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好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án wáng hǎo jiàn,xiǎo guǐ nán dāng阎王好见,小鬼难当 | 当:对着。和阎王比较好打交道,与阎王手下的小鬼很难沟通。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9回:“阎王好见,小鬼难当。旁边若有人帮衬,敲敲边鼓,用一个钱可得两钱之益。” |
hǎo hàn yīng xióng好汉英雄 |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随你好汉英雄,怎出高城峻垒?” |
hào dà xǐ gōng好大喜功 | 好:爱好;喜欢;功:功绩;成就。原指封建帝王喜好扩大疆土;炫耀武功。后指做事冒进浮夸;图大贪功。 | 《新唐书 太宗纪赞》:“至其牵于多爱,复立浮图,好大喜功,勤兵于远;此中材庸主之所常为。” |
hǎo shàn jí è好善嫉恶 | 崇尚美善,憎恨丑恶。 | 汉·王符《潜夫论·实贡》:“好善嫉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 |
hǎo yán hǎo yǔ好言好语 | 好:美;善。指友善和中听的言语。 | 洪深《香稻米》第三幕:“我晓得乡下人是刁恶不过,好言好语不肯听的!” |
míng qiāng hǎo duǒ,àn jiàn nán fáng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指公开攻击容易对付,暗地陷害劫难于防备。亦作“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 元·无名氏《独角牛》:“孩儿也,一了说明枪好躲,暗箭难防。” |
yīng xióng hǎo hàn英雄好汉 | 非凡出众的人物。指见解、才能超群出众或领袖群众的人。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3回:“众上户道:‘真乃英雄好汉!’” |
hǎo tiān liáng yè好天良夜 | ①美好的时节。②好时光,好日子。 | 宋·柳永《女冠子》词:“相思不得长相聚,好天良夜,无端惹起千愁成绪。” |
píng shēng zhī hào平生之好 | 平生:一生;好:爱好。指一生的爱好。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臧洪传》:“惟平生之好,以屈节而苟生。” |
bù gàn hǎo shì不干好事 | 不做有益的事情。 | |
ài sù hào gǔ爱素好古 | 指爱好朴质,不趋时尚。 | 先秦 李耳《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 先秦 孔子《论语 述而》:“子曰:‘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 |
hào gǔ mǐn qiú好古敏求 | 好:喜爱,喜好。喜好古学而勉力追求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我非生而知之者,好古敏以求之者也。” |
cóng wú suǒ hào从吾所好 | 从:听从,顺从;吾:我。遵从我的爱好行事。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
zhì qīn hǎo yǒu至亲好友 | 关系至深的亲戚;感情最好的朋友。指关系最密切的亲人、朋友。 | 明 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就中有引礼赞礼的人,叫做\'傧相\',都不是以下人做,都是至亲好友中间,有礼度熟闲,仪容出众,声音响亮的,众人就推举他做了。” |
tiān dào hǎo huán天道好还 | 旧指恶有恶报。 | 先秦 李耳《老子》:“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
huā hǎo yuè yuán花好月圆 | 花儿是美的;月亮是圆的。比喻美好团聚。多用做新婚贺词。 | 宋 晁端礼《行香子 别恨》词:“莫思身外,且逗尊前,愿花长好,人长健,月长圆。” |
rén wú qiān rì hǎo,huā wú bǎi rì hóng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 |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计算,过后一场空。” |
hào yú wù zhí好谀恶直 | 谀:奉承,谄媚;恶:厌恶。喜欢阿谀逢迎,厌恶直言劝谏。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58回:“日事淫乐,好谀恶直,政事不修,群臣解体。” |
qín sè hé hǎo琴瑟和好 | 比喻夫妇情深和美。亦作“琴瑟静好”、“琴瑟之好”、“琴瑟之欢”、“琴瑟之乐”、“琴瑟和同”、“琴瑟和调”。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孙生》:“孙由是琴瑟和好。生一男一女。十余年从无角口之事。” |
