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日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yīn tiān bì rì殷天蔽日 | 染红了天,遮住了太阳。形容仪从之盛。 | 《艺文类聚》卷五十:“段颖起于徒中,为并州刺史,有功,后徵还京师,颖乘轻车,介士鼓吹,曲盖朱旗骑马,殷天蔽日,连骑相继数十里。” |
wán rì kài yuè玩日愒月 | 愒:荒废。贪图安逸,荒废岁月。 | 清·朱之瑜《与奥村德辉书》:“若徒玩日愒月,转瞬之间已成耄耋,可惧也。” |
yú shēng sān rì余声三日 | 语出《列子·汤问》:“(韩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后因以“余声三日”形容乐声余韵无穷,不绝于耳。 | 语出《列子·汤问》:“(韩娥)鬻歌假食,既去,而余音绕梁欐,三日不绝。” |
nóng cuì bì rì浓翠蔽日 | 翠:青绿色;蔽:挡住。形容树木茂密遮挡阳光。 | 宋·周密《武林旧事》第三卷:“长松修竹,浓翠蔽日,层峦奇岫,静窈紫深。” |
huí tiān zhuǎn rì回天转日 | 回:旋转。比喻权势力量极大,能扭转极难挽回的局势。 | 《旧唐书·王义方传》:“虽挟山超海之力,望此犹轻;回天转日之威,方斯更劣。” |
bù kě zhōng rì不可终日 | 终日:从早到晚;整天。一天都过不下去。形容局势危急或心中惶恐不安。 | 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君子不以一日使其躬,儳焉如不终日。” |
bái hóng guàn rì白虹贯日 | 虹:这里指的是“晕”(yùn);即日光通过云层中的冰晶时;经折射而形成的光圈;贯:穿。古人迷信;认为这种异常的天象;是天变将发的征兆;将有不平常的事件发生。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四》:“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 |
hé fēng lì rì和风丽日 | 谓天气温暖而晴朗。 | 宋·柳永《西平乐》词:“正是和风丽日,几许繁红嫩绿,雅称嬉游去。” |
rì duǎn xīn cháng日短心长 | 时间少,心里想要做的事情多。谓心愿一时难以实现。 | 清·黄宗羲《与李杲堂陈介眉书》:“惟是旦中生平之志,不安于九品之下中,故铭言日短心长,身名就剥,所以哀之者至矣。” |
shùn rì yáo tiān舜日尧天 | 见“舜日尧年”。 | 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34回:“今果然民安物阜,的确舜日尧天,夸之不尽。” |
rì gàn wàng shí日旰忘食 | 天色已晚仍顾不上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 《后汉书·儒林传上·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
tiān gāo rì yuǎn天高日远 | 指偏远地区。比喻离帝王很远。 | 宋·秦观《代王承事乞回授一官表》:“臣父独婴罪衅,流寓江海,天高日远,自新无路,臣诚私心痛之。” |
kuàng rì yǐn yuè旷日引月 | 引:迁延。历时长久。同“旷日引久”。 | 宋 朱熹《与黄枢密书》:“旷日引月,不闻进发之期。” |
yì yī ér chū,bìng rì ér shí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易:换;并日:两天并作一天。一件衣服谁外出就换上,两天吃一天的饭。形容非常贫穷。 | 西汉·戴圣《礼记·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 |
huà rì guāng tiān化日光天 | ①谓太平盛世。②比喻众目昭彰、是非分明的场合。 | 太平天国《太平诏书》:“尧、舜化日光天,由为君能正;禹、稷身显后狂,由为臣能正。” |
