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合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bì kǒu hé shé闭门合辙 | 犹言闭门造车,出门合辙。比喻互相投合。 | 宋 赵令畤《侯鲭录》卷八:“山谷云:东坡墨戏,水活石润,与予草书三昧,所谓闭门合辙。” |
ān ān hé shì安安合适 | 刚刚适合,恰好相合。 | |
tóng chuán hé mìng同船合命 | 比喻处境相同,利害相关。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12回:“一齐扯住了宗爷的衣服道:‘老元戎,你我四人乃是同船合命的。’” |
fú tú qī jí,zhòng zài hé jiān浮图七级,重在合尖 | 浮图:佛塔;合尖:造好塔尖。比喻办成事情的关键在最后。 | 《新五代史·李菘传》:“为浮屠者,必合其尖。” |
ruò hé fú jié若合符节 | 比喻两者完全吻合。 | 《孟子 离娄下》:“[舜和文王]得志行乎中国,若合符节。先圣后圣,其揆一也。” |
dào tóng yì hé道同义合 | 犹言道合志同。 | 清·李渔《蜃中楼·婚诺》:“他第三个兄弟钱塘君与我道同义合,相得甚欢。” |
hé pǔ hái zhū合浦还珠 | 见“合浦珠还”。 | 明·沈鲸《双珠记·母子分珠》:“今分一颗与你带去,我自留一颗,以寓合浦还珠之意。” |
zhì tóng xīn hé志同心合 |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明·陆采《明珠记·访侠》:“官居台省,曾叨宠幸,只为爱山水窠巢,早离脱仕途坑阱。喜你志同心合,志同心合,果然堪敬!和你结师生,共老林泉下,同期大道成。” |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谊合 | 同“情投意合”。 | 清·徐大椿《洄溪道情·祭顾碧筠》:“我天生顽鲁,狂放粗豪。性别形殊,一冰一炭,情投谊合,如漆如胶。” |
fǎn jīng hé yì反经合义 | 虽违背常道,但仍合于义理。 | 《北史·尔朱荣传》:“荣女先为明帝嫔,欲上立为后,帝疑未决。给事黄门侍郎祖莹曰:‘昔文公在秦,怀嬴入侍。事有反经合义,陛下独何疑焉?” |
wū hé zhī zú乌合之卒 | 乌合:像乌鸦一样仓猝聚集一处。比喻仓猝聚集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梁书·羊侃传》:“今驱乌合之卒,至王城之下,虏马饮淮,矢集帝室,岂有人臣而至于此?” |
tóng xīn hé yì同心合意 | 同“同心一意”。 | 东汉·班固《汉书·匡衡传》:“朕嘉与君同心合意,庶几有成。” |
zào chē hé zhé造车合辙 | 喻主观同客观相符合。 | 宋·周煇《清波杂志》第五卷:“反观序《修水集》造车合辙之语,则知持此论旧矣。” |
ē yú gǒu hé阿谀苟合 | 阿:迎合,曲从;阿谀:曲意逢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封禅书》:“怪遇阿谀苟合之徒,……不可胜数也。” |
fǎn jīng hé dào反经合道 | 见“反经合义”。 | 明·徐渭《女状元》第一出:“此正教做以叔援嫂,因急行权;矫诏诛羌,反经合道。” |
zhōng wài hé bì中外合璧 | 中西合璧。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三十一回:“这长苗子是我们中国原有的,如今搀在这德国操内,中又不中,外又不外,倒成了一个中外合璧。” |
tōu hé gǒu cóng偷合苟从 | 亦作“偷合取容”。谓苟且迎合以取悦于人。 | 东汉·班固《汉书·元帝纪》:“偷合苟从,未肯极言,朕甚闵焉。” |
huǐ fāng wǎ hé毁方瓦合 | 毁去棱角,与瓦砾相合。比喻屈己从众,君子为道不远离于人。后指毁弃自己的原则,迎合世俗。 | 语出《礼记·儒行》:“慕贤而容众,毁方而瓦合,其宽裕有如此者。”郑玄注:“去己之大圭角,下与众人小合也。” |
tóng zhì hé dào同志合道 | 志:志趣;道:道路。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清·方望溪《兵部尚书法公墓表》:“始知公忠孝发于至诚,体国忧民,常恨未得同志合道人,相与辅成治教。” |
pò jìng chóng hé破镜重合 | 见“破镜重圆”。 | 清·纪昀《阅微草堂笔记·滦阳续录五》:“破镜重合,古有其事,若夫再娶而仍元配,妇再嫁而未失节,载籍以来,未之闻也。” |
