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iáo

条目


拼音tiáo mù
注音ㄊㄧㄠˊ ㄇㄨˋ

词性名词
繁体條目


词语解释

条目tiáo mù

  1. 规章、条约等的项目。

    clauses and subclauses in a document;

  2. 字典、词典中的一整条。

    entries in a dictionary;

引证解释

  1. 按内容分的细目。

    《汉书·刘向传》:“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
    《晋书·傅玄传》:“二常侍所论,或举其大较而未备其条目,亦可便令作之。”
    隋 李德林 《霸朝集序》:“当时製述,条目甚多,今日收撰,略为五卷云尔。”
    明•王鏊 《震泽长语·经传》:“至 程、朱 始别为纲领三、条目八,分传以释之。”

  2. 指词典的词条。

    罗竹风 《实践是检验辞书编纂工作的唯一标准》:“《辞海》体例规定,大条目不过四五百字,中条目三百字左右,小条目只有一二百字。”

  3. 谓整理安排细节。

    孙中山 《上李鸿章书》:“窃谓今日之急务,固无逾于此四大端,然而条目工夫,不能造次,举措施布,各有缓急。”

  4. 法令、规章等的项目。亦指法令、规章。

    《晋书·刑法志》:“抄《新律》诸死罪条目,悬之亭传,以示兆庶。”
    宋•苏轼 《上韩丞相论灾伤手实书》:“今又行手实之法,虽其条目委曲不一,然大抵特告訐耳。”
    宋•马永卿 《懒真子》卷一:“士廉 再拜曰:‘祭酒其使我以无事治 蜀 耶!’乃简条目,州遂大治。”
    清•龚自珍 《京师悦生堂刻石》:“养之之法,古无专官,无条目。无专官,无条目,是费不出於公上也。”

国语辞典

条目tiáo mù

  1. 将法令、规章等,分条列举的细目。

    《晋书·卷三〇·刑法志》:「抄新律诸死罪条目, 悬之亭传,以示兆庶。」

    条款 条件

  2. 按内容分的细目。

    《汉书·卷三六·楚元王刘交传》:「著其占验,比类相从,各有条目,凡十一篇。」

网络解释

条目

条目,指按内容分列的细目;条理项目。见《汉书·刘向传》:“比类相从,各有条目。”

分字解释


※ "条目"的意思解释、条目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条目造句


  • 1.合同条目与前提也可能对合同收尾做了具体划定,若有划定,则必需成为本轨范的一部门。

    2.孟德斯鸠、伏尔泰为它写了文艺批评和历史方面的文章,卢梭写过音乐方面的条目,哲学家爱尔维修、霍尔巴哈都曾经为它撰稿。

    3.(3)参照国家语委《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修订课题组和《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规范》课题组的意见,对条目的注音做了修订。

    4.这部标志托马斯主义的著作分为三部分,包括38篇论文,631个问题,3000个条目和10000个异论,是一部中世纪经院哲学的百科全书。

    5.其中个别条目,如“不学诗,无以言”、“玄览”等术语是第一次作为学科术语被挖掘整理。

    6.相关条目库平两本身是清朝的金衡单位。

    7.其余以轻代重,化死为生,条目甚多,备于简策。

    8.这部词典编纂参考了美国MRM语料库,香港的Livac词库,《现汉》、《汉语大辞典》,百科条目按照一些专科类词典如中医、传播、冶金、机械类等收录了一些。

    9.每省分立一清册,核定入款,详列其条目,刊布天下。

    10.所选条目,史说有据,文献有征,探源溯流,表现出丰富的文化内涵。

    11.其中,个别条目如“不学诗,无以言”和“玄览”等是第一次作为学科术语被挖掘整理。

    12.经史子集四部之首,各冠以《总叙》,撮述其源流正变,以挈纲领;四十三类之首,亦各冠以《小序》,详述其分并改隶,以析条目。

    13.前四章统论纲领指趣,后六章细论条目功夫.

    14.九条目光一沉,那女人上午还一副新嫁娘的模样烟视媚行,天黑了以后浓妆艳抹的改做柳娇花媚,感情是个双面伊人啊。

    15.现代人的家风,则应该是现代人相互之间形成的关系,而不是教条式的、条目式的东西。

    16.呼叫者在在手机的联系人目录中找到了朋友或者家人的条目以后,只要触击手机屏幕上的FaceTime按钮就可以了。

    17.当你激活的时候,这个脚本会使鼠标左键进入下一个条目,右键会使你进入前一个条目。

    18.中英文字典,包括英汉、汉英字典及短句查询。此版本包含字库条目多达60万,资料准确全面。

    19.一个用户或组可以有多个条目;这样就可以更精细地调整访问权。

    20.现在,您的兴趣不在配置数据上,而是在该表中每一个条目的有意义的说明性文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