rì báo sāng yú日薄桑榆 | 犹日薄西山。比喻老年的时光。 | 《隋书·李穆传》:“臣日薄桑榆,位高轩冕,经邦论道,自顾缺然。” |
yī rì qiān zhàng一日千丈 | 形容形势发展极为迅速。 | 孙中山《革命原起》:“不期年而加盟者逾万人,支部则亦先后成立于各省。从此革命风潮一日千丈,其进步之速,有出人意表者矣。” |
jī rì lěi suì积日累岁 | 形容时间长久。 | 明 李东阳《求退录》:“或饮食过度,或劳佚不时,积日累岁,其来已久,以至元气弊亏,痰邪洨结。” |
rì yuè rú suō日月如梭 | 日和月像穿梭似地运行。比喻光阴过得快。 | 宋 高登《东溪集 朱黄双砚》:“日月如梭,文籍如海,探讨不及,朱黄敢怠。” |
rì yuè wú guāng日月无光 | 连太阳和月亮都失去了光彩。比喻极其黑暗。 | 晋·葛洪《抱朴子·内篇·登涉》:“所谓白日陆沉,日月无光,人鬼不能见也。” |
yǒu tiān méi rì tóu有天没日头 | 比喻无稽言行。同“有天无日”。 | 明 郎瑛《七修续稿 诗文 俗语本诗句》:“真个有天没日头,宋《神童诗》也。” |
yī rì wàn jī一日万机 | 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用在国家领导人)。 | 《尚书 皋陶谟》:“兢兢业业,一日二日万几。” |
rì yuè rù huái日月入怀 | 旧称生贵子的吉兆。形容心胸开阔。也比喻光彩夺目。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容止》:“时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怀。” |
yī yè fū qī bǎi rì ēn一夜夫妻百日恩 | 一旦结为夫妻,就会产生深厚的感情。 | 许地山《春桃》:“咱们到底还是两口子,常言道,一夜夫妻百日恩——” |
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做一日和尚撞一天钟 | 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 | |
zhē tiān bì rì遮天蔽日 | 遮蔽天空和太阳。形容事物体积庞大、数量众多或气势盛大。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十三回:“远远望见辽兵盖地而来,黑洞洞遮天蔽日,都是皂雕旗。” |
tiào wán rì yuè跳丸日月 | 跳丸:跳动的弹丸。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 唐·韩愈《秋怀》诗:“忧愁费晷景,日月如跳丸。”唐·杜牧《寄浙东韩乂评事》诗:“一笑五云溪上舟,跳丸日月十经秋。” |
rì mù tú qióng日暮途穷 | 日暮:天快黑;途穷:路走到了尽头。比喻接近灭亡。 | 唐 杜甫《投赠哥舒开府翰二十韵》:“几年春草歇,今日暮途穷。” |
gàn xiāo bì rì干霄蔽日 | 犹干云蔽日。 | 清·何绍基《题冯鲁川小像册论诗》:“奇松古柏,干霄蔽日,真气真骨真形,岂待浑成于影哉!” |
zhē kōng bì rì遮空蔽日 | 同“遮天蔽日”。 | 明·方汝浩《禅真逸史》第二十九回:“军行腾起地中尘,遮空蔽日;马走踏翻拦路草,偃土摇风。” |
yí tiān huàn rì移天换日 | 改变天,更换日。比喻价目表使用欺骗手段篡夺政权。 | 《晋书 齐王冏传》:“赵庶人听任孙秀移天易日。” |
cǎn wú tiān rì惨无天日 | 犹言暗无天日。 | 梁启超《中国专制政治进化史论》第三章;“以希腊、罗马之文明,而其下级社会之民,被虐待者惨无天日,其所沐文明之膏泽者,不过国中一小部分耳。” |
xīn láo rì zhuō心劳日拙 | 弄虚作假的人;用尽心机;百般掩饰;可是事情还是越来越不顺手。现多指做坏事的人;虽然使尽坏心眼;到头来不但捞不到好处;处境反而一天比一天糟。 | 《尚书 周官》:“作德,心逸日休;作伪,心劳日拙。” |
