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政院
词语解释
资政院
清末所设的中央咨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咨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袁世凯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引证解释
清•末所设的中央谘议机关。由皇帝指派及各省谘议局选举议员。于1910年10月正式开院。辛亥革命时,资政院推举 袁世凯 为内阁总理,不久即解散。
引郑观应 《上摄政王请速行立宪书》:“惟议员虽出自公举,而人才必须由资政院选定。”
网络解释
资政院
资政院是清末立宪运动的议会准备机构。成立于1910年9月,终止于1912年初。由民国临时参议院替代。院址在北京西城区象来街,民国时期改名为国会街,1949年后又改为象来街。资政院的建制在各省地方叫谘议局,谘议局作为各省的议事机构,其权限是讨论本省应兴应革事宜,讨论本省的预决算、税收、公债以及单行章程规则的增删和修改,选举资政院议员,申复资政院或督抚的咨询等。但是,它的权力受到本省督抚的严格限制。
最近近义词查询:新鲜的近义词(xīn xiān)扎营的近义词(zhā yíng)离异的近义词(lí yì)反光的近义词(făn guāng)使用的近义词(shǐ yòng)满足的近义词(măn zú)言必有中的近义词(yán bì yǒu zhòng)大马金刀的近义词(dà mǎ jīn dāo)丁一卯二的近义词(dīng yī măo èr)好些的近义词(hăo xiē)失事的近义词(shī shì)请问的近义词(qǐng wèn)物色的近义词(wù sè)娟秀的近义词(juān xiù)长期的近义词(cháng qī)翻腾的近义词(fān téng)老人的近义词(lăo rén)辗转的近义词(zhǎn zhuǎn)失怙的近义词(shī hù)截至的近义词(jié zhì)平和的近义词(píng hé)受苦的近义词(shòu kǔ)灰尘的近义词(huī chén)正轨的近义词(zhèng guǐ)不测的近义词(bù cè)更多词语近义词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