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向隅独泣向隅独泣的故事

向隅独泣的成语故事


拼音xiàng yú dú qì

基本解释隅:墙角;泣:哭。一个人面对墙脚哭泣。形容孤独,伤感

出处唐·杜牧《上吏部高尚书书状》:“每遇时移节换,家远身孤,吊影自伤,向隅独泣。”


暂未找到成语向隅独泣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向隅独泣)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晕头转向周而复《上海的早晨》第三部:“巧珠奶奶听得晕头转向。完全出乎他的意料,儿子居然变了,而且变得这么快!”
人心归向《晋书·熊远传》:“人心所归,惟道与义。”
女生外向东汉·班固《白虎通·封公侯》:“男生内向,有留家之义;女生外向,有从夫之义。”
改恶向善明·无名氏《齐天大圣》第四折:“尊上帝好生之德,再休题妄想贪嗔,从今改恶向善,朝上帝礼拜三清。”
牛衣对泣《汉书·王章传》:“初,章为渚生学长安,独与妻居。章疾病,无被,卧牛衣中;与妻决,涕泣。”
泣不成声汉 赵晔《吴越春秋 越王无余外传》:“尧崩,禹服三年之丧,如丧考妣,昼夜哭泣,气不属声。”
独占鳌头元 无名氏《陈州粜米》楔子:“殿前曾献升平策,独占鳌头第一名。”
得天独厚明 张居正《答宗伯董浔阳》:“精神步履新锐少年弗逮也,何得天之厚如是哉!”
独到之处清·况周颐《蕙风词话》第二卷:“往往独到之处,能以中锋达意,以中声赴节。”
可歌可泣明 海瑞《方孝儒临麻姑仙坛记跋》:“追念及之,可歌可泣。”
独一无二宋 延寿《宗镜录》第31卷:“独一无二,即真解脱。”
反戈相向《尚书·武成》:“前徙倒戈,攻于后以北。”
不知去向明 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一回:“宣王问曰:‘如今红衣小儿何在?’答曰:‘自教歌之后,不知去向。’”
匠心独运唐 王士源《孟浩然集序》:“文不按古,匠心独妙。”
独断独行清 容闳《西学东渐记》第19章:“予已预备随时辞职,以便足下独断独行。”
向若而叹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
天上天下,惟我独尊《敦煌变文集·太子成道经》第一卷:“天上天下,惟我独尊。”
欣欣向荣晋 陶潜《归去来辞》:“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
所向无敌三国 蜀 诸葛亮《心书》:“善将者,因天之时,就地之势,依人之利,则所向无敌,所击者万全矣。”
无独有偶清 壮者《扫迷帚》:“闻简某系蜀人,而此女亦是蜀人,可谓无独有偶。”
独树一帜清 袁枚《随园诗话》:“所以能独树一帜者,正为其不袭盛唐窠臼也。”
独当一面东汉 班固《汉书 张良传》:“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唯我独尊宋 释惟白《五灯会元 七佛 释迦牟尼佛》:“天上天下,唯吾独尊。”
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五代史平话》:“朱温未听得万事俱休,才听得后,怒从心上起,恶向胆边生。”
枕戈泣血唐·房玄龄《晋书·桓温传》:“枕戈泣血,志在复雠。”
独出心裁清 李汝珍《镜花缘》:“王弼注释《周易》,撇了象占旧解,独出心裁,畅言义理,于是天下后世,凡言《易》言,莫不宗之。”
天下独步《后汉书·戴良传》:“独步天下,谁与为偶!”
独木难支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拉楞自欲坏,非一木所能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