jì yǒu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既有今日,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五灯会元·天衣怀禅师法嗣·惠林宗本禅师》:“曰:‘中下之流,如何领会?’师曰:‘伏尸万里。’曰:‘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 |
dài wú xū rì殆无虚日 | 殆:几乎;虚:空。几乎没有一天空着。形容几乎天天如此。 | 宋·周密《武林旧事·大礼》:“先自前一月来,次第按试习仪,殆无虚日。” |
yǒu zhōng kuī rì牖中窥日 | 牖:窗户。隔着窗子看太阳。比喻见识不广。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文学》:“北人看书如显处视月,南人学问如牖中窥日。” |
rì yuè rú jiàn日月如箭 | 比喻光阴很快地飞逝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18回:“俗云日月如箭……转瞬便隔了年头。” |
zhòu rì zhòu yè昼日昼夜 | 犹言日日夜夜;没日没夜。 |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二十二回:“都要我写字、做诗,还有那分了题、限了韵来要求教的。昼日昼夜打发不清。” |
mǔ nán zhī rì母难之日 | 指自己的生日。 | 明·吴承恩《西游记》第17回:“后日是我母难之日,二公可光顾光顾?” |
sǐ wáng wú rì死亡无日 | 无日:没有多少日子。死期将近。 | 《旧唐书·李密传》:“今兵众既多,粮无所出,若旷日持久,则人马困弊,大敌一临,死亡无日矣!” |
bìng rì ér shí并日而食 | 并日:两天合并成一天。不能天天得食,两天三天才能得一天的粮食。形容生活穷困。 | 西汉 戴圣《礼记 儒行》:“筚门圭窬,蓬户瓮牖,易衣而出,并日而食。”郑玄注:“二日用一日食也。” |
rì xuē yuè juān日削月朘 | 朘:缩小,减少。日日削减,月月缩小。形容逐渐缩小。也指时时受到搜刮。 | 东汉 班固《汉书 董仲舒传》:“民日削月朘,寖以大穷。” |
zǎo zhī jīn rì,hé bì dāng chū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既然现在后悔,当初为什么要那样做? | 巴金《秋》尾声:“谈话中也常提到四妹,真是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
nián pò rì suǒ年迫日索 | 谓老年逼近,馀日不多。 | |
zhēng guāng rì yuè争光日月 | 指人的精神或事业可以同日月比光辉。 | |
fú yún bì rì浮云蔽日 | 浮云遮住太阳。原比喻奸佞之徒蒙蔽君主。后泛指小人当道,社会一片黑暗。 | 《文子 上德》:“日月欲明,浮云盖之。” |
yǎng jūn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 | 《秦并六国平话》卷上:“王贲启奏曰:‘告陛下,养军千日,用在一朝。’”元 高文秀《渑池会》第三折:“主公,可不道,养军千日,用在一朝。为臣子要尽忠报国也呵!” |
rì zè gàn shí日昃旰食 | 太阳偏西天色晚了才吃饭。形容勤于政事。 | 晋·葛洪《抱朴子·诘鲍》:“王者临浑履尾,不足喻危,假寐待旦,日昃旰食,将何为惧祸及也?” |
rì gāo rì shàng日高日上 | 一天一天高起来,一天比一天向上长。 | 清·李渔《闲情偶寄·种植部》:“及其茎叶既生,则又日高日上。” |
bù jiàn tiān rì不见天日 | 比喻社会黑暗,见不到一点光明。 | 宋 魏泰《东轩笔录》第八卷:“福州之人,以为终世不见天日也,岂料端公赐问。” |
rì yè rú suō日夜如梭 | 白天和黑夜象穿梭一样一来一往,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
rì zhōng jiāng zè日中将昃 | 比喻事物盛极将衰。 | 梁启超《新史学·历史与人种之关系》:“世界文明史之第五段,实惟阿利安族中罗马人与条顿人争长时代。而罗马人达于全盛,为日中将昃之形;条顿人气象方新,有火然泉达之观。” |
