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故事

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的成语故事


拼音zhōng shēn zhī jì,mò rú shù rén

基本解释终身:人的一生。人生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培养人才。

出处春秋·齐·管仲《管子·权修》:“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暂未找到成语终身之计,莫如树人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终身之计,莫如树人)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宾至如归先秦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宾至如归,无宁灾患,不畏寇盗,而亦不患燥湿。”
仗势欺人元 王实甫《西厢记》第五本第三折:“他凭师友,君子务本;你倚父兄,仗势欺人。”
天府之国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人小鬼大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人小鬼大,你竟敢弄这样的戏法。”
万人空巷宋 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干城之将《诗经·周南·兔罝》:“纠纠武夫,公侯干城。”《孔丛子·居卫》:“今君处战国之世,选爪牙之士,而以二卵焉弃干城之将,此不可使闻于邻国者也。”
一贫如洗元 关汉卿《窦娥冤》楔子:“小生一贫如洗,流落在这楚州居住。”
度日如岁宋·周邦彦《霜叶飞》词:“迢递望极关山,波穿千里,度日如岁难到。”
斗筲之人先秦 孔子《论语 子路》:“斗筲之人,何足算也。”
月明如水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一折:“彩云何在,月明如水浸楼台。”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论语 为政》:“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明·沈璟《义侠记·除凶》:“他自要去送性命,干俺甚事,各人自扫门前雪,休管他人瓦上霜。”
度外之人《三国志·魏志·杨阜传》:“曹公有雄才远略,决机无疑,法一而兵精,能用度外之人,所任各尽其力,必能济大事者也。”
归心如箭清 名教中人《好逑传》第12回:“ 承长兄厚爱,本当领教,只是归心似箭,今日立刻就要行了。”
倒背如流郭沫若《苏联纪行日记 六月廿七日》:“她把说明小册子的英文部分似乎已经读得来倒背如流了。”
小人得志南朝·宋·何承天《为谢晦檄京邑》:“若使小人得志,君子道消。”
国中之国陶菊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史话》第六章:“上海市民也因租界形成‘国中之国’,中国人民不能在自己的领土上举行爱国运动,无不恨恨不已。”
不登大雅之堂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这部评话,原是不登大雅之堂的。”
杀人不眨眼宋 释普济《五灯会元》第11卷:“汝不闻杀人不眨眼将军乎?”
身无分文司马文森《风雨桐江》第一章:“他现在是身无分文,靠那好心肠的女店主借钱度日。”
安适如常叶圣陶《线下 孤独》:“待交了春,天气渐见和暖,就安适如常了。”
风流人物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期颐之寿《南齐书·禇炫传》:“使渊作中书郎而死,不当是一名士邪!名德不昌,遂令有期颐之寿。”
安身之处明 罗贯中《三国演义》第40回:“近闻刘景升病在危笃,可乘此机会,取彼荆州为安身之地,庶可拒曹操也。”
初生之犊不畏虎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十四章:“刚吃过早饭,人马全都汇齐,有些人震于闯王和李过的威名,不免惊惶,但有些人好像初生之犊不畏虎,磨拳擦掌地等待厮杀。”
解铃还须系铃人宋 惠洪《林间集》卷下载:法灯泰钦禅师少解悟,然未为人知,独法眼禅师深奇之。一日法眼问大众曰:“虎项下金铃,何人解得?”众无以对。泰钦适至,法眼举前语问之,泰钦曰:“大众何不道:‘系者解得。’”由是人人刮目相看。
疾如旋踵唐·冯用之《机论上》:“一得一失,易于反掌,一兴一亡,疾如旋踵,为国家者可不务乎?”
后继有人艾芜《鞍钢呵,我回来了》:“这是后继有人,令人喜悦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