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节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jié jié bài tuì节节败退 | 形容接连失败退缩。 | 郭沫若《洪波曲》第九章:“南北两战场节节败退,长江要塞节节失守。” |
yī zhī bàn jié一肢半节 | 比喻事物的一小部分。 | 明·袁宗道《读孟子》:“三代而下,市鲜中行,得乡愿之一肢半节,皆足以成世。” |
zhōng xiào jié liè忠孝节烈 | 为国尽忠,对父母尽孝,对夫妻尽节,对朋友尽义。泛指封建统治者所提倡的道德行为准则。 | 清·邵长蘅《侯方域魏禧传》:“其为文主识议,凌厉雄健,不屑抚拟如世之貌似大家者。遇忠孝节烈事,则益感慨激昂。” |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折节下谋士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
suō yī jié shí缩衣节食 | 省吃省穿。泛指生活节俭。 | 宋 陆游《剑南诗稿 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bēi gōng qū jié卑躬屈节 | 卑躬:低头弯腰;屈节:屈辱节操。形容毫无骨气,低声下气地讨好奉承。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57回:“单道台至此方才卑躬屈节的口称:‘职道才进来,因见大帅公事,所以不敢惊动。’” |
gāo fēng jùn jié高风峻节 | 高风:纯洁清高的风格;峻节:坚定不移的节操。形容高尚坚贞的风骨节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jié biàn suì yí节变岁移 | 节:节令;岁:年。节令变易,年岁转换。 | 唐·牛肃《纪闻·牛应贞》:“今节变岁移,腊冬春首,照晴光于效甸,动暄气于梅柳,水解冻而绕轩,风扇和而入牖。” |
jié shàng shēng zhī节上生枝 |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枝节上又生出枝桠。比喻在不应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问题。 | 宋·朱熹《答吕子约书》:“读古人书,直是要虚著心,大著肚,高著眼,方有少分相应,若左遮右拦,前拖后拽,随语生解,节上生枝,则更读万卷书,也无用处也。” |
mò jié xì xíng末节细行 | 谓无关大体的细小行为。 | 宋·陆九渊《与曾宅之书》:“古之所谓小人儒者,亦不过依据末节细行以自律。” |
jié chéng jìn jié竭诚尽节 | 竭:尽。诚:忠诚。节:节操。表现出最大限度的忠诚与节操。 | 汉·刘向《极谏用外戚封事》:“赖忠正大臣绛侯、朱虚侯等竭诚尽节以诛灭之,然后刘氏复安。” |
luò huā shí jié落花时节 | 春末。 | 唐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落花时节又逢君。” |
shěng chī jié yòng省吃节用 | 省:节约。形容生活非常节俭。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一章:“贫困山区的农民尽管眼下大都少吃缺穿,但孩子既然到大地方去念书,家长们就是咬着牙关省吃节用,也要给他们做几件见人衣裳。” |
ruò hé fú jié若合符节 | 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 《孟子 离娄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
hǔ fú lóng jié虎符龙节 | 虎符:古代铜制虎形兵符;龙节:古代邦国使臣用的金制龙形凭证。比喻重要的凭证 | 唐·卢纶《送从叔牧永州》诗:“虎符龙节昭歧路,何苦愁为江海人。” |
qīng fēng jùn jié清风峻节 | 清廉正直的风尚,高尚峻伟的气节。 | 唐·韩愈《朝奉大夫尚书度支郎中充天章阁待制王公行状》:“公雍容侍从之列,以清风峻节,为一时所畏。” |
gǎi jié yì cāo改节易操 | 改变原来的操行和志向。多指丧失应当坚守的节操;也指去恶为善。同“改操易节”。 | 明 归有光《上王都御史书》:“故以为人之贤不肖有定,而古之知人者,决于一见,而终其身不易。彼有改节易操者,必其始非本性,有矫而为之者。” |
dǐ lì míng jié砥砺名节 | 砥砺磨炼,立名立节 | 《晋书 夏侯湛传》:“论者谓湛虽生不砥砺名节,死则俭约令终,是深达存亡之理。” |
