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语词典天的成语
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天的成语
成语解释出处
jì tiān mò dì寂天寞地比喻人没有能力或没有什么作为。明 王守仁《传习录》下卷:“未扣时原是惊天动地,既扣时也只是寂天寞地。”
tiān nián bù qí天年不齐谓命运和流年不相配合,以致运道不好。明·施耐庵《水浒传》第八回:“张教头道:‘贤婿,甚么言语!你是天年不齐,遭了横事,又不是你作将出来的。’”
tiān suí rén yuán天随人原上天顺从人的意愿。形容事态恰如所望。
tiān dì jīng wěi天地经纬指天地间理所应当、无可非议的道理。引申为以天地为法度治理天下。《左传·昭公二十五年》:“礼,上下之纪、天地之经纬也。”
tōng tiān dá dì通天达地犹言顶天立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第三六回:“俺是通天达地,有一无二,带管本山山寨头名寨主女将军。”
rì yuè jīng tiān,jiāng hé xíng dì日月经天,江河行地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冯衍传上》:“其事昭昭,日月经天,河海带地,不足以比。”
chǔ tiān yún yǔ楚天云雨指巫山神女,或男女欢情。战国 楚 宋玉《高唐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
jīng wěi tiān xià经纬天下经,纬:治理。指治理国家。《史记·秦始皇本纪》:“普施明法,经纬天下,永为仪则。”
tiān bǎo dāng nián天宝当年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màn tiān biàn yě漫天遍野满山遍野,形容数量多、分布广。冰心《颂“一团火”》:“这星罗棋布、漫天遍野的一团团火光,会把我们新的万里征途,照耀得多么光明,多么灿烂!”
yìng tiān shòu mìng应天受命顺应天意,承受天命。《晋书·谢琨传》:“陛下应天受命,登坛日恨不得谢益寿奉玺绂。”
shuǐ guāng jiē tiān水光接天水的光色与天的光色相连。形容水域辽阔。宋·苏轼《前赤壁赋》:“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tiān zhī ruò mín天之僇民见“天之戮民”。鲁迅《野草·淡淡的血痕中》:“人们都在其间咀嚼着人找的渺茫的悲苦……各各自称为‘天之僇民。’”
tiān zì dì yī hào天字第一号天:天字是《千字文》首句“天地玄黄”的第一个字。指第一或第一类中的第一号。比喻最高的、最大的或最强的。南朝 梁 周兴嗣《千字文》:“天地玄黄”
fèng tiān chéng yùn奉天承运奉:遵照;奉天:遵从天意,指皇帝受命于天;承运:继承新生的气运。指君权神授。封建帝王诏书开头的套语。明·沈德符《野获编》:“太祖奉天二字,千古独见。故神训中云:皇帝所执大圭上镂‘奉天法祖’四字,臣下诰敕命中,必首云‘奉天承运皇帝’。”
tiān tā dì xiàn天塌地陷天坍塌,地裂陷。比喻重大灾变。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三十九回:“我有了这件东西,说到得了天塌地陷也是瞎话,横竖咱们大清国万万年,我邓振彪也万万年了。”
qíng tiān dǎ pī lì晴天打霹雳晴天打响雷。比喻突然发生意外的令人震惊的事件。贺敬之《白毛女》:“猛听叫喜儿顶租子,好比晴天打霹雳!”
gǔ yuè xuān tiān鼓乐喧天鼓:弹奏。喧天:声音大而嘈杂。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五代史平话 汉史》:“笙歌聒地,鼓乐喧天。”
yǔ guò tiān qíng雨过天晴大雨过后天转晴了。比喻情况由坏变好或政治从黑暗到光明。明 谢肇淛《文海披沙记》:“陶器,紫窑最古,世传柴世宗时烧造,所司请其色,御批云:\'雨过天晴云破处,这般颜色做将来。\'”
wèng tiān lǐ hǎi瓮天蠡海自瓮窥天,以瓢测海。喻识见短浅。明·胡应麟《少室山房笔丛·丹铅新录引》:“稍为是正,瓮天蠡海,亡当大方。”
tiān xià wéi jiā天下为家原指将君位传给儿子,把国家当作一家所私有,后泛指处处可以成家,不固定居住在一个地方。《礼记·礼运》:“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
tiān xià wéi gōng天下为公天下是大家公有的。原指不把君位当成一家的私有。后指国家的一切都属于人民。西汉 戴圣《礼记 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zhī dì zhī tiān知地知天地:地形:天:天气。了解地形,了解气候。春秋·齐·孙武《孙子·地形》:“知地知天,胜乃可全。”
xiān tiān jiē dì掀天揭地可以撼动天地。形容声势非常浩大,或巨大而彻底的变化。宋 辛斆《<寇忠愍诗集>后序》:“莱公两朝大臣,勋业之盛,掀天揭地。”
tiān cháng rì jiǔ天长日久时间长,日子久。清 文康《儿女英雄传》:“天长日久,这等几间小屋子,弄一对大猱头狮子,不时的对吼起来,更不成事!”
