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一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luó jué yī kōng罗掘一空罗:用网捕鸟;掘:指挖掘老鼠洞找粮食。用尽一切办法,搜括财物殚尽。蔡东藩、许廑父《民国通俗演义》第30回:“是时宁城已罗掘一空,急切不得巨款,没奈何任他所为。”
yī wú qiān guà一无牵挂指没有任何挂念的人和事。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二回:“他横竖是单枪独马,一无牵挂,当下由杭赴苏,寻着了那位帮带。”
xián yáng yī jù咸阳一炬咸阳:秦朝的都城;炬:火把,引申为火焚。咸阳的一把大火。指项羽率军到咸阳后将秦宫全部烧毁。泛指一把火烧光。《史记 项羽本纪》:“项羽引兵西屠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
yī chè wàn róng一彻万融犹言一通百通。明·唐顺之《与裘剡溪推官书》:“人能得此常理,设使为医,则必能究性命之源;为巫,则必能极鬼神之情状,一彻万融,所谓因源而得委也。”
yī yán dìng jiāo一言订交交:结交。一句话就确定了两人友好交往。形容双方意气相投,一见如故。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5回:“不想到天缘凑巧,倒在此地相会,又得彼此情同针芥,一言订交,真是难得的一桩奇遇。”
yī liǎo bǎi dàng一了百当指办事妥当、彻底。明 张居正《答山东巡抚何来山》:“清丈事,实百年旷举,宜及仆在位,务为一了百当。”
qiān jīn yī xiào千金一笑犹言千金买笑。宋·张孝祥《虞美人》词之六:“倩人传语更商量,只得千金一笑也甘当。”明·汤显祖《紫钗记》第六出:“道千金一笑相逢夜,似近蓝桥那般欢惬。”
yī wǎng jìn sǎo一网尽扫犹一网打尽。
yī yín yī yǒng一吟一咏指吟诗作赋。《晋书·孙绰传》:“高情远致,弟子早已伏膺;然一吟一咏,许将北面矣。”
yī zǐ chū jiā,qī zǔ shēng tiān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借喻一人得势,全家沾光。同“一子出家,九祖升天”。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一七回:“我说的不是功名么?你们不知道‘一子出家,七祖升天呢’?”
yī wú cháng wù一无长物一无:全无;长物:多余的东西。除一身之外再没有多余的东西。原指生活俭朴。现形容贫穷。《晋书·王恭传》:“吾平生无长物。”
huì xīn yī xiào会心一笑会心:领悟,领会。领会对方的意思而微笑。鲁迅《通讯》:“使同类者知道也还有谁在袭击古老坚固的堡垒,较之看见浩大而灰色的军容,或者反可以会心一笑。”
yī xīn yī jì一心一计一心一意。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16回:“他怎的就知我和你一心一计?想必你叫他话来。”
zhǐ cǐ yī jiā,bié wú fēn diàn只此一家,别无分店原是一些店铺招揽生意的用语,向顾客表明他没分店,只能在他这一家店里买到某种商品。泛指某种事物只有他那儿有,别处都没有。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为群众所接受,所实践,而不是闭门造车,自作聪明,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那种贵族式的所谓‘政治家’。”
dú shù yī zhì独树一帜单独打起一面旗号。比喻风格新奇;自成一家。也比喻自立门户。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yī shí zhī quán一时之权暂时的权宜。《韩非子·难一》:“文公之霸也宜哉!既知一时之权,又知万世之利。”《淮南子·人间训》:“文公曰:‘咎犯之言,一时之权也;雍季之言,万世之利也,吾岂可以先一时之权而后万世之利哉!’”
shān kuī yī kuì山亏一篑《书 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喻功败垂成。《书·旅獒》“为山九仞,功亏一篑”的节缩。
yī fàn sān tǔ bǔ一饭三吐哺指一顿饭之间,三次停食,以接待宾客。比喻求贤殷切。《史记 鲁周公世家》:“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于天下亦不贱矣。然我一沐三握发,一饭三吐哺,起以待士,犹恐失天下之贤人。子之鲁,慎勿以国骄人。”
yī qín yī hè一琴一鹤原指宋朝赵抃去四川做官,随身携带的东西仅有一张琴和一只鹤。形容行装简少,也比喻为官清廉。《宋史 赵抃传》:“帝曰:‘闻卿匹马入蜀,以一琴一鹤自随;为政简易,亦称是乎!’”
