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老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āng làng lǎo rén沧浪老人 | 指隐者、渔父。 | 《楚辞 渔父》:“渔父莞尔而笑,鼓枻而去。乃歌曰:‘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 |
lǎo diào chóng tán老调重弹 | 调:调子;曲调。陈旧的曲调重新弹奏。比喻已经说过的话再说过;也指说话或文章没有新意。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弹罢了。” |
bǎo dāo bù lǎo宝刀不老 |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0回:“张郃出马,见了黄忠,笑曰:‘你许大年纪,犹不识羞,尚欲出阵耶?’忠怒曰:‘竖子欺吾年老!吾手中宝刀却不老。’” |
lǎo hǔ pì gu mō bù dé老虎屁股摸不得 | 比喻自以为是了不起,听不得批评意见,一触即跳。 | 毛泽东《在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不许人讲话,老虎屁股摸不得,凡是采取这种态度的人,十个就有十个要失败。” |
lǎo mài lóng zhōng老迈龙钟 | 形容年老体衰,行动不便。 | 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当日来时是何等样精力强壮,那知如今老迈龙钟,如同一场春梦。” |
lǎo shǒu xiǔ rú老手宿儒 | 宿儒:长期研究儒家经典的人。指年辈大的老师或知识渊博的学者。 | 宋·陆九渊《语录》:“三百篇之诗,有出于妇人女子,而后世老师宿儒,且不能注释得分明,岂其智有所不若。” |
lǎo bàng shēng zhū老蚌生珠 | 原比喻年老有贤子。后指老年得子。 | 《北齐书·陆印传》:“吾以卿老蚌遂出明珠。” |
gé shān mǎi lǎo niú隔山买老牛 | 比喻人办事冒失,没有弄清情况,就轻易决定。 | |
zhǎng nián sān lǎo长年三老 | 古时指船工。 | 唐·杜甫《拨闷》诗:“长年三老遥怜汝,捩舵开头捷有神。” |
bǎo yǐ lǎo quán饱以老拳 | 饱:充分;以:用。痛打,尽情地揍。 | 《晋书 石勒载记下》:“孤往日厌卿老拳,卿亦饱孤毒手。” |
yī jiā lǎo xiǎo一家老小 | 谓全家人。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十回:“当日接了书信,便与弟曹德及一家老小四十余人,带从者百余人,车百余辆,径望兖州而来。”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七卷:“你若无事退回,我自养你一家老小,如要原钱还府,也是我出。” |
qī lǎo bā xiǎo七老八小 | 指老人与小孩。老老少少。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五章:“起开,我又不七老八小的,搀着架着干什么?” |
lǎo jiān jù huá老奸巨滑 | 形容阅历深而手段极其奸诈狡猾的人。 | 宋 司马光《资治通鉴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虽老奸巨滑,无能逃于其术者。” |
lǎo lèi zòng héng老泪纵横 | 纵横:泪流满面的样子。老人泪流满面。形容极度悲伤或激动。 | 唐·杜甫《羌村三首》:“请为父老歌,艰难愧深情。歌罢仰天叹,四座泪纵横。” |
jiāng dōng fù lǎo江东父老 | 江东:古指长江以南芜湖以下的地区。故乡父兄之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jiāng shān bù lǎo江山不老 | 江山:山川,山河;老:衰。高山大河千古长存,永不衰老。比喻人长寿或祝人长寿。 | 宋·林外《洞仙歌》词:“今来古往,物是人非,天地里,惟有江山不老。” |
cháng chún bù lǎo长春不老 | 犹言长生不老。 | 《醒世恒言 李道人独步云门》:“各要寻几件希奇礼物上寿,祝他个长春不老。” |
shí tú lǎo mǎ识涂老马 | 见“识途老马”。 | 清·钱谦益《夜过磨盘岭》诗:“攫食饥乌心未饱,识涂老马足堪扪。” |
qī lǎo bā shí七老八十 | 形容年纪很大。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卷:“赶得那七老八十的都起身嫁人去了。” |
lǎo mǎ sī fēng老马嘶风 | 嘶:马叫。马老了但雄风犹在,鸣叫的声音还很雄壮。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7回:“这位舅太太也算就得个‘老马嘶风,英心未退’了!” |
