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一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hé chéng yī gè zhū gě liàng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 | 诸葛亮:三国时蜀国刘备的军师。比喻人多智广。 | 毛泽东《组织起来》:“三个臭皮匠,合成一个诸葛亮,这就是说,群众有伟大的创造力。” |
yī jǔ qiān lǐ一举千里 | 一飞就是一千里。比喻前程远大。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鸿鹄高飞,一举千里。” |
bǐ cǐ yī yàng彼此一样 | 指两者完全一样。 | |
yī xiàn sān chóu一献三酬 |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后因以“一献三酬”谓人臣过蒙宠幸。亦作“一献三售”。 | 《周礼·考工记·梓人》:“梓人为饮器,勺一升,爵一升,觚三升,献以爵而酬以觚,一献而三酬。” |
xiāo zhāng yī shí嚣张一时 | 指恶势力在短时间内喧闹一起。 | |
yī pù shí hán一曝十寒 | 曝:晒。原意是说,虽然是最容易生长的植物,晒一天,冻十天,也不可能生长。比喻学习或工作一时勤奋,一时又懒散,没有恒心。 | 先秦 孟轲《孟子 告子上》:“虽有天下易生之物也,一日暴之,十日寒之,未有能生者也。” |
yī zì bù shí一字不识 | 一个字也不认识。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卷:“那主儿或是年老的,或是貌丑的,或是一字不识的村牛,你却不肮脏了一世。” |
yī dié lián shēng一迭连声 | 迭:重复。一遍又一遍接连地说。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26回:“左右一迭连声道:‘带妇人,带妇人。’那妇人却动也不动。” |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 | 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
yī kǒu bù néng zhuó liǎng chí一口不能著两匙 | 匙:汤匙。一张嘴同时要吃两把汤匙里的食物。比喻贪多。 | 宋·范成大《丙午新正书怀》诗:“口不两匙休足榖,身能几屐莫言钱。”自注:吴谚云:“一口不能著两匙。” |
yī tà hú tú一榻胡涂 | 见“一塌糊涂”。 | 鲁迅《书信集·致曹靖华》:“《铁流》在北平有翻版了,坏纸错字,弄得一榻胡涂。” |
yǐ yī chí wàn以一持万 | 持:把握。形容抓住关键,可以控制全局。 | 先秦 荀况《荀子 儒效》:“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 |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形容略一思考,猛然想出了一个主意。 | 元 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tóu yī wú èr头一无二 | 唯一,只有一个。 | 孙中山《语言文学的奋斗》:“本总理今晚来同诸君讲话,没有别的贡献,头一无二的贡献,就是要诸位同志,以至诚之心,来做宣传一方面的革命工夫。” |
yī shé tūn xiàng一蛇吞象 | 一条蛇想吞吃一条大象。比喻人心不足,贪得无厌。 | 战国·楚·屈原《天问》:“一蛇吞象,厥大何如?” |
yī wǎng zhí qián一往直前 | 见“一往无前”。 | 陶成章《浙案纪略》第四章第二节:“其行事也,常鼓一往直前之气,而不虑其他。” |
yī hái yī bào一还一报 | 谓做一件坏事后必受一次报复。 | 元·岳伯川《铁拐李》第一折:“不是我千错万错,大刚来一还一报。”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养军千日,用在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清 孔尚任《桃花扇 誓师》:“尝言‘养军千日,用军一时’。俺们不替朝廷出力,竟是一伙禽兽了。” |
shǒu qū yī zhǐ首屈一指 | 扳指头计数;首先弯下大拇指;表示第一。指居第一位。引申为最好的。 | 清 颜光敏《颜氏家藏尺牍 施侍读闰章》:“海论诗辄为首屈一指。” |
yī fēi chōng tiān一飞冲天 | 比喻平时默默无闻,突然做出了惊人之举。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
yī fèi bǎi shēng一吠百声 | 即一犬吠形,百犬吠声。 | 明·何景明《上杨邃庵书》:“群猜共怒,一吠百声,持辩风起,发言雷同矣。” |
