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志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志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ī zhì燕雀安知鸿鹄之志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史记·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xiǎo rén dé zhì小人得志小人:旧指道德低下或行为不正派的人。指人格卑下的人取得权势。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kūn péng dé zhì鹍鹏得志鹍鹏:传说中的极大的鱼和鸟。比喻有大志的人得到施展的机会。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一折:“您端的似鹍鹏得志秋云长。”
zhì měi xíng lì志美行厉志向高远,又能砥砺操行。《后汉书·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zhì mǎn qì dé志满气得犹志得意满。唐·韩愈《与崔群书》:“贤者恒无以自存,不贤者志满气得。”
shǐ zhì bù qū矢志不屈矢:通“誓”;屈:屈服。立志决不屈服。清·顾彩《髯樵传》:“义哉髯也,见义必为,矢志不屈,求之士人中,亦几几难之。”
shǐ zhì juān qū矢志捐躯矢:通“誓”,发誓;捐躯:牺牲生命。立志牺牲而不屈服。《清史稿·尚可喜传》:“惟知矢志捐躯,保国岭南,以表臣始终之诚。”
wèi jìng zhī zhì未竟之志没有完成的志向。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今日之下,退守山林,却深望这个儿子,完我未竟之志。”
bù yǐ cí hài zhì不以辞害志辞:文辞;志:作品的思想内容。不因为只顾文辞而损害了对内容的理解。指写文章不要只追求修辞而忽略文章的立意。战国 邹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
zhì zài qiān lǐ志在千里形容志向远大。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神龟虽寿》:“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xiōng wú dà zhì胸无大志心里没有远大志向。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36章:“至于回、革等人,实系凡庸之辈,胸无大志,三年来观望风色,动摇不前。”
gè xíng qí zhì各行其志见“各从其志”。《北史·宇文孝伯传》:“尉迟运惧,私谓孝伯曰:‘吾徙必不免祸,奈何?’孝伯曰:‘今堂上有老母,地下有武帝,为臣为子,知欲何之!且委质事人,本徇名义,谏而不入,将焉逃死?足下若为身计,宜远之。’于是各行其志。”
shǐ zhì bù yú矢志不渝表示永远不变心。《晋书 谢安传》:“安虽受朝寄,然东山之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
yàn què ān zhī hóng hú zhì燕雀安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庸俗的人不能理解志向远大者的抱负。西汉 司马迁《史记 陈涉世家》:“嗟呼,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jī shān zhī zhì箕山之志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同“箕山之节”。三国 魏 曹丕《与吴质书》:“伟长独怀文抱质,恬淡寡欲,有箕山之志,可谓彬彬君子者也。”
zhì dà liàng xiǎo志大量小志:志向;量:度量,胸襟。抱负很大,而胸襟狭隘。宋·苏轼《贾谊论》:“贾生志大而量小,才有余而识不足也。”
zhì chōng niú dǒu志冲牛斗牛斗: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人的气势很盛。明·无名氏《赵匡胤打董达》第五折:“三位将军,乃人中豪杰,志冲牛斗,气吐凌云。”
cái shū zhì dà才疏志大才干有限而抱负很大。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名重而识暗。”
zhì chōng dǒu niú志冲斗牛斗牛:牵牛星与北斗星。形容怒气冲天或气势很盛。
