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飞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guī xīn rú fēi归心如飞 | 归心:回家的念头。想回家的心情像射出的箭一样飞快。形容回家心情十分急切。 | 宋·陈亮《复陆伯寿书》:“兼又新得罪于人,意况不佳,虽欲陪款语而归心如飞,破雨东渡,但剧怅仰。” |
fēi chú wǎn sù飞刍挽粟 | 飞:形容极快;刍:饲料;挽:拉车或船;粟:小米,泛指粮食。指迅速运送粮草。 | 东汉 班固《汉书 主父偃传》:“又使天下飞刍挽粟。” |
fēi yíng chuí zhū飞蝇垂珠 | 垂:挂下。眼前像有群蝇飞动,串珠垂挂。比喻眼睛昏花。 | 《旧唐书·白居易传》:“既壮而肤革不丰盈,未老而齿发早衰白,瞀然如飞蝇垂珠在眸子中者,动以万数,盖以苦学力文之所致。” |
méi fēi sè yuè眉飞色悦 | 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臧克家《迎春辞》:“大伙儿聚在一块把希望叙说,激情满怀,眉飞色悦,打倒了‘四人帮’,心里多么快活!” |
luán fèng fēn fēi鸾凤分飞 | 比喻夫妻或情侣离散。 | 唐 房千里《寄妾赵氏》诗:“鸾凤分飞海树秋,忍听钟鼓越王楼。” |
yuǎn zǒu gāo fēi远走高飞 | 向远处走;向高处飞。多指摆脱困境;寻找光明的前途。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
fēi qín zǒu shòu飞禽走兽 | 禽:鸟;兽:野兽。飞翔的禽鸟,奔跑的野兽。泛指鸟类和兽类。 | 汉 王延寿《鲁灵光殿赋》:“飞禽走兽,因木生姿。” |
jiàn bù rú fēi健步如飞 | 健步:走起路来很有力量;速度很快。步伐矫健;快得像飞。形容行走迅速。 | 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丽人牵坐路侧,自乃捉足,脱履相假。女喜着之,幸不凿枘,复起从行,健步如飞。” |
fēi hóng yìn xuě飞鸿印雪 | 比喻事情经过所留下的痕迹。 | 宋 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
pò sàn hún fēi魄散魂飞 | 同“魂飞魄散”。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三折:“可正是船至江心补漏迟,只着我魄散魂飞。”明·徐霖《绣襦记》第三十出:“听说罢心悲痛,骇得我魄散魂飞似痴。” |
xíng zǒu rú fēi行走如飞 | 行:走路。走路的步子快捷如飞。 | 清·李斗《扬州画舫录》第九卷:“南无药师琉璃光如来,高视阔步,行走如飞。” |
yì xìng héng fēi逸兴横飞 |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láo yàn fēn fēi劳燕分飞 | 劳:伯劳;鸟名。伯劳和燕子分飞东西;比喻亲人或朋友别离。 | 南宋 郭茂倩《乐府诗集 东飞伯劳歌》:“东飞伯劳西飞燕,黄姑织女时相见。” |
bǐ yì shuāng fēi比翼双飞 | 比翼:翅膀紧靠翅膀;双飞:成双地并飞。借比翼鸟的双宿双飞;比喻夫妻形影不离心心相印。 | 《尔雅 释地》:“南方有比翼鸟焉,不比不飞,其名谓之鹣鹣。” |
hún fēi dǎn sàng魂飞胆丧 | 同“魂飞魄散”。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114回:“使人探知大军离城不远,遥望水陆路上,旌旗蔽日,船马相连,吓得魂消胆丧。” |
