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砥廉峻隅砥廉峻隅的故事

砥廉峻隅的成语故事


拼音dǐ lián jùn yú

基本解释经过磨砺,使棱角更加分明。

出处明·唐顺之《方砚铭》:“汝之守,足以砥廉峻隅,而不刓于顽也。”


暂未找到成语砥廉峻隅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砥廉峻隅)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物美价廉清 吴趼人《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严刑峻法东汉 班固《汉书 丙吉传》:“后遭条狱之诏,吉扞拒大难,不避严刑峻法。”
崇山峻岭晋 王羲之《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高风峻节宋 胡仔《苕溪渔隐从话后集》卷一:“余谓渊明高风峻节,固已无愧于四皓,然犹仰慕之,尤见其好贤尚友之情也。”
中流砥柱春秋 齐 晏婴《晏子春秋 谏下》:“吾尝从君济于河,鼋衔左骖以入砥柱之中流。”
价廉物美《近十年之怪现状》第十回:“苏州有个朋友写信来,要印一部书。久仰贵局的价廉物美,所以特来求教。”
砥厉廉隅《礼记·儒行》:“近文章,砥厉廉隅。”孔颖达疏:“文儒者习近文章,以自磨厉,使成己廉隅也。”
高山峻岭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六回:“众人打一看时,四面尽是高山,左右是悬崖峭壁,只见高山峻岭,无路可登。”
顽廉懦立先秦 孟轲《孟子 万章下》:“故闻伯夷之风者,顽夫廉,懦夫有立志。”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奚,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负隅顽抗先秦 孟轲《孟子 尽心下》:“有众逐虎。虎负嵎,莫之敢撄。”
寡廉鲜耻汉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其被刑戮,不亦宜乎?”
丛山峻岭吴运铎《把一切献给党 在矿井里》:“煤矿的空中索道,越过了丛山峻岭。”
礼义廉耻管仲《管子 牧民》:“何谓四维?一曰礼,二曰义,三曰廉,四曰耻。”
廉明公正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一卷:“以尔廉平公正,命长郡治。”
俭以养廉三国 蜀 诸葛亮《诫子书》:“夫君子之行,静以养身,俭以养德。”
一廉如水元·柯丹丘《荆钗记·民戴》:“老爷自到任以来,一廉如水。百姓今喜高升,小老人具礼远送。”
斗绝一隅《魏书·西域传·焉耆》:“焉耆为国,斗绝一隅,不乱日久。”
砥砺廉隅宋·苏轼《刘有方可昭宣使依旧嘉州刺史内侍押班制》:“砥砺廉隅,有搢绅之风。”
东隅已逝,桑榆非晚唐·王勃《滕王阁序》:“北海虽赊,扶摇可接;东隅已逝,桑榆非晚。”
廉洁奉公孙力《都市风流》第12章:“你廉洁奉公,不就是个大公务员吗?”
俭可养廉《宋史·范纯仁传》:“惟俭可以助廉,惟恕可以成德。”
深自砥砺晋·陈寿《三国志·魏志·贾诩传》:“文帝从之,深自砥砺。”
砥锋挺锷《宋书·傅隆传》;“向使石厚之子、日磾之孙,砥锋挺锷,不与二祖同戴天日,则石碏、秺侯何得流名百代以为美谈者哉?”
清廉正直《韩非子 奸劫弑臣》:“我不以清廉方正奉法,乃以贪污之心枉法以取私利,是犹上高陵之颠,堕峻溪之下以求生,凶不几矣。”
砥节砺行王闿运《曾孝子碑文》:“惟先生姿度朴坚,砥节砺行,颖敏足以成学,迂诚足以矫世。 ”
安于一隅宋 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臣恭惟皇帝陛下厉志复仇,不肯即安于一隅,是有功于社稷也。”
知羞识廉明·汤显祖《紫钗记·玉工伤感》:“小妮子非抛闪,知羞识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