shēn chén rì yuè参辰日月 | 参、辰,二星名。参与辰,日与月相对立,故用以比喻互不相关或势不两立。 | 元 白朴《墙头马上》第三折:“则他这夫妻儿女两离别,总是我业彻,也强如参辰日月不交接。” |
qīng xiāo bái rì青霄白日 | 犹言青天白日。比喻心地光明。 | 明·李贽《复邓石阳书》:“苟一毫衷赤不尽,尚有纤芥为名作诳语之,青霄白日,照耀我心。” |
rì yuǎn rì shū,rì qīn rì jìn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 疏:疏远;近:亲近。不经常在一起就日益疏远,经常在一起就日益亲近。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回:“自古道:‘日远日疏,日亲日近。’” |
guó shì rì fēi国是日非 | 国是:国事;非:不是。国家大事一天比一天坏。 | 明·余继登《典故纪闻》第十卷:“自是朝政反复,国是日非,卒至夷虏之祸。” |
rì yì yuè zī日益月滋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唐·元稹《上令狐相公诗启》:“闲诞无事,遂专力于诗章。日益月滋,有诗千余首。” |
jī rì lěi yuè积日累月 | 指经过的时间长。同“积年累月”。 | 宋 无名氏《靖康要录》卷一:“若积日累月,万机之微,所失可胜言耶!” |
rì zēng yuè yì日增月益 | 一天天一月月地增添、加多。 | 《元史·食货志》:“除税粮、科差二者之外,凡课之入,日增月益。” |
guāng yīn rěn rǎn,rì yuè rú liú光阴荏苒,日月如流 | 荏苒:不知不觉地过去。形容时间过得很快。 |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62回:“光阴荏苒,日月如流,早过一月有余。” |
yī rì sān fù一日三复 | 谓在一天之内多次反复玩味。 | 《梁书·何逊传》:“沈约亦爱其文,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 |
rì bù wǒ yǔ日不我与 | 时日不等待我。极言应抓紧时间。 | 三国·魏·曹植《与吴季重书》:“然日不我与,曜灵急节,面有过景之速,别有参商之阔。” |
xī shān rì pò西山日迫 | 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 元·无名氏《九世同居》第一折:“堪叹的是西山日迫桑榆暮,喜的是高堂月旦芝兰聚。” |
shì rì rú nián视日如年 | 谓时间虽短,但却感到过得很长。 | 明·方孝孺《与郑叔度书》之七:“自发义乌信,引领西跂,视日如年,今两月矣。” |
rì lái yuè wǎng日来月往 | 见“日往月来”。 | 唐·刘商《胡笳十八拍》之十二:“日来月往相催迁,迢迢星岁欲周天。” |
rì chéng yuè kè日程月课 | 每日每月按一定的程序课试。形容因循守旧,无所创新。 | 清·莫友芝《〈巢经堂诗钞〉序》:“[子尹]不肯以诗人自居。当其兴到,顷刻千言;无所感触,或经时不作一字,又脱稿不自收拾,子弟钞存十之三四而已。而其盘盘之气,熊熊之光,浏漓顿挫,不主故常,以视近世日程月课,楦酿篇牍,自张风雅者,其贵贱何如也?” |
nìng dāng yǒu rì chóu wú rì,mò dài wú shí sī yǒu shí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 | 宁:宁愿;筹:计划。当有钱时要考虑贫穷时,不能到了没钱时还在回想有钱时候。指应厉行节约,注意储备,不能浪费。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85回:“‘宁当有日筹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人肚内有了这两句话,便不怕了。” |
