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无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cán kù wú qíng残酷无情 | 残忍冷酷,没有任何情面。 | 林语堂《忆狗肉将军》:“有不少传说谈到这位狗肉将军的残酷无情的忠实。” |
yǒu guò zhī ér wú bù jí有过之而无不及 | 过:超过;及:赶上。达到。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 《论语·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
kē lì wú cún颗粒无存 | 颗粒:一颗一粒。指粮食没有存货。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51回:“船上米粮,都被劫得颗粒无存,如今饿的头晕眼花,哪有气力还去拿篙弄柁?” |
mán hèng wú lǐ蛮横无理 | 野蛮横暴;不讲道理。 | 刘操南《武松演义》第六回:“武松在旁边说话不得,恼恨县主得了贿银,这样蛮横无理。” |
suǒ xiàng wú qián所向无前 | 所指向的地方,谁也阻挡不住。 | 《三国志·魏志·鲜卑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
shǔ zhōng wú dà jiàng,liào huà zuò xiān fēng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 | 比喻办事缺乏好手,让能力一般的人出来负责。 | 清·壮者《扫迷帚》第24回:“‘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你这少年,公然充起著述名家来,怪极!怪极!” |
jì wú yóu chū计无由出 | 同“计无所出”。 | 《异苑》:“苻坚为慕容冲所袭,坚驰騧马,堕而落涧,追兵几及,计无由出。” |
yī nuò wú cí一诺无辞 | 一口答应,没有二话。 | 清·张南庄《何典》第四回:“再没有再荐便宜的了,如何不肯?一诺无辞,就同六事鬼去拣了一个黄道好日。” |
wú gù shēn yín无故呻吟 | 犹言无病呻吟。比喻无真情实感而故弄文墨。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7回:“感怀触绪,聊赋四章,匪曰无故呻吟,亦长歌当哭之意耳。” |
wú jiù wú xīn无旧无新 | 不分是旧交还是新交。 | 《尚书大传》第二卷上:“各安其宅,各田其田,毋故毋新。” |
huā wú bǎi rì hóng花无百日红 | 花不能常开不败。比喻青春易逝,好景不长。 | 元·杨文奎《儿女团圆》楔子:“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早时不算计,过后一场空。” |
wú rén zhī dì无人之地 | 见“无人之境”。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邓艾传》:“艾自阴平道行无人之地七百里,凿山为道,造作桥阁。” |
kuàng miǎo wú jiā旷邈无家 | 旷:空阔;邈:远。远离家乡,没有家室。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娇娜》:“兄旷邈无家,我夙夜代筹久矣,行当为君谋一佳耦。” |
suǒ dāng wú dí所当无敌 | 犹言所向无敌。 | 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吾知公长者,吾骑此马五岁,所当无敌,尝一日行千里,不忍杀之,以赐公。” |
wú xiāng wú zuò无相无作 | ①佛教语。谓弃绝众相,不事造作。②泛指不务空言。 | |
shǐ sǐ wú èr矢死无贰 | 矢:通“誓”;贰:二心。誓死不怀二心。 | 《明史·忠义传·琴彭》:“茶笼守彭被困孤城,矢死无贰。” |
qióng jí wú liáo穷极无聊 | 无聊;精神空虚;无所寄托。原形容生活贫困;生活没有着落。现多形容无事可做;精神上非常空虚。 | 南朝 宋 费昶《思公子》诗:“虞卿亦何命,穷极若无聊。” |
shī chū wú míng师出无名 | 师:军队;名:名义;理由。出兵没有正当理由。也引申为做某事没有正当理由。 |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上》:“兵出无名,事故不成。” |