zhòng máo fēi gǔ众毛飞骨 | 指众多轻物能掀起重物。 | 唐 李白《雪谗诗赠友人》:“群轻折轴,下沉黄泉;众毛飞骨,上凌青天。” |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皇于飞 | 见“凤凰于飞”。 | 《诗经·大雅·卷阿》:“凤凰于飞,刿刿其羽。” |
sè fēi méi wǔ色飞眉舞 | 色:脸色,表情。形容人非常得意兴奋的样子。 | 清·杨复吉《梦阑琐笔·蔡涛》:“蔡曰:‘步月山坞,忽闻清音,令人色飞眉舞。’” |
jī fēi gǒu tiào鸡飞狗跳 | 把鸡吓得飞起来,把狗吓得到处乱跳。形容惊慌得乱成一团。 | 茅盾《锻炼》:“然而陈克明却在这里想象,一方面疑神疑鬼,又一方面畏惧怨恨所造成的鸡飞狗跳、人人自危的情形。” |
luǎn fù niǎo fēi卵覆鸟飞 | 鸟飞走了,卵也打破了。比喻两头空,一无所得。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阿霞》:“人之无良,舍其旧而新是谋,卒之卵覆而鸟亦飞,天之所报亦惨矣!” |
méi fēi sè wǔ眉飞色舞 | 色:脸色;表情。双眉挑动;兴奋愉快的表情跃然脸上。形容非常兴奋得意的样子。 | 清 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一回:“王乡绅一听此言,不禁眉飞色舞。” |
fēi é pū huǒ飞蛾扑火 | 蛾:像蝴蝶似的昆虫。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寻死路;自取灭亡。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fēi liáng wǎn mò飞粮挽秣 | 同“飞刍挽粟”。 | 《隋书·食货志》:“既而一讨浑庭,三驾辽泽,天子亲伐,师兵大举,飞粮挽秣,水陆交至。” |
fēi chú wǎn lì飞刍挽粒 | 同“飞刍挽粟”。 | 《南齐书·徐孝嗣沈文季传论》:“金城布险,峻垒绵疆,飞刍挽粒,事难支继。” |
wǎ jiě xīng fēi瓦解星飞 | 如瓦破碎,如星飞散。比喻人心涣散,各奔东西。 | 元·关汉卿《鲁斋郎》第二折:“平地风波二千尺,一家儿瓦解星飞。” |
téng yàn fēi máng腾焰飞芒 | 谓光芒四射。 | 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楚游日记》:“昧爽放舟,晓色蒸霞,层岚开藻,既而火轮涌起,腾焰飞芒。” |
fēi é fù huǒ飞蛾赴火 | 象蛾子扑火一样。比喻自找死路、自取灭亡。 | 《梁书 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
gāo fēi yuǎn jǔ高飞远举 | 举:飞、去。飞得又高又远。比喻前程广大。 | 汉·刘向《说苑·八·尊贤·十三节》:“鸿鹄高飞远翔,其所恃者六翮也。” |
liú yán fēi wén流言飞文 | 犹言流言蜚语。 | 东汉·班固《汉书·楚元王传》:“是以群小窥见间隙,缘饰文字,巧言丑诋,流言飞文,哗于民间。” |
liú xīng fēi diàn流星飞电 | 比喻迅疾。 | 明·屠隆《彩毫记·湘娥访道》:“人世是流星飞电,荣华才转眼,似车轮下坂,弩箭离弦。” |
hún fēi pò sàng魂飞魄丧 | 同“魂飞魄散”。 | 元·关汉卿《蝴蝶梦》第二折:“惊的我魂飞魄丧,走的我力尽筋舒。” |
dōng nán què fēi东南雀飞 | 比喻夫妻分离。 | 乐府诗《孔雀东南飞》 |
huò qǐ fēi yǔ祸起飞语 | 飞语:流言。祸患从流言而来。 | 唐·刘禹锡《上中书李相公启》:“祸起飞语,刑极沦胥。” |
