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地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fān tiān zuò dì翻天作地 | 犹言翻天覆地。形容闹得很凶。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二十七卷:“李雄见打得这般光景,暴躁如雷,翻天作地,闹将起来。” |
sǎo tián guā dì扫田刮地 | 扫:清除;刮:用锋刃手削。指干零杂农活。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我宁可与你家担水运浆,扫田刮地,做个佣工。” |
fān tiān fù dì番天覆地 | 番:通“翻”;覆:翻过来。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也形容事情闹得很凶。 | 明·无名氏《精忠记·胜敌》:“快送二圣皇帝出来,万事全休,不然交你番天覆地,社稷荡为丘墟,生灵涂作魑魅。” |
wú dì kě róng无地可容 | 指无处藏身,形容慌乱、羞愧至极,处境窘迫。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94回:“李纨正要劝解,丫头来说,太太来了。袭人等此时无地可容,宝玉等赶忙出来迎接。” |
dà yǒu jiàn dì大有见地 | 很有见解。 | 清·无垢道人《八仙全传》第43回:“这等人如何能够相与,怪不得帝君要召回令师兄,正是大有见地。” |
jiǎo bù zhān dì脚不沾地 | 见“脚不点地”。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十回:“那李嬷嬷脚不沾地,跟着凤姐儿走了。” |
qiān dì wéi liáng迁地为良 | 迁:迁移。迁移到他处更好。 | 邹韬奋《经历》:“每天堆满桌上的全国各处读者的来信都要求‘迁地为良’。” |
lì dì shū chú立地书厨 | 比喻人读书多,学识渊博。 | 《宋史 吴时传》:“时敏于为文,未尝属稿,落笔已就,两学目之曰‘立地书厨’。” |
tiān píng dì chéng天平地成 | 指万事安排妥当,天下太平。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僖公二十四年》:“《夏书》曰‘地平天成’,称也。” |
léi tiān dǎo dì擂天倒地 | 呼天抢地,形容哭喊。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15卷:“江老夫妻女儿杀猪也似的叫喊,擂天倒地价哭。” |
suí shí suí dì随时随地 | ①谓依照当时当地情形;在不同的时间、地点。②任何时间、地点;时时处处。 | 清·周中孚《郑堂札记》卷一:“游山诗有时地之异宜,随时随地,设色布景,否者皆陈言也。” |
tiān zào dì shè天造地设 | 天建造的;地设置的。指自然的造就和安排。赞美事物自然形成;不用加工就十分完美。天地:指自然;造:制作;设:安排。 | 唐 田颖《问道堂后园记》:“回思向所辟诸境,几若天造地设。” |
bó dì hū tiān踣地呼天 | 踣:仆倒。呼天抢地,形容极度悲伤。 | 清 周亮工《书影》第四卷:“踣地呼天,声竭泣血,观者如堵,无不陨涕。” |
huà dì wéi láo画地为牢 | 牢:牢狱。在地上画圈;囚人于内;作为牢狱。后喻指仅在一定的小范围内活动。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故有画地为牢,势不可入,削木为吏,议不可对,定计于鲜也。” |
dì xiá mín chóu地狭人稠 | 狭:窄小;稠:多而密。地域狭小,人口稠密。形容人口密集的地区或拥挤的场所 | 郭沫若《苏联纪行》:“同进食堂进膳,今夜有舞会,地狭人稠,毫无虚席。” |
tiān hán dì dòng天寒地冻 | 天气非常寒冷;大地到处结冰。 | 宋 王十朋《南州春色》词:“莫恨东风吹不到,著意挽春回,一任天寒地冻,南枝香动。” |
wú zhì zhuī dì无置锥地 | 见“无立锥之地”。 | 唐·韦应物《答故人见谕》诗:“况本濩落人,归无置锥地。” |
zhì dì fù shēng掷地赋声 | 见“掷地金声”。 | 明·郑若庸《玉玦记·赴试》:“腰印能如季士稀,恐掷地赋声难比。” |
fāng cùn dì方寸地 | 原指很小的地方,借指心。 | 宋·罗大经《鹤林玉露》第六卷:“俗语云:‘但存方寸地,留与子孙耕’。指心而言也。” |
tiān bēng dì jiě天崩地解 | 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 | 清·黄宗羲《留别海昌同学序》:“天崩地解,落然无与我事。” |
qiāng dì hū tiān抢地呼天 | 抢地:触地。大声叫天,用头撞地。形容极度悲伤。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四回:“老板奶奶见媳妇已死,抢地呼天,哭个不了。” |