yī lín yī zhǎo一鳞一爪原指龙在云中,东露一鳞,西露半爪,看不到它的全貌。比喻零星片段的事物。唐·高仲武《中兴闲气集·苏涣》:“三年中作变律诗九首,上广州李帅,其文意长于讽刺,亦有陈拾遗一鳞半甲。”
yī quǎn fèi xíng,bǎi quǎn fèi shēng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比喻随声附和,没有主见,凑热闹。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yī zhī bàn jiàn一知半见谓不成熟的一点见解。清·方以智《东西均·道艺》:“讵知后世之门庭张网者,偶窃一知半见,谓人悟门,便住门限上,登曲录床,此生不可复下。”
yán xíng bào yī言行抱一犹言言行一致。汉·贾谊《新书·道述》:“言行抱一谓之贞,反贞为伪。”
yī huà kāi tiān一画开天相传伏羲画八卦,始于干卦三之第一画,干为天,故谓“一画开天”。
yī chàng sān tàn一唱三叹原指宗庙的乐曲;一个人唱;三个人赞叹应和。先秦 荀况《荀子 礼论》:“清庙之歌,一倡而三叹也。”
yī wàng wú biān一望无边见“一望无际”。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四部:“在鄱阳湖旁边的一座大山上,太阳刚刚出来,把一望无边的湖水照得金光闪闪。”
jiào rú huà yī较如画一较:通“皎”,明显;画一:同“划一”,一致,一律。指规章明显一致。《梁书·武帝纪》:“怀柔万姓,经营四方。举直措枉,较如画一。”
yī fó shēng tiān,èr fó chū shì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升天:死亡;出世:生。佛出生又死去。指活过来又死去。《慈禧太后演义》第六回:“那拉懿嫔回忆旧日慈眷,格外悲戚,哭得一佛升天,二佛出世,几乎有痛不欲生的形状。”
bù kěn yī shì不肯一世一世:同处于一个世界。自视甚高,看不起天下人。形容目空一切、骄横自大。宋·黄庭坚《跋范文正公帖》:“往时苏才翁笔法妙天下,不肯一世人。”
yī jiàn shàng duò一箭上垛比喻说话做事一次就成功。元 无名氏《符金锭》第二折:“这个不打紧,我如今就去,一箭上垛。”
yī lóng yī zhū一龙一猪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dà hǎi yī zhēn大海一针在大海里捞一根针。比喻无从寻觅。明·天然痴叟《石点头·王本立天涯求父》:“这王珣踪迹无方,分明大海一针,何从捞摸。”
tiān bù yìn yí yī lǎo天不憗遗一老憗:愿;遗:留。天公不愿意留下这一个老人。《诗经·小雅·十月之交》:“不憗遗一老,俾守我王。”
sù bì yī qīng宿弊一清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清史稿·林则徐传》:“吴中洊饥,奏免逋赋,前在籓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
yī míng jīng rén一鸣惊人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yī dài fēng sāo zhǔ一代风骚主风骚:指《诗经》中的《国风》和《楚辞》中的《离骚》,泛指文学。一个时代的文坛领袖。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第六卷:“当其为一代风骚主。”
yī yán bì zhī一言蔽之蔽:掩覆,引申为概括。用一句话来概括。《宋书·索虏传》:“因此而推胜负,殆可以一言蔽之。”
èr yī tiān zuò wǔ二一添作五本是珠算除法的一句口诀,是二分之一等于零点五的意思。比喻双方平分。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二回:“好好儿的‘二一添作五’的家当,如今弄成‘三一三十一’了。”
zhī qí yī wèi dǔ qí èr知其一未睹其二只了解事物的一方面,而不了解其他方面。形容对事物的了解不全面。汉·扬雄《长扬斌》:“若客所谓知其一未睹其二,见其外不识其内也。”
yī mù wǔ xíng一目五行犹一目十行。《辽史·杨遵勖传》:“天下之事,丛于枢府,簿书填委。遵勖一目五行俱下,判决如流。”
bǎi mì yī shū百密一疏在极周密的考虑中偶然出现了一点疏忽。清 魏源《庸易通义》:“至道问学之有知无行,分温故为存心,知新为致知,而敦厚为存心,崇礼为致知,此皆百密一疏。”
