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身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身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míng zhé bǎo shēn明哲保身明哲:明智;通达事理。指洞察事理、聪慧明智的人善于保全自己。也指为了个人得失不坚持原则;与世无争。《诗经 大雅 烝民》:“既明且哲,以保其身。”
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一身作事一身当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清·曹雪芹《红楼梦》第92回:“我恨他为什么这样胆小,一身作事一身当,为什么要逃。就是他一辈子不来了,我也一辈子不嫁人的。”
dǐng míng tì shēn顶名替身犹言顶名冒姓。《西游记》第十五回:“顶名替身者取首级,交头互耳者取首级。”
shēn wú cháng chù身无长处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dǎn dà yú shēn胆大于身犹言胆大如斗。谓无所忌惮。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语出《旧唐书·李昭德传》载丘愔劾奏李昭德语:“臣观其胆,乃大于身,鼻息所冲,上拂云汉。”
shēn huái liù jiǎ身怀六甲六甲:传说为上帝造物的日子。指妇女怀孕。《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
shēn tǐ fà fū身体发肤本指身躯、四肢、须发、皮肤,后亦泛指自己身体的全部,自身。《孝经 开宗明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shēn wú cháng wù身无长物除自身外;再没什么别的东西。形容人东西极少。生活简朴或家境贫寒。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
yī shēn liǎng tóu一身两头一个人同时有两个主张。比喻无所适从。汉 焦延寿《易林》卷八:“一身两头,近适二家,乱不可治。”
jí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就用那个人对付别人的办法返回来对付那个人自己。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hún shēn shì dǎn浑身是胆浑身:全身。指全身充满胆量。形容胆量极大;无所畏惧。宋 陈著《宝鼎现 寿京尹曾留远侍郎渊子》词:“最是满腹精神,担负处,浑身是胆。”
shēn lì qí jìng身历其境亲身来到某个地方。《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而曹公已临其境。”
shēn wài zhī wù身外之物个人身体以外的东西;指名誉、地位、权力、金钱等。唐 吴兢《贞观政要》:“明珠是身外之物,尚不可弹雀,何况性命之重,乃以博财物耶?”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一登龙门,身价十倍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bàn shēn bù suí半身不遂遂:顺;如意;指能活动。半边身体不能活动自如。汉 张仲景《金匮要略方论 中风历节》:“夫风之为病,当半身不遂,或臂不遂者,此为痹脉微而数中风侠然。”
huǐ bù wēi shēn毁不危身见“毁不灭性”。西汉·戴圣《礼记·檀弓下》:“丧不虑居,毁不危身。”
fēn shēn jiǎn kǒu分身减口见“分房减口”。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家族》:“今有迫于人口多者,每有分身减口之语。”
yǐ shēn xùn zhí以身殉职殉:为达到某种目的而牺牲。为了忠于本职工作而牺牲。《梁书 韦粲传》:“谓仲礼曰:‘下官才非御侮,直欲以身殉职。’”
xiū shēn lì jié修身立节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
jǐn yǐ shēn miǎn仅以身免指没有被杀或只身逃出了险境。战国 乐毅《报遗燕惠王书》:“齐王逃遁走莒,仅以身免。”
lì shēn yáng míng立身扬名立身:使自己在社会上有相当地位;扬:传布。使自己立足于社会,名声远扬。三国 魏 应璩《与从弟君苗君胄书》:“潜精坟籍,立身扬名。”
duàn fā wén shēn断发纹身见“断发文身”。冯至《伍子胥》九:“在吴越的边境上还有许多野人,他们是断发纹身的。”
fěn shēn huī gǔ粉身灰骨身体粉碎而死。比喻为了某种目的或遭到什么危险而丧失生命。同“粉身碎骨”。唐 张鷟《游仙窟》:“玉馔珍奇,非常厚重,粉身灰骨,不能酬谢。”
yǐ qí rén zhī dào,huán zhì qí rén zhī shēn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拿;治:惩处。用别人的办法来惩治别人。宋·朱熹《中庸集注》第十三章:“故君子之治人也,即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shēn bài míng liè身败名裂地位丧失;名声败坏。现在也形容干了坏事;遭到彻底失败。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quán shēn yuǎn huò全身远祸全:保全。保全自身,远离祸害。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把你尊翁的骸骨,遣人送到故乡,你母女自去全身远祸。”
shě shēn qiú fǎ舍身求法舍身:舍弃身体;求法:寻求佛法。原指佛教徒不惜牺牲自己,远道求经。后比喻为了追求真理而不惜牺牲自己。鲁迅《且介亭杂文·中国人失掉自信了吗》:“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zhōng shēn dà shì终身大事终:从开始到末了。关系到一辈子的大事情;多指男女婚嫁而言。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二卷:“一时间凭着两局赌赛,偶尔亏输,便要认起真来,草草送了终身大事,岂不可羞!这事断然不可!”