fú shēng yī mèng浮生一梦 | 浮生:世事无定,人生短暂。指人生就像短暂的梦幻。 | 唐·李咸用《早秋游山寺》:“至理无言了,浮生一梦劳。清风朝复暮,四海自波涛。” |
yī zuò jiē jīng一坐皆惊 | 见“一坐尽惊”。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张欲自发无端。顷之,长史诸贤来清言,客主有不通处,张乃遥于末坐判之,言约旨远,足畅彼我之怀,一坐皆惊。” |
mù kōng yī shì目空一世 | 什么都不放在眼里。形容骄傲自大。 | 明 焦竑《李氏焚书序》:“宏甫快口直肠,目空一世,愤激过甚,不顾人有忏者。” |
míng qīng yī shí名倾一时 | 倾:倾慕,钦佩。在一个时期内名声很大。 | 《清史稿·艺术·王时敏传附原祁》:“王翚名倾一时,原祁高旷之致实过之。” |
tiān shēng yī duì天生一对 | 指生来就注定为一对。 | 清·荑荻散人《玉娇梨》第十回:“明明果是佳人才子,天生一对也,便是嫣素也觉风光。” |
cōng míng yī shì,hú tū yī shí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 人一辈子都很精明,但有时一下子糊涂。指聪明人也会犯错误。 | 老舍《骆驼祥子》:“六十九岁的人了,反倒聪明一世,糊涂一时,教一群猴儿王八蛋给吃了。” |
yī rén zuò shì yī rén dāng一人做事一人当 | 当:承担。一个人做出的事情自己承担责任。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12回:“常言道:‘一人做事一人当。’岂敢连累父母?” |
zài cǐ yī jǔ在此一举 | 在:在于,决定于;举:举动,行动。指事情的成败就决定于这一次的行动。 | 《史记·项羽本纪》:“国家安危,在此一举。” |
yī bū zuò,èr bù xiū一不做,二不休 | 原意是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 唐 赵元一《奉天录》第四卷:“光晟临死而言曰:‘传语后人,第一莫作,第二莫休。’” |
yī xiào bǎi mèi一笑百媚 | 形容美人的笑态。 | 唐·白居易《长恨歌》:“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 |
pīn dé yī shēn guǎ,gǎn bǎ huáng dì lā xià mǎ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剐:古代酷刑,割肉。比喻再难的事,拼着一死也敢干下去。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68回:“拼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
qiān zǎi yī dàn千载一弹 |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后以“千载一弹”极言彼此交情深厚,甚为难得。 | 典出《汉书·王吉传》:“吉与财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财公弹冠’,言其取舍同也。”吉,字子阳。 |
sù bì yī qīng宿弊一清 | 多年的弊病一下就肃清了。 | 《清史稿·林则徐传》:“吴中洊饥,奏免逋赋,前在籓司任,议定赈务章程,行之有效,至是仍其法,宿弊一清。” |
shāo shèng yī chóu稍胜一筹 | 筹:筹码,古代用以计数的工具,多用竹子制成。比较起来,稍微好一些。 | 清·秋瑾《致秋誉章书》:“吾哥虽稍胜一筹,而无告语则同,无戚友之助亦同。” |
yī bān yī jí一班一级 | 犹言一官半职。泛指官职。 | 《旧唐书 武帝纪》:“寒士纵有出人之才,登第之后,始得一班一级,固不能熟习也。”《新唐书 韦表微传》:“爵禄譬滋味也,人皆欲之,吾年五十,拭镜剪白,冒游少年间,取一班一级,不见其味也。” |
yī lóng yī zhū一龙一猪 | 比喻两个人高下相差极大。 | 唐 韩愈《符读书城南》诗:“两家各生子,提孩巧相如。……三十骨胳成,乃一龙一猪。” |
tóng dé yī xīn同德一心 | 指全心全意为共同目标努力。 | 独立苍茫子《东京学界告乡人书》:“为此说者,既不肯同德一心,以成人之美,使生者竟此外交之绪,则亦已矣。” |
ào nì yī qiè傲睨一切 | 睨:斜视。斜着眼看一切事物。形容傲慢藐视一切。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2回:“他当红的时候,是傲睨一切的,多少同寅,没有一个在他眼里的。” |
yī cù ér dé一蹴而得 | 见“一蹴而就”。 | 茅盾《路》十二:“现在,他们认为胜利不能一蹴而得,必须用持久战。” |