rì zè bù shí日昃不食 | 太阳已偏西还不吃饭。形容专心致志,勤勉不懈。 | 清·魏源《默觚下·治篇》:“况欲以过门不入、日昃不食之世,反诸标枝野鹿,其不为西晋者几希?” |
xià rì kě wèi夏日可畏 | 象夏天酷热的太阳那样使人可怕。比喻为人严厉,令人畏惧。 | 《左传·文公七年》:“鄷舒问于贾季曰:‘赵衰、赵盾孰贤?’对曰:‘赵衰,冬日之日也。赵盾,夏日之日也。’”杜预注:“冬日可爱,夏日可畏。” |
zhōng rì bù juàn终日不倦 | 整天不知厌倦。指埋头学习。 | 《孔子家语·致思》:“吾闻可以为人终日不倦者,其惟学焉。”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bīng yī shí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 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刻用兵打仗。指平时积畜力量,在必要时一下用出来。 | 元 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我养军千日,用军一时,空有满朝文武,那一个与我退的番兵。” |
bǐng ruò rì xīng炳若日星 | 光明如同日月星辰。同“炳如日星 | 宋 周煇《清波杂志》卷上:“仁皇一朝人才之盛,如文正公、文忠公、师鲁,皆第一流人,名书国史,炳若日星,初不假于称赞。” |
rì shěng yuè kè日省月课 | 见“日省月试”。 | 《魏书·李彪传》:“陛下幼蒙鞠诲,圣敬之跻,及储宫诞育,复亲抚诰,日省月课,实劳神虑。” |
rì zhì fēng chuí日炙风吹 | 太阳烤,烈风吹。形容长途跋涉之苦。亦作“日炙风筛”。 | 明·无名氏《锁白猿》第一折:“万里驱驰,二年经纪,非容易,受了些日炙风吹,今日个才盼得还乡地。” |
yè yǐ jì rì夜以继日 | 以:用;拿;继:继续连接。用晚上的时间接上白天。形容日夜不停地工作。 | 先秦 孟轲《孟子 离娄下》:“仰而思之,夜以继日。” |
lái rì fāng cháng来日方长 | 来日:未来的日子。方:正。将来的日子还长着呢。表示事有可为。 | 宋 文天祥《与洪瑞明云岩书》:“某利郡后,颇与郡人相安,日来四处无虞,早收中熟,觉风雨如期,晚稻亦可望,惟是力绵求牧,来日方长。” |
rì zuàn yuè jiǎn日朘月减 | 见“日削月朘”。 | 宋·司马光《乞罢将官状》:“自转运使知州以下,白直及迎送之人,日朘月减,出入导从,大为萧条。” |
pī yún jiàn rì披云见日 | 披:劈开。比喻冲破黑暗,见到光明。也比喻冤屈得到申雪。 | 清·魏秀仁《花月痕》第25回:“拔诸九幽,登之上第,披云见日,立地登天。” |
bǎo shí zhōng rì饱食终日 | 终日:整天。整天吃得饱饱的;指无所作为。 | 先秦 孔子《论语 阳货》:“子曰:‘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 |
rì jiǎo zhū tíng日角珠庭 | 形容人额角宽阔,天庭饱满,相貌不凡。 | 北周·庚信《周大将军赵公墓志铭》:“是以维岳降神,自天生德,凝脂点漆,日角珠庭,为子则名高五都,为臣则光照千里。”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zhāo养兵千日,用在一朝 | 指长期供养、训练军队,以备一旦用兵打仗。同“养军千日,用在一朝”。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六十一回:“卢俊义听了大怒道:‘养兵千日,用在一朝!我要你跟我去走一遭,你便有许多推故。’” |
yí tiān xǐ rì移天徙日 | 比喻盗弄政权。同“移天易日”。 | 《北史 广阳王深传》:“往者元叉执政,移天徙日。” |
yuǎn nián jìn rì远年近日 | 见“远年近岁”。 | 元·刘君锡《来生债》楔子:“到家中我将这远年近日欠少我钱钞的文契,我都烧了。”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三折:“恰才柳隆卿胡子传把那远年近日欠下我的银子,都对付在你身上,你还我银子来。” |
