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篇幅关系,只列出前 100 个折的成语
成语 | 解释 | 出处 |
---|---|---|
zūn zǔ shé chōng尊俎折冲 | 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后以“尊俎折冲”喻在宴席谈判中制胜对方。 | 语本《晏子春秋·杂上十八》:“仲尼闻之曰:‘善哉!不出尊俎之间,而折冲于千里之外,晏子之谓也。’” |
zhé chōng zūn zǔ折冲尊俎 | 折冲:打退敌人的战车,指抵御敌人;尊俎:古代盛酒肉的器皿。原指诸侯国会盟的宴席上制胜对方。后泛指进行外交谈判。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于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 |
pān huā zhé liǔ攀花折柳 | 喻狎妓。 | 元·无名氏《百花亭》第二折:“则为我攀花折柳,致令的有国难投。” |
sǔn bīng zhé jiàng损兵折将 | 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 明 施耐庵《水浒传》第81回:“损兵折将,必然瞒着天子。” |
sān zhé gǔ wéi liáng yī三折股为良医 | 股:大腿。几次折断大腿,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唐·欧阳詹《送洪孺卿赴举序》:“三折股为良医。予五升词扬,四遭渏摭,是以窃知乎之则。” |
bǎi bài bù zhé百败不折 | 折:屈服。即使失败100次也绝不屈服。形容意志坚强。 | 宋·陈亮《上孝宗皇帝第二书》:“百败而不折者,诚有以合于天人之心也。” |
guì shé lán cuī桂折兰摧 | 喻品德高尚的人亡故。 | 元·曹之谦《吊王内翰从之》诗:“山蟾斗仰名空在,桂折兰摧恨未休。” |
zūn zǔ shé chōng樽俎折冲 | 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一》。谓不以武力而在宴席交谈中制胜敌人。后泛指外交谈判活动。折冲,使敌人战车后撤,谓击退敌军。 | 语出汉·刘向《新序·杂事一》 |
sǔn jūn zhé jiàng损军折将 | 犹损兵折将。兵士和将领都有损失。指作战失利。 | 元 无名氏《乐毅图齐》第一折:“不争你和他相持,损军折将,则不如紧守城池。” |
cuī kū zhé fǔ摧枯折腐 | 折断枯树枝烂木头。比喻极容易做到。 | 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耿弇传》:“反覆数十日,归发突骑以辚乌合之众,如摧枯折腐耳。” |
jī chǐ zhī zhé屐齿之折 | 形容内心喜悦之甚。 | 《晋书谢安传》:“既罢,还内,过户限,心喜甚,不觉屐齿之折,其矫情镇物如此。” |
zhé yāo wǔ dǒu折腰五斗 | 折腰:弯腰。五斗:五斗米。为五斗米而弯腰。比喻忍受屈辱。亦作“折腰升斗”。 | 《晋书·陶潜传》:“素简贵,不私事上官。郡督邮至县,吏白应束带见之,潜叹曰:‘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cuī bēng dòng shé榱崩栋折 | 喻大局崩溃。 | 《“五四”爱国运动资料·张季直致北京电》:“况政府有榱崩栋折之忧,于两公有送袍推襟之素,其敢不罄所识虑,尽言于善人。” |
dān zé yì zhé,zhòng zé nán cuī单则易折,众则难摧 | 势孤力单,容易受人欺负;从多气壮,别人不敢欺侮。 | 《北史·吐谷浑传》:“单则易折,众则难摧。戮力一心,然后社稷可固也。” |
xīn zhé shǒu kěn心折首肯 | 心折:佩服;首肯:点头同意。心中信服,并点头同意。形容钦佩赞许到了极点。 | 清·李绿园《歧路灯》第四回:“便一五一十,把谭孝移品行端方,素来的好处,说个不啻口出。东宿闻之心折首肯。” |
