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正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hèng jīn ān zuò正襟安坐 | 正襟:正一正衣襟。形容严肃或拘谨的样子。 | 宋·邵伯温《闻见前录》第十卷:“昔贬涪州,过汉江,中流船几覆,举舟之人皆号泣,伊川但正襟安坐,心存诚敬,已而船及岸。” |
guī xié fǎn zhèng归邪返正 | 返:回归。指改正错误,返回正确道路。 | 唐·韦表微《麟台碑铭》:“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返正。” |
kuāng luàn fǎn zhèng匡乱反正 | 消除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太史公自序》:“仲尼悼礼废乐崩,追修经术,以达王道,匡乱世反之于正。” |
míng zhèng yán shùn名正言顺 | 名正:名义或名分正当;言顺:道理讲得通。指名分或名义正当说起话来便顺理;逆理也讲得通。亦泛指做事有充分正当的理由。 | 春秋 孔子《论语 子路》:“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上梁不正 | 比喻上面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干坏事。 | 元·无名氏《陈州粜米》第一折:“做的个上梁不正,只待要损人利己惹人憎。” |
yī běn zhèng jīng一本正经 | 正经:庄重;正派。形容态度规矩而庄重。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26章:“我原是故意闹别扭,也知道自己要挨打,可是一板正经地对先生说:‘我这个破题做的很恰切,没有做错。’” |
cí yán yì zhèng词严义正 | 措词严肃,道理正当。 | 元·黄溍《湖广等处行中书省平章政事追封文国公谥武宣刘公神道碑》:“为之开陈祸福,词严义正,累数千言。” |
zhèng guàn lǐ xià正冠李下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谓在李树下不整帽子,以避免偷李的嫌疑。后以“正冠李下”比喻做容易引起怀疑的事。 | 《乐府诗集·相和歌辞七·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
guī zhèng fǎn běn归正反本 | 归:回返;反:返回。返归于根本之源。 | 晋·陈寿《三国志·马超传》:“海内怨愤,归正反本,暨于氐、羌率服,獯鬻幕义。” |
zhèng dà táng huáng正大堂煌 | 亦作“正大堂皇”。犹言堂堂正正。 | 太平天国·洪仁玕《英杰归真》:“其名衔之正大堂煌,尊荣已极,何谓名衔太新,实尔等听闻未久,觉以为新耳。”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挢枉过正 | 指纠正偏差而超过必要的限度。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侯王表序》:“而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挢往过其正矣。” |
bō luàn fǎn zhèng拨乱反正 | 拨:治理;乱:指乱世;反:回复;正:正常。指整顿混乱局面;使秩序恢复正常。现在也指纠正错误;恢复正确的事理。 | 《公羊传 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东汉 班固《汉书 礼乐志》:“汉兴,拨乱反正,日不暇给,犹命叔孙通制礼仪,以正君臣之位。” |
è zhí chǒu zhèng恶直丑正 | 嫉害正直的人。 | 汉·蔡邕《太尉汝南李公碑》:“迁徐州刺吏,百司震肃,饕餮风靡,恶直丑正。” |
zhèng jǐ shǒu dào正己守道 | 道:道德。端正自己,严格遵守道德标准。 | 宋·庄季裕《鸡肋编》上卷:“以此知阴阳不足深泥,唯正己守道为可恃耳。” |
zhèng fǎ zhí dù正法直度 | 度:标准。严正法律,统一标准。 | 春秋·齐·管仲《管子·版法》:“正法直度,罪杀不赦。杀僇必信,民畏而惧。” |
fāng fāng zhèng zhèng方方正正 | 四四方方,规规矩矩。 | 朱自清《扬州的夏日》:“这一带的茶馆布置都历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楼可比。” |
zuò gǔ zhèng jīng作古正经 | 犹言一本正经。 | 艾芜《一个女人的悲剧》五:“陈家驼背子板起面孔,作古正经地说:‘我刚才想了好一阵,一定是那会事情’” |
fāng zhèng bù ē方正不阿 | 方正:品行正直;阿:阿谀,诌媚。指为人品行正直,不逢迎诌媚。 | 《明史·王徽传》:“有方正不阿者,即以为不肖,而朝夕谗谤之,日加浸润,来免改疑。” |