lián pín jìng lǎo怜贫敬老 | 老:年老的人;怜:怜恤。尊敬老人,怜恤家境困苦的人。形容人有恭谨慈爱的美好品德。 | 元 无名氏《刘弘嫁婢》第四折:“吾神又将小女桂花配与奇童为妻,则为你恤孤念寡,敬老怜贫,因此感动天地也。” |
lǎo qì héng qiū老气横秋 | 老气:老年的气概;横秋:横亘秋空。形容神态老练严肃。也形容为人死板;缺乏朝气。 | 南朝 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风情张日,霜气横秋。” |
fǎn lǎo huán tóng反老还童 | 反:回。由衰老恢复青春。形容老年人充满了活力。 | 清 翟灏《通俗编 识馀》:“《急就章》‘长乐无极老复丁’即《参同契》所云老翁复丁壮也,今变之曰反老还童。” |
zhǐ lǎo hǔ纸老虎 | 指表面强大而无实际本事的东西。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94回:“犹之世俗所称纸老虎,望之若真,未尝不可欺人于一时,决不能持于久远。” |
lǎo yóu tiáo老油条 | 比喻处世经验丰富而油滑的人,或者是老毛病总是改不掉的人。 | 柯岗《逐鹿中原》第八章:“饲养员老陈摆起一副老油条的架子。” |
lǎo lái yú qīn老莱娱亲 | 表示孝顺父母。 | 西汉 刘向《列女传》:“老莱子孝养二亲,行年七十,婴儿自娱,着五色彩衣,尝取浆上堂,跌仆,因卧地为小儿蹄,或美鸟鸟于亲侧。” |
lǎo zhe liǎn pí老着脸皮 | 厚着脸皮,毫无羞涩之感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5卷:“那白长吉昔日把遐叔何等奚落,及至中了,却又老着脸皮,备了厚礼也来称贺。” |
lǎo hǔ tóu shàng sāo yǎng老虎头上搔痒 | 比喻不自量力。 | 蔡东藩《明史演义》第63回:“今严嵩父子,威焰薰天,一百个仇鸾,尚敌不过他,老虎头上搔痒,无补国家,转取祸戾,何苦何苦!” |
lǎo guī kū cháng老龟刳肠 | 神龟明知有难也不能渡过。比喻难不能避,祸不能免。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外物》:“神龟能见梦于元君,而不能避余且之网,知能七十二钻而无遗筴,不能避刳肠之患。” |
jú lǎo hé kū菊老荷枯 | 菊花凋零,荷花枯萎。比喻女子容颜衰老。 | 明·沈采《千金记·通报》:“辜负却桃娇柳嫩三春景,捱尽了菊老荷枯几度秋。” |
shà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成 | 老成:经历多。阅历广。懂得人情事故。人虽年轻;却很老练稳重。 | 汉 赵岐《三辅决录 韦康》:“韦元将年十五,身长八尺五寸,为郡主簿。杨彪称曰:‘韦主簿年虽少,有老成之风,昂昂千里之驹。’” |
yí lí gù lǎo遗黎故老 | 指前朝留下的历经世变的老人。 | 明·宋濂《曾君石表碑》:“当宋初改物,遗黎故老犹有存者。” |
zhōng lǎo yǐn jū终老隐居 | 终老:直到老死,一辈子。指隐居直到老死。 | 《宋史·刘爚传》:“爚从熹武夷山讲道读书,怡然自适,筑云庄山房,为终老恤居之计。” |
lǎo lái qiào老来俏 | 衣着打扮如青年人的中老年人。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99回:“这个老狐狸头上并无一根黑发,还闹这些花样,倒是一个‘老来俏’。” |
lǎo sǐ yǒu xià老死牖下 | 牖:窗。形容得享天年。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1卷:“假若误出误入,那有罪的老死牖下,无罪的却命绝了囹圄刀锯之间,难道头顶上这个老翁,是没有眼睛的么?” |
wén zhāng xiǔ lǎo文章宿老 | 工于文章的老前辈。 | 《新唐书·李峤传》:“李峤富才思,然其仕前与王勃、杨盈川接,中与崔融、苏味道齐名,晚诸人没,而为文章宿老,一时学者取法焉。” |
lǎo mǎ wéi jū老马为驹 | 驾驭老马像驾驭马驹一样。比喻把老人当作孩童轻慢对待。 | 《诗经·小雅·角弓》:“老马反为驹,不顾其后。” |
lǎo nǚ guī zōng老女归宗 | 归宗:回家探亲。出嫁的妇女由于被遗弃或其他原因返回娘家。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2回:“巫氏嚷道:‘你就办我个老女归宗。’” |
shēn shān lǎo lín深山老林 | 见“深山穷林”。 | 秦牧《莽原语丝》:“还有些人,钻到深山老林里找人参、采木耳,摘蘑菇。” |
yǐ lǎo mài lǎo以老卖老 | 仗着年纪大、资格老而自以为比人高明。ü | 曹禺《北京人》第一幕:“张:(遇见了爷爷辈的这般以老卖老的同事,只好顺嘴胡溜,嘻嘻地)是啊是啊,陈奶奶。” |
