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立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īng yǐ zhà lì兵以诈立 | 兵:军事,战争;诈:欺骗。用兵作战要善于用计谋迷惑对立,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 春秋·齐·孙武《孙子·军争》:“兵以诈立,以利功,以分合为变者也。” |
dú lì bù qún独立不群 | 独立:突出,超群;不群:卓异。比喻超群出众。 | 《旧唐书·韦陟传》:“陟自幼风标整峻,独立不群,安石尤爱之。” |
lì gān jiàn yǐng立竿见影 | 立起竿子马上就可以见到竿的影子。比喻立见功效。 | 宋 朱熹《参同契考异》中篇:“立竿见影,呼谷传响,岂不灵哉!” |
pò jiù lì xīn破旧立新 | 破除旧的,建立新的。 | 余秋雨《关于嫉妒》:“那也是一个破旧立新两未靠岸的奇异时期,什么怪事都会发生。” |
yīng yīng yù lì英英玉立 | 仪态俊美的样子。 | 《儒林外史》第十回:“适才会见令表叔,才知尊大人已谢宾客,使我不胜伤感。今见世兄如此英英玉立,可称嗣续有人,又要破涕为笑。” |
ān shēn lì mìng安身立命 | 安身:有容身之所;立命:精神上安定。指生活有着落;精神有所寄托。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chóng zú ér lì,cè mù ér shì重足而立,侧目而视 | 重足:双脚并拢;侧目:斜着眼睛。形容畏惧而愤恨的样子。 | 《史记·汲郑列传》:“今天下重足而立,侧目而视矣。” |
ào rán yì lì傲然屹立 |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地立着。形容坚定挺拔;不可动摇。 | 古华《芙蓉镇》:“抽茎了,长叶了,铁骨青枝,傲然屹立。” |
lì dì jīn gāng立地金刚 | 比喻人力大气壮,异常威武。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4回:“马似掀天狮子,人如立地金刚。” |
dǐng tiān lì dì顶天立地 | 头顶云天;脚踩大地。形容形象高大;气概豪迈。也形容敢作敢为;光明磊落。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 育王裕禅师法嗣 道场法全禅师》:“汝等诸人,个个顶天立地,肩横榔栗,到处行脚。” |
yuán bǐ lì jiù援笔立就 | 一拿起笔瞬间就完成一篇文章。形容人文思敏捷。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6卷:“华安不假思索,援笔立就,手捧所作呈上。” |
dǐng mén lì hù顶门立户 | 支撑门户。谓独立成家。 | 吴组缃《山洪》三:“三官虽然已经另外顶门立户,但是打鱼的一切生财器具还是和他大哥、二哥共有着。” |
zuò lì bù ān坐立不安 | 坐着站着都不安宁。形容烦躁、紧张的样子。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37回:“今日天使李俊在家,坐立不安。” |
zhù shū lì shuō著书立说 | 著:写作;撰述;立:建树;成就;说:学说。写书或文章;创立自己的学说。也作“著书立言”。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三十五回:“将南京元(玄)武湖赐与庄尚志著书立说;鼓吹休明。” |
xīng bāng lì guó兴邦立国 | 邦:国家。建立和振兴国家。 | 元·无名氏《黄鹤楼》第三折:“安排打凤牢龙计,准备兴邦立国机。” |
qióng qióng jié lì茕茕孑立 | 孤独无依的样子。 | 晋 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
āi huǐ jí lì哀毁瘠立 | 形容因居亲丧悲损其身,瘦瘠如骨骸支立。 | 唐 张鷟《朝野佥载 补辑》:“(崔浑)丁母艰,勺饮不入口,哀毁瘠立。” |
wēi rán yì lì巍然屹立 | 巍然:极高的样子;屹立:山势直立高耸。比喻象高山一样直立地上,不可动摇。 | 梁启超《新民说》第三节:“吾国夙巍然屹立于大东,环列皆小蛮夷,与他方大国,未一交通。” |
wáng lì zhuī zhī dì亡立锥之地 | 亡:无;立锥:插锥子。没有插锥尖的一点地方。形容极其贫困。 | 东汉·班固《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阡陌,贫者亡立锥之地。” |
dāng jiā lì jì当家立计 | 主持家政,筹划生计。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七回:“贾政本是不知当家立计的人, 一听贾母的话,一一领命。”又第一一七回:“那些少年托着老子娘的福吃喝惯了的,那知当家立计的道理。” |
lì tán zhī jiān立谈之间 | 站着说话的一会儿时间。形容时间极短。 | 汉·扬雄《解嘲》:“或七十说而不遇,或立谈而封侯。” |