huì zhé lán cuī蕙折兰摧 | 蕙:蕙草;兰:兰花。比喻女子夭亡。 | 清·袁枚《续新齐谐》:“怨侣方成,鸾俦遽拆,珠沉玉陨,蕙折兰摧。” |
bài bīng zhé jiàng败兵折将 | 折:损失。军士和将领都遭到损失。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6回:“袁本初败兵折将。” |
bù náo bù zhé不挠不折 | 不弯曲,不屈服。形容节操刚正,意志坚强。 | 宋 刘炎《迩言》:“夫观钱塘江潮,犹猛士之肝胆决裂,义士之怒发冲冠。观仙都天柱,犹直臣之气,不挠不折,社稷之佐,拓地擎天。” |
zhōu guī shé jǔ周规折矩 | 本谓行礼时步趋合乎规矩。后引申为拘泥于成法、准则。语出《礼记·玉藻》:“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 语出《礼记·玉藻》:“周还中规,折还中矩。” |
qún qīng zhé zhóu群轻折轴 | 轻的东西积多了,也能压断车轴。比喻小患会酿成大祸。 | 西汉 刘向《战国策 魏策一》:“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大王之熟计之也。” |
piàn yán zhé yù片言折狱 | 片言:极少的几句话;折狱:判决诉讼案件。原意是能用简单的几句话判决讼事。后指能用几句话就断定双方争论的是非。 | 先秦 孔子《论语 颜渊》:“片言可以折狱者,其由也与?” |
sān zhé gōng wéi liáng yī三折肱为良医 | 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富有经验,自能造诣精深。 | 先秦 左丘明《左传 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póu dǒu zhé héng掊斗折衡 | 剖开量物的斗,折断称物的衡。指废除让人争多论少的斗衡。 | 《庄子 胠箧》:“掊斗折衡,而民不争。” |
shé chōng zhī chén折冲之臣 | 谓忠勇之臣。 | 《汉书·王尊传》:“刺讥不惮将相,诛恶不避豪强,诛不制之贼,解国家之忧,功著职修,威信不废,诚国家爪牙之吏,折冲之臣。” |
shé dǐng fù zú折鼎覆餗 | 见“折足覆餗”。 | 《南史·张弘策传》:“拓怯而无断,喧弱而不才,折鼎覆餗,忮踵可待。” |
jiāng gōng zhé guò将功折过 | 同“将功折罪”。 | 元·李直夫《虎头牌》第三折:“既然他复杀了一阵,夺的人口牛羊马匹回来了,这等呵将功折过,饶了他项上一刀。” |
tíng zhēng miàn zhé廷争面折 | 廷争:在朝廷上争论;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指直言敢谏。 | 《史记·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 |
guī xuán jǔ shé规旋矩折 | 形容回旋转折的态势。 | 汉·蔡邕《隶势》:“或长邪角趣,或规旋矩折,修短相副,异体同势。” |
cuī méi zhé yāo摧眉折腰 | 低眉弯腰。形容没有骨气,巴结奉承。 | 唐 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miàn shé tíng zhèng面折廷诤 | 见“面折廷争”。 | 章炳麟《变法箴言》:“争变法者,吾未见其有面折廷诤、千人皆靡者也。” |
pān chán shé guì攀蟾折桂 | 攀登蟾宫,折取月桂。喻科举登第。 | 元·秦简夫《东堂老》第一折:“你傲的是攀蟾折桂手,你敬的是闭月羞花貌。” |
zǔ zūn zhé chōng俎樽折冲 | 指在会盟的席上或外交谈判中制胜对方。 | |
yuè zhōng zhé guì月中折桂 | 在月亮中折桂树枝。比喻科举及第。 | 宋·无名氏《张协状元》第五出:“但愿此去,名标金榜,折取月中桂。” |