táng shàng yī hū,jiē xià bǎi nuò堂上一呼,阶下百诺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吕氏春秋·过理》:“宋王大悦,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尽应;堂上已应,堂下尽应。门外庭中闻之,莫敢不应。”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tóng gōng yī tǐ同功一体指功绩和地位相同。西汉 司马迁《史记 黥布列传》:“往年杀彭越,前年杀韩信,此三人者,同功一体之人也。”
yī chǎng chūn mèng一场春梦比喻过去的一切转眼成空。也比喻不切实际的想法落了空。唐 卢延让《哭李郢端公》:“诗侣酒徒销散尽,一场春梦越王城。”
dú bà yī fāng独霸一方霸占一个地方(多指坏人)。明 冯梦龙《古今小说 临安里钱婆留发迹》:“钱王生于乱世,独霸一方,做了十四州之主。”
huà yī bù èr划一不二指按照定价卖出,不打折扣。形容做事刻板。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九回:“新嫂嫂连忙改口道:‘魏老格人倒是划一不二格。’”
xīn yǒu líng xī yī diǎn tōng心有灵犀一点通比喻恋爱着的男女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灵犀:古人说犀牛是一种灵兽;它的角上有条白纹从角尖通向头脑;感应灵敏;所以称灵犀。唐 李商隐《无题》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yī rì bù jiàn,rú gé sān qiū一日不见,如隔三秋一天不见,就好象过了三年。形容思念的心情非常迫切。《诗经 王风 采葛》:“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èr zhě bì jū qí yī二者必居其一居:占。只能在两者中选择其中的一种。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公孙丑下》:“前日之不受是,今日之受非也;今日之受是,则前日之不受非也。夫子居一于此矣。”
yī xiāng qíng yuàn一相情愿只凭单方面的愿望;不考虑对方是否愿意或客观条件是否具备。金 王若虚《滹南遗老集》:“晏殊以为柳胜韩,李淑又谓刘胜柳,所谓‘一厢情愿’。”
yī dān yī piáo一箪一瓢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yī bān yī bèi一班一辈谓同等,不相上下。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十一回:“当日你这厮诽谤朝廷,潜地奔逃,我这一班一辈的人,为你不知受过多少限责,你却躲在卖酒的李秀家里快活。”
yī bēi yī xǐ一悲一喜既悲伤又高兴。《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平妖传》二回:“表公单单一身,不胜凄惨,且喜有了性命,又得了两件至宝,正所谓一悲一喜。”
bái shǒu yī jié白首一节指年虽老而志节不衰。《后汉书 吴良传》:“窃见臣府西曹掾齐国吴良资质敦固,公方廉恪,躬俭安贫,白首一节。”
yī biǎo táng táng一表堂堂形容仪表堂皇。郭沫若《南冠草》第二幕:“智含是死了,端哥小弟是结了婚的人,像你这样一表堂堂的大和尚,谁个不高兴你呢?”又《蔡文姬》第二幕:“是说曹丞相魁梧奇伟,一表堂堂。”
yī jué bù zhèn一蹶不振蹶:跌倒;振:振作。跌倒了再也爬不起来。比喻遭到失败;挫折;就再也不能振作起来。西汉 刘向《说苑 说丛》:“一噎之故,绝谷不食,一蹶之故,却足不行。”
bǎi dòng bù rú yī jìng百动不如一静指多动不如静待有效。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三十四回:“你去了,我又寻思,百动不如一静的。”
yī nián bèi shé yǎo,sān nián pà jǐng shéng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绳比喻在某件事情上吃过苦头,以后一碰到类似的事情就害怕。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一卷:“一年被蛇咬,三年怕草索,说到货物,我就没有胆气了。”