zǒu biàn tiān yá走遍天涯天涯:天边,指极边远的地方。哪儿都走过了。形容到过的地方很多。元·鲜于必仁《折桂令·游玉隆宫》:“笑我尘踪,走遍天涯。”
zhǐ chǐ tiān yán咫尺天颜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后以“咫尺天颜”比喻离天子容颜极近。亦指天子之颜。语本《左传·僖公九年》:“天威不违颜咫尺。原谓天鉴察不远,威严如常在面前。”
yǐ guǎn kuī tiān以管窥天窥:从小孔或缝隙里看。从管子里看天。比喻见识非常狭隘;对事物的观察;了解很肤浅;很片面。先秦 庄周《庄子 秋水》:“是直用管窥天,用锥指地也,不亦小乎?”
rù jǐng wàng tiān入井望天比喻眼光狭小,看到的有限。唐·韩愈《原道》:“坐井而观天,曰天小者,非天小也。”
rú tiān zhī fú如天之福形容福气特别大。明·叶宪祖《鸾鎞记·挫权》:“把如天之福,没来由选择伊家。”
dì wǎng tiān luó地网天罗天罗:张在空中捕鸟的网。天空地面,遍张罗网。指上下四方设置的包围圈。比喻对敌人、逃犯等的严密包围。《大宋宣和遣事》亨集:“才离阴府恓惶难,又值天罗地风灾。”元 无名氏《锁魔镜》第三折:“天兵下了天罗地网者,休要走了两洞妖魔。”
yǐn tiān dòng dì殷天动地殷:震动。震天动地,形容声音很大。汉·司马相如《上林赋》:“车骑雷起,殷天动地。”
míng yáng tiān xià名扬天下形容名声极大。明·施耐庵《水浒传》第78回:“瓶儿罐儿也有两个耳朵,你须曾闻我等十节度使累建大功,名扬天下,大将王文德么?”
shén gōng tiān qiǎo神工天巧形容建筑、布置的奇妙,非人力所能为。宋·秦观《录宝林事实》:“吲今制度一新,神工天巧廓然披露,可以岸巾凭几而尽得之。”
bié yǒu dòng tiān别有洞天比喻另有一番境界。唐 章碣《对月》诗:“别有洞天三十六,水晶台殿冷层层。”
yī fó chū shì,èr fó shēng tiān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死去活来之意。出世,生;生天,死。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三十八卷:“[李清]直等到一佛出世,二佛升天,方才有个青衣童子开门出来。”
zhèn tiān hài dì震天骇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晋书·孙楚传》:“烟尘俱起,震天骇地。”
tiān nù mín yuàn天怒民怨怒:发怒;怨:怨恨。上天震怒,人们怨恨。形容为害作恶非常严重,引起普遍的愤怒。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94回:“三纲尽绝,五伦有乖,天怒民怨,自古及今,罪恶昭著未有若此之甚者。”
huáng tiān wú qīn,wéi dé shì fǔ皇天无亲,唯德是辅皇天:上天;辅:辅助。老天爷公正无私,总帮助有德行的人。《尚书·蔡仲之命》:“皇天无亲,唯德是辅。民心无常,惟惠之怀。”
tiān wáng xià jiè天王下界天王:天神;下界:下凡。比喻威严的吏役。清·李绿园《歧路灯》第95回:“若到乡里愚百姓家,便是天王下界,黑煞神临凡一般。”
shùn tiān zhě cún,nì tiān zhě wáng顺天者存,逆天者亡指顺从天道的就生存,违背天道的则灭亡。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斯二者,天也。顺天者存,逆天者亡。”
hū tiān yào dì呼天钥地谓呼喊天地以求救助。
tiān dào wú qīn天道无亲谓天道公正,无偏无私。《老子》第七十九章:“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gāo tiān hòu dì高天厚地①比喻长久。②比喻深重。明·吴承恩《贺金耻齐翁媪齐寿障词》引:“高天厚地,共启长年。”
gōng xíng tiān fá恭行天罚奉天之命进行惩罚。古以称天子用兵。《尚书 甘誓》:“今予惟恭行天之罚。”
tiān gāo tīng bēi天高听卑卑:低下。原指上天神明可以洞察人间最卑微的地方。旧时称好的帝王了解民情。西汉 司马迁《史记 宋微子世家》:“天高听卑。君有君人之言三,荧惑宜有动。”
jīng wěi tiān dì经纬天地经:丝织品的直线;纬:丝织品的横线。形容人的才能极大,能经营天下,治理国政。春秋·鲁·左丘明《左传·昭公二十八年》:“慈和徧服曰顺,择善而从曰比,经纬天地曰文。”
tiān zāi rén huò天灾人祸天:自然。自然的灾害和人为的祸患。也比喻害人精(骂人的话)。元 无名氏《冯玉兰》第四折:“屠世雄并无此事,敢是另有个天灾人祸,假称屠世雄的么?”