míng méi zhèng lǐ明媒正礼 | 犹言明媒正娶。 | 清·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九回:“老爷老奶奶明媒正礼与大爷娶的正头妻,上边放着老爷老奶奶,谁敢休?” |
zhèng běn sù yuán正本溯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溯:寻找。从根本上整顿和寻找原因。 |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序》:“孔子既不得位,不能垂诸制度礼乐,是以为之正本溯源。” |
bō luàn fǎn zhèng拨乱返正 | 拨:治理;乱:乱世;返:回复;正:正常。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宋·李纲《上皇帝封事》:“拨乱返正,以图中兴。” |
zhèng jiàn bù huì正谏不讳 | 正谏:正言劝谏。指正言劝谏,毫不隐讳。 | 西汉·刘向《战国策·齐策四》:“宣王因趋而迎之于门,与人曰:‘寡人……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zhōng zhèng wú sī中正无私 | 中正:正直。端庄正直,不存私心。 | 春秋·齐·管仲《管子·五辅》:“为人君者中正而无私,为人臣者忠信而不党。” |
míng táng zhèng dào明堂正道 | 犹明公正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6回:“温柔安静,差不多的主子姑娘还跟不上他,才摆酒请客的费事,明堂正道的给他做了屋里人。” |
míng zhèng diǎn xíng明正典刑 | 明:表明;正:治罪;典刑:法律。依照法律处以极刑。旧时多用于处决犯人的公文或布告中。 | 宋 吕颐浩《辞免赴召乞纳节致仕札子》:“如是托疾,自当明正典刑;如委实抱病,伏望天慈,放臣闲退。” |
xīn shù bù zhèng心术不正 | 指人用心不忠厚,不正派。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9回:“宫曰:‘汝心术不正,我故弃汝!’” |
zhèng zhèng qì qì正正气气 | 正派。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二十八:“[程朝奉]虽是缠得熟分了,那陈氏也自正正气气,一时也勾搭不上。” |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守丘 | 传说狐狸将死时,头必朝向出生的山丘。比喻不忘本。也比喻暮年思念故乡。 | 《礼记·檀弓上》:“狐死正丘首,仁也。” |
míng gōng zhèng dào明公正道 | 见“明公正气”。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31回:“明公正道,连个姑娘还没挣上去呢。” |
guī zhèng shǒu qiū归正首丘 | 首:向;丘:土丘。传说狐狸即将死在外边,也要把头朝向所住洞穴的方向。指死后归葬于故乡。 | 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
qīng yuán zhèng běn清源正本 | 谓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文史知识》:“对每一种文体的发生,发展和演变,都需要客观地分析,清源正本,了解其在历史长河中所起的作用。” |
cí yán yì zhèng辞严谊正 | 同“辞严义正”。 | 元·刘壎《隐居通议·诗歌六》:“蕃武忠君爱国,辞严谊正,不暇自恤,枚蹈危机,其失在于疏尔。” |
cí yán yì zhèng辞严意正 | 同“辞严义正”。 | 宋·欧阳修《读张李二生文赠石先生》诗:“辞严意正质非俚,古味虽淡醇不薄。” |
fǎn zhèng bō luàn返正拨乱 | 返:回复;正:正常;拨:治理;乱:乱世。整顿混乱局面,恢复正常秩序。 | 唐·杜甫《朝享太庙赋》:“向不遇返正拨乱之主,君臣父子之别;弈叶文武之雄,注意生灵之切。” |
zhèng ér bā jīng正儿八经 | 正经,严肃而认真 | 徐怀中《我们播种爱情》第一章:“我才当了四年骑兵,正儿八经地参加战斗也才十四五次。” |
lái rì zhèng cháng来日正长 | 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或将来还有机会。 | 巴金《雨》:“来日正长,不要贪图现在就卖掉了未来。” |
zhí yán zhèng jiàn直言正谏 | 同“直言极谏”。 | 《战国策·齐策四》:“寡人奉先君之宗庙,守社稷,闻先生直言正谏不讳。” |
