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相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ì xiāng dǐ wǔ自相抵牾 | 比喻自己说话做事前后抵触。 | 章炳麟《答梦庵》:“梦庵既以声闻缘觉与大乘菩萨有悲观乐观之分,而复言佛法无二、何自相抵牾至此!” |
miàn miàn xiāng kàn面面相看 | 见“面面相觑”。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零五回:“这一言不打紧,唬得贾政上下人等面面相看,喜得番役家人摩拳擦掌,就要往各处动手。” |
qí gǔ xiāng wàng旗鼓相望 | 望:向远看。队伍很长,旗帜和战鼓前后相接,威武雄壮。 | 《魏书·苻坚传》:“坚南伐司马昌明,戎卒六七万,骑二十七万,前后千里,旗鼓相望。” |
jī quǎn zhī shēng xiāng wén,lǎo sǐ bù xiāng wǎng lái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 | 现在形容彼此不了解,不互通音讯。 | 《老子》:“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
kǒu ěr xiāng chuán口耳相传 | 口说耳听地往下传授。 |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第一篇:“口耳相传,或逮后世。” |
huàn nàn xiāng gòng患难相共 | 患难:危险艰苦的环境。共同承担灾难和困苦。形容关系密切,利害一致。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因何玉凤、张金凤彼此性情相照、患难相共……不同寻常姐妹。” |
tuī chéng xiāng jiàn推诚相见 | 指以真心对待人。推:展示;诚:诚实的心意。 | 《北齐书 慕容绍宗传》:“我与晋州推诚相待,何忽辄相猜阻,横生此言。” |
sù bù xiāng shí素不相识 | 向来不认识。素:平时;识:了解。 | 晋 陈寿《三国志 吴志 陆瑁传》:“及同郡徐原,爱居会稽,素不相识,临死遗书,托以孤弱。” |
yáo hū xiāng yīng遥呼相应 | 见“遥相呼应”。 | 清·陈忱《续资治通鉴·宋宁宗嘉定六年》:“蒙古尽驱其家属来攻,父子兄弟,往往遥呼相应,由是人无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 |
rén wú mào xiàng,shuǐ wú dǒu liáng人无貌相,水无斗量 | 相:估量,评价。指不能以貌取人就像海水不能用斗来量一样。 | 《慈禧太后演义》第三回:“人无貌相,水无斗量,西子向业浣纱,飞燕曾充婢役,我虽一贫家女,将来或得幸遇,也未可知。” |
zuì tǔ xiāng yīn醉吐相茵 | 后以这一典故喻指宽以待人必然会有好的回报。 | 典出《汉书·丙吉传》:“吉驭吏耆酒,数逋荡,尝从吉出,醉欧丞相车上。西曹主吏白欲斥之,吉曰:‘以醉饱之失去士,使此人将复何所容?西曹地忍之,此不过汙丞相车茵耳。’遂不去也。”此驭吏为边郡人,熟悉边事,后来为防务工作提出切实有用的建议。 |
xíng yǐng xiāng fù形影相附 | 同“形影相依”。 | 明·李东阳《奉谦斋徐先生书》:“今已决策于此,又念贱父子二人形影相附,别无子弟可将事者。” |
zhī gàn xiāng chí枝干相持 | 比喻相互扶持。同“枝叶相持”。 | 三国魏曹冏《六代论》:“暨乎战国,诸姬微矣……至于王赧,降为庶人,犹枝干相持,得居虚位。” |
shì bié sān rì,dāng guā mù xiāng dài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 | 指别人已有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去看他。 | 《三国志·吴志·吕蒙传》注引《江表传》:“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