dà jié bù kě duó大节不可夺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强取。指立身处世的节操不能被改变。 | 春秋·鲁·孔丘《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bǎi zhōu zhī jié柏舟之节 | 指妇女丧夫后守节不嫁。同“柏舟之誓”。 | 宋 朱熹《与陈师中书》:“朋友传说,令女弟甚贤,必能养老抚孤,以全柏舟之节。” |
jìn jié jié chéng尽节竭诚 | 节:节操;竭:完。指竭尽忠诚和节义。 | 《魏书·吕罗汉传》:“自非尽节竭诚,将何以垂名竹帛?” |
jié jiǎn gōng xíng节俭躬行 | 节俭:节省,节约;躬:亲自。生活俭朴,以身作则。 | 清·顾炎武《骊山行》诗:“贤妇助内咏《鸡鸣》,节俭躬行迈往古。” |
yí xiǎn yī jié夷险一节 | 夷:平坦;节:节操。在平坦与险要地方都是一种节操。比喻处顺境与逆境都能恪守节操。 | 晋·葛洪《抱朴子》:“竭身命以殉国,经夷险而一节者,忠臣也。” |
jìn tuì yǒu jié进退有节 | 谓前进后退动作均合法度。 | 唐·王起《昆明池习水战赋》:“观乎作军政,临武事,进退有节,沿回趋利。” |
gān pín kǔ jié甘贫苦节 | 甘:情愿,乐意;节:节操。甘心忍受贫穷,刻苦保持忠贞的节操。 | 唐·韩愈《举张正甫自代状》:“甘贫苦节,不愧神明。” |
jié yòng hòu shēng节用厚生 | 节:节制,减省;厚:宽厚。节约用度,充裕人民生活。 | 唐·杨炯《梓州官僚赞·参军中山张曼伯赞》:“谦谦曼伯,不逾规矩,节用厚生,保家之主。” |
zhì chéng gāo jié至诚高节 | 至:最。最忠诚,最高尚的节操。形容人品高尚。 | 《魏书·儒林传·徐遵明传》:“至诚高节,堙没无闻,朝野人士,相与嗟悼。” |
zhé jié xiàng xué折节向学 |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学习。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
qīng fēng gāo jié清风高节 | 喻人品格纯洁,节操高尚。 | 唐·牟融《题赵友》诗:“我有清风高节在,知君不负岁寒交。” |
jìn chéng jié jié尽诚竭节 | 诚:忠诚。节:气节,义节。竭尽自己全部的忠诚和义节。亦作“尽节竭诚”、“尽心竭诚”、“尽忠竭力”、“尽忠竭诚”、“尽忠竭节”、“竭忠尽节”。 | 《魏书》:“尚自少侍从,尽诚竭节,虽云异姓,其犹骨肉,是以入为腹心,出当爪牙。” |
dà jié bù duó大节不夺 | 大节:临难不苟的节操;夺:丧失。指面临生死关头,仍不改变其原来志向。 | 《论语·泰伯》:“临大节而不可夺也。” |
jié yòng yù mín节用裕民 | 节约用度,使人民过富裕的生活。 | 荀况《荀子 富国》:“足国之道,节用裕民,而善臧其余。” |
pán gēn cuò jié盘根错节 | 盘:弯曲;错:交错;节:枝节。树根弯曲;枝节交错。形容纵横交错;密密麻麻。也比喻事物关系错综繁杂;难以处理。 | 晋 袁宏《后汉纪 安帝纪一》:“不遇盘根错节,无以别坚利,此乃吾立功之秋,怪吾子以此相劳也。” |
jié shí suō yī节食缩衣 | 节:节减;缩:紧缩。吃饭穿衣都很节省。形容节俭。 | 宋·朱熹《刘氏墨庄记》:“节食缩衣,悉力营聚。” |
qín jiǎn jié yuē勤俭节约 | 指人勤于劳作而生活简单俭朴。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五卷第一章:“因而形成了既敢山吃海喝,又能勤俭节约的双重生活方式。” |
jié yòng ài mín节用爱民 | 节省开支,爱护百姓。 | 《论语 学而》:“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
féng nián guò jié逢年过节 | 在新年之际或在其他节日里。 | 清·姜振名《永庆升平前传》第40回:“逢年过节,老太太时常想念,不过是儿行千里母担忧。” |
zhēn jié pái fāng贞节牌坊 | 古时用来表彰女性从一而终的门楼。指坚贞不二的标志。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43回:“这监门口也盖不得那贞节牌坊。” |
jī jié tàn shǎng击节叹赏 | 节:节拍;击节:打拍子;叹赏:赞叹赏识。指打着拍子欣赏诗文或艺术作品。形容对人的行为、言论、诗文、技艺等十分赞赏。 | 宋 王楙《野客丛书 阿房宫赋》:“击节叹赏,以谓善形容广大如此。” |
zhé jié dài shì折节待士 | 指屈己待人。 | 《周书 邵广传》:“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士,朝野以是称焉。” |
zhàng jié bǎ yuè杖节把钺 | 杖节:古代大臣出使或大将出师,皇帝授予符节,作为权力的象征;钺:古代兵器。指皇帝授予权力,掌握很大的兵权。 | 东汉·班固《汉书·王莽传》:“以太保甄邯为大将军,受钺高庙,领天下兵,左杖节,右把钺,屯城外。” |
