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则


拼音wù zé
注音ㄨˋ ㄗㄜˊ

繁体物則

词语解释

物则wù zé

  1. 事物的法则。

引证解释

  1. 事物的法则。

    《国语·周语上》:“考中度衷以蒞之,昭明物则以训之,制义庶孚以行之。”
    韦昭 注:“物,事也。则,法也。”
    宋•叶适 《代薛明瑞上遗表》:“灼见物则,不失义理之中;审知治原,常以仁恕为本。”
    清•方以智 《物理小识·气论》:“理以心知,知与理来,因物则而后交格以显,岂能离气之质耶!”

网络解释

物则

物则是汉语词汇,拼音是wù zé,解释为事物的法则。

分字解释


※ "物则"的意思解释、物则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物则造句


  • 1.我们把沉默当做自我的庇护所,积极地逃离无休止的意义建构,动物则只是简单的闭上嘴。

    2.凡是真实之物都不用你去找,但虚幻之物则有寻找出来的必要。

    3.夜晚开花的植物则会勾来飞蛾、蟋蟀、螽斯和小型哺乳动物。

    4.善待动物调查员PETA曾经发现一名妇女与近100名猫狗生活在一个肮脏的拖车里,其他的动物则在车外。

    5.上世纪90年代出现的劳动模范人物则较好地回答了这一课题,他们以平凡、光辉、感人的事迹给社会交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6.三生谷虽然是仙境,福地洞天中顶级的,不过,不知道为何,其中只有植物系的,而动物则没有一个,也许是先天环境的原因吧。

    7.白天开花的植物会招来鸟类、蜜蜂、蝴蝶和瓢虫;夜晚开花的植物则会勾来飞蛾、蟋蟀、螽斯和小型哺乳动物。

    8.读经传则根底厚,看史鉴则议论伟。观云物则眼界宽,去嗜欲则胸怀净。

    9.一些事物仓促降临,而另一些事物则飞逝而去;即使是那些刚刚降临的事物,其中有一部分也已经归于消亡。运动和变化不断地更新着这个世界,恰如连续性的时间进程在不断更新着岁月。马可·奥勒留 

    10.封面上的“论语”两字由林语堂选用郑孝胥的法书,刊物则由邵洵美主持的上海时代书店出版。

    11.相反地,占取某一事物则让它服从物主的安排,由此,随后使用它的人则改变了物主对于该物的安排。

    12.在产品描述中记者发现,这款被王的面料采用的是100%德国进口桑蚕丝,而内填充物则采用了100%灰鸭绒,此鸭绒取自冰岛绒鸭。

    13.选育可以获得可鉴别的变种或农作物的本地品种,这些变种是异花传粉形成的杂合农作物,小麦等纯合农作物则不是由选育的方法得来的。

    14.清高宗对画中人物甚感兴趣,曾命姚文瀚也画张相似构图之作,画中人物则代之以穿着士服的乾隆皇帝,流露出皇帝也向往雅逸文人生活的心意。

    15.蛋白质提供身体需要的氨基酸来修补肌肉,碳水化合物则帮助恢复肝糖原。

    16.不结实的建筑物在地震中会倒塌,而结实的建筑物则可能安然无事。

    17.包括人在内的一些动物是杂食动物,既吃肉类,也吃蔬菜;而其它动物则或是食肉动物,或是食草动物.

    18.加上海洋资源日渐枯竭,出海渔获物不丰,而且多是一些鲱鲤等低值鱼类,每千克仅卖1至2元,章鱼、乌贼和鱿鱼等高档渔获物则甚少,使捕捞成本大为提高。

    19.斑马常和鸵鸟、角马、跳羚等动物结伴同行,生活与非洲辽阔的大草原上。狮子,猎狗、豹等动物则为其最大的天敌。

    20.故其言景物则如笼晓雾,抒感怀则如在梦境,以喻声音,常似有似无,不绝如缕,以比色相,则有如镜中之花,相中之色,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