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原璧归赵原璧归赵的故事

原璧归赵的成语故事


拼音yuán bì guī zhào

基本解释用蔺相如完璧归赵的典故。谓原物归还,并无损失。

出处清·王浚卿《冷眼观》第十八回:“[你]敢是有甚么方法,能把那位客人失去的四百番花边,原璧归赵么?”


暂未找到成语原璧归赵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原璧归赵)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宾至如归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殊途同归《周易 系辞下》:“天下同归而殊涂,一致而百虑。”
实至名归清 吴敬梓《儒林外史》第15回:“敦伦修行,终受当事之知;实至名归,反作终身之玷。”
归心如箭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早出晚归《战国策·齐策六》:“女朝出而晚来,则吾倚门而望。”
自拔来归《新唐书 李勣传》:“三年,自拔来归,从秦王伐东都,战有功。”
落叶归根明 王世贞《鸣凤记》第38出:“落叶归根,丰城剑回。”
放牛归马《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百川归海西汉 刘安《淮南子 氾论训》:“百川异源,而皆归于海;百家殊业而皆务于治。”
人心归向《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归十归一白诚仁、何纪光《小红军》:“你看他,又背红缨枪又拿手榴弹,收拾得归十归一,真像个久经锻炼的红军战士了。”
归马放牛《尚书 武成》:“乃偃武修文,归马于华山之阳,放牛于桃林之野,示天下弗服。”
视死如归《韩非子 外储说左下》:“三军既成阵,使士视死如归,臣不如公子成父。”《吕氏春秋 勿躬》:“三军之士,视死如归。”
异途同归西汉 刘安《淮南子 本经训》:“五帝三王,殊事而同指,异路而同归。”
之子于归《诗经·周南·桃夭》:“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珠联璧合东汉 班固《汉书 律历志上》:“日月如合璧,五星如连珠。”
挂冠归去《后汉书·逢萌传》:“时王莽杀其子宇,萌谓友人曰:‘三纲绝矣!不去,祸将及人。即解冠挂工都城门归,将家属浮海,客于辽东。”
久假不归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上》:“久假而不归,恶知其非有也?”
解甲归田汉 扬雄《解嘲》:“叔孙通起于桴鼓之间,解甲投戈,遂作君臣之仪,得也。”
游骑无归明 王畿《答吴悟斋书》:“文公分致知格物为先知,诚意正心为后行,故有游骑无归之虑。”
归老林下清·蒲松龄《聊斋志异·翩翩》:“大业已归老林下,意侄已死,忽携佳孙美妇归,喜如获宝。”
罪有攸归明·陈仲琳《封神演义》第二回:“赐尔姬昌等节钺,便宜行事,往惩其忤,毋得宽纵,罪有攸归。”
归正首丘西汉 戴圣《礼记 檀弓上》:“礼,不忘其本。古之有言曰:狐死正丘首,仁也。”
叶落归根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慧能大师》:“叶落归根,来时无口。”
归邪返正唐·韦表微《麟台碑铭》:“周虽不纲,孔实嗣圣,《诗》《书》载删,《礼》《乐》大定,惩恶劝善,归邪返正。”
归根结蒂清 张南庄《何典》:“引得酒鬼相打,搅出人性命来。归根结柢,把一场着水人命一盘摙归去。”
原原本本东汉 班固《汉书 叙传下》:“元元本本,数始于一。”
两相情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