bǎo shí zhōng rì,wú suǒ shì shì饱食终日,无所事事 | 饱:吃足;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什么事也不干。 | 吕振羽《简明中国通史》第九章:“饱食终日,无所事事的地主阶级,品质却是最恶劣的。” |
dài wú jié yí殆无孑遗 | 殆:几乎;孑遗:剩余。几乎没有一点余剩。 | 晋·周祗《与刘裕书谏伐蜀》:“然益土荒残,野无青草,成都之内,殆无孑遗。” |
fū qī wú gé yè zhī chóu夫妻无隔夜之仇 | 夫妻之间没有隔夜解不开的仇怨。形容夫妻间的恩怨容易化解。 | 周立波《山乡巨变》上卷:“常言道,夫妻无隔夜之仇,说不定明朝一早你就回去了。” |
qǐ jū wú shí起居无时 | 起居:作息,日常生活。形容日常生活没有规律。 | 唐 韩愈《送李愿归盘谷序》:“起居无时,惟适之安。” |
mén xīn wú kuì扪心无愧 | 扪:摸;愧:惭愧。摸着胸口自问,毫无惭愧之处。 | 唐 白居易《和梦游春诗一百韵》:“不忍曲作钩,乍能折为玉。扪心无愧畏,腾口有谤讟。” |
dì wú yí lì地无遗利 | 遗:遗留,遗漏。形容地上的自然资源充分得到利用。 | 清·冯桂芬《校攽庐抗议》:“人无弃材,地无遗利,君民不隔,名实必副。” |
wú yè yóu mín无业游民 | 没有固定职业、住所而到处流浪的人。 |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7回:“他说这班都是无业游民,往往有打个半死的。” |
yán zhě wú yì,tīng zhě yǒu xīn言者无意,听者有心 | 说话的人不是有心的,听话的人却认真计较。 |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中册:“言者无意,听者有心,这句话正触着阿珠的‘隐痛’,要想保持平静也不可能了。” |
qiáng jiàng zhī xià wú ruò bīng强将之下无弱兵 | 弱:软弱。比喻好的领导能带出好的部属。 | 明·凌濛初《二刻拍案惊奇》第九卷:“强将之下无弱兵。恁样的姐姐须得恁样的梅香姐,方为厮称。” |
yǎn nèi wú zhū眼内无珠 | 比喻不识货或看不出好坏。 | 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32卷:“妾椟中有玉,恨郎眼内无珠。” |
héng wú jì dàn横无忌惮 | 任意妄为,无所顾忌。 | 郭沫若《羽书集·告国际友人书》:“这种狂暴的行为,就是未开化的蛮人都是不能做出的,而日本军部横无忌惮地,在二十世纪开明的今日,不惜一演再演地引以为快意了。” |
píng bái wú gù凭白无故 | 犹言无缘无故。 | 高缨《达吉和她的父亲》:“后来他走过来问我叫甚么名字,我不理他,为什么凭白无故问名字呢?” |
wú mǐ zhī chuī无米之炊 | 炊:做饭。没有米就做不出饭来。比喻办事缺乏最必要的条件。 | 清 钱谦益《钱牧斋尺牍》:“虽以尊阃贤能,能为无米之炊,而剜肉补疮,将火炙穴。” |
cán kuì wú dì惭愧无地 | 羞惭愧悔,无地自容。形容非常惭愧。 | 明·冯梦龙《喻世明言》第22卷:“似道得词,惭愧无地。” |
yǎo wú yīn xùn杳无音讯 | 没有一点消息。见“杳无音信”。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三卷第七章:“半年前就出走了,至今杳无音讯,连家里人也不知道他在哪里。” |
jǐn shí zhī wú仅识之无 | 之无:指最简单的字。形容识字不多。 | 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医术》:“张曰:‘我仅识之无耳?乌能是?’道士笑曰:‘迂哉,名医何必多识字乎,但行之耳!’” |
shòu zhī wú kuì受之无愧 | 受:接受,得到。得到某种奖励或荣誉没有什么可惭愧的。 | 玛拉沁夫《茫茫的草原》第四卷:“这些钱是自己豁出老命赚来的,万般辛苦,受之无愧。” |
shēn huò wú liáng申祸无良 | 申:重复。申祸:第二次遭祸事。无良:形容自己没有道德。重遭祸事,是因为自己没有道德而造成的。 | |
jì jì wú wén寂寂无闻 | 指毫无声息,默默无闻,没有名气。 | 清 钱学伦《语新》上卷:“虽与予居不远,几年来寂寂无闻。” |
bǎi wú suǒ jì百无所忌 | 百:一切;忌:忌讳。什么都不忌讳。 | 宋·张君房《云笈七签》第75卷:“药成之后,百无所忌。” |