yī cháng èr duǎn一长二短 | 指意外的灾祸或事故。 | 清 李渔《凰求凤 假病》:“若有一长二短,叫我怎生舍得。” |
yī cháng bàn duǎn一长半短 | 见“一长二短”。 | 清·李宝嘉《文明小史》第二回:“倘有一长半短,岂不于我的风水也有关碍?” |
bù yīn yī shì,bù zhǎng yī zhì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 智:聪明才智。不经历一件事情,就不能增长对于那件事情的知识。 | 宋·悟明《联灯会要·道本禅师》:“老赵州十八上便解破家散宅,徒为戏论,虽然如是,不因一事,不长一智。” |
yī yè zhàng mù,bù jiàn tài shān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 蔽:遮。一片树叶挡住了眼睛,连面前高大的泰山都看不见。比喻为局部现象所迷惑,看不到全局或整体。 | 《鹗冠子 天则》:“一叶蔽目,不见太山;两耳塞豆,不闻雷霆。” |
yī rén gāo shēng,zhòng rén dé jì一人高升,众人得济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梁斌《红旗谱》第一卷:“一人高升,众人得济。你一个人挣钱,一大家子人不受急窄了。” |
yī shí bā céng dì yù一十八层地狱 | 佛教指极恶众生死后赴受苦之所,包括刀山、火汤、寒冰等十八种。比喻灾难极其深重的境地。也比喻最低的等级。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十一回:“判官道:‘此是阴山背后一十八层地狱。’” |
yī gǔ zuò qì一鼓作气 | 一鼓:第一次击鼓;作:振作;气:士气。作战时第一次敲鼓可以鼓起战士的锐气。比喻趁劲足时一下子把事情完成。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
kuī jiàn yī bān窥见一斑 | 指只了解一二。 | 《高子遗书 会语九八》:“一向不知阳明、象山学问来历,前在舟中似窥见其一斑。” |
yì shǒu zhē tiān一手遮天 | 一只手把天遮住。形容依仗权势;玩弄手段;蒙蔽群众。 | 唐 曹邺《读李斯传》诗:“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
yī biān xiān zhuó一鞭先著 | 后以为争先的典实。亦泛指先行。 | 晋刘琨少负志气,与祖逖为友,共以收复中原为志,曾与亲故书曰:“吾枕戈待旦,志枭逆虏,常恐祖生先吾著鞭。”见《晋书 刘琨传》。 |
yī sī bù wěn一丝不紊 | 一点儿也不乱。形容极有条理。 | 老舍《神拳》第二幕:“我服了,万没想到你会这么细心,井井有条,一丝不紊。” |
yī sī bù gǒu一丝不苟 | 苟:苟且。丝毫也不马虎。形容办事极为认真。 | 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四回:“上司访知,见世叔一丝不苟,升迁就在指日。” |
qí gāo yī zhāo棋高一着 | 一着:下棋时下一子或走一步。棋艺高人一步。也比喻技高一等。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正所谓‘棋高一着,缚手缚脚’。” |
yī yán bù fā一言不发 | 一句话也不说。 | 明 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一:“三巧儿听说丈夫把她休了,一言不发,啼哭起来。” |
yī jì zhī shàn一技之善 | 技:技能;善:擅长。指有某种技能或特长。 | 清·朱彝尊《赠笔公钱叟序》:“洵夫一技之善有深入人心而不可没焉者已。” |
fù zhī yī jù付之一炬 | 付:交给;之:它;炬:火把;一炬:一把火。给它一把火烧光。指用火烧毁。 | 唐 杜牧《阿房宫赋》:“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 |
yī fā ér bù kě shōu一发而不可收 | 事情一经发生便不能收住。 | 清·王夫之《读通鉴论·隋文帝》:“乱败之及,一发而不可收也。” |
yī bù zuò,èr bù xiū一不作,二不休 | 要么不做,做了就索兴做到底。指事情既然做了开头,就索兴做到底。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索性让我一不作,二不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杀一双,杀个爽快。” |
míng zhòng yī shí名重一时 | 一时期内名声很大,受到广泛重视。亦作“名震一时”、“名得当时”、“名噪一时”、“名倾一时”。 | 宋·释惟白《续传灯录》卷二十七:“师住径山时,名重一时,如侍郎张公子韶,状元汪公圣锡少卿、冯公济川俱问道。” |
