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齐民要术》:蚕初生,用荻扫则伤蚕。
《博闻录》:用地桑叶细切如丝发,掺净纸上,却以蚕种覆于上,其子闻香自下。切不可以鹅翎扫拨。
《务本新书》:农家下蚁,多用桃杖翻连敲打,蚁下之后,却扫聚以纸包裹,秤见分两。布在箔上已后,节节病生,多因此弊。今后,比及蚁生,当匀铺蓐草④。蓐宜捣软。煻火内烧枣一二枚。先将蚕连秤见分两,次将细叶掺在蓐上,续将蚕连翻搭叶上。蚁要匀稀,连必频移。生尽之后,再称空连,便知蚕蚁分两。依此生蚕,百无一损。今时谓如下蚁三两,往往止布一席;重叠密压,不无损伤。今后,下蚁三两,决合匀布一箔。若分两多少,验此差分。又慎莫贪多,谓如己力止合放蚁三两,因为贪多便放四两,以致桑叶、房屋、椽箔、人力、柴薪,俱各不给,因而两失。
《士农必用》:下蚁惟在详款稀匀,使不致惊伤而稠叠。是时蚕母沐浴净衣入蚕屋。蚕屋内焚香,又将院内鸡犬孳畜,逐向远处,恐惊新蚁也。蚁生既齐,取新叶用快利刀切极细,须下蚁时旋切,则叶查上有津;若钝刀预切下,则查干无津。用筛子筛于中箔蓐纸上,务要匀薄。须用筛子能匀,不匀则食偏。筛用竹编、苇子亦可,秫黍秸亦可。如小碗大,筛底方眼,可穿过一小指也。将连合于叶上,蚁自缘叶上。或多时不下连,及缘上连背,翻过又不下者,并连弃了;此残病蚁也。一箔蓐上,下蚁三两,蚕至老,可分三十箔。每蚁一钱,可老蚕一箔也。系长一丈阔七尺之箔,如箔小,可减蚁;下蚁多,则蚕稠为后患也。养蚕过三十箔者,可更加下蚁箔。养蚕少者,用筐可也,蓐如前法。
译文
译文
《齐民要术》:刚生下来的蚕蚁,用荻叶收扫便会使蚕受伤。
《博闻录》:把地桑叶切成像头发丝一般粗细,在净纸上掺散均匀,然后将蚕种纸覆盖在上面,蚕蚁闻到桑的香味,会自动地下到桑叶上。务必不可以用鹅毛翎去扫动。
《务本新书》:农民家中蚕下蚁的方法,大多是用桃木棒,将正在下蚁的蚕连翻转过来敲打,然后将打下来的蚕蚁,扫成堆用纸包好,称分量。蚕蚁散布到箔上以后,连连生病,大都是因为经不起这些折腾。从今以后,到蚕蚁快要生的时候,应当在箔上均匀地铺上蓐草,蓐草上面还应铺上蓐纸,以免蚁蚕落入蓐草中,蓐草要舂捣柔软。在盛放熟火的炝中放上红枣一二颗,预先将蚕连称过分量,然后将切细的桑叶匀撒在蓐纸上,接着把蚕连翻过来搭盖在细叶上面。若想使蚕蚁稀稠均匀,应当频频地移动蚕连。等到蚕蚁全部下毕,再称量下过蚁的空连,便可知晓下蚁的分量。依照这样的办法生接着收蚁,百分之一的损伤也不会有。现在人们常说,下三两蚕蚁,常常差不多布满一席,致失于过密,堆压拥挤,难免会受到损伤。以后,如果有三两蚕蚁,一定可以均匀地布满一席还多的蚕。若下蚁的分量有多有少,皆可依照这个标准增减。还有一点,养蚕切不要贪图多养,假如自己的力量,只应养三两蚕蚁,因为贪图多养,却养蚁四两,其结果便会造成桑叶、蚕室、蚕椽、蚕箔、人力、柴薪等都不够用,从而导致(蚕财)两失。
《士农必用》:收蚁一事,全在人的细心周到、动作轻巧,将蚁蚕安放得稀稠均匀合适;既不要使蚁受到惊吓和损伤,也不要让蚁过于稠密,互相重叠挤压。下蚁时,蚕妇应洗浴净身,更换衣服,才入蚕室。蚕屋内焚香,院中的鸡、狗、母畜,都要被驱赶到远处去,以免惊吓新生的蚕蚁。蚁蚕一经生齐,就要即时取出新桑叶,用锋利的快刀切细,桑叶要等到收蚁时即时切,那么刀的切口上才会有津液;若使用钝刀,预先切好,切口处便会一点津液都没有。用筛子将切过的细叶,筛在蚕槌中箔的蓐纸上,务必要均匀,筛薄。需要用筛子,才能将叶散均匀。如叶子散不均匀,便会使有的蚁吃得多,有的少。筛子用竹子编制,用苇子编制也可以,秫黍秸也可以。筛子像小碗一般大小,筛底的方孔,可以让小指穿得过去。将蚕连覆盖在细叶上,蚕蚁自然会爬到叶上;如果有的蚁过了很长的时间仍然不下连,甚或爬到蚕连的背面上,可以将连翻转过来,如果仍然不下连,便可和连纸一起丢弃不要。这类的蚁不是发育有缺残,便是有病的病蚁。一领箔蓐上面,如果下三两蚁,等到了老蚕期,便可分为三十箔。每一钱重的蚕蚁,到老蚕期便可长成一箔。箔是指一丈长、七尺阔的箔,如果箔比上面说的要小,还可以减少下蚁量;下蚁多了,蚕长大时便会太稠,以后的麻烦会很多。养蚕的数量超过三十箔时,可以另外增加收蚁箔;养蚕少的,便可将蚁下在筐内,铺垫蚕蓐的方法,同前述。
注释
①《齐民要术》的本文是“初生以毛扫”,旁注是“用荻扫则伤蚕”,这里是引用的注文。荻:禾本科,似苇而小,茎中实,叶似苇。
②掺净纸上:掺:原意是掺拌、掺和。参考后文文义,“掺”字在这里作“撒布均匀”,或“均匀地撒布”讲。
③这是用桑叶收蚁法的最早记载,现在改进为“网收法”。即将红色的细网,覆盖在生蚁的蚕卵上,网上匀撒细切的桑叶,待蚁上来食叶时,将网抬至蚕座上。
④从后文看,蓐草上面还应铺上蓐纸,以免蚁蚕落入蓐草中。
⑤煻:音唐,《集韵》作“煻煨,热灰火也”。故知“煻”即盛放熟火的火仓。枣:红枣。
⑥箔:箔的长度为一丈,宽七尺,面积是七十方尺。大概要比“席”大得多。
⑦两失:原文并没有指出是哪两种损失。译文“蚕财”二字是译者所加。叶少蚕多,故“蚕失”;花费了许多钱买叶,增加设备,但蚕茧却不得相应的增加,故“财失”。
⑧注文虽然带有不少迷信色彩,但同时却可以看出当时养蚕人家是如何地敬重蚕事。
⑨叶查:“查”同“楂”。叶查:指刀的切口。
⑩须用筛子能匀:殿本在“能匀”前有“乃”字,作“乃能匀”。
秫黍秸:“秸”与“秸”同。指高粱秆,北方称“秫秸”。
缘:循也,言蚁循着桑叶,从蚕连下到蚁蓐上。按:山东习俗,言“蚕行”忌用“爬”字,多用“缘”代“爬”。此处连用“缘叶上”、“缘上连背”两“缘”字,或亦即此一习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