wú guān dà tǐ无关大体 | 对整个局势没有影响或关系。 | 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第39回:“这正叫做事属偶然,无关大体。” |
céng wú yǔ èr曾无与二 | 独一无二,没有比得上的。 | 晋 刘琨《劝进表》:“亿兆攸归,曾无与二。”《晋书 解系孙旂等传论》:“于是武皇之胤,惟有建兴,众望攸归,曾无与二。” |
wú nài wǒ hé无奈我何 | 不能把我怎么样。即无法对付我。 |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84回:“我主意拿的老老的,你纵有通天本领,也无奈我何。” |
xué wèn wú zhǐ jìng学问无止境 | 止境:尽头。学问是没有尽头的。 | |
xuē tiě wú shēng削铁无声 | 形容刀剑锋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六回:“刃儿薄,尖儿长,靶儿短,削铁无声,吹毛过刃。” |
yī wú shì chù一无是处 | 是:对,正确。没有一点儿对的或好的地方。 | 宋 欧阳修《与王懿敏公》:“事与心违,无一是处,未知何日遂得释然。” |
wú suǒ bù jìn qí jí无所不尽其极 | 犹言竭尽其所有。 | 老舍《四世同堂》:“赶到她宴请日本人的时候,她也无所不尽其极的把好的东西拿出来,使日本人不住的吸气。” |
zì suī wú jì恣睢无忌 | 形容任意作恶;毫无顾忌。恣睢:放纵;凶暴;忌:顾忌;畏惧。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周穆王》:“游燕宫观,恣意所欲,其乐无比。” |
wú wéi zhī zhì无为之治 | 指道家顺应自然,不求有所作为的治理方法。 |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6回:“既能夺他们之权,生他们之利,岂不能行无为之治?” |
zhí fǎ wú sī执法无私 | 执行法令非常坚定,毫不动摇。 | |
yǒu guò zhī wú bù jí有过之无不及 | 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没有赶不上的。 | 先秦 孔子《论语 先进》:“子曰:\'师也过,商也不及。” |
wú shì máng无事忙 | 不干正事,但又忙乱。 | 林语堂《论躺在床上》:“而‘无事忙’起来,还不如胸有成竹地到上午十点钟才上办公处。” |
cǎn wú rén dào惨无人道 | 惨:狠毒;残暴;人道:指对人的同情、尊重、爱护与关怀。残忍毒辣;毫无人性。形容凶恶残暴到了极点。 | 杨玉如《辛亥革命先著记》:“杀伤我人民,系累我妇孺,惨无人道。” |
tān qiú wú yàn贪求无厌 | 贪图利益,无满足的时候。 | 春秋·鲁·左丘明《国语·晋语八》:“及桓子骄泰奢侈,贪欲无艺。” |
mù wú zǔ zhī目无组织 | 不顾组织纪律的规定。 | 李晓明《平原枪声》:“这句话把大家可惹翻了,一齐向王二虎开了炮,有的说他‘目无组织’。” |
yǎo wú xìn xī杳无信息 | 同“杳无音信”。 | 明·汤显祖《邯郸记》第十八出:“一从卢郎征西,杳无信息,不知彼中征战若何。” |
tú fèi wú yì徒费无益 | 徒劳:白费力气。白费劲,没有一点用处或成效。 | 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101回:“赧王出兵一番,徒费无益。” |
wú piān wú bēi无偏无陂 | 不偏向;不邪曲。 | 《尚书·洪范》:“无偏无陂,遵王之义。” |
háo fà wú yí毫发无遗 | 毫:细毛;发:头发;毫发:比喻细微;遗:遗漏。形容没有一丝一毫的遗漏。 | 唐·韩愈《进顺宗皇帝实录表状》:“致有差误,圣明所监,毫发无遗,恕臣不逮。” |
tiān xià wú nán shì,zhǐ pà yǒu xīn rén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指只要有志向,有毅力,没有什么办不到的事情。 | 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49回:“这首不但好,而且新巧有意趣。可知俗语说:‘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
chē wú tuì biǎo车无退表 | 兵车无后退的标志。引申为军队决不退却。 | 《国语·晋语上》:“张侯御曰:‘三军之心在此车也,其耳目在于旗鼓。车无退表,鼓无退声。’” |