zhōng lì bù yǐ中立不倚 | 倚:偏。保持中立,不偏不倚。 | 《礼记·中庸》:“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中立而不倚,强哉矫。” |
wú lì zhuī zhī dì无立锥之地 | 没有立锥子的地方。比喻连极小的地方也没有。后常形容贫穷。 | 《庄子 盗跖》:“尧舜有天下,子孙无置锥之地。”《吕氏春秋 为欲》:“无立锥之地,至贫也。” |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lù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路 |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
qióng qióng gū lì茕茕孤立 | 茕茕:孤零零的样子。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 唐·柳宗元《寄许京兆孟容书》:“茕茕孤立,未有子息,荒陬中少士人女子,无与为婚。” |
xīng jiā lì yè兴家立业 | 建设家庭,创立事业。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十二回:“纵不能兴家立业,也不至弃田荡产。” |
gū lì wú zhù孤立无助 | 只有一个人或一方面的力量,得不到外力援助。 | 《后汉书 班超传》:“十八年,帝崩,焉耆以中国大丧,遂攻没都护陈睦,超孤立无援。” |
xiū cí lì chéng修辞立诚 | 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 | 《周易 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
lì cǐ cún zhào立此存照 | 立:立下;此:这个;指字据或文书;存:保存;照:察看;查考。立下字据;保存起来;作为凭证。 | 孙犁《谈头条》:“他所写的《立此存照》等短文,刊物也真的把它们作为补白,作者编者,均不以此为忤。” |
jué shì dú lì绝世独立 | 绝世:当代独一无二。当世无双,卓然而立。多用来形容不同凡俗的美貌女子。 | 《汉书·外戚传上·孝武李夫人》:“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 |
dú lì zì zhǔ独立自主 | 自主:自己作主。不依赖别人的力量而生存;遇事自己作主;不受别人控制。 | 茅盾《子夜》十六:“最初是买办,然后是独立自主的老板,然后又是买办。” |
fàng xià tú dāo,lì dì chéng fó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佛家劝人改恶从善的话。比喻作恶的人一旦认识了自己的罪行,决心改过,仍可以很快变成好人。 | 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30卷:“只不迁不贰,是甚力量,便见工夫,佛家所谓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lì chī dì xiàn立吃地陷 | 不从事生产,只知道消耗,就会连地也弄得塌陷。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那钱物则有出去的,无有进来的,便好道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
jiā dào bì lì家道壁立 | 家道:家庭经济状况;壁立:空无所有。形容极其贫穷。 | 《南史·徐孝克传》:“陈亡,随例入长安。家道壁立。” |
xiāo huǐ gǔ lì销毁骨立 | 销:久病枯瘦。形容身体枯瘦如柴。 | 《梁书·武帝纪》:“高祖形容本壮,及还京都,销毁骨立。” |
pín wú lì zhuī贫无立锥 |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
quán tóu shàng lì dé rén,gē bó shàng zǒu dé mǎ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 | 比喻为人清白,作风正派,过得硬。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24回:“拳头上立得人,胳膊上走得马,人面上行的人,不是那等搠不出的鳖老婆。” |
zhuó lì jī qún卓立鸡群 | 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 晋·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南朝梁·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lì méi dèng yǎn立眉瞪眼 | 倒竖双眉,圆瞪二目。形容暴怒的样子。 | 冯志《敌后武工队》第21章:“她退了两步,立眉瞪眼地用手枪朝哈叭狗一点:‘你别动!’” |