dǎn liè hún fēi胆裂魂飞 | 裂:破裂。魂:魂灵、神志。胆也破了,魂也飞了。形容极度害怕、恐慌。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一回:“秦凤一闻此言,胆裂魂飞,忙忙奏知李娘娘。” |
fēi shū zǒu xí飞书走檄 | 迅速地书写文件。 | 唐·李白《送程刘二侍御兼独孤判官赴安西幕府》诗:“绣衣貂裘明积雪,飞书走檄如飘风。” |
fēi wén rǎn hàn飞文染翰 | 挥笔疾书。 | 《旧五代史 唐书 卢程传》:“承业之曰:公称文士,即合飞文染翰,以济霸国,尝命草辞,自陈短拙,及留职务,又以为辞,公所能者何也。” |
zǒu bì fēi yán走壁飞檐 | 在墙壁上走,在屋雄上飞。形容武艺高强。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7回:“我虽不会长枪大戟,不知走壁飞檐,也颇颇有些肝胆。” |
fēi shā zǒu shí飞砂走石 | 砂土飞扬,小石翻滚。形容风力迅猛。 | 唐 韩鄂《岁华纪丽 风》:“飞砂走石,风则从箕,月离于毕。” |
yún qǐ xuě fēi云起雪飞 | 如云兴起,如雪飘飞。比喻乐曲悠扬,变化有致。 | 汉·张衡《西京赋》:“度曲未终,云起雪飞,初若飘飘,后遂霏霏。” |
bù lǚ rú fēi步履如飞 | 形容行进很快。 | 清·李百川《绿野仙踪》第45回:“那道人步履如飞,一直往西去了。” |
fēi zhū jiàn yù飞珠溅玉 | 形容水的飞溅犹如珠玉一般。 | |
yì yì fēi luán翼翼飞鸾 | 指飞翔的样子。 | |
zhāo fēi mù juǎn朝飞暮卷 | 朝:早晨;暮:傍晚。形容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优美。 | 唐·王勃《滕王阁》诗:“画栋朝飞南浦云,朱帘暮卷西山雨。” |
shuǐ jìn é fēi水尽鹅飞 | 比喻恩情断绝,各走各的路。也比喻精光,一点儿也不剩。 | 元 关汉卿《望江亭》第二折:“你休等的我恩断意绝,眉南眼北,恁时节水尽鹅飞。” |
yī rén fēi shēng,xiān jí jī quǎn一人飞升,仙及鸡犬 | 用以比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者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同“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 语出汉 淮南王刘安举家升天的传说。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促织》:“天将以酬长厚者,遂使抚臣、令尹、并受促织恩荫。闻之:‘一人飞升,仙及鸡犬。’信夫!” |
fēi yáng bá hù飞扬跋扈 | 飞扬:放纵;跋扈:蛮横;霸道。原指骄横放肆;不受约束。现形容气焰嚣张;目中无人。 | 《北史 齐纪上 高祖神武帝》:“景专制河南十四年矣,常有飞扬跋扈志。” |
jī fēi dàn dǎ鸡飞蛋打 | 鸡飞走了;蛋也打碎了。比喻两头都没顾上;造成双重损失。 | 周骥良《吉鸿昌》:“只要他一进关抄了咱们的后路,那就鸡飞蛋打,不可收拾了。” |
liú yán fēi yǔ流言飞语 | 见“流言蜚语”。 | 清·和邦额《夜谭随录·修鳞》:“流言飞语,何足凭信。” |
fēi yán zǒu bì飞檐走壁 | 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26回:“这个人本来是一个飞檐走壁的贼。” |
fēi yīng zǒu gǒu飞鹰走狗 | 放出鹰狗去追捕野兽。指打猎游荡的生活。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袁术传》:“少以侠气闻,数与诸公子飞鹰走狗,后颇折节。” |