hóng fú qí tiān洪福齐天洪福:大福。指福气和天一样高大。旧时称颂人福气大。明 吴承恩《西游记》第63回:“一则是那国王洪福齐天,二则是贤昆玉神通无量,我何功之有!”
tiān bēng dì tā天崩地塌天崩塌,地裂陷。多比喻巨大的灾难、重大的事变或强烈的声响。《三国演义》第七一回:“鼓角齐鸣,喊声大震,黄忠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示例〗忽听得轰的一声,犹如天崩地塌一般。 ★清 吴研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十五回
nù huǒ chōng tiān怒火冲天形容愤怒之极,无法抑制。老舍《龙须沟》第一幕:“[程娘子]怒火冲天,不顾一切地冲向狗子拚命,却被狗子一把抓住。”
tiān jiǎ liáng yuán天假良缘假:借。上天给予的美好姻缘或缘份。也指难得的好机会。亦作“天付良缘”、“天假因缘”、“天假其便”。明·高攀龙《答刘念台》:“况吾辈一室之中,自有千秋之业,天假良缘,安得当面蹉过。”
tiān jī bù kě xiè lòu天机不可泄漏旧时迷信认为世事都由上天安排,而事先却不能泄漏。也指涉及机密的事,不到时候不能预先透露。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十三回:“秦氏道:‘天机不可泄漏。只是我与婶子好了一场,临别赠你两句话,须要记着。’”
tiān zhēn wú xié天真无邪邪:不正当。心地善良纯洁,没有不正当的想法。丁玲《风雪人间》上卷:“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人,是一个革命战士,是党的儿女。”
zhī mìng lè tiān知命乐天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周易 系辞上》:“乐天知命,故不忧。”
hào tiān kòu dì号天扣地扣:同“叩”,敲击,撞击。向着天大声哭叫,将自己的头撞向地面。形容十分悲痛。《晋书·孝武帝纪》:“朕以不造,奄丁闵凶,号天扣地,靡知所诉。”
pī tiān gài dì劈天盖地划破天空,笼罩着大地,形容声势浩大。
tiān yá bǐ lín天涯比邻虽然相隔极远,但近如邻居一样。唐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诗:“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tiān xià lǎo guā yī bān hēi天下老鸹一般黑比喻坏人坏事各地都差不多,到处都是一样黑暗。清·曹雪芹《红楼梦》第57回:“众人笑道:‘这更奇了!天下老鸹一般黑,岂有两样的?’”