jié wài shēng zhī节外生枝 | 节:竹子分枝长叶的地方。竹子应该在节外生枝;节外生出杈枝来。比喻在不应该出现问题的地方又产生了新的问题。也用作“节上生枝”。 | 元 康进之《李逵负荆》第二折:“不是我节外生枝,囊里盛锥,谁着你夺人爱女,逞己风流,被咱都知。” |
bù xiū xiǎo jié不修小节 | 不注意生活上的小事。形容处世潇洒旷达。 | 《晋书 石苞传》:“石苞……雅旷有智局,容仪伟丽,不修小节。” |
xīng lì jié yòng兴利节用 | 兴:兴办。兴办有利的事业,节约花费。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虽是兴利节用为纲,然也不可太过,要再省上二三百银子,失了大体统,也不象。” |
yīng jié hé pāi应节合拍 | ①合乎节拍。②用以比喻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 韦君宜《似水流年·一个炼铁厂的历史》:“他们一面拉风箱一面唱歌,应节合拍。” |
jié yī suō shí节衣缩食 | 节:节约;节省;缩:缩减。省吃俭用;非常节俭。 | 宋 陆游《秋获歌》:“我愿邻曲谨盖藏,缩衣节食勤耕桑。” |
gāo fēng liàng jié高风亮节 | 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形容人的品行高尚。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
jié zhōng zhǎng jié节中长节 | 节:竹节。枝节中又长出枝杈。比喻在已有的情节中又生出新的情节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格局》:“十出以后,皆是枝外生枝,节中长节,如遇行路之人,非止不问姓字,并形体面目皆可不必认矣。”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砺行 | 见“砥节励行”。 | 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
bié shēng zhī jié别生枝节 | 比喻另起事端或平添麻烦。 |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辛亥革命 徐锡麟安庆起义清方档案》:“现在人心皆惑,稍一宣扬,诚恐别生枝节,当遵谕格外秘密。” |
bù jū xì jié不拘细节 | 犹不拘小节。 | 《旧唐书 文苑传中 元万顷》:“万顷属文敏速,然性疏旷,不拘细节,无儒者之风。” |
zhé jié lǐ shì折节礼士 | 屈己待人,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 《明史·张居正传》:“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 |
jī shān zhī jié箕山之节 | 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节:名节,节操。指归隐以保全节操。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 《吕氏春秋·求人》:“昔尧朝许由于沛泽之中,曰:‘……请属天下于夫子。’许由辞曰:‘为天下之不治与?而既已治矣。自为与?啁噍巢于林,不过一枝;偃鼠饮于河,不过满腹。归已君乎!恶用天下?’遂之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耕而食,终身无经天下之色。” |
zhé jié dú shū折节读书 |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
cuò jié pán gēn错节盘根 | ①错:交错;节:枝节;盘:盘曲。树木的根枝盘旋交错。②比喻事情纷难复杂。③形容人坚韧不拔。 | 《后汉书 虞诩传》:“志不求易,事不避难,臣之职也;不遇盘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fěi gōng zhī jié匪躬之节 | 躬:自身;匪躬:指为君主尽忠而不顾自身;节:节操。指不顾自家性命而尽忠王室的节操。 | 《晋书·李胤传》:“诏以胤忠允高亮,有匪躬之节,使领司隶校尉。” |
lì xíng jié yuē厉行节约 | 厉:严格;认真;行:实行。严格认真地实行节约。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在去年十一月中共二中全会更着重地提出了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方针以后,几个月来已经开始发生效果。” |