yǐ yǎng shāng shēn以养伤身为了获得养育自己的条件,反而使身体受到损害。比喻得不偿失。《庄子·让王》:“夫人王亶父,可谓能尊生矣。能尊生者,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今世之人,居高官尊爵者,皆重失之。见利轻亡其身,岂不惑哉!”按,此语亦见《吕氏春秋·审为》与《淮南子·道应训》。
yī shēn liǎng rèn一身两任指一个人担任两个职务。唐·韩愈《圬者王承福传》:“一身而二任焉,虽圣者不可为也。”
jié rán yī shēn孑然一身孑然:孤独的样子。孤单单的一个人。宋 周煇《清波杂志》第八卷:“岁月滋久,根深蒂结,生育男女,于义有不可负者,兼渠孑然一身,无所依傍,处性不能自立。”
yōu guó wàng shēn忧国忘身忧:忧虑。一心忧虑国事,忘了自身安危。《晋书·淮南忠壮王允传》:“故淮南王允忠考笃诚,忧国忘身,讨乱奋发,几于克捷。”
shǒu shēn rú yù守身如玉保持节操,象玉一样洁白无瑕。也泛指爱护自己的身体。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4回:“孩儿守身如玉,岂肯堕入污泥!”
kǔ shēn jiāo sī苦身焦思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史记 越王勾践世家》:“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yī bù zhē shēn衣不遮身衣服破烂,连身子都遮盖不住。形容生活贫苦。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35卷:“曹州有一个穷汉,叫做贾仁。真是衣不遮身,食不充口。”
zhù shù děng shēn著述等身著述:编写的著作。写的书摞起来和自己的身高相等。形容著作极多。亦作“著作等身”。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
bēi shēn jiàn tǐ卑身贱体①谓俭约勤苦。②弯腰俯首,屈从奉迎。《韩非子 说疑》:“皆夙兴夜寐,卑身贱体……以事其君。”
yán chuán shēn jiào言传身教言传:语言上传授、讲解;身教:亲身以行动教导。一面在言语上传授;讲解;一面在行动上示范。指言语行动起模范作用。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第五伦传》:“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论。”
gū shēn zhī yǐng孤身只影形容孤单一人。元 关汉卿《窦娥冤》第三折:“可怜我孤身只影无亲眷,则落的吞声忍气空嗟怨。”
shēn zài jiāng hǎi,xīn chí wèi què身在江海,心驰魏阙江海:指隐士居住的地方;驰:心神向往;魏阙:指朝廷。指虽不为官,仍关怀朝政。唐·陈子昂《夏日晖上人房别李参军崇嗣》:“余独坐一隅,孤愤五蠹,虽身在江海,而心驰魏阙 。”
mài shēn tóu kào卖身投靠投:投奔;靠:依靠。形容出卖自己的灵魂和躯体;为有权势地位的人效劳;从而求得靠山。鲁迅《<准风月谈>后记》:“我见这富家儿的鹰犬,更深知明季的向权门卖身投靠之辈是怎样的阴险了。”
rén bǎi qí shēn人百其身百其身:自身死一百次。别人愿意死一百次来换取死者的复生。表示对死者极沉痛的悼念。《诗·秦风·黄鸟》:“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shēn míng jù tài身名俱泰名誉、地位都安稳。形容生活舒泰。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汰哆》:“士当令身名俱泰,何至以翁牖语人。”
tǐng shēn dú chū挺身独出挺:撑直。面对着艰难或危险的事情,勇敢地站出来。《北齐书·綦连猛传》:“猛遥见之,即亦挺身独出,与其相对,俯仰之间,刺贼落马,因即斩之。”
shēn hòu shí fāng gān身后识方干比喻一个人才,生前无人赏识,死后才被重视。清·袁枚《随园诗话》:“放眼古今多少恨,可怜识后识方干。”
shēn zài jiāng hú,xīn cún wèi què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审为》:“身在江海之上,心居乎魏阙之下,奈何?”