chì dì qiān lǐ赤地千里 | 赤:空无所有。寸草不生的地面有千里之广。形容因天灾人祸而造成广大农田没有收成的惨状。 | 《新五代史 唐庄宗纪上》:“克用兵大掠晋绛,至于河中,赤地千里。” |
hū tiān hào dì呼天号地 | 亦作“呼天叫地”。哭叫天地。形容极为冤屈、怨恨或痛苦。 | 宋·周密《齐东野语·嘉定宝玺》:“我祖我父,一心王宝……不死于虏,则死于盗贼;若子若孙,呼天号地,此恨难磨。”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ó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下无卓锥之地 | 卓:直立。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宋·释普济《五灯会元·云居膺禅师法嗣》:“问:‘上无片瓦,下无卓锥时如何?’师曰:‘莫飘露么。’” |
dì guǎng rén zhòng地广人众 | 指土地广阔,人民众多。 |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国虽然是一个伟大的民族国家,虽然是一个地广人众、历史悠久而富于革命传统和优秀遗产的国家。” |
tiān dì jīng wěi天地经纬 | 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 | 《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
shān bēng dì chè山崩地坼 | 山岳崩塌,大地裂开。亦用以形容响声强烈巨大。 | 《宋书 五行志》:“六月,寿春大雷震,山崩地坼,家人陷死,上庸郡亦如是。” |
màn tiān màn dì漫天漫地 | 漫:满。形容到处都是,数量极大。 | 明·朱国桢《涌幢小品·大劫运》:“南宋末造,蒙古兵势,漫天漫地盖来。又加以谋勇,如何御得他。” |
jí dì jú tiān蹐地跼天 | 形容戒慎小心。 | 《诗经 小雅 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 |
niú mián jí dì牛眠吉地 | 吉:吉祥。指有助于后代升官发财的坟地。 | 《晋书·周光传》:“遇一老父,谓曰:‘前冈见一牛眠山污中,其地若葬,位极人臣矣。’” |
háo tiān kòu dì号天叩地 | 号:大叫;叩:敲击。大声呼天,以头撞地。形容极度悲痛。 | |
yòng tiān yīn dì用天因地 | 利用天时,顺应地利。 | 《东观汉记·公孙术传》:“蜀地沃野千里,土壤膏腴……所谓用天因地,成功之资也。” |
gài dì ér lái盖地而来 | 盖:遮盖,掩盖。指人马或暴风雪及飞砂走石等铺天盖地。形容来势迅猛浩大。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一回:“汉军大败,后面漫山塞野,黄巾盖地而来,旗上大书‘天公将军’。” |
háo tiān dòng dì嚎天动地 | 大声哭叫。形容极端悲痛。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凤姐儿滚到尤氏怀里,嚎天动地,大放悲声。” |
chuàng tiān hū dì怆天呼地 | 悲痛地呼天喊地。形容极其悲痛绝望的神态。同“怆地呼天”。 | 清 禇人获《隋唐演义》第九十回:“生逼他出兵进城,以致堕敌人之计中,丧师败绩,害他不得为忠臣义士,真可叹真痛恨,怆天呼地而不已也!” |
tiān chā dì yuǎn天差地远 | 比喻两者相差极大。 | 鲁迅《<准风月谈>前记》:“他们是弟兄,所见的又是同一的东西,想到的用法却有这么天差地远。” |
wēi fēng sǎo dì威风扫地 | 完全丧失了威严和信誉。 | 赵树理《三里湾》:“要是完全听他的,以前的威风扫地,以后就再不得为王。” |
jiǎo bù diǎn dì脚不点地 | 形容走得非常快,好象脚尖都未着地。 | 《京本通俗小说 错斩崔宁》:“两个厮赶着一路正行,行不到三二里田地,只见后面两个人脚不点地赶上前来。” |
gǎi tiān huàn dì改天换地 | 彻底改变原来的面貌。指改造社会,改造自然。 | 朱敏《深情忆念周伯伯》:“站在我面前的正是两位扭转乾坤,改天换地,领导我党我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缔造了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领袖、历史巨人。” |
huā tiān jiǔ dì花天酒地 | 花:比喻美女;旧指娼妓或娼馆。指整天挟妓饮酒。形容沉湎于吃喝嫖赌的荒淫腐化生活。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27回:“到京之后,又复花天酒地,任意招摇。” |
