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译文及注释
译文
白银烛台放射出的光线照亮了画屏,在晴朗的夜晚静静地坐在亭子里。妇女们用蛛丝穿过绣针在乞巧,金鼎中焚烧着龙麝香,人们都在庆祝人间七夕这个佳节,躺下来看牵牛织女星得鹊桥相会月亮飘过梧桐树投下了倒影。
注释
七夕:农历的七月初七,是牛郎和织女相会之日。
龙麝:一种香料。
“蛛丝度绣针,龙麝焚金鼎。”鉴赏
简析
在这支小令中,作者化用唐杜牧《秋夕》,绘制成一幅静夜(望天河)图,并赋予新的内容、新的意境。七夕之夜,月明风清,人们焚起香来庆贺节日。渴望着心灵手巧的女子也拿出了针钱在梧桐树影下乞巧,看牛郎织女相会。因此此曲具有一定的民俗学价值。
卢挚简介
元代·卢挚的简介

卢挚(1242-1314),字处道,一字莘老;号疏斋,又号蒿翁。元代涿郡(今河北省涿县)人。至元5年(1268)进士,任过廉访使、翰林学士。诗文与刘因、姚燧齐名,世称“刘卢”、“姚卢”。与白朴、马致远、珠帘秀均有交往。散曲如今仅存小令。著有《疏斋集》(已佚)《文心选诀》《文章宗旨》,传世散曲一百二十首。有的写山林逸趣,有的写诗酒生活,而较多的是“怀古”,抒发对故国的怀念。今人有《卢疏斋集辑存》,《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
...〔► 卢挚的诗(15篇)〕猜你喜欢
- 去后且三年而马伶归,遍告其故侣,请于新安贾曰:今日幸为开宴,招前日宾客,愿与华林部更奏《鸣凤》,奉一日欢。
- 古戍烽烟迷斥堠,夕阳村落解鞍鞯。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浣溪沙·欲寄愁心朔雁边》
- 往事水迢迢,窗前月、几番空照魂销。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东风齐着力·电急流光》
- 年年春夏潮盈浦,潮退刮泥成岛屿。
- 双鬟不整云憔悴,泪沾红抹胸。
出自 五代 李煜: 《谢新恩·樱花落尽阶前月》
- 沉沉无问处,千载谢东风。
- 片帆从此寄尺涯。
出自 清代 纳兰性德: 《临江仙·长记碧纱窗外语》
- 别后知他如何也。
出自 宋代 石孝友: 《青玉案·征鸿过尽秋容谢》
- 风度精神如彦辅,大鲜明。
出自 宋代 李清照: 《摊破浣溪沙·揉破黄金万点轻》
- 但春风老后,秋月圆时,独倚西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