jié shēn zì ài洁身自爱保持自己纯洁,不同流合污。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好,不关心公众事情。《孟子 万章上》:“归洁其身而已矣。”
wú róng shēn zhī dì无容身之地①指没有栖身立脚的地方。②指羞愧而无处可以藏身。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8回:“四海飘零,无容身之地。”
zhǐ dí wàng shēn指敌忘身指敌:与敌人作战。与敌人作战,要舍生忘死,勇于牺牲。战国·尉缭《尉缭子·兵教下》:“兵有五致:为将忘家,逾垠忘亲,指敌忘身,必死则生,急胜为下。”
shǒu shēn ruò yù守身若玉守身:保持自身的品节。维持自身像玉那样洁白无瑕。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3回:“何况这位姑娘,守身若玉,丽志如冰。”
yǐ shēn shì xiǎn以身试险身:亲身,亲自;试:尝试。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汉书 王尊传》:“明慎所职,毋以身试法。”
bù chī yáng ròu kōng rě yī shēn shān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羊肉没吃上,反倒沾了一身羊膻气。比喻干了某事没捞到好处,反坏了名声惹来了麻烦。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七回:“弄得不吃羊肉空惹一身膻,那是要坏名气的。”
shēn jīng bǎi zhàn身经百战身:亲身;百:极言其多;亲身经历过许多战斗。形容富于实战经验;也形容具有丰富的实际经验。南北朝 庾信《周大将军司马裔神道碑》:“在朝四十一年,身经一百余战。”
dú shàn qí shēn独善其身善:弄好。原指加强其自身的品德修养。现指只要自己好而不关心别人的个人主义处世哲学。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cāo shēn xíng shì操身行世犹言立身处世。明 方孝孺《与卢编修希鲁书》:“痛以礼义自绳约,既率己之顽惰,又以化顽惰者,使之知操身行世之大方,孝亲忠君之大节。”
yì bù yā shēn艺不压身比喻人学会的技艺越多越好。清·李绿园《歧路灯》第44回:“这孙海仙说了些江湖本领,不耕而食,不织而衣,遨游海内,艺不压身。”
dú shàn yī shēn独善一身同“独善其身”。唐·白居易《新制布裘》诗:“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fèn shēn dú bù奋身独步奋:振作;独步:独一无二,无与伦比。努力出人头地。元·郑光祖《伊尹耕莘》第四折:“脱白衣平步上云衢,离尘途奋身独步。”
zhèng shēn qīng xīn正身清心端正自己的言行,清静内心。比喻修身养性。《明史·丘濬传》:“愿陛下体上天之仁爱,念祖宗之艰难,正身清心以立本而应务,谨好尚不惑于异端。”
zhì shēn shì wài置身事外置:安放。把自己放在事情之外。形容对事情漠不关心。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22回:“你我且置身事外,袖手旁观。”
shēn jià bèi zēng身价倍增建立或增进个人的权威、影响或声望。
