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译文及注释
译文
宣和三年八月十日来到莱州,自己一人独自坐在室内,个人喜欢的书籍史典,这间房内都没有。案头上有本《礼韵》,因此随手翻开,拟以所翻开页上的字为韵来写诗。偶尔翻到“子”字,于是以“子”字为韵,写了一首感怀诗。
破旧的窗台和书案上没有一本诗书和史集,给人感觉就像袁术穷途末路生出的感慨:一无所有。
赵明诚每天奔波于酒宴之中,醉心于钱财当中,整日闹闹哄哄的无事生非。
写诗需要闭门谢客,在自己的住处焚香静思才会有好的构思。
在平静中我得到两个好朋友,一个是乌有先生、一个是子虚先生。
注释
宣和辛丑:宋徽宗宣和三年,即公元1121年。莱: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当时李清照的丈夫赵明诚任莱州知州,李清照到莱州探望赵明诚。
几上:案头。《礼韵》:宋代官颁韵书《礼部韵略》,共五卷。
约:拟定。
公路:袁术字公路。
青州从事:指好酒。
生事:惹出事端。
燕寝:指官员住所。
乌有、子虚:司马相如《子虚赋》中虚拟的人物。
“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鉴赏
赏析
诗的序言部分写李清照到丈夫赵明诚任知州的莱州探望。但却被赵明诚冷落一旁,而且夫妇俩平生爱好金石之物,在赵明诚的官邸中却一样也没看到。可以想像李清照心中的不满和失落。李清照无聊到随手翻案头上的《礼韵》,以翻到的字为韵,来作诗,而这首诗就是在这样的场景下诞生的。
诗的开头两句首先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环境,寒窗败几、空无所有,从写生活环境中反映出诗人心境。而且用典袁术走投无路,身无一物来比喻丈夫所处的环境。虽然明写赵明诚物质上的缺失,但实写赵明诚在精神层次上的缺失。
接着转入议论,对酒与钱这类世人皆为之吸引的东西,表示了轻蔑。在李清照的眼中赵明诚应酬就一个字“俗”,所以李清照说这是喜生事,也就是惹事非。
后四句绝非赋闲之篇,李清照写出了自己向往的生活。闭门谢客、凝香佳思、偶得佳句、人生知己。李清照把自己的情操、品格、皆融于诗中。在这首诗中她不仅仅是调侃自己的丈夫,也是展现她自己追求的生活情趣。
其实,赵明诚虽处仕宦,其风雅素心不曾稍减。有知淄州时所书《白居易<楞严经>跋》为证、赵明诚不以“州守”为重,而以“有素心之馨”为得;复从其夫妇“相对展玩,狂喜不支”的情景尤可想其为人,实为李清照的要求甚高。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清照公元1121年(宣和三年)赴莱州探望赵明诚时所作,李清照在诗中流落出对赵明诚的不满。大抵赵明诚出任郡守不久,忙于应酬,未能摆拨常务,反为“青州从事孔方兄”所累,使李清照有受冷落之感。
李清照简介
宋代·李清照的简介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号易安居士,汉族,山东省济南章丘人。宋代(南北宋之交)女词人,婉约词派代表,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 李清照的诗(21篇)〕猜你喜欢
- 几上有礼韵,因信手开之,约以所开为韵作诗,偶得子字,因以为韵,作感怀诗。
- 莫奏开元旧乐章,乐中歌曲断人肠。
- 桃花气暖眼自醉,春渚日落梦相牵。
- 白发多时故人少。
出自 宋代 辛弃疾: 《感皇恩·读庄子闻朱晦庵即世》
- 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 异乡风物,忍萧索、当愁眼。
出自 宋代 柳永: 《迷神引·一叶扁舟轻帆卷》
- 今以百金与搏黍以示儿子,儿子必取搏黍矣;以和氏之璧与百金以示鄙人,鄙人必取百金矣;以和氏之璧与道德之至言以示贤者,贤者必取至言矣。
- 此歌能有几人知。
出自 宋代 周邦彦: 《定风波·莫倚能歌敛黛眉》
- 貌妍容有颦,璧美何妨橢。
- 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而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