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含商咀征含商咀征的故事

含商咀征的成语故事


拼音hán shāng jǔ zhēng

基本解释亦作“含宫咀征”。谓沉浸于优美的乐曲之中。“宫”、“商”、“征”均中国古乐中的音阶名。

出处


暂未找到成语含商咀征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含商咀征)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片宫商宋·孙光宪《北梦琐言》卷七:“韦八座岫谓朝贤曰:‘此赋乃一片宫商也。’”
万里长征唐 王昌龄《出塞》诗:“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三征七辟《晋书·王褒传》:“于是隐居教授,三征七辟,皆不就。”
不祥之征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河水》:“恒水上流有一国,国王小夫人生肉胎,大夫人妒之,言:‘汝之生,不祥之征。’即盛以木函,掷恒水中。”
东征西怨语出《书·仲虺之诰》:“惟王不迩声色,不殖货利,德懋懋官,功懋懋赏……东征西夷怨,南征北狄怨。”
东征西讨唐 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至如出车授钺,东征西讨,孤虚向背。”
东讨西征唐·杨炯《唐昭武校尉曹君神道碑》:“髫年学剑,卯岁论兵,以身许国,东讨西征。”
从长商议《水浒传》第六八回:“[苏定]也道:‘梁山泊吴用那厮,诡计多谋,不可轻敌,只宜退守;待救兵到来,从长商议。’”
休征嘉应东汉·班固《汉书·平帝纪赞》:“休征嘉应,颂声并作。”
信而有征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八年》:“君子之言,信而有征,故怨远于其身。”
兄弟参商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面有逸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先见败征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兵未战而先见败征,此可谓知兵矣。”
共商国是
加绪含容
动如参商唐·杜甫《赠卫八处处士》:“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
匿瑕含垢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宣公十五年》:“瑾瑜匿瑕,国君含垢。”
南征北伐唐·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南征北剿鲁迅《王化》:“南征北剿,决不偷懒。”
南征北战唐 柳宗元《封建论》:“历于宣王,挟中兴复古之德,雄南征北伐之威,卒不能定鲁侯之嗣。”
南征北战,东荡西杀晋剧《打金枝》第二场:“父王的江山,是他郭家父子南征北战,东荡西杀,十大汗马功劳争来的。”
南征北讨元·朱凯《昊天塔》第一折:“想老夫幼年时,南征北讨,东荡西除,到今日都做了一场春梦也。”
参商之虞
口含天宪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宦者传论》:“手握王爵,口含天宪,非复掖廷永巷之职。”
叩角商歌《琴操》:“宁戚饭牛车下,叩角而商歌……齐桓公闻之,举以为相。”
吐珠于泽,谁能不含南朝·宋·范晔《后汉书·翟峬传》:“故孔子曰:‘吐珠于泽,谁能不含。’谕君之权柄外假,则毕竟取以为己利,犹出于泽中,谁能不含。”
含仁怀义汉·刘向《说苑·辨物》:“故麒麟麕首牛尾,圆顶一角,含仁怀义。”
含冤受屈艾芜《关于三十年文艺的一些感想》四:“文艺工作者含冤受屈,管文艺的同志也无可奈何,只有随声应和,得以幸存。”
含冤莫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