tiān hūn dì àn天昏地暗 | 天色昏黄不清;大地黑暗不明。多指云雾遮蔽日月或风沙漫天的景象。昏:昏暗。 | 唐 韩愈《龙移》:“天昏地黑蛟龙移,雷惊电激雄雌随。” |
suí dì jú tiān蹐地局天 |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后以“蹐地局天”形容戒慎小心。 | |
bá dì yǐ tiān拔地倚天 | 拔:突出,耸出。倚:倚傍,贴近。从地面突兀而起,贴近天际。比喻高大突出,气势雄伟。 | 唐 孙樵《与王霖秀才书》:“譬玉川子《月蚀诗》、杨司城《华山赋》、韩吏部《进学解》……莫不拔地倚天,句句欲活。” |
jīng tiān jí dì荆天棘地 | 荆、棘:带刺的灌木。天地间到处是荆棘。比喻处境艰险;障碍重重。 | 清 壮者《扫迷帚》:“一事不能做,寸步不能行,荆天刺地,生气索然。” |
sī wén sǎo dì斯文扫地 | 斯文:指文化或文人;扫地:完全丧失;比喻破坏无余。指文化或文人不受尊重或文人自甘堕落。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那位少爷话也收了;接过卷子来,倒给人家斯文扫地的请了个安。” |
rú shí dì jiè如拾地芥 | 象从地下拾起一根芥菜。比喻非常容易得到(多指官职、名位)。 | 东汉 班固《汉书 夏侯胜传》:“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俯拾地芥耳。” |
cān tiān èr dì参天贰地 | 见“参天两地”。 | 《史记·卷一百一十七·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拘文牵俗,循诵习传,当世取说云尔哉!必将崇论闳议,创业垂统,为万世规。故驰骛乎兼容并包,而勤思乎参天贰地。” |
gé tiān chè dì格天彻地 | 格:感通;彻:贯通,深透。感天动地。 | 清·冒襄《影梅庵忆语》:“此种精诚,格天彻地,呕血剖心,能与龙比并忠,曾闵齐孝。” |
qī tiān kuāng dì欺天诳地 | 欺骗天地神明。形容极其欺诈之能事。 | 元·无名氏《看钱奴》第一折:“这等穷儿乍富,瞒心昧己,欺天诳地,只要损别人,安自己。” |
yì dì zé jiē rán易地则皆然 | 易:更换;皆然:都一样。改换到别人的环境,也会像别人那样看待问题。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颜子易地则皆然。” |
cuò yán wú dì措颜无地 | 措:安放;颜:脸,面子。脸没地方搁。形容极为惭愧羞愧。 | 明·陈汝元《金莲记·释愤》:“逐臣吹毛洗垢,自知积罪如山;学士排难解纷,反使措颜无地。” |
chōng tiān sāi dì充天塞地 | 指整个宇宙。 | 明·王守仁《传习录》卷下:“‘你看这个天地中间,甚么是天地的心?’对曰:‘尝闻人是天地的心。’曰:‘人又甚么教做心?’对曰:‘只是一个灵明。’可知充天塞地中间,只有这个灵明。” |
shè shēn chǔ dì设身处地 | 设:假设;处:设想自己处在别人的那种境地。指替别人的处境着想。 | 宋 朱熹《礼记 中庸》注:“体谓设以身处其地而察其心也。” |
jú tiān kòu dì局天扣地 | 悲痛诉说貌。语本《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 语出《诗·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 |
zhòu tiān mà dì咒天骂地 | 形容信口乱骂。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五卷:“金员外偶然察听了些风声,便去咒天骂地,夫妻反目,直聒得一个不耐烦方休。” |
xiū wén dì xià修文地下 | 修文:修明文教。指文人死亡。 | 唐·杜甫《哭李常侍郎》诗:“一代风流尽,修文地下深。” |
hàn yán wú dì汗颜无地 | 汗颜:脸上出汗;常用以表示羞愧。无地:没有容身之地。形容羞愧到了极点;以至感到无地自容。 | 唐 韩愈《朝归》诗:“服章岂不好,不与德相对,顾影听其声,赪颜汁渐背。” |
gǎn tiān dòng dì感天动地 | 使苍天和大地为之感动。形容诚意感人至深。亦比喻使无情天地受感动。形容冤屈极大。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义柔禅师》:“诸佛出世,说法度人,感天动地;和尚出世,有何详瑞?” |
hūn tiān àn dì昏天暗地 | 见“昏天黑地”。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十三卷:“鬼帅再变五色云雾,昏天暗地。” |
tiān huāng dì lǎo天荒地老 | 指经历的时间极久。 | 唐 李贺《致酒行》:“吾闻马周昔作新丰客,天荒地老无人识。” |
yī yú zhī dì一隅之地 | 隅:角落。形容地域狭小。 | 《南史·王弘传论》:“晋自中原沸腾,介居江左,以一隅之地,抗衡上国。” |