gè yǐ suǒ cháng,xiāng qīng suǒ duǎn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轻:轻视。各人以自己的长处去轻视别人的不足。 | 三国·魏·曹丕《典论·论文》:“夫人善于自见,而文非一体,鲜能备善,是以各以所长,相轻所短。” |
bái tóu xiāng shǒu白头相守 | 指夫妻恩爱相守到老。 | 明 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62回:“我的哥哥,奴承望和你白头相守,谁知奴今日死去也。” |
xiāng yǐ wéi qiáng相倚为强 | 倚:依赖。互相依靠帮助而强大。 | 南朝·宋·明帝《宣旨永嘉王子仁》:“正赖汝辈兄弟,相倚为强,庶使天下不敢窥战王室。” |
zǐ mǔ xiāng quán子母相权 | 子母:古代称钱币重的为母,轻的为子。比喻轻重并行,维持一定的平衡。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周语》:“货币之重者、大者为母,轻者、小者为子。币轻物贵,推行重币以市贵物,称母权子;币重物轻,推行轻币以市贱物,亦不废重,称之权母。” |
jǐ shī xiāng diào虮虱相吊 | 虮:虱的幼卵。吊:慰问。虮和虱相互怜悯。比喻自怜即将灭亡。 | 汉·刘安《淮南子·说林训》:“汤沐具而虮虱相吊,大厦成而燕雀相贺。” |
xiāng ān xiāng shòu相安相受 | 谓互相帮助,使彼此安居。 | |
ān wēi xiāng yì安危相易 | 易:变易,转变。平安与危难互为因果,相互转换。 | 先秦 庄周《庄子 则阳》:“安危相易,祸福相生,缓急相摩,聚散以成。” |
zhǐ zhǒng xiāng jiē趾踵相接 | 形容人数之多。 | 梁启超《变法通议·论师范》:“此外握风气之权者,为书院山长,为蒙馆学究,车载斗量,趾踵相接。” |
xiāng xǔ yǐ shī相呴以湿 | 彼此以呼出的气湿润对方。《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后以喻在困难时以微小的力量,竭力互相帮助。 | 《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成玄英疏:“呴气相湿。” |
lìng yǎn xiāng dài另眼相待 | 以不同于一般的态度对待,指特殊照顾、优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七回:“不过仗着这些功劳情分,有祖宗时,都另眼相待,如今谁肯难为他?” |
zǎi xiàng dù lǐ hǎo chēng chuán宰相肚里好撑船 | 谀人肚量大。 | 明 叶盛《水东日记 杨大理诗谑》:“盖谚有之‘宰相肚里好撑船’。” |
chún chǐ xiāng xū唇齿相须 | 犹唇齿相依。 | 明·蒋一葵《长安客话·四海冶》:“宣镇东起四海冶、火焰山,接昌镇、黄花镇界。四海冶正直黄花镇北,适当山陵后背,乃唇齿相须之地。” |
huò fú xiāng yī祸福相倚 | 指祸与福相因而生 | 先秦 李耳《老子》:“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
xíng yǐng xiāng qīn形影相亲 | 形:形体;影:身影。像形体和影子相互不可分离。形容彼此关系密切。 | 南朝·梁·何逊《何记室集·赠族人秣陵兄弟》:“羁旅无俦匹,形影自相亲。” |
bù xiāng shàng xià不相上下 | 上下:比喻高低、好坏等。分不出高低。形容程度相等。 | 唐 陆龟蒙《蠹化》:“翳叶仰啮,如饥蚕之速,不相上下。” |
yán xíng xiāng gù言行相顾 | 谓言行不互相矛盾。 | 《北齐书·魏收传》:“言行相顾,慎终犹始。” |
xiāng qīn xiāng ài相亲相爱 | 互相之间十分亲爱。形容关系密切;感情深厚。 | 明 王世贞《鸣凤记 拜谒忠灵》:“与严家大相自幼往往来来,嘻嘻哈哈,同眠同坐,相亲相爱,就是一个人相交,不放下怀。” |
lì hài xiāng guān利害相关 | 指有密切的利害关系。 | 《周礼·夏宫·职方氏》:“周知其利害。” |
xiāng xǔ xiāng jì相呴相济 | 谓互相救助。语本《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 | 语出《庄子·大宗师》:“相呴以湿。” |