xì zhī mò jié细枝末节 | 细、末:微小。植物最细小的枝节。比喻事物无关紧要的方面或细小的环节。 | 西汉 戴圣《礼记 乐记》:“以升降为礼者,礼之末节也。” |
tiáo fēn jié jiě条分节解 | 谓逐条逐节进行分析。 | 《新唐书·崔义玄传》:“义玄有章句学,先儒疑缪,或音故不通者,辄采诸家,条分节解,能是正之。” |
gā cù jié shuài呷醋节帅 | 唐任迪简为天德军判官,一日军宴,军吏误以醋酌迪简,以军使李景略严暴,恐罪及军吏,乃强饮之,吐血而归。军中闻者皆为感泣。及景略卒,军中请以为主,官至易定节度使,时人呼为呷醋节归。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 唐任迪简为天德军判官,一日军宴,军吏误以醋酌迪简,以军使李景略严暴,恐罪及军吏,乃强饮之,吐血而归。军中闻者皆为感泣。及景略卒,军中请以为主,官至易定节度使,时人呼为呷醋节归。见唐·李肇《唐国史补》卷中。 |
jǐn shēn jié yòng谨身节用 | 修身饬行,节省其用。 | 《孝经·庶人章》:“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
fǔ zhǎng jī jié抚掌击节 | 抚掌:拍手。击节:打拍子。①拍手为乐曲打拍子。②拍手表示非常赞赏。 | 《晋书·谢尚传》:“便着衣帻而舞。导令坐者抚掌击节。” |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折节下贤人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
dǐ jié lì xíng砥节厉行 | 见“砥节励行”。 | 汉·蔡邕《郭有道碑文》:“若乃砥节厉行,直道正辞。” |
wǎn jié huáng huā晚节黄花 | 黄花:菊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 宋·韩琦《九日小阁》诗:“莫嫌老圃秋容淡,且看黄花晚节香。” |
zhī fēn jié jiě支分节解 | 亦作“支分族解”。把肢体与关节一一分开。节,关节。族,骨节交错盘结之处。比喻剖析义理,详尽中肯。 | 宋·朱熹《〈中庸章句〉序》:“然后此书之旨支分节解,脉络贯通,详略相因,巨细毕举。” |
hán huā wǎn jié寒花晚节 | 寒花:寒天的花;晚节:晚年的节操。比喻人晚节高尚。 | 宋·韩琦《重阳》诗:“不羞老圃秋容淡,且看寒花晚节香。” |
féng shí yù jié逢时遇节 | 时:季节;节:节气。遇到四季节令。指过年过节的时候。 | 明·西湖渔隐主人《欢喜冤家》第五回:“逢时遇节,俱赏金银。” |
fán wén mò jié繁文末节 | 文:规定、仪式;节:礼节。过分繁琐的仪式和礼节。比喻琐碎多余的事情。 | 宋·苏轼《上圆丘合祭六仪》:“仪者必又曰: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
jiē gu yǎn节骨眼 | 比喻关键的环节或时机。 | 王朔《永失我爱》:“别起什么邪念,起也没用,都到这节骨眼了,满意不满意符不符合你那什么梦想也由不得你了。” |
zēng shōu jié zhī增收节支 | 增加收入,节约开支。 | |
huáng huā wǎn jié黄花晚节 | 指菊花能傲霜开放,比喻人到晚年能保持高尚的节操。 | 宋 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 韩魏公》:“鲁直诗云:‘黄花晚节尤可惜,青眼故人殊不来。’” |
xiū shēn lì jié修身立节 | 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 | 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 |
qū jié rǔ mìng屈节辱命 | 失去了节操,辱没了使命。 | 《汉书·苏武传》:“屈节辱命,虽生,何面目以归汉。” |
pán gēn cuò jié槃根错节 | 槃:同“盘”,盘旋;错:交错;节:枝节。树木的根盘屈,枝节交错。比喻事情的艰难复杂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不遇槃根错节,何以别利器乎?” |
jié yī sù shí节衣素食 | 节:节减;素:蔬菜类食物。省吃俭用,生活节俭。 | 《新华日报》1994.1.8:“节衣素食已经成了他的生活习惯。” |
è sǐ shì xiǎo,shī jié shì dà饿死事小,失节事大 | 失节:原为封建礼教指女子失去贞操,后泛指失去节操。贫困饿死是小事,失节事情就大了。 | 《二程全书·遗书二十二》:“又问:‘或有孤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
shāo guān dǎ jié稍关打节 | 稍:通“捎”,破除。打通关节 | 元·关汉卿《望江亭》第三折:“俺则待稍关打节,怕有那惯施舍的经商不请言赊。” |