bīng tiān xuě jiào冰天雪窑到处是冰和雪。指严寒地区。《宋史·朱弁传》:“叹马角之未生,魂消雪窑;攀龙髯而莫逮,泪洒冰天。”
tiān shàng shí lín天上石麟旧时称人有文采的儿子。《南史·徐陵传》:“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
huò cóng tiān shàng lái祸从天上来祸:祸害,灾难。比喻意外的灾祸突然到来。明·冯梦龙《醒世恒言》第20卷:“正是:闭门家中坐,祸从天上来……陈氏见丈夫拿去,哭死在地。”
tiān zhī jiāo zǐ天之骄子骄子:宠儿。老天爷的宠儿。汉朝人因匈奴极为强盛而称之为“天之骄子”;意即匈奴为天所骄宠。现指条件极其优越;特别幸运的人。也指非常勇敢或有特殊贡献的人。东汉 班固《汉书 匈奴传上》:“南有大汉,北有强胡。胡者,天之骄子也。”
qí tiān hóng fú齐天洪福称颂人福气大,与天相齐。明·无名氏《献蟠桃》第四折:“众群仙都来祝寿,金銮殿乐奏箫韶,愿圣主齐天洪福,祝延龄万国来朝。”
jiǎ dì lián tiān甲第连天甲第:富豪显贵的宅第。形容富豪显贵的住宅非常之多。唐 崔颢《长安道》:“长安甲第高入云,谁家居住霍将军。”
tiān fǔ zhī guó天府之国天府:天生的仓库;国:地区。原指土地肥沃、物产丰富的地区。后专指四川。西汉 刘向《战国策 秦策一》:“田肥美,民殷富,战车万乘,奋击百万,沃野千里,蓄积饶多,地势形便,此所谓天府,天下之雄国也。”
tiān zāi dì niè天灾地孽灾:灾祸;孽:灾殃。天地间所发生的灾害和变异《隋书·高祖纪》:“天灾地孽,物怪人妖,衣冠钳口,道路以目。”
zhē tiān yìng rì遮天映日同“遮天蔽日”。明·许仲琳《封神演义》第七十回:“高继能把蜈蜂袋一抖,好蜈蜂!遮天映日,若骤雨飞蝗。”
hàn fēi lì tiān翰飞戾天飞到高空。比喻仕宦的飞黄腾达。
dì jiǔ tiān cháng地久天长像天和地那样永远存在。常言时间很长;永远不变。(多指双方关系)。先秦 李耳《老子》:“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fú yǔ tiān qí福与天齐齐:同,并。形容福运极佳。明·无名氏《群仙朝圣》第一折:“因当今福与天齐,行仁孝神圣皆知。”
màn shān biàn dì漫天遍地满山遍野,形容众多而密集。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8回:“我上高阜处观望辽兵,其势浩大,漫天遍地而来。”
wēi zhèn tiān xià威振天下威:威名。威力和名望使天下人拜服。汉·荀悦《汉纪·元帝纪》:“今延寿汤所诛,威振天下,虽易之折售,诗之雷霆,不能及也。”
hàn tiān zhèn dì撼天震地撼:摇动;震:震动。震动了天地。形容声音或声势极大。《三国志 魏志 文帝纪》裴松之注:“惟黄初七年五月七日,大行皇帝崩,呜呼哀哉!于时天震地骇。《水经注 河水》:“涛涌波襄,雷奔电泄,震天动地。”
táo lǐ biàn tiān xià桃李遍天下比喻学生很多,各地都有。同“桃李满天下”。明·焦竑《玉堂丛语·荐举》:“爱乐贤士大夫,与共功名,朝有所知,夕即登荐,以是桃李遍天下。”
luó gǔ xuān tiān锣鼓喧天喧:声音大。锣鼓的声音震天响。用敲锣打鼓来表示喜庆的意思。元 尚仲贤《单鞭夺槊》第四折:“早来到北邙前面,猛听的锣鼓喧天,那军不到三千,拥出个将一员,雄纠纠威风武艺显。”
xiān tiān pū dì掀天扑地掀起天,扑打地。比喻专权跋扈,气焰嚣张。宋·陈亮《与章德茂侍郎》:“老秦掀天扑地,只享十六年之安。”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汹汹汹汹:喧扰。形容局势动荡,群情喧扰。《史记·项羽本纪》:“天下匈匈数岁者,徒以吾两人耳,愿与汉王挑战,决雌雄,毋徒苦天下之民父子也。”
màn tiān dà huǎng漫天大谎弥天大谎,没有边际的假话鲁迅《南腔北调集 谚语》:“古之秀才,自以为无所不晓,于是有‘秀才不出门,而知天下事’这自负的漫天大谎,小百姓信以为真,也就渐渐的成了谚语,流行开来。”
shén nù tiān zhū神怒天诛诛:杀戮,惩罚。罪大恶极,神灵震怒,天意欲加诛杀唐·欧阳詹《暗室箴》:“天不长慝,神实正直,神怒天诛,未始有极。”