bái rì shàng shēng白日上升 | 犹言白日升天。道教谓人修炼得道后,白昼飞升天界成仙。 | 唐 贾岛《赠丘先生》诗:“常言吃药全胜饭,华岳松边采茯神。不遣髭须一茎白,拟为白日上升人。” |
yǎng bīng qiān rì,yòng zài yī shí养兵千日,用在一时 | 养兵:指供养训练士兵;千日:指长时间。平时供养、训练军队,以便到关键时用兵打仗。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100回:“朝廷养兵千日,用在一时,汝安敢出怨言,以慢军心!” |
gān yún bì rì干云蔽日 | 干:冲;蔽:遮挡。冲上云霄,挡住太阳。形容树木高大。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丁鸿传》:“干云蔽日之木,起于葱青。” |
chū tóu zhī rì出头之日 | 出头:摆脱困境等。指从困厄、冤屈、压抑的处境中摆脱出来的日子。 | 元·无名氏《庞娟夜走马陵道》第三折:“如今佯推风疾举发,白日里与儿童作戏,到晚间共羊犬同眠。不知几时才得个出头之日。” |
bì rì gān yún蔽日干云 | 挡住太阳,直冲云霄。形容十分高大。 | 唐 张文成《游仙窟》:“于时金台银阙,蔽日干云。” |
rì gàn wàng cān日旰忘餐 | 形容工作勤劳,忘了时间,忘了吃饭。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儒林传上 尹敏》:“与班彪亲善,每相遇,辄日旰忘食,夜分不寝。” |
jì rì yǐ sì计日以俟 | 数着日子等待。极言盼望之殷切。 | 明·方孝孺《与邵真斋书》之六:“前者村仆还,承书约在月末相过,计日以俟,未遂一见,岂以雨故愆期邪?” |
rì mù lù yuǎn日暮路远 | 同“日暮途远”。 | 《尉缭子·兵教下》:“日暮路远,还有挫气;师老将贪,争掠易败。” |
chū tóu yǒu rì出头有日 | 日:日子。指不久之后就可以从不幸中摆脱出来。 | 毛泽东《井冈山的斗争》:“前年和去年的国民革命,客籍表示欢迎,以为出头有日。” |
nóng yīn bì rì浓荫蔽日 | 形容树木枝繁叶茂,可以遮住阳光。 | 鲁迅《革命时代的文学》:“譬如种柳树,特到柳树长大,浓荫蔽日,农夫耕作到正午,或者可以坐在柳树底下吃饭,休息休息。” |
kuā fù zhú rì夸父逐日 | 夸父:古代神话人物。逐:追赶。夸父追赶太阳。指征服自然的坚强决心。也比喻不自量力。也比作“夸父追日”。 | 战国 郑 列御寇《列子 汤问》:“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之于隅谷之际。渴欲得饮,赴饮河渭。河渭不足,将走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 |
rì mò tú yuǎn日莫途远 | 见“日暮途远”。 | |
rì duàn yuè liàn日锻月炼 | 谓长期下苦功磨练,以求达到精熟的地步。 | 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前集·杜少陵三》:“天下事有意为之,辄不能尽妙,而文章尤然。文章之间,诗尤然。世乃有日锻月炼之说,此所以用功者虽多,而名家者终少也。” |
rì jiǔ tiān cháng日久天长 | 指时间很久远。日:指时间。 | 清 曹雪芹《红楼梦》:“日久天长,这些奴才们跟前,怎么说嘴呢?” |
rì bù yí guǐ日不移晷 | 比喻只一刹那,非常迅速。 | 东汉 班固《汉书 王莽传上》:“人不还踵,日不移晷,霍然四除,更为宁朝。” |
hú zhōng rì yuè壶中日月 | 旧指道家悠闲清静的无为生活。 | 唐 李白《下途归石门旧居》诗:“何当脱屣谢时去,壶中别有日月天。” |
qīng tiān bái rì清天白日 | 大白天。 |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一回:“醒来!清天白日,却怎的这等酣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