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裳裹足的成语故事
拼音liè cháng guǒ zú
基本解释裂:破裂;裹:包裹。指奔走急切。
出处南朝 梁 刘孝标《广绝交论》:“是以耿介之士,疾其若斯,裂裳裹足,弃之长骛。”
暂未找到成语裂裳裹足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裂裳裹足)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品头论足 | 郭澄清《大刀记》开篇十二:“他们指手划脚,品头论足。” |
手舞足蹈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乐则生矣,全则恶可已也。恶可已,则不知足之蹈之,手之舞之。”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之困 | 《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心有余而力不足 | 先秦 孔子《论语 里仁》:“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我未之见也。” |
卑谄足恭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五宗世家》:“彭祖为人巧佞、卑谄足恭而心刻深。” |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 西汉·戴圣《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
辞简意足 | 元·白珽《湛园静语·叶水心》:“如此数卷,辞简意足,一坐骇然。” |
救经引足 | 荀况《荀子 仲尼》:“志不免乎奸心,行不免乎奸道,而求有君子圣人之名,辟之是犹伏而咶天,救经而引其足也。” |
倒裳索领 | 《邓析子·无厚篇》:“驱逸足于庭,求猿捷于槛,斯逆理而求之,犹倒裳而索领。” |
身败名裂 | 清 李绿园《歧路灯》第23回:“看来许多举人、进士做了官,往往因为几十两银子的贿弄,身败名裂。” |
足衣足食 | 《敦煌变文集 丑女缘起》:“我佛当日为救门徒六道轮回,犹如舟船,般运众生,达于彼岸。此时总得见佛,今世足衣足食。” |
足不出门 | 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卷二十五:“却说苏盼奴自赵司户去后,足不出门,一客不见,只等襄阳来音。” |
举足轻重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窦融传》:“方蜀汉相攻,权在将军,举足左右,便有轻重。” |
足履实地 | 《宋史·刘甲传》:“生平常谓:吾无他长,惟足履实地。” |
微不足道 | 清 阎尔梅《白耷山人文集》:“又好读古人书,遇古人有气谊、事功、文章者,辄慨然欣慕,其卑不足值者,心鄙夷之。” |
衣裳盟会 | 南朝·梁·江淹《萧让太傅相国齐公十郡九锡表》:“若乃衣裳盟会,九合一匡,犹惭德斯礼也。” |
发指眦裂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项羽本纪》:“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
足食足兵 | 《论语·颜渊》:“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 |
开足马力 | |
手足无措 | 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 |
心胆俱裂 | 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大37回:“窃念备汉朝苗裔,滥叼名爵,伏睹朝廷陵替,纲纪崩摧,群雄乱国,恶党欺君,备心胆俱裂。” |
自给自足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黄帝》:“不施不惠,而物自足。” |
安分知足 | 宋·洪迈《容斋随笔·三笔·人当知足》:“其安分知足之意终身不渝。” |
足不履影 | 《孔子家语·弟子行》:“自见孔子,出入于户,未尝越礼,往来过之,足不履影。” |
学而后知不足 | 江泽民《在党外人士迎春座谈会上的讲话》:“不知,就要学习,学而后知不足。” |
先天不足 | 清 李汝珍《镜花缘》:“小弟闻得仙人与虚合体,日中无影;又老人之子,先天不足,亦或日中无影。” |
画蛇添足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二》:“蛇固无足,子安能为之足?” |
不足为奇 | 宋 毕仲游《祭范德孺文》:“人乐其大而忘其私,不然则公不足为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