shuō hǎo xián dǎi说好嫌歹 | 说这个好,嫌那个坏。泛指批评,褒贬。 | 《雪岩外传》第11回:“所演的戏,却是里外一样的,里面演什么,外面也演什么,以免那些人说好嫌歹的吵闹。” |
hào gāo wù yuǎn好高骛远 | 好:喜欢;骛:从事;追求。喜欢高的;追求远的。指不切实际地追求过高过远的目标。 | 《宋史 道学传一 程灏》:“病学者厌卑近而骛高远,卒无成焉。” |
zuò qiàn zuò hǎo做歉做好 | 想方设法,假装成好人或恶人,以便应付。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15卷:“众人做歉做好,劝了他们回去。众人也各自散了。” |
xī kè hǎo yì惜客好义 | 谓好客仗义。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十五回:“我只道你们弟兄心志不坚,原来真个惜客好义。” |
sān hǎo liǎng qiàn三好两歉 | 同“三好两歹”。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三十四:“那女儿年方一十二岁,一貌如花,且是聪明,单只从小的三好两歉,有些小病。” |
shù xiū zì hǎo束修自好 | 犹言束身自修。 | 清·郑燮《范县署中寄舍弟墨第四书》:“天束修自好者,岂无其人;经济自期,抗坏千古者,亦所在多有。” |
jǐn xíng wú hǎo bù紧行无好步 | 走得太急步子就迈不稳。比喻过于仓促,事情就做不好。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74回:“禁曰:‘紧行无好步,当缓图之。’庞德不知于禁之意,只懊悔不已。” |
duó rén suǒ hào夺人所好 | 强夺别人所喜欢的人或物。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本第四折:“恁须不夺人所好。” |
kūn dì zhī hǎo昆弟之好 | 昆:哥哥。像兄弟一样要好。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传》第九十二回:“今秦楚嫁女娶妇,结昆弟之好,三晋莫不悚惧,争献地以事秦。” |
hào shī lè shàn好施乐善 | 施:给予;乐:喜欢;善:好事。喜欢做善事和施舍,指乐于行善,喜欢施舍。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5卷:“再说施家,自从施济存日,好施乐善,囊中已空虚了。” |
bù dào cháng chéng fēi hǎo hàn不到长城非好汉 | 比喻不能克服困难,达到目的,就不是英雄豪杰。 | 吴茂盛《驻京办》第11章:“俗话说不到长城非好汉,于我而言,没成为好汉就不到长城。” |
jiāng shān hǎo gǎi,bǐng xìng nán yí江山好改,秉性难移 | 旧时俗语。强调人要改变习性是非常困难的。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徐老仆义愤成家》:“常言道得好,江山易改,禀性难移。” |
wán hǎo wú quē完好无缺 | 完:完整。完完整整,没有欠缺。 | 毛泽东《质问国民党》:“难道在你们看来,一切这些反革命的东西,都是完好无缺,十全十美,惟独一个马克思列宁主义就是‘破产’干净了的吗?” |
dǔ shí hào xué笃实好学 | 笃实:踏实,实在。认真踏实,爱好学问。 | 《北史·张衮传》:“衮笃实好学,有文才。” |
hǎo shì duō fáng好事多妨 | 妨:阻碍。好事情在实现、成功前常常会经历许多波折。 | 元·吴弘道《梅花引》曲:“惊魂未定,好事多妨,堪伤。” |
rén wú yǒu qiān rì hǎo,huā wú yǒu bǎi rì hóng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 指人的青春短暂。比喻好景不长或友情难以持久。 | 元·史九敬先《庄周梦》第一折:“想人生百岁翁,似花飞一阵风,人无有千日好,花无有百日红。” |
hào móu wú duàn好谋无断 | 好:喜爱,喜好;谋:计谋,谋划。爱用计谋,但缺少决断。形容人空有心计而没有胆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hǎo hàn bù chī yǎn qián kuī好汉不吃眼前亏 | 俗语。指聪明人能识时务,暂时躲开不利的处境,免得吃亏受辱。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7回:“好汉不吃眼前亏,且让他一步,再作道理。” |
xīn cí hào shàn心慈好善 | 好:喜爱。心地善良,乐于助人。 | 元·郑廷玉《看钱奴》第一折:“我是个心慈好善的人,现如今吃长斋哩!” |
chéng qiáng hào shèng逞强好胜 | 指显示自己能力强并想胜过别人。 | 杨朔《北线》十五:“自从那天诉苦以后,林四牙的思想一咬破口,狡猾变成机警,但总有点逞强好胜,不大服人。” |