yǎng shǒu jiē fēi náo,fǔ shēn sǎn mǎ tí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接:迎面射;猱:猿类;马蹄:一种箭靶的名称。扬起手射中飞猿,俯下身射破箭靶。形容技艺高超。三国·魏·曹植《白马篇》:“仰手接飞猱,俯身散马蹄。狡捷过猿猴,勇剽若豹螭。”
wěi shēng sàng shēn尾生丧身传说鲁国人尾生与一女子相约在桥下会面,水涨,尾生不愿失信,抱着桥柱被淹死。比喻只知道守约,而不懂得权衡利害关系。战国·宋·庄周《庄子·盗跖》:“尾生与女子期于梁下,女子不来,水至不去,抱梁柱而死。”
háng wǔ chū shēn行伍出身行伍:古代军队编制,1行25人,1伍5人,泛指士兵。指当兵出身。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3回:“幸亏炮船上统带赵大人是行伍出身,天生海量。”
yǐ shēn zuò zé以身作则身:自身;则:准则;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做出榜样。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fěn shēn suì gǔ粉身碎骨全身粉碎。多指为了某种目的而不惜牺牲生命。也比喻彻底遭到失败或遭遇极大的磨难。唐 蒋防《霍小玉传》:“平生志愿,今日获从,粉骨碎身,誓不相舍。”
zàng shēn yú fù葬身鱼腹葬身:埋葬尸体。尸体被鱼所食。指淹死水中。战国 楚 屈原《楚辞 渔父》:“宁赴湘流,葬于江鱼之腹中。”
juān shēn xùn yì捐身徇义为正义而牺牲生命。宋·岳飞《申司进兵状》:“累准朝廷指挥催督,此正飞等捐身徇义之秋。”
róng tóu guò shēn容头过身只要头容得下,身子就过得去。比喻得过且过。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西羌传 东号子麻奴》:“今三郡未复,园陵单外,而公卿选懦,容头过身,张解设难。”
dǐ shēn lì xíng砥身砺行犹言砥节砺行。《梁书·儒林传序》:“建国君民,立教为首,砥身砺行,由乎经术。”
jié shēn zì hào洁身自好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láo shēn jiāo sī劳身焦思劳:费;焦:焦急。形容人为某事忧心苦思。《史记 夏本纪》:“禹伤先人父鲧功之不成受诛,乃劳身焦思,居外十三年,过家门不敢入。”
shēn xiān cháo lù身先朝露谓身体比早晨露水消失还快。比喻很快死亡。《元史·齐履谦传》:“恐一旦身先朝露,必至累人,遂遣人于客城先人墓侧,修营一舍,傥病努不退,当居处其中以待尽。”
jī cái qiān wàn,bù rú bó jì zài shēn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积蓄财产,不如学点技术。北齐·颜之推《颜氏家训·勉学》:“谚曰:‘积财千万,不如薄技在身。’技之易习而可贵者,无过读书也。”
shēn cāo jǐng jiù身操井臼语本《后汉书 冯衍传下》:“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后因以“身操井臼”指亲自操持家务。语出《后汉书·冯衍传下》:“衍娶北地任氏女为妻,悍忌,不得畜媵妾,儿女常自操井臼。”
shēn xīng jiāo cuì身心交瘁身体和精神都过度疲劳。石三友《金陵野史 谭鑫培的“绝唱”》:“因为身心交瘁的谭鑫培自此便一病不起,匝月之间,与世长辞。”
bǎi shēn hé shú百身何赎身:指生命;何:怎能;赎:抵换。意思是自己就有一百条命也抵换不回来。南朝 梁 刘令娴《祭夫徐敬业文》:“躬奉正衾,亲观启足。一见无期,百身何赎?”