yī mù shù xíng一目数行 | 犹一目十行。 | 清·钮琇《觚剩续编·英豪举动》:“熊公廷弼当督学江南时,试卷皆亲自批阅。阅则连长几于中堂,鳞摊诸卷于上,左右置酒一坛,剑一口,手操不律,一目数行。” |
yī qián rú mìng一钱如命 | 一个钱看得象性命那样重。比喻极端吝啬。 | 清 钱泳《履园丛话 报应 刻薄》:“其治家也,事事亲裁,不经奴婢,而一钱如命,恐人侵蚀,不利于己也。” |
yī zì yī bǎn一字一板 | 形容说话从容清楚。 | 老舍《二马》:“温都太太把房钱,吃饭的时间,晚上锁门的时候,和一切的规矩,都当着伊牧师一字一板的交待明白了。” |
bǎi wú yī shì百无一是 | 是:对的;正确的。一点正确的地方也没有。 | 宋·袁采《袁氏世范》:“至于百无一是,且朝夕以此相临,极为难处。” |
yǎn kōng yī shì眼空一世 | 整个时代的人都不放在眼里。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11卷:“腹饱万言,眼空一世。” |
niē yī bǎ hàn捏一把汗 | 因担心而手上出汗。形容非常紧张的心情。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4回:“范訇等在关上,看见督戎追斐豹,慌捏一把汗。” |
yī shì lóng mén一世龙门 | 一世:一代;龙门:后汉时李膺有重名,后起的文人有登门拜访的,称之登龙门。称文人所崇仰的人物。 | 《世说新语·德行》:“李元礼风格秀整,高自标持,欲以天下名教是非为己任,后进之士,有升其堂者,皆以为登龙门。”《晋书·王衍传》:“朝野翕然,谓之‘一世龙门’矣。” |
yī gù qiān jīn一顾千金 | 顾:看。古之善于相马者伯乐看了马一眼,良马的身价便值千金。比喻得到贤者的推荐而使人或事物身价倍增。 | 三国·魏·曹植《失題(有美一人)》诗:“一顾千金重,何必珠玉钱?” |
yī miàn xū cí一面虚词 | 单方面所说的假话 | 《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避祸屯田计》:“明公休听外人一面虚词,欲杀某也。” |
yī yán yī dòng一言一动 | 一句话和一个行动。也指每句话和每一个行动。 | 朱自清《山野掇拾》:“他们于一言一动之征,一沙一石之细,都不轻轻放过。” |
tiān gè yī fāng天各一方 | 各在天底下的一边。形容离别后各居一地;相距遥远。 | 汉 苏武《诗》:“良友远别离,各在天一方。” |
yī háo bù rǎn一毫不染 | 犹一尘不染。 | 明·吴承恩《赠郡伯古愚邵公报政序》:“即其可名状者言之,则本之一毫不染之真,而加之百折不移之守。” |
yī póu tǔ一掊土 | 抔:用手捧东西。一捧黄土。指坟墓。现多比喻不多的土地或没落、渺小的反动势力。 | 《史记 张释之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yī dēng lóng mén,shēn jià shí bèi一登龙门,身价十倍 | 忽然得到荣耀,从而身价倍增。 | 唐·李白《与韩荆州书》:“一登龙门,则声誉十倍。” |
yī wén qián nán dǎo yīng xióng hàn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比喻一个很小的困难却使一个很大的事情无法进行,无法完成。也指一个很有本事的人,面对一个小问题而束手无策。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天下事只怕没得银钱,便是俗语说得好:‘一文钱难倒英雄汉’。” |
yī póu tǔ一抔土 | 一抔:一捧。坟墓的代称。 | 西汉·司马迁《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假令愚民取长陵一抔土,陛下何以加其法乎?” |
yī tā guā zǐ一塌刮子 | 总共加在一起。 | 毛泽东《评国民党对战争责任问题的几种咎案》:“他不是如同蒋介石那样,将战争责任一塌刮子推到共产党身上。” |
bù míng yī qián不名一钱 | 名:占有。一个钱也没有。形容极其贫穷。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佞幸列传》:“长公主赐邓通,吏辄随没入之,一簪不得著身。于是长公主乃令假衣食。竟不得名一钱,寄死人家。” |
bié shù yī qí别树一旗 | 比喻与众不同,加成一家。 | 清 袁枚《随园诗话》卷七:“唐义山、香山、牧之、昌黎,同学杜者;今年内其诗集,都有是别树一旗。” |
yì hū bǎi yìng一呼百应 | 呼:召唤。应:响应。一人发出号召;众人纷纷响应。 | 明 天然痴叟《石点头》:“因是爪牙四布,一呼百应,远近闻名,人人畏惧,是一个公行大盗,通天神棍。” |