hào ràng bù zhēng好让不争 | 让:退让,谦让。乐于谦让,不同别人争长短。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11回:“如此看来,这几个交易光景,岂非‘好让不争’的一幅行乐图么?” |
liáng xiāo hǎo jǐng良宵好景 | 美好的夜晚和景色。同“良宵美景”。 | 明 无名氏《认金梳》第三折:“我与你捧瑶殇酒满倾,今日个堪赏玩在公厅,休辜负良宵好景。” |
zhān zhān zì hǎo沾沾自好 | 犹言沾沾自喜。 | 明·袁宗道《读〈孟子〉》:“好善与强知虑多闻识正相违,强知多闻必沾沾自好。” |
hǎo ròu wān chuāng好肉剜疮 | 比喻无事生非,自寻烦恼。 | 宋 释悟明《联灯会要 玑禅师》:“说迷说悟,犹是好肉剜疮;一切平常,尽落天魔外道。” |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宰相肚里好撑船 | 谀人肚量大。 |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
yàn zhāo hǎo mǎ燕昭好马 | 燕昭王喜爱骏马。后作求贤之典。 | 《旧唐书·薛登传》:“燕昭好马,则骏马来庭;叶公好龙,则真龙入室。” |
hào yì wù láo好逸恶劳 | 好:喜爱;逸:安闲;恶:讨厌;憎恨。贪图安逸;厌恶劳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郭玉传》:“其为疗也,有四难焉:自用意而不任臣,一难也;将身不谨,二难也;骨节不强,不能使药,三难也;好逸恶劳,四难也。” |
yóu shǒu hào xián游手好闲 | 游手:闲着手不干事;好闲:喜欢安逸。游荡懒散;不愿意参加劳动。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章帝纪》:“今肥田尚多,未有垦辟,其悉以赋贫民,给与粮种,务尽地力,勿令游手。” |
zhēng qiáng hào shèng争强好胜 | 争:争夺;强:优胜;好:喜爱。争为强者;事事处处都喜欢超过和压倒别人 。也作“争强斗胜”、“争强显胜”、“争强要胜”。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5回:“任是争强好胜的,偏逢用违所长。” |
qín xué hǎo wèn勤学好问 | 勤奋学习,不懂的就问。比喻善于学习。 | 宋·朱熹《朱子语类·论语》:“它而今是勤学好问,便谥之以文。” |
yán chī hǎo è妍蚩好恶 | 妍:美丽。蚩:通“媸”,丑陋,丑恶。美丽、丑陋、好与坏。原指写作的得失。 | 晋·陆机《文赋序》:“夫其放言遣辞,良多变矣,妍蚩好恶,可得而言。” |
lè shàn hào shī乐善好施 | 乐、好:喜欢;愿意;善:做好事;施:施舍。乐意做好事;喜欢施舍。形容慷慨解囊;乐于助人。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乐书论》:“闻徵音,使人乐善而好施;闻羽音,使人整齐而好礼。” |
hǎo yán zì kǒu,yǒu yán zì kǒu好言自口,莠言自口 | 莠言:坏话。好话出自他的口,坏话出自他的口。指人说话反复无常。 | 《诗经·小雅·正月》:“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 |
zhòng hào bì chá众好必察 | 众好:大家喜爱。大家都喜欢的不一定就好,必须加以考查,才可以确认。 | 春秋·鲁·孔丘《论语·卫灵公》:“众恶之,必察焉;众好之,必察焉。” |
jié shēn zì hào洁身自好 | 洁:沌洁;好:喜爱。保持自身的清洁;不同流合污。现也指怕招惹是非;只顾自己;不关心大多数人的利益。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 逃名》:“逃名,固然也不能说是豁达,但是去就,有爱憎,究竟总不失为洁身自好之士。” |
zǒng jiǎo zhī hǎo总角之好 | 指小时候很要好的朋友。 | 《三国志 吴志 周瑜传》裴松之注引《江表传》:“周公瑾英俊异才,与孤有总角之好。”《晋书 何劭传》:“邵字敬祖,少与武帝同年,有总角之好。” |
jí gōng hào yì急公好义 | 急:急于;公:公众;好:喜好;义:义举。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使急公好义者信从,而吝啬顾钱者不得不听。” |
hǎo yǔ sì zhū好语似珠 | 指诗文中警句妙语很多。 | 宋 苏轼《次韵答子由》:“好语似珠穿一一,妄心如膜退重重。” |
liǎng miàn tǎo hǎo两面讨好 | 在两派之间摇摆或保持中间立场以讨好双方的人。 | 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17章:“你是秘书长,在会上我听见你尽在那儿打圆场,两面讨好,到底是个什么居心?” |
hào wù guāi fāng好恶乖方 | 好恶:喜好和讨厌。指人的旨趣不同,爱憎有异 | 明·归有光《与曹按察》:“鄙人向年为吏吴兴,虽跼蹐百里,而志在生民,与俗人好恶乖方。” |