duān rén zhèng shì端人正士 | 指端庄正直的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180卷:“他好放肆,见端人正士以礼自持,却恐他来检点。” |
zhèng diǎn bèi huà正点背画 | 元代供状文书主管者用朱笔在书首点点,书尾画钩,然后让供状人在书背画押。指民间订立文书契约,有关人看过在背面签字画押 | 元·秦简夫《东堂老》楔子:“扬州奴你近前来,这纸上你与我正点背画个字者,扬州奴云:‘你着我正点背画,我又无罪过。’” |
qīng yuán zhèng běn清原正本 | 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东汉·班固《汉书·刑法志》:“岂宜惟思所以清原正本之论,删定律令。” |
kuāng zhèng gāng jì匡正纲纪 | 指纠正法度。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何敞传》:“上当匡正纲纪,下当济安元元。” |
zhèng shǐ zhī yīn正始之音 | ①指魏晋玄谈风气。出现于三国魏正始年间。当时以何晏、王弼为首,以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谈玄析理,放达不羁;名土风流,盛于洛下,世称“正始之音”。②指纯正的乐声。 | 《晋书·卫玠传》:“昔王辅嗣吐金声于中朝,此子复玉振于江表,微言之绪,绝而复续。不意永嘉之末,复闻正始之音。” |
zhí yán zhèng sè直言正色 | 谓言语正直,仪容严肃。 | 《三国志·魏志·国渊传》:“每于公朝论议,常直言正色,退无私焉。” |
zhèng zhí gōng píng正直公平 | 公正不偏,处事公道。 | 元·关汉卿《王闰香夜月四春园》:“我平日所行正直公平,所断之事并无冤枉。” |
zhèng běn qīng yuán正本清源 | 正本:从根本上整顿;清源:从起源上整理。指从根本上整顿清理;彻底解决问题。 | 《晋书 武帝纪》:“思与天下式明王度,正本清源,于置胤树嫡,非所先务。” |
chéng yuán zhèng běn澄源正本 | 澄:澄清。清理水的源头,扶正树的根。比喻从根本解决问题。 | 宋·陈亮《附朱熹<寄陈同甫书>》:“而其所以培壅本根,澄源正本,为异时发挥事业之地者,盖光大而高明矣。” |
xié bù dí zhèng邪不敌正 | 犹言邪不犯正。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庄攈松》:“邪不敌正,理固然也。” |
zhèng rén xiān zhèng jǐ正人先正己 | 正:正直,公正。要让别人做到公平正直就必须自己先做到。 | 王朔《永失我爱》:“这也就是我自个,换别人这样儿我也早急了,要不怎么说正人先正己上梁不正下梁歪。” |
fú zhèng chù xié扶正黜邪 | 扶助正道,除去邪恶。 | 汉·蔡邕《对诏问灾异》:“圣意勤勤,欲清流荡浊,扶正黜邪。” |
zhèng zhòng qí huái正中其怀 | 正:恰好;中:投合。正好符合自己的心意。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87回:“孝公闻‘伯术’二字,正中其怀。” |
guī zhèng fǎn běn归正返本 | 归:回返。返归于根本之源。 | 晋·常璩《华阳国志·李特雄寿势志》:“上书劝寿归正返本,释帝称王。” |
fú zhèng qū xié扶正祛邪 | 祛:去除。扶持正气,去除邪气。现用来指扶持好的事物,纠正错误倾向。 | 傅维康《医药史话·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所以在治疗上就要运用扶正祛邪。” |
xián liáng fāng zhèng贤良方正 | 贤良:才能,德行好;方正:正直。汉武帝时推选的一种举荐官吏后备人员的制度,唐宋沿用,设贤良方正科。指德才兼备的好人品。 | 《史记·平准书》:“当是之时,招尊方正贤良文学之士,或至公卿大夫。” |
qīng zhèng lián jié清正廉洁 | 品行端正,为人正直廉洁 | 陆文夫《上山的和下山的》:“因为有很多人开始时都是想当一个清正廉洁的官,天长日久之后就忘记了初衷。” |
fēng huá zhèng mào风华正茂 | 风:风采;华:才华;茂:茂盛;蓬勃。正是风采动人;才华横溢的时候。形容人朝气蓬勃;年轻有为。 | 毛泽东《沁园春 长沙》:“恰同学年少,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
zhèng yán zhí jiàn正言直谏 | 以正义之语,规劝皇帝、上级、长辈或朋友。 | 三国 魏 桓范《谏争》:“今正言直谏,则近死辱而远荣宠,人情何好焉,此乃欲忠于主耳!” |
gǎi xié guī zhèng改邪归正 | 从邪路上回到正路上来。指不再做坏事。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可舍邪归正以入佛乘。” |