xīn xiǎo zhì dà心小志大办事小心,抱负远大。《淮南子·主术训》:“凡人之论,心欲小而志欲大,智欲圆而行欲方,能欲多而事欲鲜。”
fàng yì sì zhì放意肆志纵情而无所顾忌。宋·苏轼《超然台记》:“时相与登览,放意肆志焉。”
zhōng yān zhī zhì终焉之志在此安身终老的想法。南朝梁 沈约《宋书 傅隆传》:“义熙初,年四十,始为孟昶建威将军,员外散骑侍郎。坐辞兼,免。复为会稽征虏参军。家在上虞,及东归,便有终焉之志。”
yǒng zhì bù wàng永志不忘永远记住,不遗忘。冰心《〈儿童文学选〉序言》:“捻军的失败,也引起人民无尽的悲愤,他们对起义的英雄们是永志不忘的。”
měng zhì cháng zài猛志常在比喻雄心壮志,至死不变。晋·陶潜《读山海经》诗:“刑天舞于戚,猛志固常在。”
qián xīn dǔ zhì潜心笃志专心致志。明·吴承恩《西游记》第77回:“潜心笃志同参佛,努力修身共炼魔。”
zhì yíng xīn mǎn志盈心满犹志得意满。《晋书·袁甫传》:“寿阳以西皆是中国,新平强吴,美宝皆入,志盈心满,用长欢娱。”
shī yǐ yán zhì诗以言志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志趣。亦作“诗言志”、“诗以道志”。《尚书·舜典》:“诗言志,歌永言。”
zhì zú yì mǎn志足意满犹志得意满。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三二回:“恒公虽然是个英主,却不道剑老无芒,人老无刚,他做了多年的侯伯,志足意满。”
xiān yì chéng zhì先意承志指孝子不等父母开口就能顺父母的心意去做。后指揣摸人意,谄媚逢迎。西汉 戴圣《礼记 祭义》:“君子之所为孝者,先意承志,谕父母于道。”
shǐ zhì bù yáo矢志不摇矢:通“誓”,发誓;摇:动摇。发誓立志,决不改变。清·蒲松龄《聊斋志异·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而邵氏矢志不摇。”
rǎn shén luàn zhì染神乱志谓思想受到迷惑扰乱。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十:“西山曰:‘此人大非端士,笔头虽写得数句诗,所谓本心不正,脉理皆邪,读之将恐染神乱志,非徒无益。’某佩服其言。”
cái shū zhì dà材疏志大谓志向虽大而才能不足。有时用为谦词。宋·陆游《大风登城诗》:“材疏志大不自量,西家东家笑我狂。”
shǐ zhì bù yí矢志不移发誓立志;决不改变。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仇大娘》:“仲叔尚廉利其嫁,屡劝驾,邵氏矢志不摇。”
qū shēn rǔ zhì屈身辱志屈:降低。降低自己的人格,改变自己的心志。《新刊大宋宣和遗事》:“昔居天上兮,珠宫玉阙。今日草莽兮,事何可说。屈身辱志兮,恨何可雪。”
bǐ wù cǐ zhì比物此志比物:比类,比喻;志:心意。指用事物行为来寄托、表达自己的心意。东汉 贾谊《新书 阶级》:“故曰‘圣人有金城’者,比物此志也。”王先谦补注:“物,类也。志,意也。言臣如效死取义,则为国家不拔之基,圣人有‘金城’之语,正比类此意也。”
rén gè yǒu zhì人各有志指每个人都有不同的志向。晋 陈寿《三国志 管宁传》:“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
qǐn qiū zhī zhì寝丘之志相传楚令尹孙叔敖临终时告诫其子勿受楚王所封肥美之地,而请受瘠薄的寝丘,以保长久不失。后因谓与世无争、知足知止之心为“寝丘之志”。南朝·齐·王俭《褚渊碑文》:“既秉辞梁之分,又怀寝丘之志。所受田邑,不盈百井。”
yàn què bù zhī hóng hú zhì燕雀不知鸿鹄志鸿鹄:天鹅。比喻平凡的人哪里知道英雄人物的志向。清·黄世仲《洪秀全演义》第21回:“乃向其乡人说道:‘我今将为状元,不久便作开国元勋矣!何以贺我?’乡人益非之。刘赞臣叹道:‘此所谓燕雀不知鸿鹄志也。’”
qì chōng zhì dìng气充志定充:充实,充足。精力充沛,意志坚定。《明史·范济传》:“磨砻砥砺,使其气充志定,卓然成材,然后举而用之,以任天下国家事无难矣!”
jīng xīn lì zhì精心励志精心:专心,细心;励:磨练。磨炼意志,使心意纯正专一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59回:“此时若能精心励志,尚可救其一二焉。”
shén fēn zhì duó神分志夺神:精神;夺:丧失。精神分散,志气丧失。《元史·张桢传》:“守京师者能聚不能散,御外侮者能进不能退,纷纷籍籍,神分志夺,国家之事,能不为阁下忧乎?”
