhū jī口吐珠玑 | 珠、玑:都是珠宝,圆的叫珠,不圆的叫玑。形容说话有文采。 | 元 无名氏《醉写赤壁赋》第一折:“因俺夫人闻知苏轼胸怀锦绣,口吐珠玑,有贯世之才。” |
sān qiān zhū lǚ三千珠履 |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 西汉·司马迁《春申君列传》:“春申君客三千余人,其上客皆蹑珠履以见赵使,赵使大惭。” |
shēng shān cǎi zhū升山采珠 | 到山上去采珍珠。比喻办事的方向、方法错误,一定达不到目的。 | 《后汉书·刘玄传》:“兴化致理,譬犹缘木求鱼,升山采珠。” |
zhū lǚ sān qiān珠履三千 | 珠履:缀有珠玉的鞋子。形容贵宾众多。 | 唐·李白《江上赠窦长史》:“不同珠履三千客,别欲论交一片心。” |
míng zhū àn jiàn明珠按剑 | 按:用手抚着。一方奉送夜光珠,另一方却手持宝剑。比喻由于误会以敌意回报对方。 | 清·朱之瑜《德始堂记》:“今与贤之相知也新,而又语言不能通,不当有明珠按剑之举;万一他时复有晤期,更当掀髯抵掌,援古引今,目征其必然也。” |
zhū chuāng wǎng hù珠窗网户 | 饰珠、镂花的门窗。极言宫殿之奢侈华贵。 | 唐·李延寿《南史·循吏传序》:“及孝武承统,制度滋长,犬马馀菽粟,土木衣绨绣。追陋前规,更造正光、玉烛、紫极诸殿。雕栾绮节,珠窗网户。” |
bù lìn zhū yù不吝珠玉 | 吝:舍不得。不要舍不得好的东西。恳切希望别人给予指教的谦词。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九卷:“恰好听得树上黄莺巧啭,就对拜住道:‘老夫再欲求教,将《满江红》调赋“莺”一首,望不吝珠玉,意下如何?’” |
míng zhū àn tóu明珠暗投 | 原意是明亮的珍珠,暗里投在路上,使人看了都很惊奇。比喻有才能的人得不到重视。也比喻好东西落入不识货人的手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鲁仲连邹阳列传》:“臣闻明月之珠,夜光之璧,以暗投人于道路,人无不按剑相眄者。何则?无因而至前也。” |
rì jiǎo zhū tíng日角珠庭 |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 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
zhū chén cāng hǎi珠沉沧海 | 珍珠沉在大海里。比喻人才被埋没。 | 明·吾邱瑞《运甓记·师阃宾贤》:“珠沉沧海,玉韫荆山,剑秽黄埃,奇韬远略运灵台,长狐封豕谁无赖。” |
suí zhū hé yù隋珠和玉 | 即隋珠和璧。 | 明·徐复祚《一文钱》第二折:“他的质当从表饶本,有的是隋珠和玉、赤仄黄银。” |
fēi zhū jiàn yù飞珠溅玉 | 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 |
zhū lèi tōu tán珠泪偷弹 | 有泪只能在暗中流,形容受到委曲而悲伤的情形。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9回:“琼英知道了这个消息,如万箭攒心,日夜吞声饮泣,珠泪偷弹。” |
zhū bì lián huī珠璧联辉 | 同“珠璧交辉”。 | 元·王结《偶感》诗:“凤麟呈瑞吾何与,珠璧联辉世岂多。” |
jiāng hàn zhī zhū江汉之珠 | 江汉:长江和汉水。江汉一带所产的珍珠。形容贵重之物。 | 春秋·齐·管仲《管子·揆度》:“尧舜之王所以化海内者,北用禺氏之玉,南用江汉之珠。” |
cuì rào zhū wéi翠绕珠围 | 翠:翡翠;绕:围绕;珠:珍珠;围:包围。形容富家女子的华丽装饰,也比喻随从侍女很多。 | 元 曾瑞《哨遍 麈腰》套曲:“金妆锦砌,翠绕珠围,卧铺绣褥酿春光。” |
xiān lù míng zhū仙露明珠 | 比喻人风神秀异。也形容书法秀逸圆润。 | 唐 唐太宗《三藏圣教序》:“松风水月,未足比其清华;仙露明珠,讵能方其朗润?” |
zhuàn yù chuī zhū馔玉炊珠 | 见“馔玉炊金”。 | 语出《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 |
zhū pán yù dūn珠盘玉敦 | 见“珠盘玉敦”。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祝盟》:“骍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于神明者也。” |
pōu bàng dé zhū剖蚌得珠 | 见“剖蚌求珠”。 | 明·谢榛《四溟诗话》第四卷:“易若剖蚌得珠,难如破石求玉。” |
yùn dú cáng zhū韫椟藏珠 | 韫:蕴藏。椟:木匣子。指珠宝藏在木匣里,等待高价出售。比喻怀才待用或怀才隐退。 | 元·无名氏《幽闺记》:“酒家眠,权休息,韫椟藏珠隐尘迹,万里前程在咫尺。” |
qín nǚ chǔ zhū秦女楚珠 | 比喻次要的东西胜过主要的东西。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议对》:“若文浮于理,末胜其本,则秦女楚珠,复在于兹矣。” |
