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围伍攻的成语故事
拼音shí wéi wǔ gōng
基本解释古时兵法,谓以十敌一则围歼之,以五敌一则攻击之。
出处宋·秦观《李陵论》:“古之善用兵者,虽能以寡覆众,而什围伍攻之道未尝忽焉。”
暂未找到成语什围伍攻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什围伍攻)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 | 历史出处 |
---|---|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元·许名奎《忍经》:“尧夫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
不攻自破 | 唐 顾德章《上中书门下及礼院详议东都太庙修废状》:“是有都立庙之言,不攻而自破矣。” |
以毒攻毒 | 宋 罗泌《路史 有巢氏》:“而劫痼改积,巴菽殂葛犹不得而后之以毒攻毒,有至仁焉。” |
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 毛泽东《反对党八股》:“俗话说:‘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我们无论做什么事都要看情形办理,文章和演说也是这样。” |
攻无不克 | 清 百一居士《壶天录》上卷:“古来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端赖吾能用兵之将,求之于今,邈不可得。” |
反攻倒算 | 丁玲《在严寒的日子里》第四章:“哪里只是当干部的才受压迫,才怕地主反攻倒算,才要躲出去。” |
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春秋·齐·孙武《孙子·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带减腰围 | 语出《梁书·昭明太子统传》:“体素壮,腰带十围,至是减削过半。” |
内外夹攻 | 元·郑廷玉《楚昭公》第一折:“那其间内外夹攻,方能取胜。” |
攻城掠地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54回:“李密诸将士,当时攻城掠地,倚着金帛来得易,也用得易。” |
攻其不备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不可先传也。” |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 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战胜攻取 | 西汉·刘向《战国策·秦策三》:“操大国之势,征强兵伐诸侯,战胜攻取,利尽归于陶,国之币帛竭入太后之家。” |
围城打援 | 杜鹏程《保卫延安》第五章:“‘围城打援’的办法,不是常使用吗?” |
车攻马同 | 《诗经·小雅·车攻》:“我车既攻,我马既同。” |
攻瑕指失 | 清·顾炎武《与友人书》:“今此旧编,有尘清览。知我者当为攻瑕指失,俾得刊改以遗诸后人。” |
出其不意,攻其无备 | 语出《孙子 计》:“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攻城略地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
攻其无备 | 孙武《孙子 计篇》:“攻其无备,出其不意。” |
攻城徇地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盆子传》:“樊崇等以困穷为寇,无攻城徇地之计。” |
攻心为上 | 晋 习凿齿《襄阳记》:“夫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 |
围点打援 | 李国文《冬天里的春天》第二章:“但是老练的帝国军人却揣摸不到于而龙牌下押的什么注,是围点打援,目标朝着他?” |
明鼓而攻之 | 《论语 先进》:“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 |
劳什子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什么罕物!人的高下不识,还说灵不灵呢!我也不要这劳什子。” |
攻守同盟 | 清 梁启超《中国外交方针私议》:“日本既与英结英日同盟,及日俄战役方酣,又与韩结日韩攻守同盟。” |
珠围翠绕 | 元 金好问《书贻第三女珍》:“珠围翠绕三花树,李白桃红一捻春。” |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 先秦 韩非《韩非子 难一》:“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 |
耻与哙伍 | 《史记淮阴侯列传》:“汉初,韩信由楚王降封为淮阴侯,日夜怨望。有一次,他顺便去看望樊哙,樊哙跪拜送迎。出来后,韩信笑着说:‘生乃与哙等为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