rě huǒ shàng shēn惹火上身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明·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yǐ shēn xùn guó以身殉国忠于自己的国家而献出生命。南朝 梁 沈约《宋书 沈文秀传》:“伯宗曰:\'丈夫当死战场,以身殉国,安能归死儿女手中乎?\'”
xùn guó wàng shēn徇国忘身指为国尽忠而将个人得失、安危置之度外。徇:为国献身。唐 白居易《赠裴垍官制》:“故太子宾客裴垍,忠正恭慎,佐予为理,事君尽礼,徇国忘身。”
gōng chéng shēn tuì功成身退身:自身,自己。指大功告成之后,自行隐退,不再复出。先秦 李耳《老子》:“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shēn zì wéi zhī身自为之身:亲自。亲自去做到它。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2回:“那奚落他的人,昔日肆口乱道诽谤之言,至今日一一身自为之。”
dùn shēn yuǎn jì遁身远迹犹言避世隐居。宋·叶適《赵孺人墓铭》:“已而久不合,退居山穷水绝处,慕王霸、梁鸿夫妇,赓《麦秀》、《五噫》之歌,将遁身远迹以自娱佚。”
qiān yī fà ér dòng quán shēn牵一发而动全身比喻动极小的部分就会影响全局。清 龚自珍《上大学士书》:“故事何足拘泥?但天下事,有牵一发而全身为之动者,不得不引申触类及之也。”
sǐ wú zàng shēn zhī dì死无葬身之地死了没有地方埋葬。形容死的结局很悲惨。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楔子:“天那,可怜害俺一家,死无葬身之地也。”
zhōng shēn bù chǐ终身不齿齿:录用。一辈子不录用。西汉·戴圣《礼记·王制》:“屏之远方,终身不齿。”
yǐ shēn bào guó以身报国把身体献给国家。指宁愿为国家的安危奉献自己的生命。《魏书 辛雄传》:“卿等备位纳言,当以身报国。”
shēn zài lín quán,xīn huái wèi què身在林泉,心怀魏阙旧指解除官职的人,仍惦记着进朝廷的事。后常用以讽刺迷恋功名宝贵的假隐士。同“身在江湖,心存魏阙”。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八回:“我老臣虽是身在林泉,心怀魏阙,岂知平地风波,生此异事。”
shēn lín qí jìng身临其境身:亲身;临:到;其:那个;境:环境;地方。亲身到过那个地方。明 袁宏道《八识略说序》:“向非身历其境,恶能穷其边崖,指其归宿者哉!”
shè shēn chǔ dì设身处地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shēn bù yù shí身不遇时谓没有遇到好的时机。明·沈采《千金记·宵征》:“官人身不遇时,且自宁奈。”
rě huǒ shāo shēn惹火烧身惹:招引。比喻自己招灾惹祸害自己。明 东鲁古狂生《醉醒石》第三回:“庄上人见典史亲来捉获,不知一件什么天大的事,生怕惹火烧身,连忙把余琳并冯氏,都送将出来。”
qiāng shēn fá mìng戕身伐命伤害身体。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列朝》:“夫人君欲寿,非事斋醮能致,果能敬天,凡戕身伐命事,一切致谨,必得长生。”
shēn qiáng lì zhuàng身强力壮身体强健;精力旺盛。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14回:“最爱刺枪使棒,亦自身强力壮,不娶妻室,终日只是打熬筋骨。”
shēn jiāng jiù mù身将就木将:快要;就:趋,进;木;棺材。指人寿命已经不长,快要进棺材了。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32回:“管甚么民脂民膏,竟忘了礼义廉耻,直至身将就木,还遗命叫儿子薄殡殓,勿治丧,勿礼忏。”
xiū shēn shèn xíng修身慎行提高自身修养,小心谨慎行事。东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夫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
zhī mìng ān shēn知命安身命:命运。服从命运,安于自身所处的地位。元·无名氏《滓范叔》第一折:“量范雎是一愚瞽之夫,则可待时守分,知命安身,未敢希望功名也。”
wǔ duǎn shēn cái五短身材指人的身材矮小。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2回:“这个好汉祖贯两淮人氏,姓王名英。为他五短身材,江湖上叫他矮脚虎。”
zhōng shēn bù yú终身不渝渝:变。一生自始自终一直不变。梁实秋《谈友谊》:“神圣的友谊之情,其性质是如此的甜蜜、稳定、忠实、持久,可以终身不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