sì fāng zhī zhì四方之志志:志向。指远大的志向。亦作“志在四方”。
zhuàng zhì líng yún壮志凌云宏伟的志向直上云宵(凌:升上)。形容志向十分远大。汉 班固《汉书 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凌云之志。”
zhì tóng dào hé志同道合形容彼此志向相同;信仰、志趣一致。志:志向;道:道路;信仰。晋 陈寿《三国志 陈思王植传》:“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漠神通。”
lóu yǐ dé zhì蝼蚁得志蝼蚁:蝼蛄和蚂蚁,比喻力量微小或地位低微的人。比喻小人得志。西汉·刘安《淮南子·人间训》:“海大鱼,网弗能止也,钓弗能牵也,荡而失水,则蝼蚁皆得志焉。”
zhì dà cái shū志大才疏志:抱负;疏:粗疏;薄弱。志向远大;才能不足。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孔融传》:“融负其高气,志在靖难,而才疏意广,迄无成功。”
líng yún zhī zhì凌云之志凌云: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汉书·扬雄传》:“往时武帝好神仙,相如上《大人赋》欲以风帝,反缥缥有陵(凌)云之志。”
fēng yún zhī zhì风云之志像风云那样雄大高远的志向。北周·庚信《周兖州剌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始游庠塾,不无儒者之荣;或见兵书,遂有风云之志。”
rén rén zhì shì仁人志士原指仁爱而有节操,能为正义牺牲生命的人。现在泛指爱国而为革命事业出力的人。西汉 韩婴《韩诗外传》第三卷:“育群物而不倦,有似仁人志士,是仁者之所以乐山也。”
dào hé zhì tóng道合志同谓彼此的志趣理想一致。三国·魏·曹植《陈审举表》:“昔伊尹之为媵臣,至贱也;吕尚之处屠,至陋也。及其见举于汤武、周文,诚道合志同,玄谟神通。”
líng xiāo zhī zhì凌霄之志凌霄:高入云霄的志气。形容远大的志向。《晋书 慕容垂载记》:“遇风尘之会,必有凌霄之志。”
dàn wán hēi zhì弹丸黑志见“弹丸黑子”。语出北周·庾信《哀江南赋》:“地惟黑子,城犹弹丸。”
yì dé zhì mǎn意得志满因愿望实现而心满意足。亦作“志得意满”。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今汉王大败亏输,项王意得志满。”
xùn zhì shí mǐn逊志时敏谦虚好学,时刻策励自己。《尚书·说命下》:“惟学逊志,务时敏,厥修乃来。”
zhuān xīn zhì zhì专心致志心里很专一;注意力集中。致:极尽;志:心意;志趣。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今夫弈之为数,小数也,不专心致志,则不得也。”
yǒu zhì zhě shì jìng chéng有志者事竟成者:人;竟:终于;成:成功。有志气的人;最后一定成功。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渰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xíng gǔ zhì jīn行古志今按古道行事,为当今服务。谓时异势迁,不可食而不化。《逸周书·常训》:“始之以古,终之以古,行古志今,政之至也。”
jiàng zhì rǔ shēn降志辱身降:压抑;减损。压抑自己的意志;降低自己的身份;多指违心地混迹于世俗或委曲求全。先秦 孔子《论语 微子》:“柳下惠,少连,降志辱身矣。”
lì zhì jié jīng励志竭精指坚定意志,竭尽全力。《汉书·梅福传》:“定以天下布衣励志竭精,以赴延阙。”
yǐ yì nì zhì以意逆志用自己的想法去揣度别人的心思。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故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
zhì dà cái duǎn志大才短志:抱负。指人志向大而才能不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zhì jiāo yì mǎn志骄意满形容得意骄傲。《古今小说·梁武帝累修归极乐》:“贲志骄意满,不复顾虑。”
dàn bó míng zhì,níng jìng zhì yuǎn澹泊明志,宁静致远澹泊:不追求名利;宁静:心情平静沉着。不追求名利,生活简朴以表现自己高尚的情趣;心情平稳沉着,专心致志,才可有所作为。汉·刘安《淮南子·主术训》:“是故非澹漠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lí jīng biàn zhì离经辨志读断经书文句,明察圣贤志向。《礼记·学记》:“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
jī zhì mò dì赍志没地赍:怀抱着,带着;没:死。志愿没有实现就死了。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jī zhì yǐ méi赍志以没见“赍志而殁”。南朝·梁·江淹《恨赋》:“赍志没地,长怀无已。”
dǎo lì zhī zhì蹈厉之志蹈厉:踏地猛烈。本形容舞蹈的动作威武有力。比喻奋发向上的志向。明·刘基《齐侯袭莒》:“发扬蹈厉之志,以成从简尚功之俗。”
jì zhì shù shì继志述事继:继承;述:陈述。继承先人之志以言事理政。《宣和书谱》第一卷:“一旦用王浚,唾手可行,故天下始一于晋。夫可谓继志述事之主。”
yǐn jū qiú zhì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先秦 孔子《论语 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dǐ zhì yán sī砥志研思专心致志,深思钻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胡四娘》:“程入闱,砥志研思,以求必售。”
bīng wú dòu zhì兵无斗志士兵缺乏作战的决心和勇气。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九回:“且说曼伯杀入左军,陈兵原无斗志,即时奔散,反将周兵冲动。”