yī chuí zǐ mǎi mài一锤子买卖 | 只做一次生意。多指价钱贵,货色次,服务态度不好,顾客不愿再来打交道。 | 老舍《女店员》第二幕:“咱们哪,砂锅砸蒜,一锤子的买卖,我永远不再到这儿来!” |
yī wàng ér zhī一望而知 | 一看就明白。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又说了一回话,大约言语甜俗,意味粗浅,中藏早是一望而知的。” |
yī sī bù xiàn,dān mù bù lín一丝不线,单木不林 | 一根丝不能织成线,一棵树不能形成林。比喻一个人力量单薄,办不成事。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八回:“这福儿一丝不线,单木不林,也觉读的慢懈。” |
yī qīng èr bái一清二白 | 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也指非常清白;没有污点。 | 清 李绿园《歧路灯》:“贾李魁道:‘王紫泥,张绳祖他俩个,现在二门外看审官司哩。老爷只叫这二个到案,便一清二白。” |
yī dìng bù yí一定不移 | 见“一定不易”。 | 清·李渔《闲情偶寄·词曲·音律》:“至于填词一道,则句之长短,字之多寡,声之平、上、去、入,韵之清浊阴阳,皆有一定不移之格。” |
yī rén fēi shēng,xiān jí jī quǎn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
shā yī lì bǎi杀一利百 | 见“杀一砺百”。 | 《周书·苏绰传》:“若有深奸巨猾,伤化败俗,悖乱人伦,不忠不孝,故为背道者,杀一利百,以清王化,重刑可也。” |
yī zhì yú sī一至于斯 | 同“一至于此”。 | 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表》:“家国之事,一至于斯。非臣之尤,谁任其咎!” |
yī jiā zhī yán一家之言 | 指有独特见解、自成体系的学说或论着。 | 西汉 司马迁《报任少卿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 |
wàn sǐ yī shēng万死一生 | 死的可能极大,活的希望极小。比喻冒生命危险。 | 东汉 班固《汉书 司马迁传》:“夫人臣出万死不顾一生之计,赴公家之难,斯以奇矣。” |
fù zhū yī jù付诸一炬 | 炬:火把。一把火全部烧了。同“付之一炬”。 | 清 李宝嘉《文明小史》第四十六回:“在这许多名片里面,捡出一张,上写着颜轶回,……其余都付诸一炬。” |
fù zhī yī xiào付之一笑 | 用一笑来回答。表示不值得理会。 | 宋 吴曾《能改斋漫录 辨误三》:“以此知《义海》、《西清》寡陋,而妄为之说,可付之一笑。” |
fù zhū yī xiào付诸一笑 | 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同“付之一笑”。 | 清 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六回:“仲英乃恍然大悟,付诸一笑,就在高椅上坐下,问雪香道:‘耐意思要我成日成夜陪仔耐坐来里,勿许到别场花去,阿是嗄?’” |
kě jiàn yī bān可见一斑 | 一斑:豹子身上的一块斑纹。比喻从一点可以推知全貌。 | 清 李汝珍《镜花缘》:“诸如此类,虽未得其皮毛,也略见一斑了。” |
zhǔ yī wú shì主一无适 | 专一,无杂念。 | 《二程·粹言》卷上:“或问敬子曰:‘主一之谓敬。何谓一?’子曰:‘无适之谓一。’”《论语·学而》“敬事而信”宋·朱熹集注:“敬者主一无适之谓。” |
yī cù ér jiù一蹴而就 | 蹴:踏;就:成功。踏一步就可以成功。形容轻易地取得成功。也作“一蹴而成”。 | 宋 苏洵《上田枢密书》:“天下之学者,孰不欲一蹴而造圣人之域。” |
qiān jīn yī hù千金一瓠 | 比喻物虽轻贱,关键时得其所用,却十分珍贵。 | 清·王夫之《读<陈书>书后》:“当其乱之难讫,天且萦纡以延衍之;极乎其终,天为尽,天情且息,犹未尝无千金一瓠之几。” |
yī jīng fēi xiǎo一惊非小 | 受到的惊恐不小。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56回:“灯笼灭了,包袱也不见了,这一惊非小。” |
guī shí guī yī归十归一 | 谓有条有理。 | 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
yī bǐ mǒ shā一笔抹煞 | 抹煞:涂抹掉;勾销。比喻轻率地把成绩、优点全部否定。也作“一笔抹杀”。 | 徐特立《研究历史的目的与方法》:“可是对于他们在某一个时候追求真理的热忱和老绩,我们现在是不该一笔抹煞的。” |
yī bǐ mò cǐ一笔抹摋 | 见“一笔抹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