fēi mǐ zhuǎn chú飞米转刍 | 犹言飞刍挽粟。 | 《新唐书·西域传上·高昌》:“今高昌诛灭,威动四夷,然自王师始征,河西供役,飞米转刍,十室九匮,五年未可复。” |
wǔ fèng fēi lóng舞凤飞龙 | 犹龙飞凤舞。气势奔放雄壮的样子。 | 宋·张孝祥《鹧鸪天·赠钱横州子山》词:“舞凤飞龙五百年,尽将锦绣裹山川。” |
fèng wǔ lóng fēi凤舞龙飞 | 形容书法笔势有力,灵活舒展。 | 《儿女英雄传》第十回:“只这书法也写得这等凤舞龙飞,真令人拜服。” |
fēi yán zǒu jǐ飞檐走脊 | 同“飞檐走壁”。 | 《天雨花》第十一回:“小的曾学过飞檐走脊的本事,还能飞石打人,百发百中。” |
fēng fēi yún huì风飞云会 | 会:会合,聚合。比喻有才能的人遭逢时会或君臣遇合。 | 元·揭傒斯《与尚书右丞相书》:“一旦风飞云会,加之百官之上,立于庙堂之内,以数尺之身,任天下之责,方寸之心,关天下之虑。” |
yì qì fēi yáng意气飞扬 | 犹意气风发。形容精神振奋,气概豪迈。 | 清·韩邦庆《海上花列传》第30回:“小柳儿唱得声情激越,意气飞扬。” |
fēi shā yáng lì飞砂扬砾 | 见“飞沙走砾”。 | 《元史·顺帝纪十》:“京师大风自北起,飞砂扬砾,白日昏暗。” |
héng huò fēi zāi横祸飞灾 | 同“横殃飞祸”。 | 元·无名氏《碧桃花》第四折:“非是我假虚脾爱使乖,也只怕粉脸香腮,引动你密意幽怀,倒做了横祸飞灾。” |
xīng fēi yún sàn星飞云散 | 比喻事物四处分散或四散消失。 | 宋·叶适《安集两淮申省状》:“无有捍蔽,一旦胡尘猝起,星飞云散,无有能自保者。” |
yì xìng yún fēi逸兴云飞 | 指超逸豪放的意兴勃发飞扬。 | 语出唐王勃《滕王阁序》:“遥襟俯畅,逸兴遄飞。” |
bù yì ér fēi不翼而飞 | 翼:翅膀;不翼:没有翅膀。没有翅膀就飞走了。形容消息等流传迅速;也比喻东西突然不见了。也作“无翼而飞”。 | 战国 齐 管仲《管子 戒篇》:“无翼而飞者,声也;无根而固者,情也。” |
lóng fēi fèng zhù龙飞凤翥 | 形容笔势雄奇飞动。 | 明·沈德符《野获编补遗·玩具·秦玺始末》:“其文龙飞凤翥,不足拟其势。” |
hóng fēi míng míng,yì rén hé cuàn鸿飞冥冥,弋人何篡 | 冥冥:高远;弋人:射猎的人;篡:非法获取。大雁飞向远空,猎人没法得到。比喻隐者远走高飞,全身避害。或比喻隐者的高远踪迹。 | 汉·扬雄《法言·问明》:“治则见,乱则隐。鸿飞冥冥,弋人何篡焉?” |
bá hù fēi yáng跋扈飞扬 | 指骄横放肆。 | 宋 王安石《辞拜相表》:“百姓以安平无事之时,而未免流离饿莩;四夷以衰弱仅存之势,而犹能跋扈飞扬。” |
xīn kuàng shén fēi心旷神飞 | 犹言心境愉悦,飘飘欲仙。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道士》:“二人心旷神飞,不觉醺醉。” |
huī fēi yān miè灰飞烟灭 | 灰也飞散了;烟也消失了。比喻人的死亡;事物的消亡。 | 宋 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词:“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 |
liù yuè fēi shuāng六月飞霜 | 旧时比喻有冤狱。 | 唐 张说《狱箴》:“匹夫结愤,六月飞霜。” |
gāo fēi yuǎn zǒu高飞远走 | 形容离开某地,逃避到远处去。 | \"\"\"《后汉书 卓茂传》:“汝独不欲修之,宁能高飞远走,不在人间邪?”\"\"\" |