mù mù xiāng qù目目相觑 | 同“面面相觑”。 | 元·关汉卿《五侯宴》第四折:“我恰才见阿妈和四个叔叔都目目相觑,其中必然暗昧。” |
xiàng mén chū xiàng相门出相 | 相:宰相、丞相、相国。宰相门里还出宰相。指名门子弟能继承父兄事业。 | 宋·辛弃疾《瑞鹤仙·寿上饶倅洪莘之》词:“记从来人道:相门出相,金印累之尽有。” |
àng yú xiāng jī盎盂相击 | 比喻一家人争吵。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1回:“只就他夫妻三个这番外面情形讲,此后自然该益发合成一片性情,加上几分伉俪,把午间那番盎盂相击化得水乳无痕。” |
fù bèi xiāng qīn腹背相亲 | 相亲:彼此亲爱。比喻关系极为密切。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黄琼传》:“黄门协邪,群辈相党,自冀兴盛,腹背相亲,朝夕图谋,其构奸轨。” |
kuò mù xiāng dài括目相待 | 用不同于以前的新的眼光来看待。 | |
gè bù xiāng xià各不相下 | 各:各自;下:位置低。双方相比分不出高下。指双方对峙分不出胜负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35回:“与申大善士一帮旗鼓相当,彼此各不相下。” |
yù bàng xiāng zhēng鹬蚌相争 | “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的省语。比喻双方相持不下,而使第三者从中得利。 | 清 湘灵子《轩亭冤 哭墓》:“波翻血海全球悯,问谁敢野蛮法律骂强秦?笑他鹬蚌相争演出风云阵。” |
guān xī chū jiàng,guān dōng chū xiàng关西出将,关东出相 | 关:函谷关。函谷关以东的地区,民风好文,多出宰相;函谷关以西的地区,民风好武,多出将帅。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虞诩传》:“谚曰:‘关西出将,关东出相。’观其习兵壮勇,实过余州。” |
xiāng wéi biǎo lǐ相为表里 | 表里:指内外。甲为乙的外表,乙为甲的内里。比喻互相依存,互相接受。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荀彧传》:“彼惩往年之败,将惧而结亲,相为表里。” |
xiàng nǚ pèi fū相女配夫 | 指衡量女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女婿。 | 明 周楫《西湖二集 月下老错配本属前缘》:“窃以因材而笃,乃天道之常,相女配夫,实人事之正。” |
sǐ xiāng zhěn jiè死相枕藉 | 枕藉:纵横相枕而卧。形容死亡的人非常多。 | 《明史·李文祥等传赞》:“抗言极论,窜嫡接踵,而来者愈多;死相枕藉,而赴蹈恐后。” |
tóng měi xiāng dù同美相妒 | 妒:忌妒。指容貌或才情好的人互相忌妒。 | 《素书·安体》:“同美相妒,女则武后、韦庶人、萧良娣是也;男则赵高、李斯是也。” |
guān gài xiāng wàng冠盖相望 | 冠盖:指仁宦的冠服和车盖,用作官员代称;相望:互相看得见。形容政府的使节或官员往来不绝。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魏使人求救于秦,冠盖相望,秦救不出。” |
xiāng qù tiān yuān相去天渊 | 天渊:天与深渊。比喻二者相差太远,差别极大。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59回:“一敬一肆,相去天渊;一圣一狂,亦判若黑白也。” |
xíng yǐng xiāng suí形影相随 | 像人或物体与其影子那样总是在一起。形容关系密切;永不分离。 | 唐 崔峒《江山书怀》:“登高回首罢,行影自相随。” |
làng zǐ zǎi xiàng浪子宰相 | 指北宋徽宗时宰相李邦彦。 | 《三朝北盟会编》:“邦彦尝自言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而都人亦呼季彦为浪子宰相。” |
xiāng zhuāng rú bīn相庄如宾 | 见“相待如宾”。 | 清·余怀《班桥杂记·丽品》:“苟儿心之所好,虽相庄如宾,性与之洽也。” |