cōng míng zhèng zhí聪明正直 | 头脑聪明,行为正直无私。形容词人的品质优秀。 | 《左传 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shàng liáng bù zhèng xià liáng wāi上梁不正下梁歪 | 上梁:指上级或长辈。比喻在上的人行为不正,下面的人也跟着做坏事。 | 晋 杨泉《物理论》:“上不正,下参差。” |
qīng lián zhèng zhí清廉正直 | 清白廉洁,为人正直不阿。 | 《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
lǐ zhèng cí zhí理正词直 | 道理正当,言词朴直。 | 宋·楼钥《答綦君更生论文书》:“心平气和,理正词直,然后为文之体,可以追配古作。” |
zhèng yán bù huì正言不讳 | 说话爽直,毫无忌讳。 | 战国 楚 屈原《卜居》:“宁正言不讳以危身乎?” |
zhèng zhèng jīng jīng正正经经 | ①严肃而认真。②犹言堂堂正正。 | 清·李渔《怜香伴·狂喜》:“哄我正正经经听了半日,只说当真,原来又是说笑。” |
guān qīng fǎ zhēng官清法正 | 清·清廉;正:公正。为官清廉,执法公正。 | 元·李行道《灰阑记》第二折:“我这衙门里问事,真个官清法正,件件依条律的。” |
lǐn rán zhèng qì凛然正气 |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正气:正直的气概。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 陶斯亮《一封终于发出的信》:“您当时神态是那样地严肃,坦然,眉宇间凛然正气,使我仅有的一点疑问如烟消云散了。” |
yán guī zhèng zhuàn言归正传 | 归:回到;正传:本题或正题。原为旧时小说常用的套语;把话回到正题上来。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11回:“和尚一看不对头,赶紧言归正传,预备说完了好告辞。” |
méng yǐ yǎng zhèng蒙以养正 | 指从童年开始,就要施以正确的教育。 | 《易·蒙》:“蒙以养正,圣功也。” |
zhèng zhí wú sī正直无私 | 为人做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孔颖达疏:“襄七年传曰:‘正直为正,正曲为直。’言正者能自正,直者能正人曲,而壹者言其一心不二也。” |
zhèng guàn nà lǚ正冠纳履 | 端正帽子,穿好鞋子。古时讲李树下不要弄帽子,瓜田里不要弄鞋子,以避免有偷李摸瓜的嫌疑。亦作“正冠李下”。 | 晋·李阐《右光禄大夫西平靖侯颜府君碑》:“久要心许之信,夷险不爽;正冠纳展之嫌,终始不蹈。” |
shǒu zhèng bù ē守正不阿 | 正:公正;阿:偏袒。处理事情公平正直,不讲情面。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陈宠传》:“而宠与中山相汝南张彬、东平相应顺守正不阿。” |
zhèng yì lǐn rán正义凛然 | 凛然:整肃而又可敬又可怕。形容极威严的英雄气概,使人敬畏。 | |
fǎn zhèng bō luàn反正拨乱 | 治理乱世,使之恢复安定、正常。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 语出《公羊传·哀公十四年》:“拨乱世,反诸正,莫近诸《春秋》。” |
wāi dǎ zhèng zháo歪打正着 | 比喻采取的方法本不恰当;却侥幸得到满意的结果。歪:不正;着:击中。 | 清 西周生《醒世姻缘传》第二回:“将药煎中,打发晁大舍吃将下去,谁想歪打正着,又是杨太医运气好的时节,吃了药就安稳睡了一觉。” |
zhèng míng dìng fēn正名定分 | 辨正名分。 |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非有复译不可》:“于是有些人又记起了翻译,试来译几篇。但这就又是‘批评家’的材料了,其实,正名定分,他是应该叫作‘唠叨家’的。” |
liàng záo zhèng ruì量凿正枘 | 谓木工度量器物孔眼的大小方圆制作可与之相契合的榫头。比喻说话办事须从实际出发。 | 战国·楚·屈原《楚辞·离骚》:“不量凿而正枘兮,固前修以葅旈。” |
xiōng zhōng zhèng,móu zǐ liǎo胸中正,眸子瞭 | 眸子:瞳仁,眼睛;瞭:明亮。心地纯正,眼睛明亮。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眸子不能掩其恶,胸中正,眸子瞭焉;胸中不正,则眸子眊焉。” |