xíng hé qū tóng行合趋同 | 行为志趣相同。 | 《淮南子·说山训》:“行合趋同,千里相从;行不合,趋不同,对门不通。” |
shōu hé yú jìn收合余烬 | 收:收拾,收取;余烬:烧剩的灰烬。比喻残留的人或物。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成公二年》:“子又不许,请收合余烬,背城借一,敝邑是之幸。” |
chuǎi hé féng yíng揣合逢迎 | 揣:揣测,揣摩。现指揣摩、迎合权贵的心意,以谋求私利。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5回:“就是那贫贱儒生,又不过做的是些揣合逢迎的考校。” |
dào tóng qì hé道同契合 | 犹言道合志同。 | 晋·陆云《失题》诗:“道同契合,体异心并。” |
rì yuè hé bì日月合璧 | 指地球进入太阳与月球之间或月球进入地球与太阳之间所发生的现象。“日月合璧”在朔发生日食,在望发生月食。 | 东汉·班固《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壁,五星如连珠。” |
gōng píng hé lǐ公平合理 | 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 毛泽东《三大运动的伟大胜利》:“只要美国政府愿意在公平合理的基础上解决问题,不再如过去那样用种种可耻的方法破坏和阻挠谈判的进行,则朝鲜的停战谈判是可能成功的。” |
tóng fú hé qì同符合契 | 比喻完全相合,完全相同。 | 晋·陈寿《三国志·吴志·孙策传》:“术甚奇之,以坚部曲还策”裴松之注引《吴历》:“一与君同符合契,有永固之分,今便行矣。” |
mào hé qíng lí貌合情离 | 指两个人表面合得来,实际上感情不合。 | 清 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15回:“虽克竭敬爱,而貌合情离,与从夫之义悖矣。” |
jiǔ hé yī kuāng九合一匡 | 合:聚集。匡:救助,帮助,拯救。“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的省略语。原指春秋时代齐桓公多次会合各国诸侯,称霸华夏,使混乱不安的政局得以安定。后用以形容有卓越非凡的治国才能。 | 战国·赵·荀况《荀子·王霸》:“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五恒伯长。” |
hé zòng lián héng合从连横 | 从:通“纵”;横:通“衡”。泛指纵横捭阖的手段。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
bù hé shí jì不合实际 | 指想法、计划等不现实。 | 毛泽东《关于农业互助合作的两次谈话》:“凡是主观主义的,不合实际的,都是错误的。” |
tiān yuán còu hé天缘凑合 | 天缘:自然的机缘。旧时认为男女结成夫妻是天意所配合。也指事属巧合。 | 元·石子章《竹坞听琴》第四折:“这婚姻是天缘凑合。” |
hé èr wéi yī合二为一 | 指将两者合为一个整体。 | 清 袁枚《新齐谐 佟觭角》:“一人劈面来,急走如飞,势甚猛,傅不及避,两胸相撞,竟与己身合二为一。” |
tóng xīn hé dǎn同心合胆 | 见“同心共胆”。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八十八回:“若丞相肯放回去,就当招安本部人马,同心合胆,方可归顺。’” |
tiān zuò zhī hé天作之合 | 上天做主成全的男女结合。形容婚姻美满称心。也可用来指自然形成的聚合或天然的搭配的亲密关系。 | 《诗经 大雅 大明》:“文王初载,天作之合。” |
tōng lì hé zuò通力合作 | 不分彼此;共同努力。通:联合。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盍彻乎”宋 朱熹注:“一夫受田百亩,而与同沟共井之人,通力合作,计亩均收。” |
hé pán tuō chū合盘托出 | 指全部显露或说出。 | 清 李光庭《乡言解颐 地部 婚姻》:“鄙夫欣羡之眼,败家妇不足之心,合盘托出。” |
chí quán hé biàn持权合变 | 以权宜之计适应已经变化的局面。 | 清·梅曾亮《答朱丹木书》:“阁下前任剧邑,治悍民,不尚黄老;今官督粮道,乃尚黄老,此持权合变才也。” |
zhōng xī hé bì中西合璧 | 璧:古代玉器。指兼有中国和外国优点的事物。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咱们今天是中西合璧……这边底下是主位;密司忒萨坐在右首,他同来这刘先生坐在左首。” |