mò dà bì shé末大必折 | 谓树木枝端粗大,必折其干。喻下属权重,危及上级。 | 《左传·昭公十一年》:“末大必折,尾大不掉,君所知也。” |
miàn shé tíng zhēng面折庭争 | 见“面折廷争”。 | 东汉·班固《汉书·公孙弘传》:“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
zhé bì sān gōng折臂三公 | 晋代的羊枯,曾坠马折断手臂,官至三公。指贵官堕马。 | 唐·刘禹锡《秘书崔少监坠马长句因而和之诗》:“上车著作应来问,折臂三公定送方。” |
dà fèi zhōu zhé大费周折 | 周折:曲折,不顺利。形容事情复杂,办起来十分困难。 | 清·石玉昆《三侠五义》第39回:“惟恐他别生枝叶,那时更难拿获,倒要大费周折呢。” |
fù gōng zhé zú覆公折足 | 比喻不胜重任,败坏公事。 | 《周易·鼎》:“鼎折足,覆公餗。” |
yǐn huì qū zhé隐晦曲折 | 意思含糊晦涩;转弯抹角。常指说话或写文章用隐隐约约、转弯抹角的方式来表达思想。隐晦:不明显;曲折:转弯抹角。 | 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我们可以大声疾呼,而不要隐晦曲折,使人民大众不易看懂。” |
bǎi zhé bù cuī百折不摧 |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宋 苏辙《祭亡兄端明文》:“义气外强,道心内全,百折不摧,如有待然。” |
bǎi zhé bù qū百折不屈 | 受到无数挫折都不屈服、动摇。形容意志坚强。 | 清 恽敬《〈卓忠毅公遗稿〉书后》:“一旦竟成其名,史书及府县志纪录则有之,必不能千百年之后,人人变色动容,有一百折不屈之人,如在其心,如出其口,如忠毅、方学士、铁尚书者也。” |
yū huí qū zhé迂回曲折 | 迂回:回旋,环绕。弯弯曲曲,绕来绕去。常比喻事物发展的曲折性。 |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打破‘围剿’的过程往往是迂回曲折的,不是径情直遂的。” |
shé zú fù zhào折足覆餗 | 《易 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餗,鼎内食物。后以“折足覆餗”比喻力不能胜任,必至败事。 | 《周易·系辞下》:“《易》曰:‘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言不胜其任也。” |
cuī zhé háo qiáng摧折豪强 | 摧:折断。打击依仗权势横行不法的人。 | 《汉书·严延年传》:“其治务在摧折豪强,扶助贫弱。” |
zhé jié xià xián rén折节下贤人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西汉·司马迁《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 |
sān zhé qí gōng三折其肱 | 肱:手臂。几次断臂,就能懂得医治断臂的方法。后比喻对某事阅历多,自能造诣精深。 | 春秋·鲁·左丘明《左传·定公十三年》:“三折肱知为良医。” |
dōng liàng xī shé东量西折 | 量:称量。折:亏损。指量入量出的谷物总难免有折耗。 | 元·高明《琵琶记·义仓赈济》:“相公,小人招不得,自古道:‘东量西折’,难教小人赔偿。” |
zhé chōng qiān lǐ折冲千里 | 冲:古代战车;折冲:摧毁敌方的战车,指抵御敌人。指军事上进行外交谈判。 | 战国·卫·吕不韦《吕氏春秋·召类》:“夫修之于庙堂之上,而折冲乎千里之外者,其司城子罕之谓乎?” |
shēn wén qǔ shé深文曲折 | 歪曲地援引法律条文,不露痕迹地陷人于罪。 | 《宦海》第六回:“他却要卖弄自己的精明,张大自家的势焰,深文曲折的送了这个人的脑袋,方才觉得心中舒服。” |