tiān zī guó sè天姿国色天姿:天生的姿色;国色:女子美色冠绝全国。旧时形容女子容貌极美。《公羊传 昭公三十一年》:“颜夫人者,妪盈女也,国色也。《汉武帝内传》:“修短得中,天姿掩蔼,容颜绝世。”
mán tiān mèi dì谩天昧地指无限制地隐瞒一切真实情况骗人。金 马钰《满庭芳 叹世》词:“镇日谩天昧地,不顾神明。”
tiān bēng dì tān天崩地坍比喻重大的事变。也形容巨大的声响。同“天崩地坼”。茅盾《参孙的复仇》:“立时天崩地坍一阵响,整个大殿倒塌。”
tiān dà xiào huà天大笑话能引人发笑的话题。
gōng gài tiān xià功盖天下功劳天下第一。唐·李复言《续玄怪录·李卫公靖》:“其后竟以兵权静寇难,功盖天下。”元·无名氏《赚蒯通》第二折:“勇略震主者身危,功盖天下者不赏,正此之谓也。”
nǚ wā bǔ tiān女娲补天女娲:传说中上古女帝名。有说是伏羲的妹妹;有说是伏羲的妻子。相传共工氏祝融败;斗触不周天;天柱折;地维缺;女娲炼五色石补天。形容改造天地的雄伟气魄和大无畏的斗争精神。西汉 刘安《淮南子 览冥训》:“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苍天。”
shùn tiān yìng mìng顺天应命顺:依顺,顺从;命:天命。顺应天意,遵从天命。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40回:“大君代天司命,君命即是天命,天命所在,便是条意外的岔路,顺天应命,安知非福?”
bào tiǎn tiān wù暴殄天物暴:残害;殄:灭绝;天物:大自然界生存的万物。原指残害灭绝各种生物。后指不知爱惜物品;随意毁坏糟蹋。《尚书 武成》:“今商王受无道,暴殄天物,害虐烝民。”
tīng tiān yóu mìng听天由命听任事态自然发展变化;不作主观努力;这是一种宿命论思想。听:任凭;由:顺随。清 无名氏《说唐》:“公主遵兄之命,在彩楼上,抛球择婿,对天祝道:‘姻缘听天由命。’”
xié tiān zǐ yǐ zhēng sì fāng挟天子以征四方挟:挟制。挟制皇帝,用朝廷的名来征讨四方。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
zōu yǎn tán tiān邹衍谈天《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后因以“邹衍谈天”喻善辩。邹,通“驺”。《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之术迂大而闳辩;奭也文具难施……故齐人颂曰:‘谈天衍,雕龙奭。’”
jí tiān pá dì极天爬地
yí yǎng tiān nián颐养天年谓保养年寿。京剧《杨门女将》:“老太君年过百年,就该颐养天年,何必身履险地?”
jīng tān dòng dì惊天动地惊:惊动;动:震撼。惊动上天;震动大地。形容声音极大或声势影响极大。唐 白居易《李白墓》诗:“可怜荒垅穷泉骨,曾有惊天动地文。”
huí tiān zài zào回天再造回:挽回,扭转。扭转乾坤,再造国家。形容忠心保国,功高盖世。《旧唐书·昭宗纪》:“甲戍制赐全忠‘回天再造竭忠守正功臣’名。”
tiān xià xiōng xiōng天下匈匈形容局势动荡不安,群情喧扰。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天下匈匈数岁,成败未可知。”
làng jì tiān xià浪迹天下浪迹:到处流浪。到处流浪,足迹遍天下。宋 李楙《野客丛书 李白事说者不一》:“为同列者所谤,诏令归山,遂浪迹天下。”
tiān xià guī xīn天下归心形容天下老百姓心悦诚服。春秋·鲁·孔丘《论语·尧曰》:“兴灭国,继绝世,举逸民,天下之民归心焉。”
kāi tiān pì dì开天辟地辟:开辟。古代神话传说;盘古氏开天辟地;才开始了人类历史。用来指开创人类的历史或有史以来前所未有的。《隋书 音乐志中》:“开天辟地,峻岳夷海。”
náng xuè shè tiān囊血射天囊血:盛满血的皮囊;射:射击。将充血的皮囊挂在高处用箭射。比喻暴虐狂妄,犯上作乱。西汉·司马迁《史记·殷本纪》:“为革囊,盛血,仰而射之,命曰‘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