tán tiān shuō dì谈天说地 | 天上地下;无所不谈论。形容漫无边际地谈论或指随意闲扯。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 钱秀才错占凤凰俦》:“钱青见那先生学问平常,故意谈天说地,讲古论今。” |
dà dì huí chūn大地回春 | 指冬去春来,草木萌生,大地上出现一片生机景象。有时亦用比喻形势好转。 | 蔡东藩《民国通俗演义》第62回:“阴历初三立春,当时有大地回春,万象更新之义。” |
fū cùn zhī dì肤寸之地 | 肤寸:古代长度单位,1肤=4寸。指面积狭小的土地。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肤寸之地无得者,岂齐不欲地哉?形弗能有也。” |
dào dào dì dì道道地地 | 非常地道。 | 陈立德《前驱》:“虽然号称是留过洋的博士,其实却只不过是一个道道地地的上海小开,连点商人的本事也没有。” |
zhē tiān yā dì遮天压地 | 形容数量多。形容来势凶猛,弥漫充满于天地之间。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29回:“只见前头的全副执事摆开……车轿人马,浩浩荡荡,一片锦绣香烟,遮天压地而来。” |
jīng wěi tiān dì经纬天地 | 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
màn tiān gài dì漫天盖地 | 遍布天地之间。 | 清·蒲松龄《东郭外传》:“齐人漫天盖地说大话,把他那婆子喜的似风魔。” |
huà dì kè mù画地刻木 | 比喻进监狱,受审讯。 | 《梁书 王僧儒传》:“盖画地刻木,昔人所恶,丛棘既累,于何可闻,所以握手恋恋,离别珍重。” |
jí tiān pán dì极天蟠地 | 谓充塞天地之间。语本《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 语出《礼记·乐记》:“及夫礼乐之极乎天而蟠乎地,行乎阴阳而通乎鬼神。” |
yǐn tiān zhèn dì殷天震地 | 殷:震动。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 | 《明史·王家屏传》:“今骄阳烁石,小民愁苦之声殷天震地,而独未彻九阍。” |
rén dì liǎng shēng人地两生 | 初到一地对当地的人与环境、习俗等不熟悉。 | 刘白羽《第二个太阳》第20章:“你到你新的工作岗位上去,人地两生,谈何容易,这不就是困难吗?” |
hǎi hán dì fù海涵地负 | 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 宋·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清·王韬《重刻〈曾文正公文集〉叙》:“公具海涵地负之才,出其余力为词章,已足以弁冕群贤,推倒一世。” |
tiān chā dì bié天差地别 | 形容差别很大,相差甚远。 | |
féi tián wò dì肥田沃地 | 肥沃的土地。 |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在这个广大的领土之上,有广大的肥田沃地,给我们以衣食之源。” |
bù zhī tiān gāo dì hòu不知天高地厚 | 不了解事物的复杂性,形容狂妄无知。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4回:“如今年过知非,想起幼年这些不知天高地厚的话来,真觉愧悔。” |
dì kuò tiān cháng地阔天长 | 阔:宽广。指天空广大,大地辽阔。 | 唐·李华《吊古战场文》:“地阔天长,不知归路。” |
rì yuè jīng tiān,hé hǎi dài dì日月经天,河海带地 | 日月天天经过天空,江河天天流经大地。比喻光明正大、历久不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
liú yú dì留余地 | 不把话说死或不把事办绝,留下进退回旋的地步。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第11卷:“此狐眼光如镜,然词锋太利,未免不留余地矣。” |
dì lì rén hé地利人和 | 地利:地理条件优越;人和:得人心;人心齐。地理环境和人事关系方面的条件都很有利。 | 先秦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
tí tiān kū dì啼天哭地 | 呼天叫地的哭号,形容非常悲痛。 | 元 陶宗仪《南村辍耕录 阑路驾上书》:“奉使来时,惊天动地,奉使去时,乌天黑地,官吏都欢天喜地,百姓却啼天哭地。” |
bì zhēng zhī dì必争之地 | 敌对双方非争夺不可的战略要地。 | 《周书 王悦传》:“白马要冲,是必争之地。今城守寡弱,易可图也。” |