tóng wù xiāng zhù同恶相助 | 亦作“同恶相恤”。谓对共同憎恶者,必相互援助以对付之。 | 西汉·司马迁《史记·吴王濞列传》:“同恶相助,同好相留,同情相成,同欲相趋,同利相死。” |
xiāng yán chéng sú相沿成俗 | 因袭某种做法传下来,形成风俗习惯。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93回:“又龙舟竞渡之戏,亦因拯救屈原而起,至今自楚至吴,相沿成俗。” |
dà xiāng jìng tíng大相迳庭 | 谓彼此相差极远或矛盾很大。 | 清·厉鹗《<江西诗社宗派图录>跋》:“嗟呼!几何不与吕公论世尚友之旨大相迳庭也哉!” |
xiāng yìng bù lǐ相应不理 | 应:回应。指对别人的劝说、要求置之不理。 | 谢觉哉《整疯子》:“一些头脑较清醒的人劝他看看现实,悬崖勒马、不要摔下崖去,他都相应不理。” |
xiāng jiàn hèn wǎn相见恨晚 | 为见面相识太晚而遗憾。形容与新结交的朋友相处十分投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平津侯主父列传》:“天子召见三人,谓曰:‘公等皆安在?何相见之晚也。’” |
xiāng zhī hèn wǎn相知恨晚 | 相知:相互了解。认识太晚了。形容新交的朋友十分投合。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两人相为引重,共游如父子然。相得欢甚,无厌,恨相知晚也。” |
xiāng shì mò nì相视莫逆 | 彼此间友谊深厚,无所违逆于心。 | 先秦 庄周《庄子 大宗师》:“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生死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
xiāng qìng tán guān相庆弹冠 | 庆:贺喜;弹冠:掸去帽子上的尘土。弹去帽子上的灰尘,准备做官。指因将做官而相互庆贺。 | 东汉·班固《汉书·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xiàng jī xíng shì相机行事 | 相:察看;机:时机。看着机会灵活地做事情。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吴用听罢,对宋江计议,便唤时迁、石秀近前密语道:‘如此依计,往花荣军前,密传将令,相机行事。’” |
bù xiāng wéi móu不相为谋 | 谋:商讨。相互之间没法商量。指彼此观点不同;不宜共同谋划事情。 | 春秋 孔子《论语 卫灵公》:“子曰:‘道不同,不相为谋。’” |
fēng huǒ xiāng lián烽火相连 | 烽火:古代边防报警的烟火。指边防常抓不懈,比喻战火不断。 | 汉 荀悦《汉纪 宣帝纪三》:“部曲相保,堑垒木樵,便兵饰弩,烽火相连。” |
ē dǎng xiāng wéi阿党相为 | 阿党:偏袒、偏私一方。为了谋求私利相互偏袒、包庇.。 | 东汉 班固《汉书 诸葛丰传》:“今以四海之大,曾无伏节死谊之臣,率尽苟合取容,阿党相为,念私门之利,忘国家之政。” |
tán guān xiāng qìng弹冠相庆 | 冠:帽子。掸去帽子上的尘土;表示庆贺。本指志同道合的朋友做了官;自己也必将得到引荐而庆幸。后指因即将做官而互相庆贺。也形容坏人得意;准备登台的样子。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吉传》:“吉与贡禹为友,世称‘王阳在位,贡公弹冠’,言其取舍也。” |
fǔ chē xiāng jiāng辅车相将 | 见“辅车相依”。 | 清·叶方蔼《关陇平》诗:“面蜀肘凉,辅车相将。” |
lù jiàn bù píng,bá dāo xiāng jiù路见不平,拔刀相救 | 在路上遇见不平的事,就挺身而出干涉,为受欺的一方打抱不平。形容人见义勇为。 | 清·宣鼎《夜雨秋灯录续集·金竹寺》:“路见不平,拔刀相救。佛菩萨赏其义侠,故远导幻影以生之。” |
yī mài xiāng chéng一脉相承 | 一脉:同一血脉;指联络贯通而成的一个系统。从同一血统、派别世代相承流传下来。指某种思想、行为或学说之间有继承关系。 | 清 李绿园《歧路灯》:“如今这两个侄儿,虽分鸿胪、宜宾两派,毕竟一脉相承,所以一个模样。” |