yuè xià lǎo ér月下老儿 | 见“月下老人”。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十七回:“管姻缘的有一位月下老儿,预先注定,暗里只用一根红丝,把这两个人的脚绊住……若是月下老人不用红线栓的,再不能到一处。” |
fù lǎo tí yòu负老提幼 | 见“负老携幼”。 | 《云笈七签》卷十九:“当期之世,水旱蝗虫,五谷饥贵,兵革并起,人民疾疫,道路不通,负老提幼,散流他方。” |
lǎo wǔ lǎo yǐ jí rén zhī lǎo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 老:敬爱。尊敬我家里的长辈,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家里的长辈。 | 战国·邹·孟轲《孟子·梁惠王上》:“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
wú yán jiàn jiāng dōng fù lǎo无颜见江东父老 | 江东:借指家乡。指因自己的失败而感到羞愧,再也没脸见家乡父老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项王笑曰:‘且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 |
lǎo hǔ tóu shàng pū cāng yíng老虎头上扑苍蝇 | 比喻自己找死。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六回:“老虎头上扑苍蝇,怎的?落得做好好先生。” |
què lǎo hái tóng却老还童 | 返老还童。 | 清·黄钧宰《金壶遁墨·候仙》:“摄神御气,救护命宝,可以却老还童。” |
yǎng ér dài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儿待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2卷:“自古道,‘养儿待老,积谷防饥。’你我年过四旬,尚无子嗣。光阴似箭,眨眼头白。百年之事,靠着何人?” |
jiā pín qīn lǎo家贫亲老 | 家里贫穷,父母年老。旧时指家境困难,又不能离开年老父母出外谋生。 | 西汉·刘向《说苑·建本》:“子路曰:负重道远者,不择地而休;家贫亲老者,不择禄而仕。” |
shǎo nián lǎo chéng少年老诚 | 见“少年老成”。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现在的玉郎早已不是你我在能仁寺初见的那个少年老诚的玉郎了。” |
sān lǎo sì shǎo三老四少 | ①老少众人。②方言。称参加青帮的人。犹言老少爷们或兄弟爷们。 | |
lǎo dà wú chéng老大无成 | 老大:年老。年纪已老,无所成就。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四回:“寡母又怜他是个独根孤种,未免溺爱纵容些,遂致老大无成。” |
lǎo yī shǎo bo老医少卜 | 少卜:年轻的卜卦人。年老的医生经验丰富,年少的卜者勇于决断。比喻各有所长,不应偏废 | 《鹖冠子·世贤》陆佃注:“语曰:‘老医少卜。’盖老医更多病矣。” |
lǎo dāng yì zhuàng老当益壮 | 老:老年;当:应当;应该;益:更加;壮:强壮;壮盛;虽然年纪很大了;但志气和身体更壮。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lǎo shēn zhǎng zǐ老身长子 | 自己老了,儿子也长大了。指终身。 | 战国·赵·荀况《荀子·儒效》:“乃始率其群徒,辩其谈话,明其辟称,老身长子,不知恶也。” |
fú lǎo xié ruò扶老携弱 | 扶:挽着;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 西汉·司马迁《史记·周本纪》:“豳人举国扶老携弱,尽复归古公于歧下。” |
bái tóu dào lǎo白头到老 | 白头:头发白。指夫妻相爱相守一直到老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卖油郎独占花魁》:“小娘半老之际,风波历尽,刚好遇个老成的孤老,两下志同道合,收绳卷索,白头到老。” |
lǎo pí dāng dào老罴当道 | 比喻猛将镇守要塞。 | 《北史·王罴传》:“罴除华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谓曰:‘老罴当道卧,貉子那得过!’敌见,惊退。” |
nián lǎo lì shuāi年老力衰 | 年事已高,身体衰弱。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9回:“因他年老力衰,将买卖收了,临别时就将此楼托付我了。” |