yī dēng lóng mén一登龙门龙门:传说鲤鱼跃过龙门就变成龙。指一时间飞黄腾达。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李膺传》:“膺独持风裁,以声名自高。士有被其容接者,名为登龙门。”
nìng yǔ qiān rén hǎo,mò yǔ yī rén dí宁与千人好,莫与一人敌宁愿与千人做朋友,不要与一个人为敌。
dēng gāo yī hū登高一呼比喻有影响的人物发出倡议。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回:“他在外面登高而呼,只怕还容易些。”
yī rú nǎng xī一如曩昔一:完全;如:像;曩昔:从前。指态度没有变化,完全像从前一样。《慈禧太后演义》第32回:“自此次觐见后,国际情形一如曩昔。”
bù bá yī máo不拔一毛形容非常吝啬。宋 秦观《浩气传》:“为己者至于不拔一毛,兼爱者至于摩顶放踵。”
shā yī jǐng bǎi杀一儆百儆:警戒。处死一个人;借以警戒许多人。东汉 班固《汉书 尹翁归传》:“其有所取也,以一警百,吏民皆服,恐惧改行自新。”
yī pāi jí hé一拍即合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bǎi bù wéi duō,yī bù wéi shǎo百不为多,一不为少指难得的好人或好东西。《南史 任昉传》:“褚彦回尝谓遥曰:‘闻卿有令子,相为喜之。所谓百不为多,一不为少。’由是闻声藉甚。”
bāo cǎi yī jiè褒采一介褒:赞扬;采:采用;一介:微小。有细微的长处也可以予以褒奖。南朝·齐·谢朓《辞随王子隆饯》:“褒采一介,抽扬小善。”
rén jǐ yī shì人己一视待别人象待自己一样。比喻待人没有私心。宋·罗大经《鹤林玉露》卷二:“此正无意于我,人己一视之道,实贤人君子之盛德。”
guì shé yī zhī桂折一枝喻登科及第。唐·白居易《喜敏中及第偶示所怀》诗:“自知群从为儒少,岂料词场中第频。桂折一枝先许我,杨穿三叶尽惊人。”
bào xiào wàn yī报效万一报效:为报答恩情而为之效力。指恩德极大,只给以微不足道的报答。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八回:“且今上体天地生生之大德,垂古今未有之旷恩,虽肝脑涂地,岂能报效万一!”
yī chǐ shuǐ fān téng zuò bǎi zhàng bō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比喻说话夸大之极。同“一尺水翻腾做一丈波”。元 王晔《桃花女》第二折:“你将那半句话搬调做十分事,一尺水翻腾做百丈波。”
dāng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比喻做事情敷衍消极,混一天算一天,没有积极主动的精神。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我这就去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有什么不好的呢?”
dòng chá yī qiè洞察一切洞察:看得很清楚。对一切都看得清楚。形容对所有的事物都有深入准确的判断力。罗广斌《红岩》第五章:“浓黑的眉梢下,又是那双炯炯有神、明亮、洞察一切的目光,还是那无比坚定、声震屋宇的语音。”
yī nán bàn nǚ一男半女指一个子女,一个儿子或女儿。《京本通俗小说·志诚张主管》:“员外何不取房娘子,生得一男半女,也不绝了香火。”
yī zì yī bǎn一字一板形容说话从容清楚。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pò yán yī xiào破颜一笑颜:面容。愁苦的神态一下子笑起来。鲁迅《奇怪》:“那么,我也来‘破颜一笑’吧——哈!”
yī kè bù fán èr zhǔ一客不烦二主一个人全部承担,或由一个人始终成全其事。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52回:“一客不烦二主,你不接济他这一步儿,叫他又往那里借去?”
shuǐ tiān yī sè水天一色水光与天色相浑。形容水天相接的辽阔景象。唐 王勃《滕王阁诗序》:“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yī tuī liù èr wǔ一退六二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欧阳山《三家巷》:“陈家的老的、小的,只是个一退六二五,说他们做买卖的人素来不结交官府,推得干干净净!”