qiè hé shí yí切合时宜 | 十分符合当时的需要或潮流 | |
yì qì xiāng hé意气相合 | 意气:志趣和性格。指志趣和性格相同的人彼此投合。 | 唐·杜甫《赠王二十四侍御》诗:“由来意气合,直取性情真。” |
liú lí yù hé流离遇合 | 流离:流转,离散;遇合:指遇到赏识自己的人。流离失所又再团聚。 | 清·黄宗羲《柳敬亭传》:“流离遇合,破家失国。” |
jìng yuán bì hé镜圆璧合 | 比喻圆满。 | 清·陈瑞生《再生缘》第72回:“乞万岁开一线之恩,赐归皇甫,俾使患难婚姻遂得镜圆璧合。” |
yún hé wù jí云合雾集 | 比喻聚集迅速。 | 《史记·淮阴侯传》:“蒯通曰:‘……天下之士云合雾集。”《艺文类聚》卷八引南朝·宋·顾野王《虎丘山序》:“故总辔齐镳,竞雕虫于山水;云合雾集,争歌颂于林泉。” |
wù jí yún hé雾集云合 | 形容众多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晋书·舆服志序》:“张曜日之灵旄,骈罗列布,雾集云合者也。” |
ē yì gǒu hé阿意苟合 | 阿:迎合,曲从;苟:苟且;苟合:无原则地附和。曲从别人的意愿,无原则地附和。 | 东汉 班固《汉书 公孙刘车王杨蔡陈郑传赞》:“阿意苟合,以说其上。” |
diàn hé jīn chāi钿合金钗 | 钿盒和金钗,相传为唐玄宗与杨贵妃定情之信物。泛指情人之间的信物。 | 唐 白居易《长恨歌》:“唯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 |
tóng xīn hé lì同心合力 | 团结一致,共同努力。 | 《书·泰誓中》:“予有乱臣十人,同心同德。” |
tōu hé qǔ róng偷合取容 | 奉承迎合别人,使自己能苟且地生活下去。同“偷合苟容”。 | 《史记 白起王翦列传论》:“偷合取容,以至圽身。” |
tóng liú hé wū同流合污 | 思想、言行与恶劣的风气、污浊的世道相合。多指跟着坏人一起做坏事。流:流俗。 | 战国 邹 孟轲《孟子 尽心下》:“同乎流俗,合乎污世。” |
luò luò nán hé落落难合 | 原形容事情很邈远,很难实现。后也形容为人孤僻,不易合群。 | 《后汉书·耿弇传》:“将军前在南阳,建此大策,常以为落落难合,有志者事竟成也。” |
kāi hé zì rú开合自如 | 合:按照;适合;自如:不受阻碍;不受拘束。打开闭合不受拘束。形容按照自己的意愿;或打开或关闭。 | 法 法布尔《蝉》:“腿可以伸缩,前面的爪能够开合自如。” |
tóng chén hé wū同尘合污 | 谓行为同于流俗之人,合于污浊之世。 | 明·李贽《藏书·大臣传·狄仁杰》:“同尘合污,与世委蛇。” |
duàn chāi chóng hé断钗重合 | 钗:女性首饰。被折断的钗又重新合在一起。比喻夫妻感情破裂后又重归于好,也指重新团聚。 | 元·施惠《幽闺记·洛珠双合》:“几年间破镜重圆,今日里断钗重合。” |
wài hé lǐ yìng外合里应 | 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前汉书平话》上卷:“高皇大喜,既便来日准备外合里应,拿捉陈豨。” |
zhì tóng qì hé志同气合 | 志趣相同,意见一致。 |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第四卷:“逢原每不乐补之所为,而墨花实不逮,唯长于平远,遇志同气合者始为作之。” |
nèi yīng wài hé内应外合 | 应:接应;合:配合。外面攻打,里面接应。 | 《三国志通俗演义·姜维祁山战邓艾》:“忽报有内应外合之兵,蜀军溃散。” |
pín jiàn qīn qī lí,fù guì tā rén hé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 | 他人:外人;合:聚合。贫贱时亲朋戚友都疏远你,富贵时素不相识的人都会来巴结你。指人情冷暖,世态炎凉。 | 明·冯梦龙《古今小说》第22卷:“有句古诗说得好,道是:‘贫贱亲戚离,富贵他人合。’贾似道做了国戚,朝廷恩宠曰隆,那一个不趋奉他?” |
fēng yún huì hé风云会合 | 风云:指难得的好机会;会合:遇合。比喻有能力的人遇上好机会。 | 宋·陈亮《与陈君举》:“一旦风云会合……便可以坐福一世苍生。” |
yún hé xiǎng yīng云合响应 | 犹言云集响应。 |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一书》:“是云合响应之势,而非可安坐而致也。” |