kàn wén lǎo yǎn看文老眼 | 形容评论文章的高手。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6回:“如品论讹错,以后再不敢自居看文老眼。” |
lǎo xiū biàn nù老羞变怒 | 老:很。因羞愧恼恨而发怒。 | 清·孔尚任《桃花扇·辞院》:“想因却奁一事,太激烈了,故此老羞变怒耳。” |
jìng lǎo cí yòu敬老慈幼 | 敬:尊敬;慈:怜爱。尊敬老人,爱护儿童。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下》:“敬老慈幼,无忘宾旅。” |
lǎo hǔ jiè zhū,xiàng gōng jiè shū老虎借猪,相公借书 | 相公:旧指读书人。比喻东西正合自己的心愿,到手后就据为己有。也比喻各有各的爱好。 | |
fú lǎo qiè yòu扶老挈幼 | 扶:挽着;挈:提携,带领。搀着老人,领着小孩。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58回:“所过州县,分毫不扰,乡村百姓,扶老挈幼,烧香罗拜迎接。” |
tiān xià lǎo y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鸦一般黑 |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 | 鲁迅《致孙伏园》:“前几天也颇有流言,正如去年夏天我在北京一样。哈哈,真是天下老鸦一般黑。” |
chūn guī rén lǎo春归人老 | 归:回去。比喻女人青春已去,人老珠黄。 | 元·无名氏《度柳翠》第三折:“只怕你春归人老,花残月缺,树倒根摧。” |
lǎo chéng zhī jiàn老成之见 | 老成:阅历多而练达世事。老练而周到的见解。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7卷:“不想今日原从这着,可见老成之见,大略相同。” |
gǒu dǎi lǎo shǔ狗逮老鼠 | 见“狗拿耗子”。 | 柳青《狠透铁》五:“你狗逮老鼠多管那闲事做啥?” |
ài lǎo cí yòu爱老慈幼 | 慈:慈爱。爱护老人与儿童。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13回:“家中仆从老小想他素日怜贫怜贱,爱老慈幼之恩,莫不悲号痛哭。” |
nián lǎo sè shuāi年老色衰 | 色:容貌,美色。指女人因上了年纪而衰老 | 清·唐芸洲《七剑十三侠》第38回:“那王妈妈自幼在勾栏中出身,后来年老色衰,沦落无靠,遂为人佣仆。” |
ān lǎo huái shào安老怀少 | 尊重老人,使其安逸;关怀年轻人,使其信服。 | 南朝 梁 陆倕《石阙铭》:“安老怀少,伐罪吊民,农不迁业,市无易贾。” |
lǎo chéng chí zhòng老成持重 | 老成:老练成熟;持重:稳重;不轻浮。原指年老有德;后形容人阅历多;稳重有经验;态度沉稳;不轻举妄动。 | 《宋史 种师中传》:“师中老成持重,为时名将,诸军自是气夺。” |
yǎng zǐ fáng lǎo,jī gǔ fáng jī养子防老,积谷防饥 | 指养育儿子以防老年无依靠,保存谷物为防备饥荒。同“养儿防老,积谷防饥”。 | 元·无名氏《认金梳》:“儿也,可不道养子防老,积谷防饥,抬举的你成人长大,划的说这等言语那!” |
tiān cháng dì lǎo天长地老 | 亦即天长地久。 | 明·高濂《玉簪记·词媾》:“两情浓同下蓝桥,战兢兢欢娱较少,成就了凤友鸾交,休忘却天长地老!” |
lǎo shí bā jiǎo老实巴脚 | 谨慎小心,平庸厚道的样子。 | 冯德英《山菊花》上部第十章:“暗喜他们这软硬妙剂,对付这个老实巴脚的乡下女人,算是对上症了。” |
guān cāng lǎo shǔ官仓老鼠 | 官仓:放公粮的地方。比喻有所依恃的恶人。 | 唐·曹邺《官仓鼠》:“官仓老鼠大如斗,见人开仓也不走。” |
jìng lǎo ài yòu敬老爱幼 | 尊敬老人,爱护小孩。 | 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47回:“林启荣又能敬老爱幼,每届冬至前后,必预期布告置酒款宴乡老。” |
lǎo shǔ jiàn māo老鼠见猫 | 比喻十分惧怕。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7卷:“月英见了焦氏,犹如老鼠见猫,胆丧心惊,不敢不跟着他走,到家又打个半死。” |
gǒu zhuō lǎo shǔ狗捉老鼠 | 比喻做外行事或多管闲事。 | 赵树理《传家宝》:“叫我看来是狗捉老鼠,多管闲事。” |
kōng xīn lǎo dà空心老大 | 指装腔作势、无真实本领的人。 | 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苏联作家七人集序》:“读者自有确当的批判,不再受空心老大的欺骗了。” |