chán gōng zhé guì蟾宫折桂 | 蟾宫:月宫。攀折月宫桂花。科举时代比喻应考得中。 | 《晋书 郤诜传》:“武帝于东堂会送,问诜曰:‘卿自以为如何?’诜对曰:‘臣举贤良封策,为天下第一,犹桂林之一枝,昆山之片玉。’” |
zhé jié dú shū折节读书 |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
dòng cuī bēng zhé栋榱崩折 | 栋:正梁;榱:椽子;崩:崩坏;折:折断。梁椽毁坏,指房屋倒塌,多比喻国家或政权倾覆。 | 清·汪琬《前明兵科右给事中吴公墓志铭》:“栋榱崩折,势莫能支。” |
cuī dòng bēng shé榱栋崩折 | 比喻大局崩溃。 | 清 梁启超《论不变法之害》:“今有巨厦,更历千岁,瓦墁毁坏,榱栋崩折,非不枵然大也,风雨猝集,则倾圮必矣。” |
qī zhé bā kòu七折八扣 | 比喻折扣很大,减掉了很多。 | 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108回:“这里的客店钱,就拿两块洋钱出来,由得他七折八扣的勉强用了。” |
bù wéi wǔ dǒu mǐ zhé yāo不为五斗米折腰 | 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 | 《晋书 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
dǒu zhé shé xíng斗折蛇行 | 斗折:像北斗星的排列一样曲折。像北斗星一样弯曲,像蛇一样曲折行进。形容道路曲折蜿蜒。 | 唐·柳宗元《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漂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
dòng shé cuī huài栋折榱坏 | 犹栋折榱崩。比喻倾覆。 | 康有为等《上清帝第二书》:“举人等栋折榱坏,同受倾压,故不避斧钺之诛,犯冒越之罪,统筹大局,为我皇上陈上。” |
zhé jié xiàng xué折节向学 | 折节:改变过去的志向、作风。形容努力刻苦,奋发学习。 |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段颎传》:“颎少便习弓马,尚游侠,轻财贿,长乃折节好古学。” |
tóu suō zhé chǐ投梭折齿 | 投梭:用梭子掷人。比喻女子抗拒男子的挑逗引诱。 | 《晋书 谢鲲传》:“邻家高氏女有美色,鲲尝挑之,女投梭,折其两齿。” |
miàn zhé tíng zhēng面折廷争 | 面折:当面指责别人的过失;廷争:在朝廷上争论。指直言敢谏。 | 西汉 司马迁《史记 吕太后本纪》:“于今面折廷争,臣不如君;夫全社稷,定刘氏之后,君亦不如臣。” |
zhé chōng kǒu shé zhī jiān折冲口舌之间 | 折冲:引申为进行外交谈判;口舌:争吵。在辩论、争吵中进行外交谈判。 | 宋·苏洵《送石昌言为北使引》:“折冲于口舌之间” |
qiān mó bǎi shé千磨百折 | 形容受磨难、遭曲折之多。 | 清·曾国藩《江忠烈公神道碑铭》:“人怀忠愤,如报私仇,千磨百折,有进无休。” |
zhé quàn qì zhài折券弃债 | 券:泛指票据、凭证。指销毁债券,不再索偿。 | 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岁竟,比两家常折券弃债。” |
zhāo shé mù shé朝折暮折 | 比喻时时遭摧残。 | 唐 崔颢《行路难》诗:“我昔初在昭阳时,朝折暮折登王墀。”一本作“朝攀暮折”。 |
jiāo fén guì zhé椒焚桂折 | 比喻仁人志士被残害。 | 鲁迅《集外集 <送O.E.君携兰归国>诗》:“椒焚桂折佳人老,独托幽岩展素心。” |
zhé jié lǐ shì折节礼士 | 屈己待人,尊重有见识有才能的人。 | 《明史·张居正传》:“时徐阶以宿老居首辅,与李春芳皆折节礼士。” |