zhé jié xià shì折节下士 | 折节:屈己下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三国志·魏志·袁绍传》:“绍有姿貌威容,能折节下士,士多附之,太祖少与交焉。” |
jié yòng ài rén节用爱人 | 节约用度,爱护百姓。 | 唐·高郢《谏造章敬寺书》:“陛下若节用爱人,当与夏后齐驾,何必劳人动众,而踵梁武之遗风乎?” |
gǎi kē yì jié改柯易节 | 指枝叶凋败。比喻人品蜕变。同“改柯易叶” | 李盘《与李仲休》:“凡立身行己,利物济人,皆吾本分内事,即使磨蝎终身,必不改柯易节。” |
měi féng jiā jié bèi sī qīn每逢佳节倍思亲 | 倍:更加;思:思念。每到节日更加思念家乡的亲人。 | 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qīng fēng liàng jié清风亮节 | 喻人品格高尚,节操坚贞。 | 清·袁枚《随园诗话》第八卷:“然司空图清风亮节,唐季忠臣。” |
shǒu jié bù huí守节不回 | 守节:坚守节操;移:改变。坚守节操而不动摇。 | 《旧唐书·肃铣等传论》:“辅公拓窃兵反叛,王雄诞守节不回,训子孙以忠贞,感士庶之流涕。” |
zhū rǔ yī jié侏儒一节 | 比喻能体现事物全貌的局部。 | 汉 桓谭《新论 道赋》引谚语:“侏儒见一节,而长短可知。” |
jī jié chēng shǎng击节称赏 | 节:节拍;赏:赞赏。形容对诗文、音乐等的赞赏。 | 晋·左思《蜀都赋》:“巴姬弹弦,汉女击节。” |
shū gōng jìn jié殊功劲节 | 殊:特殊;劲节:坚贞的节操。指杰出的功勋和坚贞的节操。 | 唐·陆贽《奉天遣使宣慰诸道诏》:“其殊功劲节,超越常伦,别条状绩,当特优奖。” |
xì wēi mò jié细微末节 | 末节:小事情,小节。无关紧要的小事情,小问题。 | 古立高《初恋》:“为这些细微末节的事,张志诚感到伤脑筋。” |
bái shǒu yī jié白首一节 | 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 | 《后汉书 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
yīng fēng liàng jié英风亮节 | 高尚的风格和节操。 | 毛錡《悼念周恩来总理》诗:“可钦可敬的周总理,英风亮节堪师表。” |
bù jū xiǎo jié不拘小节 | 不拘:不拘泥;不限制;小节:琐碎的生活小事。不拘泥于生活琐事。指人在生活小事上不大在乎。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虞延传》:“(延)性敦朴,不拘小节,又无乡曲之誉。” |
qǔ yù yǒu jié取予有节 | 获取和给予是有节制的,比喻不苟贪得。 | 《淮南子·本经训》:“取予有节,出入有时。” |
dǐ míng lì jié砥名励节 | 砥:磨刀石,引申为磨砺;名:名誉;励:通“砺”,磨炼;节:节操。砥砺磨炼自己,立名立节 | 唐·高迈《济河焚舟赋》:“砥名励节,易地改辙,冀桑榆之未晚,得雌雄之一决。” |
gāo jié mài sú高节迈俗 | 迈:超逸。指志节高超脱俗。 | 《晋书·江统传》:“惇字思悛,孝友淳粹,高节迈俗。” |
héng shēng zhī jié横生枝节 | 横生:意外发生的;枝节:树干上长出的枝和节;比喻细小或旁出的事情。比喻意外地插进一些问题;干扰了主要问题的解决。 | 宋 叶适《答少詹书》:“又疑人之不相与,而以为外己,所以枝叶横生,意见多疑。” |
gāo fēng wěi jié高风伟节 | 高风:高尚的品格。高尚的品德,坚贞的节操。比喻道德和行为都很高尚。 | 清·汪琬《耒虞先生年谱后序》:“先生暮年虽复见扼于用事者,屏置海外以殁,而高风伟节讫今传述于吴越人士之口。” |
kāi yuán jié liú开源节流 | 开源:开辟水源;节流:节制水流。开辟收入的新来源;节制支出;减少消耗。比喻增收节支。 | 荀况《荀子 富国》:“等赋府库者,货之流也。故明主必谨养其和,节其流,开其源,而时斟酌焉,潢然使天下必有余而上不忧不足。” |
qīng fēng jìn jié清风劲节 | 喻人品纯洁,节操坚贞。 | 清·戴名世《〈左尚子制义〉序》:“忠毅(左忠毅)以清风劲节,罹于党祸,海内至今仰之。”又《赠叶苍岩序》:“两人官位相埒,而俱以清风劲节,显名天下。” |
shǒu jié bù yí守节不移 | 坚守节操,决不改变。亦作“守节不回”。 | 西汉·刘向《新序·节士》:“子为父死无所恨,守节不移,虽有鈇钺汤镬之诛而不惧也。” |
fán wén rù jié繁文缛节 | 文;节:旧时指礼节;缛:繁重。繁琐过多的礼节、仪式。也指繁琐多余的事项或手续。 | 宋 苏轼《上圆丘合祭卞议》:“省去繁文末节,则一岁可以再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