hǎo xīn zuò le lǘ gān fèi好心做了驴肝肺 | 俗语。指把好心当作坏意。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28回:“你看我好心做了驴肝肺,你倒讪起我来,凭说我去罢。” |
hào wéi rén shī好为人师 | 好:喜欢;为:做;当。喜欢做别人的老师。指不谦虚;喜欢以教育者自居。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人之患在好为人师。” |
hǎo shì bù chū mén,è shì chuán qiān lǐ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 | 指好事不容易被人知道,坏事却传播得极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自古道:‘好事不出门,恶事传千里。’不到半月之间,街坊邻舍,都知得了,只瞒着武大一个不知。” |
hǎo mèng nán yuán好梦难圆 | 比喻好事难以实现。 | 明 汤显祖《紫钗记 剑合钗圆》:“彩云轻散,好梦难圆。” |
bù shí hǎo dǎi不识好歹 | 歹:坏。不知道什么是好;什么是坏。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6回:“你这泼猴,不识好歹!” |
xián hǎo dào è嫌好道恶 | 见“嫌好道歉”。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五十二回:“小弟生性喜欢养几匹马,他就嫌好道恶的,说着蹋了他的院子。” |
qīng cái hǎo shì轻财好士 | 见“轻财重士”。 | 《清史稿·苏元春传》:“元春躯干雄硕,不治生产,然轻财好士,能得人死力。” |
qín jìn zhī hǎo秦晋之好 | 原指春秋时期秦国与晋国两国家世代联姻。后泛指两性之间的联姻或婚配关系。 | 元 乔梦符《两世姻缘》:“末将不才,便求小娘子以成秦晋之好,亦不玷辱了他,他如何便不相容。” |
cháo zhōng yǒu rén hǎo zuò guān朝中有人好做官 | 朝:朝廷。指因有权势的人做靠山就能得到重用。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3回:“恰恰的被一个旁不相干的有心人听见了,倒着实的在那里关切,正暗合了‘朝中有人好做官’那句俗语。” |
hào zì jīn kuā好自矜夸 | 矜:自以为贤能。骄傲自满,喜欢夸耀自己。 | 《周书·宣帝纪》:“好自矜夸,饰非拒谏。” |
hào móu ér chéng好谋而成 | 好:喜爱;谋:谋划,思考。指遇事勤于思考,能把事情做好。 | 春秋·鲁·孔丘《论语·述而》:“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 |
lè shàn hǎo yì乐善好义 | 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 宋·曾巩《与杜相公书》:“伏以阁下朴厚清明,谠直之行,乐善好义,远大之心,施于朝廷,而博见于天下。” |
pián yí wú hǎo huò便宜无好货 | 价格低廉就没有质量好的东西。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9回:“便宜无好货,这药是吃了不中用的。” |
hǎo shì tiān qiān好事天悭 | 见“好事多悭”。 | 元·关汉卿《青杏子·离情》曲:“常言道好事天悭。美姻缘他娘间阻,生拆散鸾交凤友。” |
hào xué bù juàn好学不倦 | 倦;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楚世家》:“昔我文公,狐季姬之子也,有宠于献公,好学不倦。” |
hǎo lí hǎo sàn好离好散 | 指情人、朋友、夫妻等友善地分手。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嫌我们就打发了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 |
jué miào hǎo cí绝妙好词 | 绝:极,最。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 元·张雨《满江红·玉簪》词:“待使君绝妙好词成,须弹压。” |
qiān dé huī hǎo愆德隳好 | 愆:过失;隳:毁坏。损害道义,破坏友好。指破坏了道义原则和友好关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6回:“而皇叔愆德隳好,已得西川,又占荆州,贪而忘义,恐为天下所耻笑。” |
jí gōng hǎo lì急功好利 | 见“急功近利”。 | 清·恽敬《三代因革论》:“而又日见贡之简略易从,争趋之以为便我。便我,于是急功好利之君之大夫,徇其民而大奕之。” |
jūn zǐ bù duó rén zhī hào君子不夺人之好 | 君子:指品格高尚的人;好:喜爱。道德高尚的人不夺取人家喜爱的东西。 | 元·马致远《马丹阳三度任风子》:“我这里劝着道着他不采分毫,别人的首级他强要,他小心儿不肯自量度,可不道君子不夺人之好。” |