wēi rán sǒng lì巍然耸立 | 巍然:高大雄伟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孙世恺《雄伟的人民大会堂》:“在天安门右前方,巍然耸立着一坐雄伟壮丽的大厦,这就是人民大会堂。” |
lì yú bù bài zhī dì立于不败之地 | 立于:处在;地:地位。指人处在不会失败的境地上。 | 孙武《孙子 军形篇》:“故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 |
shì bù liǎng lì势不两立 | 两立:并存。指敌对的双方不能同时存在。比喻矛盾不可调和。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楚策一》:“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 |
shān bēn hǎi lì山奔海立 | 像高山飞奔,似大海竖起。形容气势浩大。 | 明·袁宏道《徐文长传》:“山奔海立,沙起雷行,雨鸣树偃。” |
chái huǐ gǔ lì柴毁骨立 | 形容因居父母丧过度哀痛,身体受到摧残,消瘦憔悴的样子。 | 《北史·陈孝意传》:“在郡菜食斋居,朝夕哀临,每一发声,未尝不绝倒,柴毁骨立,见者哀之。” |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 预:预先,指事先作好计划或准备;立:成就;废:败坏。不论做什么事,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西汉 戴圣《礼记 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zì lì mén hù自立门户 | 自己独立成为一户人家。指成家自立。多比喻独立出来;另搞一套。 | 清 曾朴《孽海花》第31回:“要称我的心,除非自立门户。” |
pín wú lì zhuī zhī dì贫无立锥之地 | 穷得连可以插下锥子那样小的地方都没有。形容穷困之极。 | 汉·韩婴《韩诗外传》卷四:“十子者,不能亲也,无置锥之地,而王公不能与争名,则是圣人之未得志者也。”《汉书·食货志》:“富者田连仟佰,贫者亡(无)立锥之地。” |
bǐ jiān ér lì比肩而立 | 比肩:并肩。肩并肩地站立。比喻彼此距离极近。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三》:“寡人闻之,千里而一士,是比肩而立;百世而一圣,若随踵而至。” |
fán shì yù zé lì,bù yù zé fèi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豫:通“预”,事先准备。指做任何事情,事先有准备,就能得到成功,不然就会失败。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 |
biāo xīn lì yì标新立异 | 标:揭举;立:树立。持不同的态度或看法。提出新奇的见解和主张;表示与一般不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支道林在白马寺中,将冯太常共语,因及《逍遥》,支卓然标新理于二家之表,立异义于众贤之外。” |
lì zú zhī dì立足之地 | 立足:站住脚。能够站得住脚的地方。比喻存身的处所。 | 清 湘灵子《轩亭冤》:“你们这班狂妄之徒,还有立足之地么?” |
tè lì dú xíng特立独行 | 特:独特;立:立身。形容人的志行高洁,不同流俗。 | 《礼记·儒行》:“其特立独行,有如此者。” |
záo kōng lì lùn凿空立论 | 凿空:缺乏根据,牵强附会。比喻本来缺乏根据,却挖空心思穿凿附会地作出论断。 | 宋·朱熹《朱子全书·学》:“固不可凿空立论,然读书有疑有所见,自不容不立论。” |
lì gōng shú zuì立功赎罪 | 立功:建立功绩;赎:补偿。建立功绩来补偿罪行或过失。 | 《旧唐书 王孝杰传》:“遣使斩宏晖以徇。使未至幽州,而宏晖已立功赎罪,竟免诛。” |
lì dì chéng fó立地成佛 | 佛家劝善之语;禅宗认为人人都有佛性;只要弃恶从善;立即可以成佛。 | 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广额正是个杀人不眨眼底汉,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
lì xián wú fāng立贤无方 | 立:植,竖。指推举贤人不拘一格 | 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汤执中立贤无方。” |
chóng zú ér lì重足而立 | 迭足而立,不敢迈步。形容恐惧。 | 西汉 贾谊《过秦论》下:“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阖口而不言。” |
zhèng sè lì cháo正色立朝 | 正色:态度严肃而不可侵犯;朝:朝廷。比喻不谄媚阿谀和不畏强暴的人。 | 《公羊传·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