lǎo zǐ tiān xià dì yī老子天下第一 | 老子:不谦虚的人的自称。自以为是天下第一号人物。 | 毛泽东《反对自由主义》:“自以为是,老子天下第一。” |
guī lǎo tú qiú归老菟裘 | 菟裘:古地名。指归老于菟裘。现指退隐。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十一年》:“为其少故也,吾将授之矣。使营菟裘,吾将老矣。” |
lǎo xiū chéng nù老羞成怒 | 由于羞愧到了极点,下不了台而发怒。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那一个老羞成怒,就假公济私,把他参改,拿问在监。” |
lǎo ér yì zhuàng老而益壮 | 老:老年;益:更加;壮:强壮,雄壮。年纪虽老而志气更强壮。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马援传》:“丈夫为志,穷当益坚,老当益壮。” |
qī lǎo bā dǎo七老八倒 | 形容年老体衰。 | 明·寓山居士《鱼儿佛》第一出:“到得那七老八倒,腰驼背曲时候,富的也死,贫的也死。” |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天不憗遗一老 | 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 | 《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 |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鸹一般黑 | 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
wèi lǎo xiān shuāi未老先衰 | 年纪还不大就衰老了。多指由于精神或体力负担过重而导致过早衰老。 | 唐 白居易《叹发落》诗:“多病多愁心自知,行年未老发先衰。” |
xù lǎo lián pín恤老怜贫 | 周济老人,怜惜穷人。 | 元·刘时中《端正好·上高监司》:“恤老怜贫,视民如子,起死回生。” |
lǎo dà tú shāng bēi老大徒伤悲 | 老大:年纪大;徒:徒然。年老了还一事无成只好悲伤而已。 | 南宋·郭茂倩《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hòu pí lǎo liǎn厚皮老脸 | 指人脸皮厚,不知羞耻。 | 钱钟书《围城》:“想不到外国去了一趟,学得这样厚皮老脸,也许混在鲍小姐那一类女朋友里训练出来的。” |
māo kū lǎo shǔ猫哭老鼠 | 比喻假慈悲。 | 《说唐》第62回:“如今又不知那里杀来,又同牛鼻道人在此‘猫儿哭老鼠’,假慈悲。” |
lǎo shǔ wěi bā老鼠尾巴 | 比喻条件很差,力量很小。 | 陈立德《前驱》:“却被她一把揪住了脑后的那条花白的细辫子,像抓住了一条就想逃走的老鼠尾巴。” |
shào zhuàng bù nǔ lì,lǎo dà tú shāng bēi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年轻力壮的时候不奋发图强,到了老年,悲伤也没用了。 | 《乐府诗集·长歌行》:“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
hái nián què lǎo还年却老 | 恢复年轻,长生不老。 | 南朝·宋·颜延之《庭诰文》:“炼形之家,必就深旷,反飞灵,糇丹石,粒芝精,所以还年却老,延年驻彩。” |
lǎo lái yǒu xǐ老来有喜 | 指老年有喜事。 | |
bǎi nián dào lǎo百年到老 | 指夫妻共同生活到老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06回:“只愿他过了门,两口子和和顺顺的百年到老,我就心安了。” |
jìng lǎo cí gù敬老慈穉 | 见“敬老慈幼”。 | |
lǎo diào chóng tán老调重谈 | 比喻把说过多次的理论、主张重新搬出来。也比喻把搁置很久的技艺重新做起来。 | 邹韬奋《无政府与民主政治》:“如今不过是略换花样,实际是老调重谈罢了。” |
yí lǎo yí shào遗老遗少 | 遗老:称前朝的旧臣;遗少:指封建时代留恋前期;思想陈腐的年轻人。指改朝换代后仍然效忠前朝的人。后指思想陈腐、顽固守旧的老人和年轻人。 | 鲁迅《朝花夕拾·无常》:“在正面,就是遗老遗少们所戴瓜皮小帽的缀一粒珠子或一块宝石的地方,直写着四个字道:‘一见有喜’。” |
cháng tiān lǎo rì长天老日 | 指夏季昼长的日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贾母因向宝钗道:‘你也去,连你母亲也去;长天老日的,在家里也是睡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