zhé jǐ chén shā折戟沉沙 | 戟:古代的一种兵器。戟被折断沉没在泥沙里。形容失败得十分惨重。 | 唐 杜牧《赤壁》诗:“折戟沉沙铁未消,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
zhé jié xià móu shì折节下谋士 | 折节:屈己下人;下:屈己尊人。屈己下人,尊重有见识有能力的人。 | 唐·储光羲《贻鼓吹李丞》:“折节下谋士,深心论客卿。” |
píng chén zān zhé瓶沉簪折 | 瓶沉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 唐白居易《井底引银瓶》诗:“井底引银瓶,银瓶欲上丝绳绝;石上磨玉簪,玉簪欲成中央折。瓶沉簪折知奈何,似妾今朝与君别。” |
yàn nán zhé chōng厌难折冲 | 指能克服困难,抗敌取胜。 | 汉·刘向《说苑·尊贤》:“故虞有宫之奇,晋献公为之终夜不寐;楚有子玉、得臣,文公为之侧席而坐。远乎!贤者之厌难折冲也。” |
bǎi zhé bù náo百折不挠 | 折:挫折。挠:弯曲;引伸为屈服。无论遭到多少挫折;都不退缩;不屈服。 | 汉 蔡邕《太尉乔玄碑》:“其性疾华尚朴,有百折不挠,临大节而不可夺之风。” |
dòng zhé cuī bēng栋折榱崩 | 榱:椽子。正梁和椽子都毁坏了。比喻当政的人倒台或死去。 | 左丘明《左传 襄公三十一年》:“栋折榱崩,侨将厌焉,敢不尽言。” |
bǎi zhé qiān huí百折千回 | 形容经过种种曲折和纡回。 | 赵朴初《与日本佛教友人谈时事为拈一偈》:“百折千回心不退,无畏方能施无畏。” |
bǎi zhé bù huí百折不回 | 折:挫折。比喻意志坚强,无论受到多少次挫折,毫不动摇退缩。 | 《明史 何腾蛟瞿式耜传论》:“夫节义必穷而后见,如二人之竭力致死,靡有二心,所谓百折不回者矣。” |
lán cuī yù zhé兰摧玉折 | 旧时多用于哀悼人不幸早死。 | 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言语》:“毛伯成既负其才气,常称‘宁为兰摧玉折,不作萧敷艾荣。’” |
shé chōng zūn zǔ折冲樽俎 | 在杯酒之间取得胜算,现亦指与各国进行外交谈判或以高明的谈判手段制胜对方。 | 语本《战国策·齐策五》:“此臣之所谓比之堂上,禽将户内,拔城於尊俎之间,折冲席上者也。”晋·张协《杂诗》之七:“何必操干戈,堂上有奇兵,折冲樽俎间,制胜在两楹。” |
wǔ dǒu zhé yāo五斗折腰 | 五斗:五斗米,指微薄的官俸;折腰:弯腰行礼。为微薄的俸禄而对上级卑躬屈膝。 |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 |
shé chōng yàn nán折冲厌难 | 谓能压服困难,御敌致胜。 | 汉·马融《延光四年日蚀上书》:“必得将兼有二长之才,无二短之累,参以吏事,任以兵法,有此数姿,然后能折冲厌难,致其功实,转灾为福。” |
zhé liǔ pān huā折柳攀花 | 折:断。比喻男子狎妓。 | 元·周德清《蟾宫曲·别友》:“茶也无多,醋也无多,七件事尚且艰难,怎生教我折柳攀花?” |
zhé guì pān chán折桂攀蟾 | 蟾:蟾蜍。折月中桂花,攀月中蟾蜍。比喻科举及第。 | 元·关汉卿《陈母教子》第二折:“二哥哥枉展污了你那折桂攀蟾的钓鳌手。” |
gōng zhé dāo jìn弓折刀尽 | 比喻战斗力没有了,无法可想。 | 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今日拟打罗山寨,弓折刀尽。” |
zhé chōng jiāng jūn折冲将军 | 折冲:挫退敌方的战车。三国时魏国大将乐进的封号。指英勇无比的人。 | 宋·司马光《资治通鉴》:“折冲将军乐进。” |
shé jǔ zhōu guī折矩周规 | 犹循规蹈矩。谓举止合乎法度。 | 清·沈涛《交翠轩笔记》卷二:“左珩右佩,折矩周规,绝无名流儇薄之习。” |