xíng mián lì dǔn行眠立盹 | 形容极度疲倦无精神。 |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若做官后,每日价行眠立盹,休,休,枉笑杀凌烟阁上人。” |
dāng lì zhī nián当立之年 | 指三十岁。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三十而立。” |
jīn jī dú lì金鸡独立 | 中国武术的一种姿式。像公鸡似的用一足站立的一种武术姿式。也泛指用一只脚站立。 | 清 李汝珍《镜花缘》:“我是金鸡独立,要一足微长。” |
liǎng xióng bù bìng lì两雄不并立 | 指两雄不能并容,必定相争斗兼并。 | 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七章:“古语云‘两雄不并立’,何能风雨同舟?” |
jiàn gōng lì yè建功立业 | 建:建立;功:功勋;业:事业。建立功勋和事业。 | 宋 苏轼《应制举上两制书》:“古之圣贤建功立业、兴利捍患,至于百工小事之事皆有可观。” |
tíng tíng yù lì亭亭玉立 | 形容身材硕长秀美的女子或挺拔奇丽的花木。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玉立:比喻身材高而美丽。 | 《北齐书 徐之才传》:“白云初见空中有五色物,稍近,变成一美妇人,去地数丈,亭亭而立。” |
yù lì tíng tíng玉立亭亭 | 玉立:比喻身长而美丽;亭亭:高耸直立的样子。形容女子身材细长。也形容花木等形体挺拔。 | 元·乔吉《七夕赠歌者》曲:“水洒不著春妆整整,风吹的倒玉立亭亭。” |
fèi sī lì gōng废私立公 | 去私为公。 | 《战国策·燕策一》:“寡人闻太子之义,将废私而立公,饬君臣之义,正父子之位。” |
yuān tíng yuè lì渊渟岳立 | 见“渊渟岳峙”。 | 晋·葛洪《抱朴子·名实》:“执经衡门,渊渟岳立,宁洁身以守滞,耻胁肩以苟合。” |
chéng mén lì xuě程门立雪 | 旧指学生恭敬受教。比喻尊师。 | 《宋史 道学传二 杨时》:“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与游酢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
lì dìng jiǎo gēn立定脚跟 | 立:站。站稳脚跟。指脚踏实地地做事或立场坚定。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71回:“你是个风流人儿,将来于这‘色’之一字,到要立定脚跟。” |
héng méi lì mù横眉立目 |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老舍《茶馆》第一幕:“三三两两的打手,都横眉立目,短打扮,随时进来往后院去。” |
āi huǐ gǔ lì哀毁骨立 | 哀:悲哀;毁:损坏身体。骨立:形容极瘦;只剩下骨头架子。指因丧亲极度悲哀;瘦得只剩下骨架。形容守孝期间悲痛尽礼。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王戎和峤同时遭大丧,和峤虽备礼,神气不损;王戎虽不备礼,而哀毁骨立。” |
shù bēi lì zhuàn树碑立传 | 树:建立。原指把某人生平事迹刻在石碑上或写成传记;使他的名声世代流传下去。现比喻树立个人威信;抬高个人声望。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桓彬传》:“蔡邕等共论序其志,佥以为彬有过人者四……乃共树碑而颂焉。” |
zuān dāo lì shì钻刀立誓 | 钻刀:古代立誓仪式,立誓人要从刀门下钻过,表示如果负盟,甘愿死于刀刃之下。形容立誓定盟之真诚。 | 清·李玉《牛头山》:“即当钻刀立誓,永受元帅鞭策便了。” |
lì mìng ān shēn立命安身 | 立命:精神上安定;安身:指得以容身。指精神上有寄托,生活上有着落。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僧问:‘学人不据地时如何?’师云:‘汝向什么处安身立命?’” |
sān shí ér lì三十而立 | 指人在三十岁前后有所成就。 | 先秦 孔子《论语 为政》:“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
yīng jī lì duàn应机立断 | 犹言当机立断。形容在紧要关头处事果断。 | 汉·陈琳《答东阿王笺》:“秉青萍干将之器,拂钟无声,应机立断。” |
dá rén lì rén达人立人 | 达:引进;立:培植。指帮人建功立业。 | 宋·程颐、程颢《二程全书·遗书》:“夫仁者达人立人,取譬可谓仁之方而已。” |
kāi jiē lì jí开阶立极 | 旧指开创基业,建立统治。 | 《旧唐书·辛替否传》:“拨乱反正,开阶立极,得至理之体,设简要之方。” |
hǎi lì yún chuí海立云垂 | 形容文辞气魄极大。 | 唐·杜甫《朝献太清宫赋》:“九天之云下垂,四海之水皆立。” |
