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é

节度


拼音jié dù
注音ㄐㄧㄝˊ ㄉㄨˋ

繁体節度

词语解释

节度jié dù

  1. 官名。三国吴孙权始置,掌管军粮。至唐以后则为领兵之官。即节度使。

    official;

  2. 管辖,管理。

    南唐为奉化军节度。(军,区划名称。)——宋·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

    administer;

节度jié dù

  1. 节制调度;部署。

    be moderate in;

  2. 规则;分寸。

    日月之行,有常节度

    rule;

引证解释

  1. 节序度数。指历象上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

    《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繫於斗。”

  2. 规则;法则。

    汉•王充 《论衡·明雩》:“日月之行,有常节度,肯为徙市故,离毕之阴乎?”
    宋•葛立方 《韵语阳秋》卷十九:“﹝ 东坡 ﹞在 黄州 自作蜜酒, 惠州 自作桂酒,皆一试而止,盖出於一时之戏剧,未必皆中节度耳。”
    明•吴承恩 《<春秋列传>序》:“观之六代之乐,其规条节度岂不极盛也哉!”清•纪昀 《阅微草堂笔记·姑妄听之一》:“灰焙之法必有节度,亦必有宜忌。”

  3. 犹节制,约束。

    《汉书·循吏传·龚遂》:“功曹以为 王生 素耆酒,亡节度,不可使。”
    《宋书·江夏文献王义恭传》:“供用奉身,皆有节度,奇服异器,不宜兴长。”
    《旧唐书·田绪传》:“初, 田悦 性俭嗇,衣服饮食,皆有节度,而 绪 等兄弟,心常不足。”

  4. 调度;指挥。

    《后汉书·刘虞传》:“初,詔令 公孙瓚 讨 乌桓,受 虞 节度。”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归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
    宋•李纲 《上道宗太上皇帝封事》:“遣大臣……尽统诸将,听其节度,推轂授师,不从中制,使兵势不分。”
    《清史稿·礼志九》:“中建黄纛为中军,两翼斜行建红、白二纛为表,两翼末国语曰乌图哩,各建蓝纛为表,皆受中军节度。”

  5. 见“节度使" class=primary href=/cidian/ci-149b4a6d97>节度使”。

国语辞典

节度jié dù

  1. 节气。

    《史记·卷二七·天官书》:「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斗。」

  2. 法度。

    《三国志·卷二九·魏书·方技传·华佗传》:「心解分剂,不复称量,煮热便饮,语其节度,舍去辄愈。」

  3. 指挥、调度。

    《后汉书·卷四七·班超传》:「帝知超忠,……令邑诣超受节度。」

  4. 职官名。三国吴所设,掌管军粮。

  5. 节度使的简称。参见「节度使」条。

网络解释

节度

节序度数

。指历象上据以推算天体运行、季节变化的度数。

相关文献:

《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於斗。”

分字解释


※ "节度"的意思解释、节度是什么意思由资料库汉语词典查词提供。

节度造句


  • 1.具体措施,第一步是通过杯酒释兵权剥夺中央及各地节度使的兵权。

    2.今则鲜衣美食,坐耗县官,每有寇至,节度使邀与俱进,则云申取中尉处分;比得其报,虏去远矣。

    3.懂得养生的人,会取法于天地阴阳变化的规律,饮食有节度,起居有规律,所以能够形体和精神俱旺,协调统一,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4.谡违亮节度,举动失宜,大为张邰所破。

    5.既有出身名门望族的宰相韦昭度,也有原是卖大饼的西川节度使陈敬碹。

    6.朱全忠同州报捷破敌万余,斩将数员,僖宗李俨得奏表大喜,拟诏加封朱全忠河中行营招讨副使,汴州节度使,命其再往河间府与诸侯会合进兵长安。

    7.报告将军,各镇节度使均派信使前来送信,请将军过目。

    8.即遣兴圣宫使耶律寿宁、给事中知制诰李奎充祭奠使;天德军节度使耶律卿宁、大理卿和道亨、河西军节度使耶律嵩、引进使马世卿充两宫吊慰使。

    9.壬戌,姚古坐拥兵逗遛,贬为节度副使、安置广州。

    10.戊戌,以神策普润镇使苏光荣为泾州刺史、四镇北庭行军泾原节度使。

    11.一座建筑用来拍摄节度使府邸的内院厢房、议事厅、宴会等内景戏,而另外一座建筑则是聂隐娘的家、田兴家以及空空儿所在的炼丹房。

    12.田氏世袭魏博节度使一职,盘踞魏博四十九年不入朝廷,不忠之心昭然若揭。

    13.韩侂胄自以为有拥立之功,对节度使垂涎三尺,也遭到裁抑。

    14.他前身的记忆对这里的印象并不多,只知道镇宁军节度府就建在这里,周围大多为富户居住,不是他这种穷小子敢随便来的地方。

    15.道与天平节度使、侍卫马步都虞候景延广议,以国家多难,宜立长君,乃奉广晋尹齐王重贵为嗣。

    16.与此同时,不少节度使也纷纷上表朝廷攻击王叔文等人,与俱文珍等宦官内外呼应,阴谋废立。

    17.公元907年,为求在乱世中苟全性命,唐朝第二十位皇帝,年仅十六岁的昭宣帝李柷,将帝位禅让给四镇节度使、梁王朱温。

    18.至于桑干,去代二百余里,长史诸将皆以为新涉远,士马疲顿,又受节度,不得过代,不可深进违令轻敌。

    19.十一月丙午,幸镇宁军节度使张令铎第视疾。

    20.私卖生铁与武器到草原,依节度使府衙令,按通敌论处,刘青山,你真的不怕掉脑袋么,灭族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