yǐ zhū tán què以珠弹雀 | 用珍珠弹麻雀。比喻轻重颠倒,得不偿失。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 |
yí zhū qì bì遗珠弃璧 | 本指弃置不用的珍珠玉璧,比喻弃置不用的美好事物和优秀人才。 | 宋·陆游《〈曾裘父诗集〉序》:“然裘父得意可传之作,盖不止此,遗珠弃璧,识者兴叹。” |
hài tuò chéng zhū咳唾成珠 | 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 | 庄周《庄子 秋水》:“子不见夫唾者乎?喷则大者如珠,小者如雾。” |
yī zì yī zhū一字一珠 | 形容歌声婉转圆润。也比喻文章优美,辞藻华丽。 | 唐 薛能《赠歌者》诗:“一字新声一颗珠,转喉疑是击珊瑚。” |
mǎi dú huán zhū买椟还珠 | 椟:木匣;珠:珍珠。买下了盛珍珠的盒子;却退还了匣子里的珍珠。比喻没有眼光;取舍不当。 | 战国 韩 韩非《韩非子 外储说左上》:“楚人有卖其珠于郑者,为木兰之柜,薰以桂椒,缀以珠玉,饰以玫瑰,辑以羽翠,郑人买其椟而还其珠。” |
zì zì zhū jī字字珠玑 | 每个字都像珍珠一样。比喻谈话、文章的词句十分优美。珠玑:珠子。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 |
èr lóng xì zhū二龙戏珠 | 两条龙相对,戏玩着一颗宝珠。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头上戴着束发嵌宝紫金冠,齐眉勒着二龙戏珠金抹额。” |
zhū chén yù mò珠沉玉没 | 比喻女子殒没死亡。 | 唐·秦贯《唐故荥阳郑府君夫人博陵崔氏合柑墓志铭》,“珠沉玉没兮,人谁靡份,桂殒兰凋兮,共泣摧香。” |
xuán zhū biān bèi悬珠编贝 | 悬:吊挂。悬挂的明珠,编排整齐的贝壳。形容人眼睛明亮美丽和牙齿洁白整齐。 | 东汉·班固《汉书·东方朔传》:“臣朔年二十二,长九尺三寸,目若悬珠,齿若编贝。” |
zhū pán yù dūn珠槃玉敦 | 古代诸侯盟誓时用的器具。引申为订立盟约。 | 《周礼 天官 王府》:“合诸侯则供珠槃玉敦。”郑玄注:“敦,槃类,珠玉以为饰。古者以槃盛血,以敦盛食。合诸侯者必割牛耳,取其血歃之以盟。珠槃以盛牛耳,尸盟者执之。” |
zhū cán bì suì珠残璧碎 | 比喻珍贵之物残破损坏。 | |
yù suì zhū chén玉碎珠沉 | 比喻美女的死亡。 | 《再生缘》第29回:“若非奎璧生谋意,怎么得,玉碎珠沉一旦间。” |
zhū cuì zhī zhēn珠翠之珍 | 指水陆所产的美味食物。 | 三国魏 曹植《七启》:“山鵽斥鷃,珠翠之珍。” |
wǔ dòu lián zhū五窦联珠 | 五窦:唐代窦氏五兄弟。指人兄弟都善作文。 | 《新唐书·窦群传》:“兄常、牟、弟痒、巩皆为郎,工词章,为《联珠集》行于时,义取昆弟若五星然。” |
pēn zhū tǔ yù喷珠吐玉 | 嘴里喷吐出珍珠美玉。形容博学多才,出口成章。 | |
zhū luò yù pán珠落玉盘 | 形容乐器弹奏的声音清脆悦耳,非常动听。 | 唐·白居易《琵琶行》:“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 |
zhū wéi cuì rào珠围翠绕 | 珍珠、翡翠团团围绕。形容豪华、富贵或女子服饰华丽。也形容美女侍从众多。 | 元 金好问《书贻第三女珍》:“珠围翠绕三花树,李白桃红一捻春。” |
yù xiá zhū rú玉匣珠襦 | 玉匣:玉衣;珠襦:用珍珠串成的短衣。古代帝王诸侯的葬饰。 | 清·吴伟业《永和宫》词:“玉匣珠襦启便房,韭歌无异葬同昌。” |
zhū gōng bèi què珠宫贝阙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战国楚·屈原《九歌·河伯》:“鱼鳞屋兮龙堂,紫贝阙兮朱宫。” |
pōu bàng qiú zhū剖蚌求珠 | 将蚌壳剖开,以取里面的珍珠。比喻求取贤良良的人材。 | 《三国志 蜀书 秦宓传》:“甫欲凿石索玉,剖蚌求珠,今乃随、和炳然,有如皎日,复何疑哉!” |
hé bì suí zhū和璧隋珠 | 比喻极珍贵的东西。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解老》:“和氏之璧,不饰以五采;隋侯之珠,不饰以银黄;其质至美,物不足以饰之。” |
zhū chén yù yǔn珠沉玉陨 | 比喻女子丧亡。同“珠沉玉碎”。 | 清 袁枚《续新齐谐 乩仙》:“鸳侣成方,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
hái zhū mǎi dú还珠买椟 | 同“买椟还珠”。 | 清·蒋士铨《临川梦·送尉》:“篇成各自观,笑还珠买椟、胠箧探丸,英雄欺世,久之毕竟难瞒。” |