wū hé zhī zhòng乌合之众 | 合:聚合;众;许多人。比喻临时杂凑的、毫无组织纪律的一群人。 | 管仲《管子》:“乌合之众,初虽有欢,后必相吐,虽善不亲也。” |
hé qíng hé lǐ合情合理 | 符合情理。 | 陈残云《山谷风烟》第11章:“黄为民心情显得轻松,觉得周祺这个人很可爱,既有原则,又能合情合理地帮助他解除思想包袱。” |
hòu hé qián yǎng后合前仰 | 合:弯身俯地;仰:仰面朝天。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 元·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
zhū lián bì hé珠连璧合 | ①指日月、五星同时出现于天的一方。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②泛指日月五星普照天下。 | 语本《汉书·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颜师古注引孟康曰:“谓太初上元甲子夜半朔旦冬至时,七曜皆会聚斗、牵牛分度,夜尽如合璧连珠也。” |
qíng tóu qì hé情投契合 | 同“情投意合”。 |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30卷:“两下挑灯对坐,彼此倾心吐胆,各道生平志愿,情投契合,遂为至交。” |
xíng bù gǒu hé行不苟合 | 谓做事有主见,不随便附和别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郦生陆贾列传》:“行不苟合,义不取容。” |
róng hé wéi yī融合为一 | 渗透整个物体或某物的所有气孔和空隙成为一体。 | |
hòu yǎng qián hé后仰前合 | 仰:仰面朝天;合:弯身俯地。身体前后晃动,不能自持。形容大笑的样子。 | |
bù hé shí yí不合时宜 | 时宜:当时的需要或时尚。不符合当时的形势或社会潮流。 | 东汉 班固《汉书 哀帝纪》:“朕过听贺良等言,冀为海内获福,卒亡嘉应。皆违经背古,不合时宜。” |
mào hé xīn lí貌合心离 | 表面上关系很密切,实际上是两条心。 | 汉 黄石公《素书 遵义》:“貌合心离者孤,亲谗远忠者亡。” |
hé bù lǒng zuǐ合不拢嘴 | 指人高兴得关不住嘴。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六卷第32章:“他父母亲又会怎样高兴得合不拢嘴巴……” |
jīn chāi diàn hé金钗钿合 | 金钗:妇女的首饰;钿合:装珠宝的盒子。传说中唐玄宗与杨贵妃的定情信物。指华美的首饰。 | 唐·陈鸿《长恨歌传》:“进见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导之;定情之夕,授金钗钿合以固之。” |
hé dǎn tóng xīn合胆同心 | 犹言同心同德。 | 天地会《共同和合歌》:“和气自然兄弟众,合胆同心拜五人。” |
wǔ hé liù jù五合六聚 | 比喻屡次聚合到一起。 | 《史记·春申君列传》:“天下五合六聚而不敢救,王之威亦单矣。” |
qián fǔ hòu hé前俯后合 | ||
qián yǎng hòu hé前仰后合 | 形容身体大幅度地前后晃动。多指大笑、酒醉、困倦时站立不稳的样子。 | 元 高文秀《遇上皇》第一折:“东倒西歪,后合前仰,离席上,这酒兴颠狂。” |
qiān zài yī hé千载一合 | 一千年才有这么一个时机。形容机会极其难得。同“千载一时”。 | 《汉书 王襃贾传》:“上下俱欲,欢然交欣,千载一合,论说无疑。” |
yán jīn jiàn hé延津剑合 | 指晋时龙泉、太阿两剑在延津会合的故事。后以“延津剑合”或“延津之合”比喻因缘会合。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三卷:“方知两剑分而复合,以此变化而去也。至今人说因缘凑巧,多用‘延津剑合’故事。” |
hé zé liú,bù hé zé qù合则留,不合则去 | 合:投契,融洽。意见相合就留下共事,不合就离开 | 宋·苏轼《范增论》:“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项羽以成功名,陋矣。” |
mào hé xíng lí貌合形离 | 貌:表面上。表面上很合得来,而行动上却又差异很大。 | 晋 葛洪《抱朴子 勤求》:“口亲心离,貌合形离。” |
gǒu hé qǔ ān苟合取容 | 苟合:苟且附合;取容:取悦,讨好。苟且迎合,取悦于人。 | 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四者无一遂,苟合取容,无所短长之效,可见于此矣。” |