lóng fēi hǔ tiào龙飞虎跳 | 喻笔势遒劲奔放。 | 明·谢肇淛《五杂俎·人部》:“龙飞虎跳之喻,尚未足云,洵书中集大成手也。” |
yī rén dé dào,jī quǎn fēi shēng一人得道,鸡犬飞升 | 比喻一个人做了官,和他有关系的人也都跟着沾光。 | 鲁迅《二心集·张资平氏的“小说学”》:“但作者一转方向,则一人得道,鸡犬飞升,何况神仙的遗蜕呢。” |
hǎi kuò cóng yú yuè,tiān kōng rèn niǎo fēi海阔从鱼跃,天空任鸟飞 | 阔:宽广。大海辽阔随鱼跳跃,天空空旷任鸟飞翔。形容无牵无挂,自由自在。比喻可充分施展抱负 | 宋·阮阅《诗话总龟》前集引《古今诗话》:“大海从鱼跃,长空任鸟飞。” |
pò dàng hún fēi魄荡魂飞 | 形容惊恐万状。 | 《黑籍冤魂》第三回:“到如今烟鬼满天下,闻得国家要行禁烟的命令,都吓得魄荡魂飞。” |
fēi niǎo yī rén飞鸟依人 | 依:依恋。飞来的小鸟依偎在人的身边。比喻依附权贵。亦比喻小孩、少女娇小柔顺,可亲可受的情态。 | 宋·阙名《宋季三朝正要·二·理宗淳祐四年》:“今嵩之父死如路人,方经营内引,摇尾乞怜,作飞鸟依人之态。” |
yuǎn jǔ gāo fēi远举高飞 | 举:起飞。飞得又高又远。指摆脱困境,躲避到远方。比喻前程广大。 | 清·钱彩《说岳全传》第一回:“我看令郎相貌魁梧,长大来必然前程万里,远举高飞,就取个‘飞’字为名,表字‘鹏举’,何如?” |
lóng fēi fèng wǔ龙飞凤舞 | 像龙在飞腾;像凤在欢舞。原形容山势蜿蜒曲折;奔放雄伟。旧时迷信;认为是帝王气象。现形容书法笔势飘逸多姿。多指草书。 | 宋 苏轼《表忠观碑》:“天目之山,苕水出焉,龙飞凤舞,萃于临安。” |
yuān fēi lì tiān鸢飞戾天 | 鸢:又名黑耳鸢,一种凶猛的鸟;戾:至,到。比喻为功名利禄而极力高攀 | 《诗经·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 |
fēi tǔ zhú hài飞土逐害 | 抛掷土丸以逐禽兽。 | 汉·赵晔《吴越春秋·勾践阴谋外传》:“孝子不忍见其父母为禽兽所食,故作弹以守之,绝鸟兽之害。故歌曰‘断竹续竹,飞土逐害’之谓也。” |
shuǐ jìng é fēi水净鹅飞 | 见“水尽鹅飞”。 | 元·无名氏《云窗梦》第四折:“我则道地北天南,锦营花阵,偎红倚翠,今日个水净鹅飞。” |
wú yì ér fēi无翼而飞 | 翼:翅膀。没有翅膀却飞走了。比喻事物很快地传播开来。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说山川》:“众议成林,无翼而飞,三人成市虎。” |
yīng fēi yàn wǔ莺飞燕舞 | 莺燕飞舞。象征春光明媚。 | 柳青《创业史》第一部第15章:“清明节前,汤河两岸换上了春天的盛装,正是桃红柳绿,莺飞燕舞的时光。” |
hǎi shuǐ qún fēi海水群飞 | 比喻国家不安宁。 | 汉·扬雄《太玄经·剧》:“海水群飞,终不可语也。” |
téng dá fēi huáng腾达飞黄 | 同“飞黄腾达”。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19回:“就中若讲人品心地,却只有我这安学生,只可惜他清而不贵,不能腾达飞黄。” |
gāo fēi yuǎn jí高飞远集 | 制摆脱不利的环境,躲避到远防去。 | 语出战国 楚 屈原《九章 惜诵》:“欲高飞而远集兮,君罔谓女何之?”汉 东方朔《七谏 怨世》:“欲高飞而远集兮,恐离罔而灭败。” |
bǐ yì qí fēi比翼齐飞 | 比翼:翅膀挨着翅膀。齐飞:成双的并飞。比喻夫妻情投意合,在事业上并肩前进。 | 晋 陆机《拟西北有高楼》:“不怨伫立久,但愿歌者欢;思驾归鸿羽,比翼双飞翰。” |
