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沅茞澧兰沅茞澧兰的故事

沅茞澧兰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án zhǐ lǐ lán

基本解释沅、澧:都是水名;茞、兰:都是香草。比喻高洁的人品或高尚的事物。

出处战国楚·屈原《九歌·湘夫人》:“沅有茞兮澧有兰。”


暂未找到成语沅茞澧兰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沅茞澧兰)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空谷幽兰清·刘鹗《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五回:“空谷幽兰,真想不到这种地方,会有这样高人。”
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兰因絮果清 龚自珍《丑奴儿令》:“兰因絮果从头问,吟也凄迷,掐也凄迷,梦向楼心灯火归。”
沅江九肋五代·王定保《唐摭言·自负》:“袁州出举人,亦犹沅江出龟甲九肋者,盖稀矣。”
芳兰竟体《南史 谢览传》:“览意气闲雅,视瞻聪明。武帝目送良久,谓徐勉曰:‘觉此生芳兰竟体。’”
兰心蕙性宋 柳永《玉女摇仙佩 佳人》词:“愿奶奶,兰心蕙性,枕前言下,表余深意。”
兰芝常生汉·王延寿《鲁灵光殿赋》:“朱桂黝儵于南北,兰芝阿那于东西。”注引:《礼年威仪》:“君乘金而王,其政平,则兰芝常生。”
兰芷之室西汉·戴圣《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
兰友瓜戚清·孔尚任《桃花扇·媚坐》:“吾辈得施为,正好谈心花底;兰友瓜戚,门外不须倒屣。”
桂折兰摧元·曹之谦《吊王内翰从之》诗:“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摧兰折玉清·余怀《板桥杂记·丽品》:“某本非风流佳客,谬称浪子端庄,……用诱秦诓楚之计,作摧兰折玉之谋。”
兰姿蕙质元·施君美《幽闺记·少不知愁》:“兰姿蕙质,香肌称罗绮。”
金兰之友《周易 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兰桂腾芳明·程登吉《幼学琼林》第二卷:“父母俱存,谓之椿萱并茂;子孙发达,谓之兰桂腾芳。”
沅芷湘兰清·方文《酬邹师可见投之作》诗:“沅芷湘兰昔所闻,十年今始觏群芬。”
金兰之交《汉书 韩信传》:“足下虽自以为与汉王为金石交,然终为汉王所擒矣。”
沅芷澧兰《楚辞·九歌·湘夫人》:“沅有芷兮澧有兰。”王逸注:“言沅水之中有盛茂之芷,澧水之内有芬芳之兰,异於众草”。
难言兰臭《周易·系辞》:“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芝兰之室汉·戴德《大戴礼》:“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孔子家语·六本》:“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兰质薰心唐 杨虞卿《过小妓英英墓》诗:“兰质薰心何所在?焉知过者是狂夫。”
金兰契友《周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
采兰赠芍《诗经 郑风 溱洧》:“维士与女,伊其相谑,赠之以芍药。”
蕙折兰摧清·袁枚《续新齐谐》:“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桂子兰孙明·汤显祖《紫箫记·就婚》:“作夫妻天长地远,还愿取桂子兰孙满玉田。”
兰薰桂馥唐 骆宾王《上齐州张司马启》:“常山王之玉润金声,博望侯之兰薰桂馥,羽仪百代。”
兰摧玉折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絮果兰因《易·系辞上》:“二人同心,其利断金;同心之言,其臭如兰。”《左传·宣公三年》:“初,郑文公有贱妾曰燕姞,梦天使与己兰。”
桂馥兰香曾朴《孽海花》第五回:“只见堂里敷设的花团锦簇,桂馥兰香……一几一椅,全是紫榆水南的名手雕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