dàn bó míng zhì淡泊明志淡泊:生活俭朴;不追求名利;过宁静俭朴的生活以此表示自己的志趣。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zhì mǎn qì jiāo志满气骄见“志骄意满”。《西湖佳话·三台梦迹》:“也先不道,志满气骄,将有长驱深入之势,不可不预之防。”
dòu zhì áng yáng斗志昂扬斗:泛指做事;昂扬:情绪高涨。形容做事的热情很高。毛泽东《介绍一个合作社》:“从来也没有看见人民群众像现在这样精神振奋,斗志昂扬,意气风发。”
hán xīn xiāo zhì寒心消志见“寒心销志”。《梁书·武帝纪下》:“联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百姓故耳。”
zhì zài sì fāng志在四方志:志向;四方:各处天下。形容有远大的志向和理想。元 关汉卿《裴度还带》第三折:“立忠信男儿志四方,居王佐丹房定八方,抚万姓,定边疆。”
lǎo jì fú lì,zhì zài qiān lǐ老骥伏枥,志在千里骥:骏马,千里马;枥:马槽。比喻有志向的人虽然年老,仍有雄心壮志。三国·魏·曹操《步出夏门行》:“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qiú zhì dá dào求志达道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主张。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zhì shì rén rén志士仁人志向宏伟、道德高尚的人。指热爱祖国献身事业的人士。(仁:仁爱;高尚)。先秦 孔子《论语 卫灵公》:“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rén pín zhì duǎn人贫志短短:短小。人的处境困厄,志向也就小了。
yǒu zhì bù zài nián gāo有志不在年高年高:岁数大。有志不在乎年纪大。指人贵在有志;不能凭年龄来衡量。明 许仲琳《封神演义》第23回:“樵子抚掌大笑不止,对子牙点头叹曰:\'有志不在年高,无谋空言百岁!\'”
gè cóng qí zhì各从其志从:听任;志:志向。各人执照各人的意志行事。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亦各从其志也。”
zhì chéng jūn zǐ志诚君子君子:指品德高尚的人。形容志行诚笃的人。明·徐霖《绣襦记·姨鸨夸机》:“他是个志诚君子,与别人不同,怎么开口起发他的?”
míng míng zhī zhì冥冥之志冥冥:专默精诚。专默精诚的意志。形容有远大理想和坚定信念。战国·赵·荀况《荀子·劝学》:“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
xiōng huái dà zhì胸怀大志怀:怀藏。胸有远大志向。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二十一回:“夫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有包藏宇宙之机,吞吐天地之志者也。”
bó xué dǔ zhì博学笃志博:广;笃志:志向专一。广泛学习,意志坚定。春秋·鲁·孔丘《论语·子张》:“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dǔ zhì hǎo xué笃志好学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dǔ zhì ài gǔ笃志爱古笃志:志向专一。志趣专一,爱好古典。《北史·景穆十二王传》:“十六通《杜氏春秋》,下帷读书,笃志爱古。”
xiàng zhuāng wǔ jiàn,zhì zài pèi gōng项庄舞剑,志在沛公比喻说话和行动的真实意图别有所指。同“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清 黄小配《大马扁》第四回:“在康有为之意,志在成名(余成名),如项庄舞剑,志在沛公,今见成名动也不动,已自愧悔。”
cái jù zhì dà材剧志大指才智多,志向大。《荀子 非十二子》:“略法先王而不知其统,犹然而材剧志大,闻见杂博。”
píng shēng zhī zhì平生之志平生:一生。指一生的志向。唐·杜甫《梦李白》:“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zhòng zhì chéng chéng众志成城众人统一的意志;形成坚固的城墙。比喻团结一致;力量无比强 大。城;城墙。《国语 周语下》:“众心成城,众口铄金。”
zhì jié xíng fāng志洁行芳志向高洁,品行端正。《后汉书 张堪传》:“年十六,受业长安,志美行厉,诸儒号曰圣童。”
qì mǎn zhì jiāo气满志骄见“气充志骄”。明·施耐庵《水浒传》第86回:“他打了俺三个大郡,气满志骄,必然想着幽州。”
zhì gāo qì yáng志高气扬志气高昂而自得。《史记 苏秦列传》:“家殷人足,志高气扬。”
háo qíng zhuàng zhì豪情壮志豪迈的情怀;远大的志向。茅盾《温故以知新》:“他们大多数两鬓添霜,然而豪情壮志,更见坚强。”
qì jiāo zhì mǎn气骄志满见“气充志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9回:“就未免气骄志满,一天一天的放荡恣纵起来。”
zhì qù bù fán志趣不凡不凡:不寻常,不平凡。志向很不平常。形容超凡。《晋书·阮修传》:“梁国张伟,志趣不常,自隐于屠钓。”
yī rén lì zhì,wàn fū mò duó一人立志,万夫莫夺形容志向坚定,别人很难改变。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五卷:“正是‘一人立志,万夫莫夺。’”
kuài xīn mǎn zhì快心满志见“快心遂意”。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6回:“只图一时快心满志,不管犯世途万种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