wū fēi tù zǒu乌飞兔走 | 乌:古代传说日中有三足乌,故称太阳为金乌;兔:古代传说中月中有玉兔,故称月亮为玉兔。形容光阴迅速流逝。 | 元 不忽木《点绛唇 辞朝》套曲:“你看这汛指间乌飞兔走,假若名利成,至如田园就,都是些去马来牛。” |
shén fēi sè wǔ神飞色舞 | 犹眉飞色舞。形容兴高采烈。 | 曾朴《孽海花》第22回:“正想虔诵经文,却不知怎的心上总是七上八下,一会儿神飞色舞,一会儿肉跳心惊,对着经文一句也念不下去。” |
yǔ xí fēi chí羽檄飞驰 | 羽檄:插上鸟羽的紧急文书。指军情紧急,文书往来不断。 | 清·黄遵宪《再述》诗:“羽檄飞驰四百州,先防狼角后髦头。” |
fèng huáng yú fēi凤凰于飞 | 本指凤和凰相偕而飞。比喻夫妻和好恩爱。常用以祝人婚姻美满。 | 《诗经 大雅 卷阿》:“凤皇于飞,刿刿其羽。” |
fēi chú zhuǎn xiǎng飞刍转饷 | 同“飞刍挽粟”。 | 明·王世贞《与高大夫游盘山歌》:“建牙吹角浩无际,飞刍转饷遥相望。” |
shén fēi sè dòng神飞色动 | 神:精神;色:脸色。脸上的表情极其生动焕发。 | 清·夏敬渠《野叟曝言》第109回:“素臣细说在外之事,说到危险处,三人魄战心惊;说到爽快处,三人神飞色动。” |
yuān dòng luán fēi鹓动鸾飞 | 鹓、鸾都为传说中的瑞鸟。比喻高贵之人。 | |
pǐ liàn fēi kōng匹练飞空 | 匹练:一匹白绢。一匹白绢在空中飞舞。形容倾泻的瀑布。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23卷:“遥观似匹练飞空,远听如千军驰噪。” |
fēi xióng rù mèng飞熊入梦 | 原指周文王梦飞熊而得太公望。后比喻圣主得贤臣的征兆。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齐太公世家》:“西伯将出猎,卜之,曰‘所获非龙非彲,非虎非罴;所获霸王之辅’。” |
bá zhái fēi shēng拔宅飞升 | 拔:拔起;宅:住宅。古代传说修道的人全家同升仙界。参见“拔宅上升”。 | 语出《太平广记》卷十四引《十二真君传 许真君》:“真君以东晋孝武帝太康二年八月一日,于洪州西山,举家四十二口,拔宅上升而去。” |
xīng fēi diàn jí星飞电急 | 如流星飞落,如闪电急驰。形容十分急速或事情非常紧急。 | 元 施惠《拜月亭 奉命和番》:“合火速便驰驿,等回音,星飞电急。” |
yún fēi yān miè云飞烟灭 | 比喻消逝。 | 宋·辛弃疾《贺新郎·听琵琶》词:“千古事、云飞烟灭。贺老定场无消息,想沉香亭北繁华歇。” |
héng zāi fēi huò横灾飞祸 | 见“横祸飞灾”。 | 徐绍武《检察长人选》:“好同志啊!我永远忘不了你!希望你坚强地安然无恙地度过这横灾飞祸之年。” |
fēi yīng zǒu quǎn飞鹰走犬 | 见“飞鹰走狗”。 |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一折:“我如今欲待去消愁闷,则除是飞鹰走犬,逐逝追奔。” |
hún fēi dǎn pò魂飞胆破 | 同“魂飞魄散”。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34回:“田龙秋听说,惊得魂飞胆破,放马逃生。” |
yóu sī fēi xù游丝飞絮 | 飘荡的蛛丝,飞扬的柳絮。比喻轻浮的女子。 | 明·胡文焕《群音类选·<惊鸿记·七夕私盟>》:“恩情占断人间丽,莫认做游丝飞絮,看万岁千秋鸾凤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