zhé ér zú zhī折而族之 | 推翻他,而且杀他的家族。 | |
shāng yí zhé nǜ伤夷折衄 | 伤夷:创伤;折衄:挫败。受到创伤,遭到挫败。 | 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2回:“至乃愚佻短略,轻进轻退,伤夷折衄,数表师徒。” |
yī bō sān zhé一波三折 | 原指写字的笔法曲折多变。现比喻文章的结构起伏曲折。也比喻事情进行中意外的变化很多。 | 《宣和书谱 太上内景神经》:“然其一波三折笔之势,亦自不苟。” |
píng zhùi zān zhé瓶坠簪折 | 瓶落水底难觅,簪子折断难接。比喻男女分离。 | 元王实甫《西厢记》第四本第四折:“虽然是一时间花残月缺,休猜做瓶坠簪折。” |
zhé jié dài shì折节待士 | 指屈己待人。 | 《周书 邵广传》:“时晋公护诸子及广弟杞国公亮等,服玩侈靡,逾越制度,广独率由礼则,又折节待士,朝野以是称焉。” |
zhé cháng bǔ duǎn折长补短 | 截取长的,补充短的。比喻用长处补短处。 | 《韩非子 初见秦》:“今秦地折长补短,方数千里,名师数十百万,轮船国之号令赏罚,地形利害,天下莫如也。” |
zān bǐ qìng zhé簪笔磬折 | 簪:插戴。古代插笔备礼,躬身作揖,表示恭敬。 | 西汉·司马迁《史记·滑稽列传》:“西门豹簪笔磬折,向河立待良久。” |
lā kū shé xiǔ拉枯折朽 | 同“摧枯拉朽”。 | 宋·文莹《玉壶清话》第七卷:“食罢,将战,伦举兵一鏖,如拉枯折朽。” |
dī méi zhé yāo低眉折腰 | 形容在人面前显出卑躬屈膝的样子。 | 唐·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dǐng shé fù yǎn鼎折覆餗 | 《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孔颖达疏:“施之于人,知小而谋大,力薄而任重,如此必受其至辱,灾及其身也,故曰其形渥,凶。”后以“鼎折覆餗”比喻力薄任重,必致灾祸。 | 《周易·鼎》:“九四,鼎折足,覆公餗,其形渥,凶。” |
bù zhé bù kòu不折不扣 | 折、扣:原为商业用语;商品按原价扣除百分之几出售;叫做打折扣。表示完全的、十足的;一点不差。 | 茅盾《子夜 一》:“他那二十多年足不窥户的生活简直是不折不扣的坟墓生活!” |
shé jiāo duò zhǐ折胶堕指 | 极言天气寒冷。 | 宋·苏轼《磨衲赞》:“折胶堕指,此衲不寒,烁石流金,此衲不热。”宋·周密《齐东野语·曝日》:“《冬日初出铭》曰:‘折胶堕指,梦想负背。’” |
nìng zhé bù wān宁折不弯 | 本指白杨木受到外力作用,只会断折,不会弯曲变形。后用来比喻宁可死也绝不屈服妥协。 | 《齐民要术 卷五 种榆白杨》:“白杨性甚劲直,堪为屋材,折则折矣,终不曲挠。” |
qióng zhē téng穷折腾 | 翻来覆去地做某事,没有任何效果。 | 路遥《平凡的世界》第一卷第25章:“整天就是搞这运动那运动,穷折腾个没完!” |
jiān nán qū zhé艰难曲折 | 困难和曲折。 | 毛泽东《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任何新生事物的成长都是要经过艰难曲折的。在社会主义事业中,要想不经过艰难曲折。” |
dù zhòng mù zhé,xì dà qiáng huài蠹众木折,隙大墙坏 | 蠹:蛀虫;折:断;隙:缝隙。蛀虫多了,木头就要折断。墙缝大了就要倒。比喻为害太多,必定造成灾祸,错误不及时纠正,就会造成祸害。 | 战国·卫·商鞅《商君书·修权》:“蠹众而木折,隙大而墙坏。” |
zhé gǎo zhèn luò折槁振落 | 把枯树枝折断,把枯树叶摇下来。比喻轻易不费力。 | 西汉 刘安《淮南子 人间训》:“刘、项兴义兵随而定,若折槁振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