shù shēn zì hào束身自好 | 束身:约束自己,不使放纵;自好:要求自己好。指保持自身纯洁。 | 《后汉书·卓茂传》:“束身自修,执节淳固。” |
èr xìng zhī hǎo二姓之好 | 指两家困婚姻关系而成为亲戚。 | 《礼记·昏义》:“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济后世也。故君子重之。” |
dǔ zhì hǎo xué笃志好学 | 笃志:专心一志,立志不变。专心致志,勤奋好学。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侯霸传》:“霸矜严有威容,家累千金,不事产业。笃志好学,师事九江太守房元。” |
hǎo nǚ bù chuān jià shí yī好女不穿嫁时衣 | 比喻自食其力,不依靠父母或祖上遗产生活。 | 旧谚:“好男不吃分家饭,好女不穿嫁时衣。” |
sī mǎ chēng hǎo司马称好 | 喻指老好人是非不分,事理不明。 | 五代·李瀚《蒙求》诗:“司马称好。”徐子光集注:“(后汉司马徽)口不谈人之短。与人语,莫问好恶,皆言好。有乡人问徽安否,答曰好。有人自陈子死,答曰大好。妻责之曰:人以君有德,故相告,何忽闻人子死,便言好!徽曰:卿言亦大好。” |
yuè yuán huā hǎo月圆花好 | 花儿正盛开,月亮正圆满。比喻美好圆满。多用于祝贺人新婚。 | 宋 晁补之《御街行》词:“幽期莫误香闺恨,罗带今朝褪。月圆花好一般春,触处总堪乘兴。” |
píng gōng bǎi hǎo评功摆好 | 评定成绩,摆出优点。 | 李存葆《高山下的花环》:“他又一次在军党委会上甩帽,为陈老总评功摆好。” |
lù lín hǎo hàn绿林好汉 | 绿林:古代山名;在今湖北省大洪山一带。原指聚集山林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人们。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刘玄传》:“王莽末,南方饥馑,人庶群入野泽,掘凫茈而食之,更相侵夺。……于是诸亡命马武、王常、成母等往从之;共攻离乡,聚藏于绿林中,数月间至七八千人。” |
hǎo shàn è è好善恶恶 | 见“好善嫉恶”。 | 《说岳全传》第七三回:“好善恶恶,人人如此。” |
qīng cái hào yì轻财好义 | 犹言轻财重义。指轻视财利而看重道义。 | 汉 元王皇后《赐公孙弘子孙当为后者爵诏》:“股肱宰臣,身行俭约,轻财重义,较然着明。” |
hào xíng xiǎo huì好行小惠 | 好:喜欢;行:施行;惠:仁慈。指喜欢给人小恩小惠。 | 《晋书 殷仲堪传》:“及在州,纲目不举,而好行小惠,夷夏颇安附之。” |
hào sè zhī tú好色之徒 | 好:喜欢;色:情欲;徒:人(多指坏人)。贪爱女色;玩弄女性的人。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罕》:“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
shān zhōng wú hǎo hàn,hú sūn chēng bà wáng山中无好汉,猢猻称霸王 | 俗语,比喻没有能人,普通人物亦充当主要角色。同“山上无老虎,猴子称大王”。 | |
bù hǎo yì sī不好意思 | ①表示碍于情面而只能怎样或不便怎样。②害羞;难为情。 | |
xǐ gōng hào dà喜功好大 | 功:功绩,成就;好:爱好,喜欢。喜爱干大事,建大功业。多形容浮夸的作风。 | 清·平步青《霞外捃屑·彭尚书奏折》:“喜功好大,妄逞材能。” |
xìn ér hào gǔ信而好古 | 信:相信;好:爱好。相信并爱好古代的东西。 | 《论语·述而》:“述而不作,信而好古。” |
zhū chén zhī hǎo朱陈之好 | 表示两家结成姻亲。 | 唐·白居易《朱陈村》诗:“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一村唯两姓,世世为婚姻。” |
jué miào hǎo cí绝妙好辞 | 辞:文词。指极美好的文章或文中精辟传神的词藻。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捷悟》:“黄绢,色丝也,于字为绝。幼妇,少女也,于字为妙。外孙,女子也,于字为好。蔌臼,受辛也,于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 |
hào xué bù yàn好学不厌 | 好:喜爱;厌:厌倦。爱好学习,从不厌倦。 | 清·钱泳《履园丛话·画中人》:“李荣号散木,钱塘人。少未读书,好学不厌,能诗工书,尤爱六法,俱臻妙境。” |
tān cái hào lì贪财好利 | 指贪恋钱财和利益。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9回:“愚男原在快活林中做些买卖,非为贪财好利,实为壮观孟州,增添豪侠气象。” |
dà hǎo hé shān大好河山 |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 清 秋瑾《普告同胞檄稿》:“彼乃举其防家贼、媚异族之手段,送我大好河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