wán lián nuò lì顽廉懦立 | 使贪婪的人能够廉洁,使怯弱的人能够自立。旧时形容感化力量之大。 | 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
ào rán tǐng lì傲然挺立 | 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挺立:像山峰一样高高地耸立。形容坚强而不可动摇。 | 茅盾《白杨礼赞》:“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敌后的广大土地上,到处有坚强不屈,就象这白杨树一样傲然挺立的守卫他们家乡的哨兵?” |
shǎng lì zhū bì赏立诛必 | 谓该赏的立即赏,该罚的一定罚。 |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赏立诛必,虽失十左氏无伤也;赏不立,诛不必,虽得十左氏无益也。” |
hè lì jī qún鹤立鸡群 | 像仙鹤立在鸡群之中。比喻才能或仪表出众。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有人语王戎曰:‘嵇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 |
chí qiāng hú lì持枪鹄立 | 鹄:天鹅;鹄立:像天鹅一样站立。形容军人手握钢枪,庄严肃立。 | 邹韬奋《患难余生记》第一章:“近别墅及别墅内武装保卫森严,持枪鹄立。” |
yáng xù shān lì阳煦山立 | 象太阳那样暖和,象山岳那样屹立。比喻人性格温和,品行端正。 | 宋·胡继宗《书言故事·颜貌类》:“王君阳煦山立,宗庙器也。” |
hàn zéi bù liǎng lì汉贼不两立 | 比喻有我无你。 | 三国·蜀·诸葛亮《后出师表》:“先帝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 |
shēn wú lì zhuī身无立锥 | 没有寸土可以容身。比喻极小的地方。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31回:“今日身无立锥,诚恐有误诸君。” |
lì yè ān bāng立业安邦 | 建立国家,安定天下。同“立国安邦”。 | 元 郑光祖《伊尹耕莘》第一折:“想五帝之世,求贤用士,立业安邦,你是不知也。” |
lì zhuī zhī dì立锥之地 | 立锥:插锥子。指插锥子的地方。比喻能容身的极小的地方。也作“置锥之地。”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留侯世家》:“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 |
lì shēn chǔ shì立身处世 | 立身:在社会上立脚;处世:在社会上与人相处交往。在社会上自立;与世人交往相处。指做人的言行和交际等活动。 | 晋 无名氏《沙弥十戒法并威仪序》:“夫乾坤覆载,以人为贵,立身处世,以礼仪为本。” |
qiǎo lì míng sè巧立名色 | 见“巧立名目”。 | 明·李贽《三大夫像议》:“我这里佛自解放光,不似世上一等魍魉匠、魍魉僧巧立名色,诳人钱财也。” |
héng méi lì yǎn横眉立眼 | 犹言横眉努目。形容怒目相视,态度凶狠的样子。 | 柳青《创业史》第二部第二四章:“白占魁横眉立眼,凶狠狠地要去赶车。” |
wēi rán tǐng lì巍然挺立 | 巍然:高大的样子。比喻像高山一样耸立,不可动摇。 | 肖兵《太行青松》:“山上那浓郁葱茏的松柏,巍然挺立,充满生机。” |
hóng xiān fèng lì鸿鶱凤立 | 鸿鹄高飞,凤凰挺立。比喻超卓突出。 | 唐·李白《秋夜于安府送孟赞府兄还都序》:“鸿鶱凤立,不循常流。” |
miàn qiáng ér lì面墙而立 | 比喻不学之人,如面对墙壁而立,一无所见。 | 《尚书·周官》:“不学墙面。”孔安国传:“人而不学,其犹正墙面而立。” |
chái lì bù ē柴立不阿 | 犹言刚直不阿。 | 清 陈康祺《郎潜纪闻》卷七:“年罹严遣,而公以恩遇始终,正见公之柴立不阿。” |
jīn gōng bù lì矜功不立 | 矜:自夸。自以为能立大功而大功必不成。 | 《战国策 齐策四》:“故曰:\'矜功不立,虚愿不至。\'此皆幸乐其名,华而无其实德者也。” |
xiū cí lì qí chéng修辞立其诚 | 诚:真心实意。写文章应表现出作者的真实意图,不可作虚饰浮文。 | 《周易·乾》:“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 |
dāng jī lì jué当机立决 | 抓住时机,立刻判决。 | 清 采蘅子《虫鸣漫录》卷一:“国家设官分职,秩有大小,权亦有等差:斩绞者奏请定夺,军流决于臬司,徒决于府,枷仗决于县,法至良也。所患者,不能当机立决,必待报而后施行。” |
zào tiān lì jí造天立极 | 造:到,往;极:准则。指君王登上帝位,确立纲纪。 | 唐·陈子昂《为资州郑使君让官表》:“伏惟陛下,革命开基。造天立极,方且弘宜帝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