lián míng gōng zhèng廉明公正 | 廉明:清廉,不贪污受贿。不贪污受贿,清明公正。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
zhèng zhí wú xié正直无邪 | 公正而无私心。 | 汉顺帝《会葬宋汉策》:“太中大夫宋汉清修雪白,正直无邪。” |
xián huà xiū tí,shū guī zhèng zhuàn闲话休提,书归正传 | 提:提说。指不要紧的话不必说了,还是回到正题上来。 | 王朝闻《论凤姐》第16章:“闲话休提,书归正传;看来袭人自己,日子也并不太好过。” |
xié bù fá zhèng邪不伐正 | 见“邪不犯正”。 | 汉·王符《潜夫论·巫列》:“夫妖不胜德,邪不伐正,天之经也。” |
xīn dì zhèng zhí心地正直 | 指为人正直,不存邪念。 | |
zhèng dà bù ē正大不阿 | 正大:光明正大;阿:迎合。光明正大,不循私迎合权贵。 | |
zhèng jīng bā bǎi正经八百 | ①正经的,严肃认真的。②犹名副其实。 | 张天民《创业》第二章:“秦发愤却当了真,正经八百地说:‘抗美援朝的时候起的。’” |
zhèng shì shéng xíng正视绳行 | 谓言行正直。 | 清·龚自珍《送广西巡抚梁公序》三:“公有矩德,以蕝其外,正视绳行,无间其里,必能正其人心矣。” |
zhèng zhèng zhī qí正正之旗 | 正正:整齐。排列整齐的军旗。借喻强盛整肃的军队。 | 《孙子·军争》:“无要正正之旗,勿击堂堂之阵。” |
bù zhèng zhī fēng不正之风 | 不正当的社会风气。 | 晋 葛洪《抱朴子 辩问》:“移不正之风,易流遁之俗。” |
míng hūn zhèng qǔ明婚正娶 | 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 元 关汉卿《救风尘》第四折:“那里是明婚正娶,公然的伤风败俗。” |
jué ér bù zhèng谲而不正 | 谲:欺诈。诡诈而不正派。 | 《论语·宪问》:“子曰:‘晋文公谲而不正,齐桓公正而不谲。’” |
gōng zhèng lián jié公正廉洁 | 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 清 昭槤《啸亭杂录 金元史》:“劾其贪酷诸款,而后又言其公正廉洁、惜名器、重士节诸语。” |
jiǎo xié guī zhèng矫邪归正 | 矫邪:纠正邪恶、邪念;归正:归于正路。改正错误,走上正道。 | 《晋书 吕光等载记论》:“向使矫邪归正,革伪为忠,……则燕秦之地可定,桓文之功可立。” |
wǎng jǐ zhèng rén枉己正人 | 枉:弯曲,不正;正:纠正。自己立脚不正,却要去纠正别人。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上》:“吾未闻枉己而正人者也,况辱已以正天下者乎?” |
dǎng xié xiàn zhèng党邪陷正 | 与坏人结伙,陷害好人。 | 《旧唐书·宋璟传》:“璟谓曰:‘名义至重,神道难欺,必不可党邪陷正,以求苟免!’” |
míng hūn zhèng pèi明婚正配 | 指经过正式手续的婚姻,现指符合婚姻法规定的合法婚姻。 | 元 杨显之《潇湘雨》第四折:“你小姐元是我崔文远明婚正配许与侄儿崔通的。” |
míng zhèng lǐ shùn名正理顺 | 谓名义正当,合乎道理。 | 唐·颜真卿《请复七圣谥号状》:“高祖谥太武,用汉制;太宗谥曰文,行周道也。名正理顺,垂之无穷。” |
huí xié rù zhèng回邪入正 | 犹言改邪归正。 | 隋·吉藏《三论玄义》卷下:“《百论》为回邪入正。” |
zhèng zhí wú ē正直无阿 | 阿:曲从,迎合。为人处事很正直,没有任何私心。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庄公三十二年》:“神,聪明正直而壹者也。” |
zhèng shēn míng fǎ正身明法 | 端正自身,严明法纪。 | 《晋书 元帝纪》:“二千石令长当袛奉旧宪,正身明法,抑齐豪强,存恤孤独,隐实户口,劝课农桑。” |
chún zhèng wú xié纯正无邪 | 邪:不正当。纯洁真挚,没有一点邪念。 | |
jiǎo wǎng guò zhèng矫枉过正 | 矫:纠正;枉:弯曲;过正:超过了限度。弯向另一方。把弯曲的东西扭直;超过了限度而弯向另一方。比喻纠正谬误超过了应有的限度。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仲长统传》:“逮至清世,则复入矫枉过正之检。” |
máng hán sè zhèng芒寒色正 | 指星光清冷色纯正。也借以称颂人的品行高洁正直。 | 唐·刘禹锡《柳河东集序》:“粲焉如繁星丽天,而芒寒色正。”宋·张孝祥《代季父上陈枢密书》:“此数公者,声称德望,炳然较著,真与芒寒色正者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