suí hóu zhī zhū隋侯之珠 | 隋:古国名。比喻珍贵的物品。 | 《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隋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则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淮南子 览冥训》:“譬如隋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suí zhū tán què随珠弹雀 | 比喻处理事情轻重失当,得不偿失。 | 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今且有人于此,以随侯之珠,弹千仞之雀,世必笑之。是何也?以其所用者重,而所要者轻也。” |
jīn yù pēn zhū噀玉喷珠 | 形容口齿伶俐,说话悦耳动听。 | 元·汤式《醉花阴·离思》:“言谈处噀玉喷珠舌上挑,咽作处换气偷声使褃巧。” |
xīn guì mǐ zhū薪桂米珠 | 薪:柴草。米贵得像珍珠,柴贵得像桂木。指物价昂贵,人民生活很困难。 | 西汉·刘向《战国策·楚策三》:“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无如鬼,王难见如天帝,令臣食玉炊桂,因鬼见帝。” |
huái zhū yùn yù怀珠韫玉 |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后因以“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怀珠韫玉”比喻怀藏才德。 | 晋·陆机《文赋》:“石韫玉而山辉,水怀珠而川媚。” |
huái zhū bào yù怀珠抱玉 | 见“怀珠韫玉”。 | 《梁书·刘显传》:“怀珠抱玉,有殁世而名不称者,可为长太息,孰过于斯!” |
bì hé zhū lián璧合珠连 | 璧:玉器;璧合:指两个半璧成一个;连:连接。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古人认为是一种显示祥瑞的天象。也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唐 杨炯《公卿以下冕服义》:“然则皇王受命,天地兴符,仰观则璧合珠连,俯察则银黄玉紫。” |
zhū wéi cuì yōng珠围翠拥 | 指华贵的装璜或装饰。 | 元·高明《琵琶记·伯喈牛宅结亲》:“烛影摇红,帘幕瑞烟浮动,画堂中珠围翠拥。” |
hé shì zhī bì,yè guāng zhī zhū和氏之璧,夜光之珠 | 和氏:春秋时楚人卞和;璧:玉器。指世上罕有的珍宝 | 晋·刘琨《答卢谌诗一首并书》:“和氏之璧,焉得独曜于郢握;夜光之珠,何得未玩于随掌?” |
zhū tóu bì dǐ珠投璧抵 | 谓以珠玉投掷鸟鹊。比喻人才不被重视。 | 清·钱谦益《送曾霖寰使君左迁还里》诗之二:“珠投璧抵亦何妨,国论惛呶重可伤。” |
bàng bìng chéng zhū蚌病成珠 | 比喻因不得志而写出好文章来。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林训》:“明月之珠,蚌之病而我之利。” |
bèi què zhū gōng贝阙珠宫 | 用珍珠宝贝做的宫殿。形容房屋华丽。 | 宋 黄庭坚《宫亭湖》诗:“贝阙珠宫开水府,雨栋风帘岂来处。” |
líng shé zhī zhū灵蛇之珠 | 即隋珠。原比喻无价之宝。后也比喻非凡的才能。 | 《淮南子·说览冥训》:“譬如惰侯之珠,和氏之璧,得之者富,失之者贫。” |
líng zhū suì yù零珠碎玉 | 比喻零碎的却值得珍惜的事物。亦作“零珠断璧”、“零珠片玉”。 | |
mǐ lì zhī zhū米粒之珠 | 比喻细微弱小的东西。 | 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53回:“料尔等米粒之珠,吐光不大;蝇翅飞舞,去而不远。” |
wǔ xīng lián zhū五星连珠 | 五星:金、木、水、火、土星。五颗行星出现在同一方向,被认为是祥瑞兆头。 | 《竹书纪年》上卷:“凤凰在庭,朱草生,嘉禾秀,甘露润,醴泉出,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
hǎo yǔ sì zhū好语似珠 |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宋 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
zhū chén bì suì珠沉璧碎 | 见“珠沉玉碎”。 | 明·李昌祺《剪灯余话·凤尾草记》:“生闻女死,讬以省姑,走吊焉;至则珠沉璧碎,玉损花飞,将入木矣。” |
bì hé zhū lián璧合珠联 | 比喻众美毕集,相得益彰。 | 见“璧合珠连”。 |
zhōng lí wěi zhū钟离委珠 | 钟离:汉钟离意,曾任尚书之官;委珠:抛弃珍珠。指钟离意拒绝接受不正当的财物。比喻不受赃,拒收不义之财。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钟离意传》:“征还伏法,以资物簿入大司农,诏班赐群臣。意得珠矶,悉以委地而不拜赐。帝怪而问其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