zhēn shí wú wàng真实无妄 | 妄:荒诞、荒谬。形容真实可靠,绝不荒谬。 | 西汉·戴圣《礼记·中庸》:“诚者天之道也。”朱熹集句:“诚者,真实无妄之谓,天理之本然也。” |
wú dà wú xiǎo无大无小 | ①无论大小。谓举国上下。②不分年长年幼、辈份大辈份小。 | 《周书·文帝纪上》:“公昔居管辖,恩信著闻,今无大无小,藏愿推奉。” |
shàng wú piàn wǎ,xià wú zhuō zhuī上无片瓦,下无卓锥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无立足之地。 | 宋 释道原《景德传灯录 丰化和尚》:“上无片瓦,下无卓锥,学人向什么处立?” |
yǒng shì wú qióng永永无穷 | 永永:永远。永远没有穷尽。 | 《汉书 景帝纪》:“然后祖宗之功德,施于万世,永永无穷。” |
jù ào wú lǐ倨傲无礼 | 倨傲:傲慢。指人高傲自大,对人没有礼貌。 | 清·褚人获《隋唐演义》第88回:“且说唐玄宗因内监冯神威奏言安禄山不迎接诏书,倨傲无礼,心中甚怒。” |
yì wǎng wú qián一往无前 | 形容勇猛地、无畏地一直向前进(一往:一直向前进;无前:前面没有东西能阻挡)。 | 明 孙传庭《官兵苦战斩获疏》:“曹变蛟遵臣指画,与北兵转战冲突,臣之步兵莫不一往无前。” |
wú sī yǒu yì无私有意 | 自己虽无私心,别人则将认为有意。意为要避嫌疑。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48回:“他是梁山泊造反的人,我如何与他厮见!无私有意,你可回他话道,只说我卧病在床,动止不得,难以相见。” |
yóu tán wú gēn游谈无根 | 谓没有根据信口乱说。 | 宋·苏轼《李氏山房藏书记》:“而后生科举之士,皆束书不观,游谈无根,此又何也?” |
yí wàng wú jì一望无际 | 一眼看不到边(际:边)。形容极其辽阔。 | 宋 秦观《蝶恋花》:“舟泊浔阳城下住,杳霭昏鸦,点点云边树。九派江分从此去,烟浓一望空无际。” |
wú yī kě无一可 | 没有一点可取的。 | 汉·司马相如《子虚赋》:“彰君之恶伤私义,二者无一可,而先生行之,必且轻于齐而累于楚也。” |
wú qiān wú guà无牵无挂 | 形容没有拖累;非常放心。 | 清 石玉昆《三侠五义》第61回:“北侠原是无牵无挂之人,不能推辞,同上茉花村去了。” |
wú kě zhì yí无可置疑 | 事实明显或理由充足,没有什么可以怀疑的。 | 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一编第五章第二节:“战国时某些地区已能制钢,无可置疑。” |
àn rán wú shén黯然无神 | 黯然:心情抑郁沮丧的样子。无精打采。 | 何为《第二次考试》:“一双聪颖的眼睛显得黯然无神,那顽皮的嘴角也流露出一种无法诉说的焦急。” |
qiān lǐ wú yān千里无烟 | 谓广大地区粮尽炊断。 | 晋·陈寿《三国志·魏志·卫觊传》:“当今千里无烟,遗民困苦。” |
yī shǒu dú pāi,suī jí wú shēng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疾:急速,猛烈。比喻一个人或单方面的力量难以办事。 | 《韩非子·功名》:“人主之患在莫之应,故曰:一手独拍,虽疾无声。” |
yǎo wú yīn hào杳无音耗 | 犹言杳无音信。 | 宋·无名氏《异闻总录》第一卷:“汝投于海,杳无音耗……何得在此?” |
hǔ fù wú quǎn zǐ虎父无犬子 | 勇猛的父亲不会生出一般的孩子。用于夸奖别人的子辈。 |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以十九岁之妙龄弱质,凌数千里之莽涛瘴雾,亦可谓虎父无犬子也。” |
zá luàn wú zhāng杂乱无章 | 杂乱:多而乱;无章:没有条理。混乱而没有条理。 | 唐 韩愈《送孟东野序》:“其为言也,乱杂而无章。” |
wú jì kě nài无计可奈 | 同“无计奈何”。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94回:“此时长老见那国王敬重,无计可奈,只得勉强随喜,诚是外喜而内忧也。” |
jiǔ hòu wú dé酒后无德 | 指醉酒之后胡言乱语或行为出路。 | 我当着你大奶奶、姑娘们替你赔个不是,担待我酒后无德罢! |
liù shén wú zhǔ六神无主 | 六神:道家指主宰人心、肺、肝、肾、脾、胆的神;无主:没有主意;不知如何是好。形容心慌意乱;惊慌失措。 | 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吓得知县已六神无主,还有甚心肠去吃酒。” |
