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鉴影度形鉴影度形的故事

鉴影度形的成语故事


拼音jiàn yǐng dù xíng

基本解释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出处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02回:“这三人将篮子内物件,一齐摆出仔细瞧看,或者寸纸,或者只字,鉴影度形,一概俱无,又仍一件一件装入篮内。”


暂未找到成语鉴影度形 的典故!

更多成语出处和典故


※ 与(鉴影度形)相关的成语及历史出处:

成语历史出处
一年一度宋·王安石《送吴显道》诗之五:“惟有春风应最惜,一年一度一归来。”
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宋·释普济《五灯会元·龙门远禅师法嗣》:“赵州道:‘无意者如何?’师曰:‘一度著蛇咬,怕见断井索。’”
一犬吠形,百犬吠声汉 王符《潜夫论 贤难》:“一犬吠形,万犬吠声;一人传虚,百人传实。”
一犬吠形,群犬吠声《晋书·傅咸传》:“一犬吠形,群犬吠声,惧于群犬,遂至叵听也。”
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梁启超《新民说》第九节:“谚曰:‘一犬吠影,百犬吠声’,悲哉!”
不可揆度西汉 刘安《淮南子 兵略训》:“能治五官之事者,不可揆度者也。”
不拘形迹茅盾《子夜》四:“曾沧海回头一看,认得是土贩李四;在某一点上,他这李四是不拘形迹的密友。”
不露形色
丰度翩翩清 张春帆《九尾龟》第四回:“旁观的人,见十余部马车络绎而来,末后一部车上坐着秋谷,精神轩翥,丰度翩翩,香留荀令之裾,粉傅何郎之面,真似灵和疏柳,张绪当年。”
义形于色《公羊传 桓公二年》:“孔父正色而立于朝,则人莫敢过而致难于其君者。孔父可谓义形于色矣。”
乌面鹄形《南史·侯景传》:“百姓流亡,死者涂地……其绝粒久者,乌面鹄形。”
付之度外宋·文天祥《指南录后序》:“以小舟涉鲸波,出无可奈何,而死固付之度外矣!”
付诸度外范文澜《中国近代史》上册第一章:“自身生死且尚付诸度外,毁誉更不计及也。”
以人为鉴《书·酒诰》:“古人有言曰:‘人无于水监,当于民监。’”于,以;监,通“鉴”,镜。《国语·吴语》:“王其盍亦鉴于人,无鉴于水。”韦昭注引《书》曰:“人无于水鉴,当于民鉴。”
以利累形先秦 庄周《庄子 让王》:“虽贵富,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累形。”
以古为鉴《新唐书·魏徵传》:“以铜为鉴,可正衣寇;以古为鉴,可知兴替;以人为鉴,可明得失。”按《旧唐书·魏徵传》“鉴”作“镜”。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先秦 左丘明《左传 昭公二十八年》:“愿以小人之腹,为君子之心。”
以己之心,度人之心《中庸》“施诸己而不愿亦勿施于人”宋 朱熹注:“以己之心度人之心,未尝不同,则道之不远于人者可见。故己之所不欲,则勿以施至于人。”
以己之心,度人之腹明 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 艺林学山八》:“杨(杨慎)以朱(朱熹)忌而毁之,岂以己之心度人之腹乎!”
以己度人汉 韩婴《韩诗外传》:“圣人以己度人者也,以心度心,以情度情,以类度类,古今一也。”
以往鉴来《三国志·魏书·杨阜传》:“愿陛下动则三思,虑而后行,重慎出入,以往鉴来。”
佹形僪状明·宋濂《龙马赞》:“独角之犀来自九真,食火之鸡贡于三佛各之境,其他佹形僪状,藉藉纷纷。”
借镜观形《刘子新论 贵言》:“人目短于自见,故借镜以观形。”
偶影独游晋 陶潜《时运 序》:“春服既成,景物斯和,偶影独游,欣慨交心。”
像形夺名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七回:“又有叫作甚麽绿荑的,还有甚么丹椒、蘼芜、风连,见于《蜀都赋》。如今年深岁改,人不能识,故皆象形夺名,渐渐的唤差了,也是有的。”
光可鉴人《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昔有仍氏生女黰黑而基美,光可以鉴。”
光阴虚度湘剧《思凡》:“惟有那布袋笑呵呵,他笑我光阴虚度青春蹉。”
兵无常形《孙子 计》“兵者,诡道也”三国 魏 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