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ìng

自性


拼音zì xìng
注音ㄗˋ ㄒㄧㄥˋ


词语解释

自性zì xìng

  1. 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2. 个性;本性。

翻译

  • 法语 Soi (psychologie)​

引证解释

  1. 佛教语。指诸法各自具有的不变不灭之性。

    南朝•梁武帝 《净业赋》:“既除客尘,又还自性。”
    唐•寒山 《诗》之二三八:“寄语诸仁者,復以何为怀。达道见自性自性即如来。”
    宋•杨圭 《<金刚般若波罗密经>序》:“切以诸佛説法,不离自性,须知一切万法,皆从自性起用。”
    清•龚自珍 《己亥杂诗》之一六一:“若有自性互不成,互不成者谁佛刹?”

  2. 个性;本性。

    鲁迅 《坟·文化偏至论》:“人必发挥自性,而脱观念世界之执持。”
    鲁迅 《书信集·致宫竹心》:“寄《妇女杂志》的文章由我转去也可以,但我恐怕不能改窜,因为若一改窜,便失了原作者的自性,很不相宜。”

国语辞典

自性zì xìng

  1. 佛教用语:(1)​ 谓事物的本体、本质。(2)​ 谓事物的存在状态。

    《维摩诘所说经·卷上·弟子品第三》:「知诸法如幻相,无自性、无他性,本自不然,今则无灭。」
    《成唯识论·卷八》:「初能遍计自性云何?有义:八识及诸心所有漏摄者皆能遍计,虚妄分别为自性故;皆似所取、能取现故;说阿赖耶以遍计所执自性妄执种为所缘故。」

网络解释

自性

自性:荣格分析心理学术语

自性:云南鸡足山高僧

分字解释


※ "自性"的意思解释、自性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自性造句


  • 1.了知空、有相依相成,实没有诸法自性可得;入地才能如实证见一切法毕竟空性——即根本智证真如,幻相不现。

    2.凡愚不了自性,不识心中净土,愿东顾西,便是说的净土宗。

    3.黄家良表示,在夫妻之间,性趣最大的打击是来自性惩罚、性强暴和性禁言,而性禁言则是最常见的,特别是“老夫老妻”。

    4.自性、自养、自命、自主,或出或处,做个天地间脱洒光明大豪杰。

    5.贪婪,嗔恨,愚痴让我们一错再错,必须重返自性叩问我们真正的生命意义!

    6.让晨钟暮鼓,清净梵音,清涤你的心灵;让银杏古树、千年甘泉,清凉你的世界;让师父的慈悲开示,启迪你的本来智慧、庄严你的自性道场……华商记者。

    7.惠能“即心即佛”、“顿悟成佛”、“自性自渡”以及“生活禅”等理论,都集中反映在坛经之中。

    8.凡愚不了自性,不识身中净土,愿东愿西。

    9.参禅参自性,处处常随顺,亦不假磋磨,本原常清净。

    10.佛教认为是法平等,没有高下贵贱之分,任何生命与佛在本质上都是绝对如一的,自性上没有凡圣之分。

    11.莫失良机,修正自身不足,提高自性。

    12.惟心自性理难明,水火镜观取譬精。

    13.唯有在大圆镜智中见到平等法身,见到真如自性,也就是能够把自己融会到真理、本体里面,才是般若风光。

    14.你若能收拾乾净,那你就叫自性自度了。

    15.不管怎么样,类似的行为例如供花,都是一种善巧方便,是为了让我们认识到无自性,这就是智慧的所在。

    16.迷人修福不修道只言修福便是道布施供养福无边心中三恶元来造,拟将修福欲灭罪后世得福罪还在但向心中除罪缘各自性中真忏悔,忽悟大乘真忏悔除邪行正即无罪学道常于自性观即与诸佛同一类,吾祖唯传此顿法普愿见性同一体若欲当来觅法身离诸法相心中洗,努力自见莫悠悠后念忽绝一世休若悟大乘得见性虔恭合掌至心求。禅宗六祖慧能大师 

    17.当我们看着雪花慢慢飘落,或旭日升上山头,洒落一室的光芒,都可能瞥见自性闪现。

    18.一个人选择了独处,往往是出于对人性的透彻了解;一个人爱上了单独,则是来自于对内在自性的深刻体悟。张方宇 

    19.天象无刑,道褒无名,是故说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即达光明。持一正道,内体自性,天地以本为心者也。故动息地中,乃天地之心见也;故无实无虚也;故天地任自然,无为无造也;故物不具存,则不足以备哉!萧鼎 

    20.我们的青春也好,我们剩下的岁月也罢,若曾有过某一刻,或某一段的人生,确实静如一团花影,在日光中,自性美好地开一团清芬,不就是好时光吗?白音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