mò lù xiāng féng陌路相逢 | 与陌生人相遇在一起。 | 清·名教中人《好逑传》第八回:“我与你家小姐陌路相逢,欲言恩,恩深难言;欲言情,又无情可言。” |
tóng bìng xiāng lián同病相怜 | 比喻因有同样的遭遇或痛苦而互相同情。怜:怜惜。 | 汉 赵晔《吴越春秋 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
sān zhǐ xiàng gōng三旨相公 | 用来讽刺庸禄低能的大官。 | 《宋史·王圭传》:“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也。” |
xiāng yǔ wéi mìng相与为命 | 相互依赖,维持活命。 | 宋·陈亮《祭蔡行之母太恭人文》:“夫君既没,整齐家道,母子相与为命。” |
qì wèi xiāng tóu气味相投 | 气味:意指思想或志趣;投:合得来。指人思想作风相同;彼此很合得来。 | 宋 葛长庚《水调歌头》:“天下云游客,气味偶相投。暂时相聚,忽然云散水空流。” |
chóu rén xiāng jiàn,fèn wài yǎn míng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指当敌对的双方相逢时,彼此对对方都格外警觉和敏感。 | 明 施耐庵《水浒传》六十八回:“燕青牵了那匹千里龙驹,径到大寨。宋江看了大喜,仇人相见,分外眼明。” |
shí bù xiāng mán实不相瞒 | 瞒:欺骗。实话告诉,决不欺瞒。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实不相瞒:小人母子二人,贪行了些路程,错过了宿店,来到这里。” |
jīn xiāng yù shì金相玉式 | 同“金相玉质”。 |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辨骚》:“金相玉式,艳谥锱毫。” |
qí gǔ xiāng dāng旗鼓相当 | 旗鼓:古时作战以摇旗击鼓指挥进退。比喻双方力量不相上下。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隐嚣传》:“如令子阳到汉中、三辅,愿因将军兵马,旗鼓相当。” |
chǔ qiú xiāng duì楚囚相对 | 形容人们遭遇国难或其他变故,相对无策,徒然悲伤。 |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周侯(周顗)中坐而叹曰:‘风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异!’皆相视流泪。唯王丞相(王导)愀然变色曰:‘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 |
xiāng shì shī sè相视失色 | 彼此相看,变了脸色。多形容惊慌、惊诧的情状。 | 钱基博《吴禄贞传》:“时良弼、姚锡光在座,相视失色。” |
tuī chéng xiāng xìn推诚相信 | 诚:真心。以诚心相待,互相信任。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85回:“臣与蜀主,推诚相信,知臣本心,必不肯杀臣之家小也。” |
xiāng gù wú yán相顾无言 | 顾:看。彼此对看说不出话 | 宋·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梳妆。相顾无言,惟有泪千行。” |
yù bàng xiāng wēi鹬蚌相危 | 同“鹬蚌相持”。 | 北齐·魏收《为东魏檄梁文》:“鹬蚌相危,我乘其弊。” |
yǐ lì xiàng qīng以利相倾 | 依靠钱财争权夺利,互相排挤。 | |
xiāng tí bìng lùn相提并论 | 相提:相比;相对照;并:一起;并列;论:谈论;对待。把两个人或两件事放在一起谈论或看待。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魏其武安侯列传》:“相提而论,是自明扬主上之过。” |