jiā wú èr zhǔ家无二主 | 指一家之内,不可以有两个主人,否则会发生争吵,不得安静。 | 西汉 戴圣《礼记 坊记》:“天无二日,土无二王,家无二主,尊无二上。” |
shào xiǎo wú cāi少小无猜 | 猜:猜疑。指男女幼小时一起玩耍,天真无邪,不避嫌疑。 | 唐·李白《长干行》诗:“同居长干里,两小无嫌猜。” |
wú yán luò sè无颜落色 | 失色,面无人色。 | 元·武汉臣《玉壶春》第三折:“唬得他无颜落色,惊得他手脚难抬。” |
yǒng shì wú qióng永世无穷 | 永世:永远。永远没有穷尽。 | 《尚书·微子之命》:“作宾于王家,与国咸休,永世无穷。” |
tiān xià wú dí天下无敌 | 普天之下,没有敌手。形容战无不胜,没有对手。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上》:“夫国君好仁,天下无敌。” |
pín wú lì zhuī贫无立锥 | 穷得连插锥子的地方都没有。 | 东汉 班固《汉书 食货志》:“富者田连阡伯,贫者亡立锥之地。” |
wú chū qí yòu无出其右 | 出:超出;右:上,古代以右为尊。没有能超过他的。 | 东汉 班固《汉书 高帝纪下》:“贤赵臣田叔、孟舒等十人,召见与语,汉廷臣无能出其右者。” |
wú kě nài hé无可柰何 | 见“无可奈何”。 | |
yì wú fǎn gù义无反顾 | 义:宜;应该做的事;反顾:回头看。做正当合理的事;只有上前的事;绝不回头。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司马相如列传》:“触白刃,冒流矢,义不反顾,计不旋踵,人怀怒心。” |
yī lǎn wú yú一览无余 | 览:看。余:剩余。看一眼就全部看在眼里。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若使阡陌条畅,则一览而尽,故纡余委曲,若不可测。” |
huāng wú rén yān荒无人烟 | 形容偏僻荒凉;没有人家。人烟:住户。 | 穆欣《南线巡回 解放西昌之战》:“部队指战员忍饥受寒,翻越高达四千二百米荒无人烟的大山。” |
yǎo wú rén yān杳无人烟 | 谓僻远无人居住。形容荒凉,偏僻。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六十四回:“师兄差疑了,似这杳无人烟之处,又无个怪兽妖禽,怕他怎的?” |
sān zhǐ wú lǘ三纸无驴 | 形容写文章废话连篇,不得要领。 | 北齐 颜之推《颜氏家训 勉学》:“邺下谚曰:‘博士买驴,书券三纸,未有驴字。’” |
yǎo wú yīn xìn杳无音信 | 杳:不见踪影;没有迹象;音信:消息;回信。形容信息断绝;了解不到对方的情况。 | 宋 黄孝迈《咏水仙》词:“警鸿去后,轻抛素袜,杳无音信。” |
shuò dà wú péng硕大无朋 | 硕:大;朋:比。原指相貌健美;为人公平不偏。后多用来形容非常大;无与伦比。 | 《诗经 唐风 椒聊》:“椒聊之实,蕃衍盈升。彼其之子,硕大无朋。” |
dà ér wú dàng大而无当 | 当:底、边际。原指说话夸大没有边际。后用来表示虽然大;但不适用。 | 庄周《庄子 逍遥游》:“肩吾问于连叔曰:‘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 |
chū yán wú zhuàng出言无状 | 说话放肆,没有礼貌。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73回:“他小主人下了第,正没好气,他却自以为本事大的了不得,便出言无状起来。” |
jì wú suǒ zhī计无所之 | 犹言计无所出。 | 《梁书·王僧辩传》:“子仙等困蹙,计无所之,乞输郢城,身还就景。” |
shàng wú piàn wǎ zhē shēn,xià wú lì zhuī zhī dì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 | 形容一无所有,贫困到了极点。 | 清·张南庄《何典》第九回:“原来刘打鬼收成结果了雌鬼,把活鬼的古老宅基也卖来喂了指头,弄得上无片瓦遮身,下无立锥之地,只得仍缩在娘身边。” |
yǒu mù wú dǔ有目无睹 | 犹言有眼无珠。 | 宋·苏轼《淮阴侯庙记》:“淮阴少年,有目无睹,不知将军,用之如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