dòng tiān dì,qì guǐ shén动天地,泣鬼神 | 动:感动;泣:低声哭。使天地鬼神受到感动。形容事迹或作品十分感人。 | 清·汪琬《烈妇周氏墓表》:“然则匹妇虽微,及其精诚所激,往往动天地,泣鬼神,何可忽也?” |
xūn tiān hè dì熏天赫地 | 熏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 唐 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熏赫。” |
xūn tiān hè dì薰天赫地 | 薰天:气势极盛的样子;赫:显明,盛大。形容气焰炽盛。 | 唐·张九龄《南阳道中》诗:“兹邦称贵近,与世尝薰赫。” |
wú dì zì róng无地自容 | 容:容纳;容身。没有地方可以让自己容身。形容非常羞愧。 | 《敦煌变文集 降魔变文》:“外道无地自容,四众一时唱快处。” |
tiān yáo dì dòng天摇地动 | 仿佛天快要塌下来;地将要陷下去似的。形容声势或威力强大的变化。 | 清 钱采《说岳全传》第43回:“这场大战,真个是天摇地动,日色无光。” |
gē dì chēng chén割地称臣 | 割让土地,臣服于对方。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游酆都胡母迪吟诗》:“若放我南归,愿为金邦细作,饶幸一朝得志,必当主持和议,使南朝割地称臣。” |
yǐn tiān dòng dì殷天动地 | 殷:震动。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 | 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
chū yī tóu dì出一头地 |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 | 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
mèi dì mán tiān昧地瞒天 | 欺骗天地。比喻昧着良心,隐瞒事实或以谎言骗人。 | 明 无名氏《活拿萧天佑》头折:“你这般昧地瞒天,谄佞奸僻。” |
xiè shuǐ zháo dì泻水著地 | 水倾泻在地上,随地势而流注。比喻只能任其自然。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譬如写水著地,正自纵横漫流,略无正方圆者。” |
guǎng kuò tiān dì广阔天地 | 指可以发挥作用做出成就的广大领域 | 毛泽东《<在一个乡里进行合作化规划的经验>一文按语》:“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 |
yún tiān wù dì云天雾地 | 比喻不明事理,糊里糊涂。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三:“田里功夫,他比你爸爸还强一色。就是有点面胡,吃了酒,尤其是有点云天雾地。” |
shàng bù zài tiān,xià bù zháo dì上不在天,下不着地 | 指不着边际,没有着落。形容偏僻闭塞的地方。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八回:“只叫他在这上不在天,下不着地的地方,给我结了几间茅屋,我同老母居住。” |
gōng gài tiān dì功盖天地 | 盖:胜过。功绩胜过天下所有人。形容功劳极大。 | 汉·李陵《答苏武书》:“陵先将军,功略盖天地,义勇冠三军。” |
huà dì wéi yù,shì bù rù画地为狱,势不入 | 势:情势。在地上画个圆圈当作牢狱,人们议论着不敢进入。形容狱吏的凶残暴虐。 | 东汉·班固《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 |
zhèn tiān hàn dì震天撼地 | 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 | 刘流《烈火金刚》第24回:“这时人群中爆发出震天撼地的声浪:‘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 |
tiān jīng dì yì天经地义 | 经:道;原则;义:正理。绝对正确;不能改变的道理。比喻理所当然;不可置疑。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五年》:“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 |
rú lǚ píng dì如履平地 | 履:踩。像走在平地上一样。比喻从事某项活动十分顺利。 | 唐 裴铏《周邯》:“因夷人卖奴,年十四五,视其貌甚慧黠。言善入水,如履平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