zhāo shēng mù gě朝升暮合 | 零碎卖米。形容生活困难。 | 明 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28卷:“若有得一两二两赢余,便也留着些做个根本,而今只好绷绷拽拽,朝升暮合过去,那得赢余。” |
lián zhū hé bì连珠合璧 | 比喻人才或美好的事物聚集在一起。 | 北周·庚信《郊庙歌辞·昭复》:“连珠合璧重光来,天策暂转勾陈开。” |
hé jiā huān合家欢 | 指全家老小都到场的场面或合拍的照片。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18卷:“当日连杨衙小夫人张氏都请过来,做个合家欢筵席,这一场欢喜非小。” |
yún hé jǐng cóng云合景从 | 如云聚合,如影随形。比喻随从者之多。 | 汉 贾谊《过秦论》: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
wài hé lǐ chà外合里差 | 比喻口是心非。 | 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第46回:“你说你恁行动,两头戳舌献勤,出尖儿,外合里差。” |
lù lù guǎ hé碌碌寡合 | 形容性情孤僻,与人合不来。 | 清 林则徐《札各学教官严查生员有无吸烟造册互保》:“其系善良,只因碌碌寡合,以致结保无人。” |
yì hé qíng tóu意合情投 | 犹情投意合。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42回:“自老孙当年与他相会,真个意合情投,交游甚厚。” |
lùn gāo guǎ hé论高寡合 | 言论高超,投合者少。 | |
qíng tóu yì hé情投意合 | 投:契合。形容双方思想感情融洽;合得来。 | 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27回:“那镇元子与行者结为兄弟,两人情投意合,决不肯放。” |
bǎi nián hǎo hé百年好合 | 夫妻永远和好之意。 | 《粉妆楼》第一回:“百年和合,千载团圆恭喜!” |
yán jīn zhī hé延津之合 | 见“延津剑合”。 | 清·余怀《板桥杂记·轶事》:“扫眉才子,慧业文人,时节因缘,不得不为‘延津之合’矣。” |
yún jiāo yǔ hé云交雨合 | 指相会,重逢。 | 唐·李益《古别离》诗:“江回汉转两不见,云交雨合知何年。” |
hé pǔ zhū huán合浦珠还 | 合浦:汉代郡名,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比喻东西失而复得或人去而复回。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循吏传 孟尝》:“(合浦)郡不产谷实,而海出珠宝,与交阯比境……尝到官,革易前敝,求民病利。曾未逾岁,去珠复还,百姓皆反其业。” |
hé zòng lián héng合从连衡 | 从:通“纵”;衡:通“横”。指联合抗敌。 | 《战国策·秦策一》:“约从连横,兵革不藏。” |
yán sī hé fèng严丝合缝 | 指缝隙严密闭合。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七回:“外省的地平,又多是用木板铺的,上面严丝合缝盖上,轻易看不出来。” |
biǎo lǐ xiāng hé表里相合 | 表里:内外;合:协同。里外相互协同。 | 西周·吕尚《阴符》:“左右有水,前有大阜,后有高山,战于雨水之间,乘敌过邑,是谓表里相合。” |
bù móu ér hé不谋而合 | 谋:计议;商议;合:相合一致。事先没有商量过而彼此意见或行动却完全一致。 | 晋 干宝《搜神记》第二卷:“二人之言,不谋而合。” |
yī pāi jí hé一拍即合 | 合:合调;符合曲调。一打拍就合于曲调的节奏。比喻双方意见很快取得一致。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古人云,君子之交,定而后求;小人之交,一拍即合。” |
chū mén hé zhé出门合辙 | 按同一规格,闭门造车子,用起来自然合辙。《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明何景明《述归赋》:“至其矩法则闭户造车,出门合辙,不烦登途比试矣。”因以比喻才学适合社会需 | 《景德传灯录·匡悟禅师》:“问:‘如何是闭门造车?’师曰:‘活计一物无。’曰:‘如何是出门合辙?’师曰:‘坐地进长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