bù zhí yī xiào不值一笑不值得一笑。比喻毫无价值。也表示对某种事物或行为的轻蔑和讥笑。同“不值一哂”。鲁迅《朝花夕拾 死后》:“但同时想,我生存时说的什么批评不值一笑的话,大概是违心之论罢。”又《呐喊 阿Q正传》:“阿Q又很自尊,所有未庄的居民,全不在他眼神里,甚而至于对于两位‘文童’也有以为不值一笑的神情。”
zhú lán dǎ shuǐ yī chǎng kōng竹篮打水一场空比喻费了力没有效果。清·惜阴堂主人《二度梅》第15回:“这个孩子今日被小姐看出他的面目来了,只怕老爷要将小姐许配与他,你我不是竹蓝打水一场空吗?”
yī chuī yī chàng一吹一唱吹:吹嘘。唱:唱和。两个人说话,互相帮衬。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五卷:“二人一吹一唱,说得颜氏心中哑口无言,心下也生疑惑,委决不下,把一天欢喜,又变为万般愁闷。”
chū yī tóu dì出一头地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谓当避开此人让其高出众人一头之地。后以“出一头地”喻高人一着。宋·欧阳修《与梅圣俞书》:“读轼(苏轼)书,不觉汗出。快哉快哉!老夫当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yǒu zhāo yī rì有朝一日朝:日;天。指将来有一天。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一折:“我也劝你不得;有朝一日准备着搭救你块望夫石。”
yī chà èr míng一差二悮同“一差二误”。
yī bǎn yī yǎn一板一眼板;眼: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比喻做事有条理;合规矩;不马虎。也比喻做事死板;不知灵活变动。李六如《六十年的变迁》第二卷第九章:“望着季交恕,一板一眼地说。”
yī chàng yī hè一唱一和和:应和;附和。跟着别人唱和;比喻双方互相配合;彼此呼应。宋 陈叔方《颖川语小》下卷:“句法有正有奇,有呼有应。呼应者一唱一和,律吕相宜以成文也。”
yī qì hē chéng一气呵成呵:呼气。一口气做成。形容文章结构紧凑;文气连贯。也比喻做一件事安排紧凑;迅速不间断地完成。明 胡应麟《诗薮 近体中》:“若‘风急天高’,则一篇之中句句皆律,一句之中字字皆律,而实一意贯穿,一气呵成。”
yī rén chuán shí,shí rén chuán bǎi一人传十,十人传百指消息由一个人迅速传递开去。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四回:“一人传十,十人传百,都道:‘我等背正从逆,天理难容。’”
yī bàng yī tiáo hén一棒一条痕比喻做事扎实。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十卷:“须是一棒一条痕,一掴一掌血。”
yī zhēn yī yú一针一缐比喻细微的东西。缐,亦作“线”。
yī mǎ yī ān一马一鞍比喻一夫一妻,白头偕老。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人各有志,不可相强。便是妇人女子的志向,也有个不同:有的讲究个女貌郎才,不辞非鸦非凤的,就有讲究个穿衣吃饭,只图一马一鞍的。”
guāng gùn yī tiáo光棍一条光棍:没有配偶的人。指孤身一人。老舍《搬家》:“又不是光棍一条,搬起来也省事。”
qiān jīn zhī qiú,fēi yī hú zhī yè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价值千金的皮衣,决非一只狐狸的腋皮所能做成。比喻积小才能成大,集合大家的力量才能做成事情。《史记 刘敬叔孙通列传》:“太史公曰:语曰‘千金之裘,非一狐之腋也;台榭之榱,非一木之枝也;三代之际,非一代之智也。’”
yī tuī liǎng sǎng一推两搡形容一再推托。
chéng yī jiè bǎi惩一戒百见“惩一警百”。明·沈釆《千金记》第四十七出:“故依法律明惟问,惩一戒百难容忍。”
yī bù yī qū一步一趋①形容紧跟着行走。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②比喻事事模仿和追随别人。常含贬意。语本《庄子·田子方》:“夫子步亦步,夫子趋亦趋。”清·百一居士《壶天录》卷下:“斜睨之,美而艳,一步一趋,相离仅尺咫耳。”
yī wàng wú yín一望无垠辽远广阔,看不到边际。冯德英《苦菜花》第十章:“一轮火红的太阳升起来,普照着一望无垠的原野。”
yī zì jiān jīn一字兼金形容文字极其珍贵。兼金,价值倍常的好金。清·王士禛《香祖笔记》卷四:“苏、黄遗墨流传至今者,一字兼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