xiāng jiān hé jí相煎何急 | 煎:煮;何:多么;急:紧迫。煮得为什么那样急。比喻兄弟间自相残害。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大法。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
jié chéng xiāng dài竭诚相待 | 竭诚:竭尽诚意。待:对待。竭尽诚意地对待别人。 | 唐·魏徵《谏太宗十思疏》:“盖在殷忧,必竭诚以待下,既得志,则纵情以傲物。” |
xiāng xí chéng sú相习成俗 | 习:习惯于。相互因袭,而形成一种习俗。 |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理》:“今虽至愚人,悖戾恣睢,其处断一事,责诘一人,莫不辄曰理者,自宋以来,始相习成俗。” |
xiāng chà wú jǐ相差无几 | 彼此没有多大差别。 | 先秦 李耳《老子》:“唯之与阿,相去几何?美之与恶,相去何若?” |
shèng shuāi xiāng chéng盛衰相乘 | 盛衰:兴盛和衰败;乘:乘除,消长。人事的兴盛和衰微互相消长。 | 宋·辛弃疾《论荆襄上流为东南重地》:“以古准今,盛衰相乘,物理变化,圣人处之,岂非栗栗危惧,不敢自暇之时乎?” |
hé qí xiāng sì nǎi ěr何其相似乃尔 | 二者多么相象,竟然到了这样的地步。形容十分相象。 | |
kāi chéng xiāng jiàn开诚相见 | 开诚:敞开胸怀;显示诚意。对人坦白直率;真诚相见。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马援传》:“且开心见诚,无所隐伏,阔达多大节,略与高帝同。” |
wén shēng xiāng sī闻声相思 | 声:名声。指思慕、钦仰有声望的人。 | 《鬼谷子·内揵》:“君臣上下之事,有远而亲,近而疏,就之不用,去之反求,日进前不御,遥闻声而相思。” |
jīn xiāng yù yìng金相玉映 | 同“金相玉质”。 | 唐·司空图《故盐州防御使王纵追述碑》:“相印师坛,共观昼锦;金相玉映,各炫晨葩。” |
xiāng rú xiāng xǔ相濡相呴 | 濡:湿润;呴:吐口水。互相吐口水,湿润对方。比喻在困境中相互救助。 | 战国·宋·庄周《庄子·大宗师》:“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
hóng àn xiāng zhuāng鸿案相庄 | ①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后因以“鸿案相庄”表示夫妻和好相敬。②谓结为伉俪。 | 据《后汉书·逸民传·梁鸿》载:“鸿家贫而有节操。妻孟光,有贤德。每食,光必对鸿举案齐眉,以示敬重。”清·沈复《浮生六记·闺房记乐》:“鸿案相庄廿有三年,年愈久而情愈密。” |
yù shí xiāng róu玉石相揉 | 比喻好坏混杂。 | 《孔丛子·对魏王》:“驽骥同辕,伯乐为之咨嗟;玉石相揉,和氏为之叹息。” |
chún fǔ xiāng lián唇辅相连 | 犹言唇齿相依。语本《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语出《左传·僖公五年》:“辅车相依,唇亡齿寒。” |
tóng è xiāng xù同恶相恤 | 见“同恶相助”。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闵公元年》:“简书,同恶相恤之谓也。” |
zhǎn zhuǎn xiāng chuán辗转相传 | 辗转:多次转移。指多次转移传送 | 巴金《怀念·忆施居甫》:“影响不论大小,辗转相传,永远有人受益,而且生命永在,撒布生命的人也可以不朽。” |
tóng míng xiāng zhào同明相照 | 谓二光相互映照而愈明。比喻杰出人物得贤者揄扬而声名更显。 | 西汉·司马迁《史记·伯夷列传》:“同明相照,同类相求。” |
xiàng jī ér dòng相机而动 | 观察时机,看到适当机会立即行动。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69回:“宜刚宜柔,相机而动。” |
shǒu wàng xiāng zhù守望相助 | 守望:防守了望。为了对付来犯的敌人或意外的灾祸,邻近各村落互相警戒,互相援助。 | 先秦 孟轲《孟子 滕文公上》:“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